关于“中国风歌词中的语文现象”微课说明
音乐微课《中国风》课件

编曲乐器: 大量运用中国名族乐 器,如二胡、古筝、 箫、琵琶。 歌曲调式: 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 “宫调式”的主旋律。
歌运 歌 或用 曲 戏了 唱 曲中 腔 方国 : 式民 。
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 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 新编曲、新概念相结合的中国 独特乐种。 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 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 足以上所有条件的歌曲;近中 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 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 了解的“中国风”歌曲 的特点,感受了中国音 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业布置:收集更多的 “中国风”歌曲。
同学们,再见!
同学们好!
1、 提问:什么是“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曲风? 2、 请同学们列举几首你们认为是 “中国风”的歌曲! 3、 请听以下歌曲,分组讨论,总 结“中国风”歌曲特点。
歌曲内容 歌词写作特点 编曲乐器 歌曲调式 歌曲唱腔
歌曲内容: 演唱的是有关于中国的文化。 歌词写作特点: 以文言文或古诗词为主要辞 藻风格,继承的是辞赋的意 境。
歌词中的文学意蕴

四、含蓄空灵的意境美
《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
带走一盏渔火 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二、雅俗共存的意象美 • 流行歌曲的歌词对古典意象的借用,使下里 巴人与阳春白雪皆可悦之而神怡。
《在水一方》 • 如琼瑶创作的流行歌 曲《在水一方》就凸 显了中国古典意象美: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他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 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他的方向 却见依悉彷佛 他 在水的中央
《东风破》 、《青花瓷》
《东风破》
• • • • • • •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 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关于中国风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研究
—修辞、意象、语言、意境角度的其文学性梳理
许威 陈丹
中国风歌曲含义 • 三古三新: 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 曲、新概念,结合中国独特乐种,极大地体现 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 • 基本特征:入乐可唱,离乐可诵
一、变化多样的修辞格
中国风歌词 (3)

中国风歌词引言中国风歌词是指歌曲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一种音乐风格。
随着中国文化和音乐的发展,中国风歌词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这种独特的风格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风歌词的特点以及其中融入的传统元素。
中国风歌词的特点1.文化元素:中国风歌词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古代诗词和神话故事等。
这些元素给歌曲增添了一种深沉和优雅的氛围。
2.情感表达:中国风歌词对情感的表达往往更加细腻和含蓄。
通过诗意的表达方式,歌词传达出了深情和内敛。
3.音乐特色:中国风歌词通常配以具有东方风味的乐器,如古筝、二胡和琵琶等。
这些乐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氛围,与歌词相得益彰。
传统元素的融入1.古代诗词:中国风歌词常常引用古代诗词作为歌词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有着丰富的意境和感情表达,带给听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远。
2.神话故事:中国风歌词还经常以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
这些故事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理,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牵丝戏,玉笛声声减,崩朱阙。
灵台无计遣飞仙。
五凤楼上,吟成东风恶,岁月芳年。
3.传统乐器:中国风歌词使用传统乐器作为伴奏是其独特之处。
这些乐器的音色浑厚悠扬,与歌词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
古筝韵,声声入耳。
二胡悠扬,琵琶幽怨。
鼓铸丝竹,奏出中华风韵。
中国风歌词的影响中国风歌词不仅在音乐圈引起了轰动,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中国风歌词的流行使得更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通过歌曲中融入的传统元素,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其次,中国风歌词的创作也激发了音乐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借鉴中国的传统元素,创作出独具一格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无限魅力。
最后,中国风歌词的受欢迎程度也促使了传统乐器的发展。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风歌词写作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第二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十三辙、十八韵与中国风歌词创作的联系
对联、诗词创作与中国风歌词创作的联系
如何欣赏中国风的歌词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 美”原则。 “意境”与“意象”概念的解释 与运用 例子: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菊花台》原歌词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菊花残满地殇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学生作品
钱程程《丰收的秋天 》 萧瑟秋风,迎来了秋天 满树飘落的枫叶,愈加红艳。 蔚蓝天空,踏入了心田。 秋风过处,五谷飘散。 高粱穗,棉花瓣,个个露出了笑脸。 金灿灿的秋,为众人所期盼。
学生作品
夏心怡《菊花台》 兵临城下,仗剑且轻狂 着一身的战甲,笑傲沙场 冷冷月光,一如我心伤 谁知离别如此断肠 多想念,你红妆,几度春秋不能忘 缠绵我心上,眼泪止不住淌
思考延伸:考试中,对作文的题目有感而发,我们能不能套用这位同学 的创意,将作文题目你确定了的写作目的和方向,用中国风 的 方式,用《菊花台》的格式写一个作文的开头。 【中考真题】 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卷面书写5分) 【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请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 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可以大胆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 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考生们不会照搬别人的 文章,否则会影响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中国风”歌词与修辞格的运用

“中国风”歌词与修辞格运用——以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风”歌曲的流行,我们发现这种新风格歌曲的美不仅得益于其东方古典音乐元素,还要归功于其中融入的一些汉语修辞格。
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使“中国风”歌词意境更加深远,感情更加充沛。
本文将以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为例,分析其在歌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关键词:中国风;歌词;修辞格;方文山一、引言:2003年,由周杰伦作曲、方文山作词的一首《东风破》横空出世,它是现代流行乐纯粹中国风与古典中国风的分水岭。
自此,乐坛上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中国风”歌曲之所以受到大众热捧,不仅是因为歌曲中融入了东方古典音乐元素,还因为其歌词的优美典雅。
而其歌词的优美要归功于其中融入的一些汉语修辞格。
二、正文:中国风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用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以表现曲的意境,如《千里之外》、《青花瓷》等。
中国风歌曲的大热,除了歌词本身用词典雅外,其在歌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更是功不可没。
这些修辞手法使歌词“活了过来”,生动,整齐,优雅。
下面我们以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为例,分析其在歌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的定义众说纷纭。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修辞被定义为“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1]。
虽然歌词的大众化特点使其必须规避矫饰和深奥,追求直白简明,但这并不是在拒绝修辞的加入。
“歌词,以其与诗的同根同源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文学色彩,并且由于受到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歌词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听众,修辞在此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2]修辞是一种使表达锦上添花的工具,歌词中对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会极大增加歌词的魅力,使之具有更加醒目的审美效果。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饰、对偶、用典和拈连等等。
1、比喻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运用的最广的莫过于“比喻”了。
研究性学习-中国风歌词

——中国风
2011.1
歌词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范新颖 游敏 陈邦文 罗伟航 叶丽尹 叶夏颖
高一(3)班
小组选题的原因
• 感受“中国风”歌词的魅力,塑造自 身文化修养,因为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接 触到“中国风”音乐歌词,却无法深入理 解中国风的真正内涵。希望能通过此次的 学习,是我们能够有更深的领悟!
歌词欣赏---断桥残雪--许嵩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梅开 时节因寂寞而缠绵/春归后又很快湮灭/独留 我赏烟花飞满天/摇曳后就随风飘远/断桥是 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 点融解/断桥是否下过雪/又想起你的脸/若是 无缘再见/ 白堤柳帘垂泪好/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永 远也看不见凋谢/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 不懂塞北的荒野/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春 归后又很快湮灭/独留我赏烟花飞满天/摇曳
幻灯片结束!!!
高一(3)班
歌词研究性学习小组
邮箱:whw0228@
许嵩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歌手写 词人加入到中国风的行 列.......
歌词欣赏--东风破--方文山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 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 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 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 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 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 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 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 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中国风介绍
中国风是指采用具有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
歌词里的中国风 与 中国文学文化

歌词里的中国风
与 中国文学文化
思 风 考 歌 : 什 曲 么 ? 是 中 国
如果单纯缩小范围仅讨论歌词的话,就是词 意内容仿古典诗词的创作。 但一般对“中国风歌曲”的认知还包括作曲 部分,则为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创 作,或编曲加入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月琴、 古筝、二胡、横笛、洞箫等,以及歌词间夹杂着 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语,如拱桥、月下、唐装、绣 花鞋、灯芯、蹙眉、红颜等。只要在词曲中加了 这些元素,不论加入元素的多寡或比重为何,均 可视同为所谓的“中国风歌曲”。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 心) ,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春天还会到 来的。)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 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 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一半花谢 一半在想谁任何心事你都不给 柳絮纷飞 毕竟不是雪 感觉再也找不回
在这亘古漫长的岁月里,我的一生就犹如浮萍般东飘西荡,却每每会 绕回到我原来伤心的地方。此时,夕阳余晖透过屋里的屏风斜斜地映在墙 上,提醒了我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在这夜阑人静的时刻,我 想起了你曾喜欢一个人静静得坐在台阶上观看院子里那些盛开的花,仿佛 在等花谢一样,又仿佛时间静止一般。在我身边的那些日子里,你有一半 的时间总安静赏花,但另外一半的时间呢?你又给了谁?又或者你是在思 念谁呢?当我带着焦虑的心情询问你时,你却连任何一点点的心里话,哪 怕是个人的烦忧、挫折都不愿与我诉说。这房间里的灯芯已因为煤油耗尽 而渐渐熄灭,如同我熄灭了对你的热情一样。在这没有月光的漫漫长夜里, 始终还牵挂着你的我,一夜辗转难以入眠。我双眼未阖就这样一直熬到天 亮。窗外,那三月的柳絮在清晨薄雾中漫天飞舞, 风中轻飘着如繁星点点般的白色飞絮,乍看之 下,煞是在飘雪,但那毕竟不是真的雪。时过 境迁后,我对你虽然还残存着一些不真实的期 待,但当初那种砰然心动的感觉,却已经是再 也找不回!
微课程:走进“歌词中的语文”

微课程:走进“歌词中的语文”微课程:走进“歌词中的语文”彭慧琴一、寻旅曾听老师抱怨,班上一个孩子作文写不了儿行,却有几本专门的抄歌本,打开一看,字写得工工整整,歌词旁还用彩笔配上画。
我想,理由很简单,这些歌词打动了孩子的心,这个孩子爱上了这些歌词。
我们似乎都无法拒绝歌词的魅力。
歌词中的语言、生活、情感、文化,就是语文最鲜活的体现。
一首首歌词,为我们打开一扇扇语言之窗、心灵之窗、情感之窗、文化之窗。
远古洪荒,歌,比文字更早慰藉人类心灵。
原始的人类在漫长的劳动、在虔诚的祈祷中找到了声音的节奏,赋予声音的意义。
后来,渐渐有了踏歌而舞,有了文字和诗歌。
现在,歌唱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表达。
凡经典的歌曲,必是词与曲的完美共生、心与灵的深情呼唤。
儿童对于声音、语言、旋律天生敏感。
他们天生就是诗人,只等着心灵的琴弦响起。
但在歌星闪耀、流行歌曲泛滥,高尚与庸俗鱼龙混杂的时代,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歌?我们用什么样的歌去滋养孩子的语言和心灵,给孩子纯正而厚实的文化熏陶?由此,我踏上了“歌词中的语文”课程开发之旅。
二、方向本课程让孩子成为歌词的旅行者、发现者、创造者,寓教于乐,引导他们唱着歌学语言、悟生活、知文化、怡性情,并且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将读、写、研、创、演等综合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积累运用语言的兴趣和能力,丰富情感,愉悦生活,体验创作,关注世界,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读。
第一级:读懂歌词,读懂歌词中蕴含的情与景,事与理,并与生活链接,建构属于自己的感悟。
第二级:读出写法,了解歌词的表达特色、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并通过同类歌词对比、片段写作训练等方法,提高写的兴趣和能力。
第三级:主题阅读。
读与歌词主题相关的名篇名著名人故事等。
以歌为导,以歌为序,开展深入阅读与研讨。
三级阅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约走向丰盈,建立起歌词与语文深层链接。
写:重视写作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写作风格与语言形式的多重训练。
一是仿写歌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漫游语文世界”,《漫游语文世界》是我们语文课上的第一次大型综合性学习。
为此,我们可分几个小组进行。
比如“店名招牌”小组、“广告标语”小组、“网络语言”小组、“手机短信”小组等。
而“中国风歌词中的语文现象”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意图通过对中国风歌曲的欣赏来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一、中国风歌词的特点
1、善于运用古朴唯美的意向
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
天涯尽头满脸风霜落寞,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
2、有画面的立体感,善于营造意境美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作者引入了“烟雨”、“牡丹”、“檀香”、“宣纸”、“仕女图”、“江南小镇”、“隶书”、“炊烟”、“月色”等古典意象,使这首歌词意境优美,具有诗的美感。
宛如一幅烟雨朦胧的水墨山水,依稀可见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3、常化用经典语句或是典故,将古典诗词元素注入流行歌词
《发如雪》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出自于《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恋爱誓词“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该句与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伤感以及无奈。
许嵩《南山忆》中的“江畔渔火”以及整首歌的意境,典故出自于张继的《枫桥夜泊》
《烟花笑》中‘三杯两盏’出自于《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4、语言凝练生动,多用修辞,含蓄内敛,却意蕴丰富
①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
笑容本无颜色,这里却说“泛黄”,更突出悲伤凄清之感,且前后句押韵
②山岚像茶杯上的云烟颜色越来越浅我身后窗外那片梯田像一段段从前
运用比喻
③《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凄美”:形容词用做动词,表达了“发如雪”对离别的影响,结果是“很凄美”。
④“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
“纷飞”:使动,使……纷飞
“苍老”:使谁变得苍老
⑤《菊花台》中的“花已伤完,飘落了灿烂。
”
“灿烂”:形容词用做名词,“灿烂的花瓣”。
二、中国风歌词的‘瑕疵’
中国风歌词虽然唯但如我们进行‘语法分析’一样,也有错误的地方。
如《青花瓷》的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该句“素胚”不能做主语,应为“素胚上”,“笔锋”不能“浓转淡”,应为“笔墨”。
不过这一点小小的瑕疵却更能产生含蓄、忧愁、幽雅氛围的歌曲风格。
三、《东风破》赏析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四、本课小结
最后给大家一点温馨提示: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
生活处处皆学问,我衷心的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