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散文两篇 练习
BX1_10_M1_1

第三单元散文10 散文两篇霞再读课文正音yì云翳陈玙璀璨作揖露(lòu)露马脚(lù)露珠膀(bǎng)(páng)臂膀膀胱yúcuǐcàn yī从习见习闻的生活现象或历史往事中引发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表达内含有意蕴的道理、个人感悟的文章叫做哲理散文。
常用手法:象征以小见大云翳阅读《霞》全文,思考:1.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一句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还是象征?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霞光—云翳—云彩—物象特点人生色多亮丽阴暗哲理感悟各种经历欢乐成功挫折困难坎坷失败经历过痛苦和磨难的人生才会光彩夺目,有价值。
象征云彩、云翳、霞光表意含蓄,属于象征。
合作探究: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霜叶红于二月花!惟有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穿越枪林弹雨,经历九死一生,才会拥有一个值得欣慰自豪的晚年,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从而微笑着走向永生。
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
“爱与美”是其散文的鲜明特色。
晚年被尊称为“文坛祖母”。
主要作品诗集:《春水》、《繁星》小说:《两个家庭》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1966年“文化大革命”冰心受迫害,抄家进牛棚,烈日下受批斗。
1970年70岁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1980年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
名言: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成就:著作见课本P65豁达、乐观、坚强的冰心为何我们面对晚霞,只是把它当成自然的晚霞呢?晚霞是冰心几十年峥嵘岁月的写照。
人教版八年级上同步练习2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同步练习2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遏制(è)飓风(jù)混为一体(hùn)B. 牛犊(dú)卑微(bēi)深渊(yuān)C. 繁殖(zhí)肆意(sì)压迫(pò)D. 炫耀(xuàn)消逝(shī)疲倦(pí)二、书写2.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1)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方。
( ________ )(2)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反回。
( ________ )(3)它是一个不懂疲眷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 _______ )三、选择题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明的书房十分整洁,井然有序,由此可知他是一个严肃细致的人。
B. 世界杯足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C. 如果你一遇到困难就后退,不敢面对,那终将一事无成。
D. 这里仅容一人通过,一侧是陡然突起壁立的岩石,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深渊。
四、其他题4.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五、语言应用5. 根据材料写出对联的下联。
“……哟呦鹿鸣,食野之蒿。
仅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第11课《短文两篇》 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列画线字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
中庭:院子里。
B.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C.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领悟。
2.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 下列对《答谢中书书》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 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二、填空题5. 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自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两篇》练习

《散文两篇》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遏.制()濒.临()飓.风()震颤.()俯瞰.()洗涤.()牛犊.()炫.耀()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什么时期,美国都在妄想控制中国的发展。
B.我登上泰山顶峰,向下俯瞰,终于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C.人类的肆意而为,给地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最终,这些灾难还将由人类承担。
D.这个山洞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深不可测,你最好还是别进去。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极一时的《战狼》塑造了冷锋的英雄事迹。
(将“事迹”改成“形象”)B.暑假快到了,我准备去白云山的地方,游览五福天路.飞龙瀑布等景点。
(删去“的地方”)C.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勤奋”与“勤奋起决定作用”用一个即可)D.“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主要参与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的责任。
(主谓不搭配,去掉“参与”)4.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回答问题。
1.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2.分析句子的表达技巧及内涵。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3.罗素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里的“天堂”与“尘世”分别指什么?这句话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下面是本文另一版本译文的最后一段,你认为那一种更好?请简要陈述理由。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
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3.天堂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或理想中的世界。
尘世指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爱情和知识把罗索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1.根据拼音将相应词语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洗涤(dí) bēi(卑)微牛犊(dú)róng(茸)毛繁zhí(殖) 凋谢(diāo)遏制(è) 濒临(bīn) 俯kàn(瞰)星辰(chén)3.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枯萎凋谢凋零)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遏制制止阻止)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3)我渴望(希望渴望愿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4.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修改意见:删掉“的过程”。
(2)“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举行了以“青春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修改意见:将“提高”改为“增强”。
5.请简要概括《永久的生命》的论述层次。
作者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最后发出感慨,感谢生命,赞美生命。
6.你们班围绕下面这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请你根据这首诗第一节的内容和句式,发挥想象,再来仿写一节诗。
【示例】假如朋友欺骗了你,不要哭泣,不要生气!伤心的日子里须要安慰:相信吧!真正的友谊将会到来。
《散文两篇》生字词注音、解词练习题及答案【2021部编版八上第16课】

《散文两篇》生字词注音、解词练习题及答案【2021部编版八上第16课】姓名:成绩:《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题型:【生字词填空:课后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课后读读写写注音: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消逝.繁殖.凋.谢遏.制濒.临深渊.星辰.补充:臼.齿俯瞰.炫耀.飓.风盲.肠土壤.疲倦.蔓.延舒畅.肆.意混.为一体震颤.云霄.嘲讽.二、多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兴:兴.味兴.盛蔓:蔓.延瓜蔓.颤:震颤.寒颤.混:混.沌混.为一体折:折.磨折.本折.腾形近字:洗涤.绿丝绦.茸.毛修葺.繁殖.植.树云霄.元宵.文盲.病入膏肓.牛犊.亵渎.读.书遏.制喝.水渴.望俯瞰.橄.榄憨.厚飓.风恐惧.飞飏.消逝.浙.江惭.愧凋.谢稠.密绸.缎回荡.烫.手菜汤.土壤.攘.除喧嚷.瓜瓤.三、重点词语解释:【濒临】。
参考答案:一、课后读读写写注音:兴.味xìng洗涤.dí卑.微bēi牛犊.dú茸.毛rónɡ消逝.shì繁殖.zhí凋.谢diāo遏.制è濒.临bín深渊.yuān星辰.chĕn补充:臼.齿jiù俯瞰.kàn炫耀.yào飓.风jù盲.肠máng土壤.rǎng疲倦.juàn 蔓.延màn舒畅.chàng肆.意sì混.为一体hùn震颤.chàn云霄.xiāo嘲讽.fěng二、多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兴:兴.味xìng兴.盛xīng混:混.沌hún混.为一体hùn折:折.磨zhé折.本shé折.腾zhē形近字:洗涤.dí绿丝绦.tāo茸.毛rónɡ修葺.qì繁殖.zhí植.树zhí云霄.xiāo元宵.xiāo文盲.máng病入膏肓.huāng牛犊.dú亵渎.dú读.书dú遏.制è喝.水hē渴.望kě俯瞰.kàn橄.榄gǎn憨.厚hān飓.风jù恐惧.jù飞飏.yáng消逝.shì浙.江zhè惭.愧cán凋.谢diāo稠.密chóu绸.缎chóu回荡.dàng烫.手tàng菜汤.tāng土壤.rǎng攘.除rǎng喧嚷.rǎng瓜瓤.ráng 三、重点词语解释:【濒临】紧接,临近。
部编初中八年级上第15课《散文二篇》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初中八年级上第15课《散文二篇》知识点同步练习永久的生命一、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三、理解词义1.洗涤:冲荡;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炫耀:照耀;夸耀。
4.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5.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颂生命的奇迹。
五、问题归纳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易逝。
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
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
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最后一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将永久存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散文二篇》2021年同步练习卷(附答案详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2021年同步练习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臼.齿(jiù)洗涤.(dí)不朽.(xiǔ)怪癖.(pǐ)B. 茸.毛(róng)兴.味(xīng)飓.风(jù)肆.意(sì)C. 俯瞰.(gǎn)桑.梓(zǐ)嘲讽.(fěng)遏.制(è)D. 深渊.(yuān)孤寂.(jì)濒.临(pín)思绪.(x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卑微凋谢蔓延混为一体B. 炫耀牛犊云霄闲情逸志C. 想象神密星辰煞费苦心D. 际遇消逝愉悦苦思暝想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池塘是养殖动物栖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原生物潜藏和___的地方。
(2)他从蜀江上游宦游万里,来到下游的扬子江,一见到这阔别多年的江水,就___不住自己心中的激情。
(3)由于长期过度捕捞,长江刀鱼如今个头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已____灭绝。
A. 繁衍遏止濒危B. 繁殖遏制濒临C. 繁衍遏制濒临D. 繁殖遏止濒危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生命是一支铅笔,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写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_____你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轻轻将之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
②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在未来的未知面前用流畅的线条勾勒你的蓝图。
③生命是一支铅笔,总能给予我们____。
④生命是一支铅笔,它还给予我们——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第①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和第④句中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A.许多美妙而又深刻的遐想B.一个深刻的启示5.从2016年9月上线至今,抖音的发展历程一直毁誉参半,某班学生计划围绕“抖音的影响”进行拓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运用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云翳(yì) 璀璨(càn) 惆怅(óu) 一曝十寒(bào)B.作揖(yī) 褂子(à) 回溯(sù) 刚愎自用(bì)C.炽热(ì) 麻痹(bì) 夙昔(sù) 瞠目结舌(tā)D.蕴蓄(yùn) 煦暖(xù) 裨益(pí) 面面相觑(qù)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解决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课程设制、教学进度乃至学制之间的最佳组合,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B.臧克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写了悼念他的文章。
人们都觉得这位文学巨臂平易近人,亲切热情。
C.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意外伤亡事件中,中国朝觐者5人罹难,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D.就在亚洲各国病房尝到经济增长甜头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漫延,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3.了解冰心并填空。
冰心(1900—1999),代家,家。
原名,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曾执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
有诗集、,散文集、,儿童文学作品选集等。
4.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②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③当一个人张开他的天才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④相持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A.排比比喻拟人对偶B.对偶比喻拟物排比C.排比比喻比拟对偶D.对偶比喻拟人排比二、阅读鉴赏(一)阅读冰心散文《霞》,完成5~8题。
①40年代初期,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的时候,曾在英文《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很使我惊心的句子,是:② a .③我在一篇短文里曾把它译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④其实,这个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
⑤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
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
但我直到几十年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⑥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⑦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⑧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1985年4月26日清晨5.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
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6.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
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
(不超过30字)(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老年时□□□□□□□□□□□□□□□□□□□□□□□□□□□□□□□□□□□□□□□□。
(不超过40字)7. 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我的家在哪里?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
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
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
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③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④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的相片。
我迷惑地问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我对床的陈玙和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⑤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连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⑥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⑦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
”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9.文中第①段中“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这里的“向往”和“眷恋”是指什么?10.作者写梦境时,写道: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里的人“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11.第④中写梦醒之后,为什么却连眼前的亲人都不认识了?12.第⑤段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燕子(台)席慕容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的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
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春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个公园里去写生,在一本报道恳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叫“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
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是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将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这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
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明白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13.文章写了“父亲”和“我”的两个“错误”,都真实可信,试作分析。
(1)除了心理因素外,“父亲”将“长亭”误听作“长城”,是因为什么?(2)“我”将“乌秋”误认作“燕子”,前面有一句话已作了铺垫,它是哪句?(2)这不就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燕子吗?14.在了解了的真相之后,为什么“父亲”觉得很“懊丧”,“我”则“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试分析其共同的原因。
15.文中说“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
既然是“错误”,为什么又是美丽的?16.对下面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A.文中的父亲除了误听歌词还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误”:伤害了一个小孩要表现一下自己的热情。
B.“‘燕子!’我心中像触了电一样地呆住了”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我初见“燕子”时又惊又喜的心情。
C.乡间的田野风光、外婆爱唱的歌、孩子的咿呀学语,都起到了烘托“燕子”在我心中的美丽形象的作用。
D.文中写“我”忽然体会出那次“父亲失望的心情了”,这就把前后两部分内容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E.结尾一句画龙点睛,写出了“我”对“燕子”的挚爱和对了解真相的追悔莫及。
F.这篇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人们应该正视并且容忍某些错误,因为这些错误也自有它们的价值。
三、表达交流17.请用100字左右描述一下当“父亲”得知《送别》歌词是“长亭外,古道边”而非他多年认为的“长城外,古道边”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