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故事系列

合集下载

满族故事

满族故事

满族故事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他们长期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早期女真族的风俗习惯,保留至今载于史书的不多,流传最广的当数祭万历妈妈、敬狗、祀乌鸦等与满族“老罕王”努尔哈赤传奇人生有关的故事了。

传说努尔哈赤幼年丧母、家道中落,于是投靠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当差。

由于他聪明伶俐,李总兵便将他收在身边当作戈什哈(亲兵)。

一天,李总兵突然接到皇上密旨,称天上紫微星降落人间,东北地方有天子异象,派李成梁速速缉捕。

可是一晃过了半年,李成梁仍未发现“天子”踪迹,因而总是闷闷不乐。

这天,他叫努尔哈赤打来洗脚水,为他洗脚,李成梁想开开心,便得意地叫着努尔哈赤的小名说:“小憨子,你知道我为什么能当上总兵吗,那是因为我脚上长了七颗黑痣。

”小憨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不瞒帅爷,我脚上也长了七颗红痣呢!”李总兵一听,大吃一惊,按照民间说法,脚踏北斗七星乃帝王之相,但他毕竟历练多年,老谋深算,于是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晚上,他兴冲冲回到寝室,得意地向爱妾梨花炫耀,准备第二天一早就把努尔哈赤押解进京邀功领赏。

梨花明白若是将这个勤快忠厚而又聪明伶俐的年轻人送到京城,肯定就没命了。

于是她假意奉承李总兵一番,待他睡熟,悄悄跑到门房叫醒努尔哈赤,将实情相告,让他趁深夜赶快逃走,努尔哈赤走前跪倒在地叩谢梨花说:“他年得志,先敬夫人,再敬父母。

”说罢,偷骑了一匹大青马,带着平时豢养的老黄狗,匆匆向长白山驰去。

第二天,李成梁不见了努尔哈赤,到后院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原来梨花已用一抹白绫吊死在柳树下。

他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勃然大怒,一面叫人将梨花解下鞭答,一面派人火速追赶努尔哈赤。

据说从此每年黄米熟了的时候,即梨花夫人上吊那天,满族人都要在门前插上柳枝,以示对梨花夫人救主的敬意。

且说努尔哈赤跑了一夜,人困马乏,刚要下马休息,忽听后面人喧马啸,知道一定是追兵上来了,他一拍大青马,又向前跑去。

满族的民间故事

满族的民间故事

满族的民间故事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那你知道满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满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满族的民间故事:狐狸姑娘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巴羊阿,无依无靠,一个人过活。

一天,他在山上打柴,遇见一群小孩,抓着一个小狐狸崽。

那狐狸崽毛色金黄,一对眼睛黑亮,挺招人喜爱。

巴羊阿问:“你们从哪儿抓来的?”孩子们指指半山腰的洞,说:“在这洞边。

”巴羊阿又问:“它那么大一点儿,你们抓它有什么用?”孩子们说:“扒皮做皮袄。

”巴羊阿说:“太小了,不顶用,卖给我吧!”巴羊阿买了小狐狸崽,用手摩挲摩挲它的毛,抱到半山腰的洞口旁边,说:“再别到处乱跑了,回洞修仙去吧!”狐狸崽回到洞里,老狐狸正在哭。

它擦擦眼泪,把小狐狸崽搂到怀里,说:“我见你让人抓去了,寻思你回不来了。

”小狐狸崽说:“一个小伙子救了我,要不我就被那些孩子扒皮做皮袄了。

”老狐狸说:“咱们狐家从来有恩报恩,去,看看那个小伙子,要是挺孤单,挺困苦,你就帮他一把!”小狐狸崽本来就看小伙子不错,乐得撒个欢,说:“嗯,我去了。

”小狐狸崽出了狐狸洞,见巴羊阿身背着绳子,手拿着斧子往山上走。

它就地打个滚,变成个姑娘,跟在他后面。

巴羊阿回头一看,脸红到脖颈,也没敢说话。

姑娘紧走几步撵上他,问:“阿哥,你上哪儿?”巴羊阿瞅也不敢瞅地说:“我上山打柴。

”“打柴做什么?”“一半卖,一半烧。

”“卖给谁,给谁烧?”“卖给有钱的,留着自己做饭烧。

”姑娘接着问:“阿哥自己做饭?”巴羊阿说:“不自己做,谁给做。

”“你家没有别人?”“没别人,就我自个儿。

”姑娘听了巴羊阿的话,说:“阿哥,我也是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咱俩凑在一起就都有了依靠,你就成全我,让我跟你在一起生活吧!”巴羊阿一听,脸红得更不知往哪儿放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过身来,问:“你不嫌我穷吗?”姑娘说:“穷,我有一双手,能干活就不怕没饭吃。

”姑娘的一双手可就是巧,自打和巴羊阿结成夫妻,天天手拿绣花针绣荷包。

满族传说

满族传说

原来在民间有“狗救驾”和“鹊救驾”的故事。

传说,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有一次被明朝总兵李成梁追赶,眼看追近,努尔哈赤急忙躲藏在一滩芦苇荡里,追兵难以寻找,就纵火烧芦荡,顿时,大火蔓延芦荡,追兵以为努尔哈赤被活活烧死,其实努尔哈赤只是被烟熏倒了,当火势就要蔓延到他身上时,有一只黄狗跑到水里,沾一身水,在努尔哈赤身上打滚,他身上的火被扑灭了,但黄狗却累死在他身旁。

后来,当明兵前来搜索时,一群喜鹊铺天盖地落在努尔哈赤的身上,明兵以为喜鹊在叼啄尸体,努尔哈赤已死无疑了,于是撤兵回朝。

实际上,狗是满族狩猎中的忠实助手,满族爱狗心理是长期在狩猎中形成的。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

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

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

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

“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

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16]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

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

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满族传说故事300字

满族传说故事300字

满族传说故事300字
很久以前,满族的祖先,在辽河流域一带居住。

他们认为辽河是他们的圣河,神灵会从辽河中降临,保护满族人民。

因此,满族人民对辽河充满着敬畏和感激之情。

传说,有一年出现了旱灾,辽河水位急剧下降,满族人民生活陷入了危机之中。

满族的长老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最后,他们决定进行一场祭祀活动,向神灵祈求辽河水位恢复。

在祭祀活动的前一晚,满族人民点燃篝火,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表达他们对神灵的虔诚祷告。

就在满族人民念念不忘祈祷的时候,辽河突然发生了奇迹。

无边无际的白雾从河床上升起,迅速遮蔽了整个辽河流域。

不久,辽河的水位开始缓缓上涨,满族人民感激万分。

第二天早上,满族人民来到辽河边上,见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身着白色长袍,面容姣好,带着神秘的笑容。

满族人民认为她是神灵化身,为满族人民祈福而来。

于是,满族人民将她称为辽河仙子。

从那时起,满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达对辽河仙子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在祭祀活动中,满族人民祈愿辽河水利昌盛,人民平安幸福。

他们会燃起篝火,唱歌跳舞。

在舞蹈过程中,满族人民手持竹竿,律动悠扬,象征祝福和吉祥。

满族传说中的辽河仙子,象征着满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
激。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满族文化的一部分,给了满族人民勇气和希望,让他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相信神灵的保佑。

承德满族故事

承德满族故事

承德地区满族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个:承德黄旗武会,流传于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西村及周边村,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康熙年间,随着大量八旗子弟定居这里,以习武强身为目的的武会就在当地流传下来,逐步形成了黄旗武会。

黄旗武会以传统武术为基础,揉进戏曲武打的程式,又受其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一种朴实无华、风格独特的艺术流派。

黄旗武会以双人对打为主,表演套路共80余种,不少具有满族特色。

新华网等
主流媒体对黄旗武会报道过多次,尤其在正月十五期间,是黄旗武会表演的集中时间。

在承德地区满族文化项目的挖掘中,融入了很多汉族文化,这从一个方面促进了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融。

关于少数名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关于少数名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关于少数名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满族的开天辟地神话关于天地万物的来源的神话属于这一类。

如《海伦格格补天》、《天神创世》、《白云格格》等均属于这类神话。

《白云格格》讲述了天神的小女儿白云格格,为拯救世间生灵,偷天上万宝匣造土地的故事。

白云格格掌管天上的聚宝宫,发现天神放水淹没了世间的田地,人兽鸟虫等生灵失去生存的空间,在水面上苦苦挣扎,于是偷走了聚宝宫中的万宝匣,撒到大地上。

从此大地就形成了山丘和平川。

善良格格的勇敢的行动,触怒了天神,派雪神冻死地上的花草,白云格格无处藏身,最后白云格格化成了一棵白桦树。

这个神话不仅解释了大地山川的形成,而且塑造了一位宁死不屈的女神形象。

日月星辰的形成等自然现象的神话解释日月星辰的来源和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神话,在满族神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天池》、《太阳和月亮的传说》、《月亮阿沙》、《北极星》等都属这类神话。

《太阳和月亮的传说》是关于太阳和月亮形成的神话。

传说刚有天地的时候。

天上地下都是黑糊糊的,一片混饨。

天神的两个女儿、炼出了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小托里(神镜),并把光芒闪闪的小托里抛向天空,于是天空中出现了无数的星星。

姐妹俩又拿起天神炼出来的十个又红又大的火焰托里往地上照,天空马上明亮了,地上的树、人、动物看得清清楚楚。

十个火焰托里好似十个太阳在天上转,烤得地上的人和万物受不了。

聪明的人砍来大树做弓,用椴树里皮和藤条做弦。

用箭射下了八个火焰托里,最后只剩下两个。

天神发怒了,把两个女儿分开,叫她们永远拿着托里照射。

姐姐成了顺(太阳),妹妹成了毕牙(月亮)。

关于风雷雨雪等自然现象的神话,多散见于各种神话之中,很少有单独讲述它们的神话。

比如在《白云格格》和《天池》中,就出现了雷神、风神、雨神、雹神、雪神等自然现象之神。

人类起源和族源神话原始初民对人类和本民族成员的产生的解释,构成了许多神话。

《天神创世》神话说,人是天神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来的。

起初造了一男一女,他们婚配生了许许多多的人,一代又一代。

满族神话:天鹅仙女的故事

满族神话:天鹅仙女的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满族神话:天鹅仙女的故事导语: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个美貌的仙女,她们是同胞姐妹。

老大叫恩固伦,老二叫正固伦,老三叫佛库伦。

三个仙女都玩够了那天上的宫殿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个美貌的仙女,她们是同胞姐妹。

老大叫恩固伦,老二叫正固伦,老三叫佛库伦。

三个仙女都玩够了那天上的宫殿和彩云,没有地方可玩,想找个地方玩一玩。

到什么地方去呢?她们早就听说地上果勒敏珊延阿林①山上有个天池,池水象镜子一样清澈透明,池周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样样都有。

怎么才能从天上下来呢?三仙女佛库伦聪明伶俐,她用采来的白云做羽毛,用披上羽毛的胳膊当翅膀,摇身变成一只雪白的天鹅。

两个姐姐也学着她的样儿,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了果勒敏珊延阿林山上的天池旁边。

三个天鹅仙女下凡来,正赶巧被三个猎人看到了。

这三个猎人是同胞三兄弟,老大二十岁,老二十八岁,老三十六岁。

兄弟三人都能射猎、斗兽,他们整年在果勒敏珊延阿林山里钻来钻去,靠打猎为生。

兄弟仨朝天鹅落地的地方奔去,追到天池边上,见三只天鹅变成了三个美貌天仙,脱下衣服“扑通”、“扑通”,跳进天池水里。

立时把三个兄弟惊呆了:从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呢!老大说:“让她们给咱们做媳妇该有多好啊!”老二说:“就怕人家不干。

”别看老三小,心眼最灵,他说:“咱们把她们的衣裳偷偷拿走,她们回不去天,就得留在地上。

”老大、老二觉得老三说的办法好,就一起悄悄来到天池旁边,将三个姑娘的衣服拿走了。

三个仙女在天池里洗澡,边洗边玩,越玩越乐,等到日头快落山了,大姐恩固伦说:“咱们该回去了。

”正固伦、佛库伦说:“走吧!”可上岸一看,衣服没有了。

三个仙女急得哭了起来。

正在这时候,兄弟三个。

满族红色文化民族故事

满族红色文化民族故事

满族红色文化民族故事在满族的古老传说里啊,有这么一个关于红色的神奇故事。

以前呢,满族有一位特别勇敢的小伙子,叫阿虎。

阿虎生活的部落周围老是有一些猛兽和其他部落的侵扰。

阿虎就一直想啊,怎么才能保卫自己的部落呢。

有一天,阿虎在部落附近的山林里打猎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马嘶声。

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就看到一匹浑身火红火红的马,那马的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这红马可不得了,它的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阿虎当时就想啊,要是能骑上这匹马,那得多威风,打起仗来肯定更厉害。

可是这红马很有脾气,根本不让阿虎靠近。

阿虎也不气馁,他每天都带着自己打到的最鲜嫩的草来到红马出没的地方。

慢慢的,红马开始接受阿虎了,阿虎终于能摸到红马的鬃毛了。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红马彻底信任了阿虎,阿虎顺利地骑上了红马。

这一人一马就像天生的搭档一样。

不久之后,有一个很强大的部落来攻打阿虎他们的部落了。

阿虎骑着红马冲在最前面。

那红马跑起来就像一阵红色的旋风,阿虎在马背上挥舞着武器,特别英勇。

敌人看到这么一匹火红的马带着一个勇士冲过来,都有点吓傻了。

战斗中,红马特别聪明,它带着阿虎左突右冲,总能避开敌人的攻击,还能把阿虎带到最有利的位置去攻击敌人。

最后啊,阿虎的部落成功地击退了侵略者。

从那以后,这匹红马就成了部落的宝贝,人们都觉得这红马是上天赐给部落的祥瑞。

满族的老人们就会经常给小孩子们讲这个红马的故事,告诉他们要勇敢,要像阿虎和红马一样保卫自己的部落和家园。

红色的马在满族文化里也渐渐成了勇敢、吉祥的象征,红色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代表着英勇无畏和守护的力量。

咱满族还有个和红色有关的特别有趣的习俗故事呢。

在满族,姑娘要出嫁的时候啊,那一身红色的嫁衣可是相当重要的。

以前有个满族姑娘叫兰兰,长得那叫一个水灵。

兰兰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家里就开始给她准备嫁衣了。

兰兰的阿妈可是个特别手巧的人,她亲自为兰兰做嫁衣。

她找来了最鲜艳的红色绸缎,这绸缎红得就像早晨刚升起的太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族说部经典故事汇介绍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满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渊源。

本套丛书收录的24个满族故事,是从满族各氏族故事中精选的,是满族历史文化的写照。

故事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代表性,是民间文学宝库中光华四射的珍珠。

本套丛书用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彩泥人物、道具,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故事内容,展现了故事的精髓,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自强不息、勤劳创业、爱国爱族、粗犷豪放、骁勇坚韧的民族精神,对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有深远的意义。

本系列满族民间故事集收选了包括人物传奇(8篇)、神话传说(6篇)、民间故事(10篇)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满族说部的概貌。

人物传奇篇,选择了一些在满族发展历史上做出贡献或具有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人物,如随阔、大将军萨布素、清代著名作家文康……将他们的精彩故事艺术再现,表现出满族人民智慧勇敢的魅力。

神话传说篇,是一些地名和景物的传说以优美的故事重现,让人们触摸到灵动、鲜活的满族文明。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了解冰灯的来历、二龙泉、饮马池等在满族历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景物的来历。

民间故事篇,选取了10篇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反映出满族人民谦虚淳朴、勇敢善良的优良品质。

例如《吐元宝的泥人》,讲述善良的弟弟偶遇一位老人,宁可自己挨饿,把饼送给老人,得到老人送的神奇小泥人。

哥哥模仿弟弟的做法,却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一无所获。

这则小故事给人们讲述了深刻的大道理,引起人们的深思,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一、人物传奇类1.有志向的随阔故事梗概:随阔很淘气,父亲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家门。

随阔就在树林里捏出各种泥人和小房子,搞起了自己的创作模型,他希望创造出像海龙王住的那种只有一根横梁的房子。

可是父亲知道了,很不理解,就把所有的泥人和泥房子踩碎了,只剩下一个完整的泥人。

但是,随阔继续和泥人、海东青(鹰的一种)为伴,更加努力地盖房子,最终搭起了女真族第一座有火炕的房子。

松树爷爷的孙女附身在随阔捏出的泥人身上,化身为美丽的少女和随阔结为夫妻,两个人共同努力又盖起了更好的房子。

后来,整个女真部落都搬到这个地方定居了,而随阔建造的房子也被推广开来。

人物设定:随阔:聪明好学,对待事物有认真钻研的劲儿,志向远大且意志坚决。

父亲:严肃且仁慈,对儿子寄予厚望。

知识点:通过讲述随阔离家,独自一人创作心中的家园模型,并最终推广到整个女真部落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心中的信念并为之付出努力,肯定会有所作为。

2.勇敢的萨布素故事梗概:萨布素很聪明,他从小就跟爷爷学习知识和武艺,小有所成。

一次,萨布素跟随父亲上山打猎,从黑熊手里救下一位老者。

老者看萨布素聪明好学,就打算收他为徒,但是需要萨布素去买一匹好马。

到了马市,萨布素就相中了一匹大黑马,可是这匹大黑马性子很烈,见人就又踢又咬,根本没人敢买。

卖马的人说只要驯服了这匹马,一两银子就可以牵走。

萨布素听了,就走到大黑马前边,和大黑马周旋起来,最终将马驯服,牵回了家。

人物设定:萨布素:能文能武,聪明而有智谋。

知识点:这是一则关于大将军萨布素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3.神奇的画师伊通州城东有一个穷困潦倒的曲秀才,为了照顾体弱的娘亲,曲秀才从不远行,只在伊通城代写文契糊口。

一日,曲秀才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让他去附近的塔子沟山下等一个人,秀才按照老头的话去等人,却等到一个叫花子,叫花子很满意秀才恭敬的态度,给了他一团破棉花,秀才的妈妈把这团棉花缝进一个荷包挂在了曲秀才的脖子上。

自从挂上荷包以后,曲秀才画的物件都能变成活的。

这件事传开来,让曲秀才变成了有名的画师。

这件奇事传到了康熙皇帝耳中,皇帝把曲秀才招进避暑山庄,主管避暑山庄的画事,后来曲秀才成了那里技艺最高的画师。

人物设定:曲秀才:穷困潦倒,非常孝顺,擅长画画。

叫花子:穿着破烂,气质高傲。

知识点:讲述了一位穷困画师的神奇经历,展现了满族人民在困苦生活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谦虚对人,孝顺长辈的美好品德。

4.曹门立雪故事梗概:曹雪芹因著述《红楼梦》而出了名。

在一次酒席宴上,曹雪芹衣衫褴褛,同席的小伙子文康年轻气盛,就想和曹雪芹做对联来嘲讽他,结果反被曹雪芹嘲弄了。

这件事被文康父亲知道后,特地让文康去道歉,孝顺的文康在曹雪芹家外看到了曹雪芹在破旧、简陋的家中依然专心写作,惭愧地在门外的大雪里站了一天。

从那以后,文康勤学苦读,终于撰著了《侠女奇缘》,成为了清代著名作家。

人物设定:文康——二十多岁,年轻气盛,文雅,清瘦,皮肤白,衣着得体、稍华贵,有文人风范曹雪芹——四五十岁的样子,衣衫褴褛,皮肤稍黑,但是有一股智者风范知识点:我们不能以外表取人、嫉妒贤能,要谦逊、好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皇太极捕鹿皇太极是汗王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他聪明伶俐,凡事都想得周到,汗王很喜欢他。

汗王对待自己的儿子们很严厉,一次,他让二儿子代善,五儿子莽古尔泰和小儿子皇太极一起去西山岗捕鹿给他吃,以查验儿子们的品德、智谋和办事能力。

过了半天,三个儿子回来了,二儿子打死了六七只鹿;五儿子打死了一头健壮的大公鹿;小儿子皇太极则捕获一只活着的母鹿和一只小鹿。

皇太极解释说现在是母鹿繁衍的季节,该放了这只母鹿,让它去生息繁衍,并且下令部落应分季节捕鹿。

汗王听了很高兴,认定皇太极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果然,皇太极凭借自己的智慧,带领自己的女真部族走向强盛。

人物设定:皇太极——十三四的样子,聪明伶俐,健壮,衣着华贵,有皇帝之相汗王努尔哈赤——五六十岁的样子,智慧、雄壮,衣冠华贵,是帝王知识点:做大事之人要有仁慈之心,做事要谨慎、细心、考虑长远、考虑周全、顾全大局。

6.宝音其其格故事梗概:在科尔沁大草原,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莽古思,来了一个叫宝音其其格的小女孩。

小女孩长大了,她的智慧与美丽深得大家的喜爱。

宝音姑娘与莽古思贝勒的大儿子色音布尔一起长大,他们都很喜欢对方。

好景不长,一次,喀尔喀部落偷袭莽古思贝勒的部落,宝音姑娘和大家分散了,后来意外遇到了同样和家人走散的色音布尔。

两个人聚集了草原上的人们,用计打败了喀尔喀部落,救出了被他们关起来的人,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领地。

人物设定:宝音其其格——莽古思家族的一员,美丽善良,充满了智慧,在家族的再次繁荣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色音布尔——莽古思家族的一员,英武勇敢,冷静善思,领导部落人们勇斗喀尔喀部。

知识点:这篇故事讲述了莽古思部落从繁荣到突然没落再到繁荣的过程,莽古思的族人为自己为部落英勇奋战、智斗喀尔喀部,最终令整个部族再次繁荣强大起来。

7.智救赫哲人萨布素在一次与敌人交战时,与大部队走散了。

他单人匹马,又被一群赫哲人当成了罗刹国(俄国)派来的奸细。

大家商量着怎么处置萨布素时,另一伙赫哲人出现,计划着怎样救出被罗刹人捉走的妇女和儿童。

萨布素冒死规劝,领头人决定听听他的计划。

这天清晨,罗刹的十人长被几个赫哲猎人打的山鸡和兔子吸引了去,结果掉进了赫哲人事先挖好的陷阱。

百人长赶紧营救,赫哲人趁机占领了土围子,救出了妇女和儿童,他们还放了萨布素,并听从他的部署,一举打败了更多的罗刹兵,收复了失去的家园。

人物设定:萨布素——满族巴图鲁,有勇有谋,是抗击罗刹人的大英雄。

知识点: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少数民族联合在一起勇斗罗刹人的故事。

萨布素是满族的勇士,在抗击罗刹人的过程中,用计策帮助赫哲人救出了同胞,教训了罗刹人。

8.勤劳的小牛倌故事梗概:萨布素小时候就十分勇敢善良,得到了一个老章京(官员)的赏识,与瓦礼祜一同为衙门放牛。

萨布素对待牛群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

经过他悉心的照料,每一只牛都长得肥肥壮壮的。

瓦礼祜偷懒贪玩,他的牛群越来越瘦,老章京看到了很生气,要向瓦礼祜挥鞭子,被萨布素挡住,萨布素说自己愿意带着瓦礼祜一起放牛。

从此以后,瓦礼祜与萨布素形影不离,萨布素仔细教瓦礼祜放牛,两个人的牛都越来越壮了。

不仅是瓦礼祜佩服萨布素,人们都从心底夸赞这个草原上的小英雄。

人物设定:萨布素——勤劳、善良又聪明,深得老章京的喜欢和草原上人们的信任。

知识点:这是一篇讲述萨布素将军小时候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萨布素不但自己尽心放牛,还发明了一套好用的方法,并帮助其他伙伴一起进步。

二、神话传说类9.饮马池的传说故事梗概:珍女为了讨回被白龙狼带走的泉水,独自向东海走去。

在路上,她遇见了海东青爷爷,海东青爷爷就背着她来到了东海,并替她从东海里把宝水瓶偷了出来,然后叼着宝水瓶,背着珍女返回珍女的家。

白龙狼知道后,追了上来。

海东青爷爷一着急,宝水瓶掉到地上摔碎了,水瓶里的水把被白龙狼抽干的水洼灌满了。

海东青爷爷还把白龙狼打成了瞎龙,老龙王召集各路龙王为儿子出气,海东青爷爷就和黑龙把白龙狼的罪状都说了,老龙王知道后把白龙狼锁在狼牙宫作为惩罚。

后来,这个地方就被称作“万龙聚”,这个清水洼也一直保存到现在,阿骨打带领大军在此饮马,所以被称作“饮马池”。

人物设定:珍女:美丽、善良、倔强而有毅力,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白龙狼:一条白龙,贪婪、凶狠。

海东青爷爷:善良,慈祥,非常有正义感。

知识点:这则故事讲述了“饮马池”的来历,通过描写珍女、海东爷爷与白龙狼之间的争斗,生动地再现的“饮马池”形成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勇敢的去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

10.白云格格故事梗概:天神阿布卡恩都力看见人间有各种生物,就想把他们收回天上,于是叫来各路神仙对人间施加法术,使地上布满了洪水。

白云格格看见地上的生物都在洪水里挣扎,又得知是父亲使人间遭受了这样的灾难,心里非常难受,就决定去偷万宝匣帮助生灵们脱离苦难。

她趁着父亲睡觉的时候把万宝匣的钥匙偷出来,又拿了两个分别是金黄色和黄黑色的匣子。

她先把金黄色的匣子倒向人间,又把黄黑色的匣子倒向人间。

金黄色的土变成了黄金,黄黑色的土则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人间的洪水马上消失了。

阿布卡恩都力知道后,派众神去抓白云格格,白云格格逃到了人间,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也就是后来的白桦树。

人物设定:白云格格:美丽、善良,有着坚毅的性格。

阿布卡恩都力:自私、凶狠。

知识点:这则故事讲述了关于白桦树的神话传说,告诉我们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而生活始终是美好的。

11.二龙泉传说很多年以前,伊通羊草沟是个缺水的地方,好多百姓都过不下去,离家逃荒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

一天晚上,羊草沟的破庙来了两兄弟,善良的两兄弟听说此处缺水,就决定去寻找水源。

两人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在一座大山下遇到一个小孩,小孩听说了羊草沟的情况,对两兄弟的善举表示钦佩,就把他们带到山中的九龙泉。

可是要把泉水带走,必须变成真龙才行。

两兄弟为了乡亲们义无反顾地变成了青龙,把两眼泉水带回了羊草沟。

从此,羊草沟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为了纪念两兄弟,就把这两眼泉水叫做二龙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