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课件 教学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课件 教学课件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 下
(七)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离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谢谢大家!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⒈燃烧的条件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 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 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可燃物 ,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⑴ 木船与空气充分接触 、
⑵ 温度达到木材着火点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号,克拉玛依市友 谊宫大火吞噬了355个生命,而其中有288个 是中小学生。
2003年11月3日,湖南省衡州大厦失 火,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
09年12月5日 俄罗斯夜总会发生的火灾 已造成118人死亡,120多人入院治疗
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3、需要与空气(氧 气)接触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使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3.隔绝氧气
破坏燃烧的任一条件
创设场景 亲身体验 提供的仪器和药品: 水、烧杯、湿布、镊子、剪刀、 碳酸钠粉末、稀盐酸
现 象
火焰慢慢熄灭
产生大量气泡,火焰很快熄灭。
隔绝了空气
分 析
CO2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可燃 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_3优质课件P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_3优质课件P
• 煽风点火:——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 度,因此燃烧更旺
随堂练习: 1.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
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 C ) A.散热快 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材是可燃物
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燃烧是一种物理变化
B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5、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常用高压
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C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从着火的高楼房间中逃生,正确的做法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减少有害烟尘和气体吸入 B.呈站立姿跑出 C.匍匐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E.将棉被浇湿披在身上后逃生 F.迅速打开门窗,降低室内温度
可燃物
三者必须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乙醇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558 700--750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 是着火点(燃点)。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 火点是不同的。
燃烧的使用
ACE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 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7.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7.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通过实验演示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蜡烛、炉火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燃烧条件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灭火方法的原理,并能根据火灾场景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教学设想:设计火灾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并运用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等灭火方法,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3.家庭火灾应急预案编写:结合家庭环境,编写一份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灭火方法、逃生路线等,要求具体、实用。
4.分析以下案例,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并说明理由:
a.油锅起火
b.电器短路引发的火灾
c.纸张燃烧引发的火灾
5.深入思考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三种减少燃烧污染的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说明。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燃烧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如酒精灯的使用、火柴的正确点燃方法等。
4.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物质变化等现象,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培养绿色化学观念,倡导低碳生活。
5.通过学习燃烧和灭火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他们对化学反应、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燃烧和灭火这一章节的内容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燃烧的原理、灭火的方法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课本129页讨论)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务的纸箱着火 用水扑灭 ——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森林着火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灭火的根本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课本130页探究1)
A
B
C
观察现象:A 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B 蜡烛继续燃烧;
关于火灾的安全知识
读一读 记一记
小结
完成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燃烧 × B.食物腐烂发生氧化反应是燃烧 ×
燃烧的条件探究
实验
现象
分别把一根木条 和一根玻璃棒伸 到火焰上,在酒 精灯上点燃。
小木条燃烧,
而玻璃棒不燃 烧。
结论
燃烧需要 可燃物
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演示实验 (课本128页实验7-1)
薄铜片
实验小结(表三)
在铜片上的白磷
在铜片上的红磷
烧杯水中的白磷 烧杯水中的白磷
通入氧气
是否燃烧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燃烧
说明的问题
当可燃物均与氧气接 触时,温度是否达到 着火点 决定其是否燃 烧。(阅读129页“着火点” )
当可燃物温度均 达到 着火点时,是否与氧 气(或空气)接触决 定其是否燃烧。
试分析下列实例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C 蜡烛很快熄灭。
分析原因: A 蜡烛将烧杯里的空气(氧气)燃烧后因 缺氧而熄灭;B 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氧气)接触而 不会熄灭; C 烧杯里的碳酸钠和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使 蜡烛与空气隔绝而熄灭。
设计灭火器,解释其灭火的原理
碳酸钠溶液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操作: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均匀湿 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
1. 浸了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手帕燃 烧时实际上是什么在燃烧?
2. 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7-1]下两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及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要求:设计多种方法,并分析哪种较方便.环 保
结论:
2、灭火的原理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 源隔离。
讨论:
遇到如下火灾,应采取什么措施 进行灭火?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2.森林火灾 。 3.家中的电器着火。
练一练:
请问以下救火方式与哪种灭火原理有关?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 可燃物
1.隔离可燃物
2.氧气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使温度降低到该物 质的着火点以下。
(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想一想:我们如何针对燃烧的原理灭火呢?
请利用桌面上所提供的用品,以尽可能多 的方法熄灭点燃了的蜡烛。看谁想出来的 方法最多。 仪器:蜡烛、玻璃杯、剪刀、湿布、沙子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燃烧造福于人类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
1.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特征如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 思考? 的现象一定是燃烧吗?
不一定。比如灯泡发光、放热,但不 是燃烧。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学生表演)
练一练:
四、火灾时逃生的方法: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设计思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

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课件
白磷
红 磷铜

热水 (90 ℃)
提示:红磷的着火 点为240度左右,而 白磷的着火点只有 40度左右
物质 具备的 现象 条件
1 铜片上 可燃物 的白磷 温度
氧气
2 水中的 可燃物
白磷
温度
3 铜片上 的红磷
可燃物 氧气
物质 具备的 现 条件 象
1 铜片上 的白磷
可燃物 温度 氧气
2 水中的 白磷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 是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 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 燃烧的条件是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 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可燃物
• 2、与氧气充分接触 •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2.隔绝氧气Βιβλιοθήκη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
对比法
它们灭火的 原理是什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水灭火
草垛远离房屋避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多识一点
逃生常识
请告知: 详细地址 着火部位 火源种类 燃烧状况
房 屋 灭 火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3 铜片上 的红磷
可燃物 温度
可燃物 氧气
白磷
红 磷 铜片
热水 (90℃ )
燃烧需 要氧气
燃烧需 要温度
思考:热水中的白磷怎样燃烧起来的? 氧气
热水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三者必须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着火点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 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乙醇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558 700--750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1)
(3)镁粉着火为什么不能用水 灭火?
为什么手帕烧不坏?
提示:
手帕在95%的酒精和水以2:1的比 例混合的混合液中浸泡后被点燃。
如果你是消防宣传员, 你该如何做宣传?
D.设置防火隔离带
下列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 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处的火灾的是( C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普通灭火器
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 一些低木柴的着点
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 面积变大
D.便于提高温度
点燃一根火柴,分别 将火柴头竖直向下和竖直 向上,观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
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
即熄灭,原因是 。
据报道一辆运镁粉的罐车起火, 由于镁遇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因 此官兵用砂土覆盖将火熄灭。
(1)镁粉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砂土灭火的原理。
火从天使变成恶魔, 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 无情地扼杀生命, 肆虐地摧毁文明。
氧气

可燃物
温度(着火点)
你能采取哪些方法熄灭篝火? 分别依据了什么原理?
查一查学校、你家的住宅区灭火
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 二碳氧酸化氢碳钠灭)火 来器 灭火 的的 灭。火干原粉理灭是 火: 器在 具有 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
2、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必须同时满足, 缺一不可!
为什么钻木能取火?
纸张 木柴 木炭
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
探究1 灭火的原理
图7-8 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
现象
分析

慢慢熄灭
隔绝氧气

继续燃烧
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很快熄灭
隔绝氧气
Na2CO3 +2HCl===2NaCl + H2O + CO2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原理: 破坏燃烧条件
2、灭火方法
P130 第一段
【讨论】 试分析下列实例灭火的原因
的失火。
二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
氧 化
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
碳 灭
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灭 火
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操作:将手帕浸入50%的酒精溶液中,均匀湿 透后取出,用坩埚钳夹住,点燃。
1. 浸了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手帕燃 烧时实际上是什么在燃烧?
2. 手帕在熊熊烈火中为什么没有被烧掉呢?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2、煤炉扇风,鼓入更多的氧气,越 扇越旺
探究2 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课本图7-9的装置可供参考)。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了解灭火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灭火器
适用范围
干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
粉 灭
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
火 器
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
燃烧和灭火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 象屡见不鲜。比如:
1、什么是燃烧?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 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P129
2、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氧气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燃烧烧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燃烧
1.对比两组实验,哪个更好?
2、燃烧的条件?
1、如果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起火,可用锅 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隔绝氧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清除可燃物。
拓宽视野:
为什么燃烧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就灭, 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1、蜡烛一扇,温度降低,低于着火 点,故灭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一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 过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 分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 诉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 十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挖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 最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 是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 篇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 差不多了。一直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 了,我三天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