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5S管理制度细则
5S管理实施细则

5S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5S管理是一种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为核心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5S管理的实施细则,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质五个方面。
一、整理1.1 识别工作区域:首先,需要识别出需要进行整理的工作区域。
这可以通过观察工作区域的杂乱程度和使用频率来确定。
1.2 分类和标记:将工作区域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并为每一个分类添加标记。
这有助于员工快速找到所需物品,并避免物品混乱。
1.3 丢弃和挪移:对于那些无用、过期或者损坏的物品,应及时丢弃。
同时,将不常用的物品挪移到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地方。
二、整顿2.1 设立标准:制定一套标准和规范,明确每一个工作区域的使用目的和规则。
这有助于员工理解和遵守工作区域的整顿要求。
2.2 安排工作流程:根据工作区域的使用目的和规则,合理安排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顺畅进行。
这可以通过优化物品摆放顺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路线来实现。
2.3 制定检查机制:建立定期检查机制,确保工作区域的整顿状态得到持续维护。
这可以通过定期巡检和员工自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清扫3.1 制定清扫计划:根据工作区域的使用频率和特点,制定清扫计划。
这可以包括日常清扫和定期大拂拭等。
3.2 培养清扫习惯:通过培养员工的清扫习惯,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卫生。
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来实现。
3.3 定期保养设备:对于工作区域中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可以通过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和培训员工进行设备保养来实现。
四、清洁4.1 制定清洁标准:制定一套清洁标准,明确每一个工作区域的清洁要求。
这可以包括清洁频率、清洁方法和使用的清洁工具等。
4.2 分工合作:根据工作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合理分工,确保清洁工作的高效进行。
这可以通过制定清洁任务分工表和培训员工进行清洁操作来实现。
4.3 定期检查: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工作区域的清洁状态进行检查和评估。
现场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5篇)

现场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为贯彻落实“单纯、集约、高效、清洁”的八字方针,严格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5s管理标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培养职工的良好工作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
特制定现场管理标准如下:1、各班组在本班的卫生区域内有明确的标牌,标牌上标有“____班组,卫生责任人:____”。
没有标牌,扣____分。
2、垃圾箱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垃圾装满后要及时清理,垃圾箱内不能有废旧设备及金属物质。
垃圾箱内废物装满,未及时清理一次,发现一次扣当值____分,垃圾箱内有废旧设备及金属一项次扣____分。
3、厂房外卫生。
无坑洼、积水、杂草、垃圾、砖石瓦块、废旧设备、油污、烟头、残茶剩饭、食品袋等,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
4、厂房内及室内卫生。
室内无灰尘、油污痕迹、烟头、残茶剩饭、食品袋、地面积水等,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
5、设备卫生。
应保持设备整洁干净,无油污,见本色。
手摸有灰尘,油污等,每项次扣____分。
6、门窗玻璃卫生。
门窗玻璃及边框完好清洁,手摸有灰尘痕迹,每项次扣____分。
窗子槽沟不允许有灰尘,每项次扣____分。
7、值班用具、各种记录、日志、书籍等按定置存放,茶杯摆放整齐。
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
8、值班室桌面、盘面(各种控制盘、操作盘)清洁无杂物、抽屉及盘面门子关闭严密,表面无乱写、乱画现象,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
9、值班室吊扇、灯具、墙面、暖气等清洁,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
10、凡在动力厂范围内动土动工的必须逐级汇报厂部领导,否则一次扣____分。
因汇报不及时造成危害及事故的一次扣____分。
11、备品备件、拖把、扫帚、笤帚、垃圾撮子、垃圾桶等卫生用具必须定置管理,放至规定位置,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各岗位不准有小凳子、小桌子等厂部配备以外的任何物品在工作现场,头盔、衣服、鞋子、帽子、手包等个人物品一律放置橱内否则每项次扣____分,并没收相应物品。
5s管理制度细则

5s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精益生产水平,加强现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5S活动管理,包括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5S活动是指通过清扫、整顿、清洁、标准化和素养教育等五个活动来改善现场管理,整体提高企业效益和员工生产力。
第二章5S活动计划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5S活动计划,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时间周期、责任人及分工等。
第五条活动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可衡量,既要考虑整体效益,也要兼顾个别绩效。
第六条时间周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同时考虑到周期性持续改进。
第七条责任人及分工应当明确,各个参与方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
第三章5S活动组织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成立5S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工作。
第九条5S活动小组应当有明确的活动领导人,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各个环节。
第十条5S活动小组应当由各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确保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
第四章5S活动实施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5S活动的认识和参与度。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5S活动的实施效果。
第五章5S活动监督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5S活动评估机制,定期对5S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第十五条5S活动评估应当包括现场的实际情况、员工的参与度和整体效益等方面。
第十六条5S活动评估结果应当反馈给相关人员,追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5S活动细则,配合本制度的实施。
第十八条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以后修订或者补充的,由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制定,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知。
第十九条本细则的解释权归企事业单位所有。
第二十条本细则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执行。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4篇)

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工作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规范车间的现场管理,特制定本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
二、目标1. 实现现场物品、设备整洁有序,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2.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工序。
3. 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4. 树立公司形象,提高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
三、具体措施1. 整理(Seiri)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物品进行归类整理,划定物品的存放区域。
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和杂物,只保留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归类整理的结果要通过标识和标牌明确告知所有员工。
2. 整顿(Seiton)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进行布局规划,明确物品和设备的摆放位置。
合理地利用空间,确保工作区域的流畅和便捷。
要强调标识化管理,使用标识和标牌来标明物品和设备的位置和用途。
3. 清扫(Seiso)车间负责人要制定车间的清扫计划和清扫标准,确保车间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清扫工作要每日进行,涉及到的区域包括工作台、地面、设备等。
清扫工具要放在指定位置,并经常清理和维护。
4. 清洁(Seiketsu)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进行常态化的清洁检查和整改。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持续改进。
要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提供必要的清洁工具和设备。
5. 紧德(Shitsuke)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的5S管理进行持续、稳定的推进和巩固。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5S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要建立5S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责任分工1. 车间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车间现场5S管理规定,并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的落实情况。
2. 物资采购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并监督和检查物品的归类整理、摆放位置和管理情况。
3. 生产班组负责人和班组成员负责落实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并及时向车间负责人报告和反馈工作情况。
五、监督和考核1. 车间负责人要定期对5S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工作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5S管理实施细则

5S管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5S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和效率,以实现更高的生产力和质量水平。
本文将介绍5S管理的实施细则,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方面。
正文内容:1. 整理1.1 清理工作场所:将不必要的物品和设备清理出工作区,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
1.2 标识物品位置:使用标识牌和标签标识物品的位置,使得员工可以轻松找到所需物品。
1.3 设立物品归位规定:制定明确的物品归位规定,确保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归位位置。
2. 整顿2.1 制定工作标准:为每个工作岗位制定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循的规范。
2.2 设立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3 建立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清扫3.1 制定清扫计划:制定清扫计划,明确每个区域的清扫频率和责任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3.2 建立清扫检查制度:建立清扫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清扫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3 培养清扫意识:加强员工的清扫意识培养,让每个人都明白保持工作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4. 清洁4.1 制定清洁标准:为每个区域制定清洁标准,明确清洁的要求和频率,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
4.2 建立清洁检查制度:建立清洁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清洁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3 培养清洁习惯:加强员工的清洁习惯培养,让每个人都养成保持工作环境清洁的好习惯。
5. 素养5.1 培养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让每个人都明白安全是首要任务。
5.2 建立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水平。
5.3 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5S管理,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
总结: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方面的实施细则,可以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部门5S管理细则

部门5S管理细则一、引言5S 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5S 分别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5S 管理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员工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为了在本部门有效地推行 5S 管理,特制定以下细则。
二、5S 管理的定义和目的1、整理(SEIRI)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将不要的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目的:腾出空间,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SEITON)定义:将必要的物品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并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SEISO)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清洁(SEIKETSU)定义: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规范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 3S 成果。
5、素养(SHITSUKE)定义: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三、5S 管理的具体要求(一)整理(SEIRI)1、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桌面、抽屉、文件柜、仓库等。
2、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必需品是指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办公用具、文件资料、工具等;非必需品是指很少使用或不再使用的物品,如过期文件、损坏的工具、多余的办公用品等。
3、清除非必需品。
对于非必需品,要及时清理出工作场所,可以采取报废、变卖、捐赠等方式处理。
(二)整顿(SEITON)1、对必需品进行分类、定位和标识。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性质,将其分为常用物品、不常用物品和非常用物品,并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
生产车间5S管理实施细则(3篇)

生产车间5S管理实施细则为规范作业现场,保障安全生产,维护现场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拟定本5S管理实施细则:(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1、车间应没有诸如餐后塑料袋、垃圾、烟头等无用途及内容不明之物;2、车间应没有闲置不用的焊丝卷筒、钢丝绳卷筒、容器、废纸箱等物品;3、车间不得乱放个人物品,所有衣服、鞋袜等放入更衣室,不准带入车间;4、水杯、暖瓶、餐具等私人用品放在指定位置并摆放整齐,不得随处乱放;5、现场根据生产工艺预先划定区域(由管理者拟定),划定不良品摆放区域;6、所有物品应根据区域划分摆放并摆放整齐,物品摆放做到分类、有序;7、作业区域整齐、整洁;作业员脚边无碎料头、焊条头等零乱东西;8、组装或焊接用具(工装及辅助工具)与物料分开摆放并摆放整齐,不允许混放;9、焊机、气瓶、工具等物品应定位摆放并标示清楚;10、消耗品如擦布、手套、拖把、扫帚铁锨等应定位摆放并摆放整齐,不得随处乱放,用旧物品及时处理,不允许随手扔在作业现场;11、各种原材料等应分类定位摆放并摆放整齐,须做好材料标示;12、通道保持畅通,不得摆放任何物品;13、所有工具、零、部件应放在指定位置;14、所有不良品应及时分类摆放在指定位置,并根据不良等级进行分类处理,做到当天处理,不良品未处理完毕原则上不允许干下一个活;15、所有易燃物品定位摆放,并尽量隔离;16、目前或短期不用物品、工具,应收拾放在指定区域;长期不用物品、材料、设备应加盖防尘罩并放在指定位置或入库管理;17、所有废料、余料等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的必须当天清理干净;18、工作环境随时保持整洁干净,个人离开工作岗位,物品应摆放整齐,地面上应无油污、垃圾、纸屑及焊条头、割片等其他杂物;19、现场摆放物品如原料、成品、半成品、余料应定时清理并区分;20、用后的工具、拉车、推车用完后应放回指定位置,不得随意乱放;21、消防通道、灭火器、电箱前不得堆放任何物品;22、停工前____分钟应及时打扫整理个人工作区域,必须将气瓶、焊机及焊接小车归位,线缆挽起收好,做好擦拭工作以保持设备清洁。
5s管理内容具体细则

5s管理内容具体细则5s管理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整洁度的方法,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持续改善”五个步骤,实现工作场所的优化管理。
下面将具体介绍5s管理的内容细则。
一、整理(Sort)1. 工作场所整理•对工作场所进行整体评估,确定不必要的物品和设备。
•将不需要的物品分为可丢弃、可捐赠、可回收的类别,及时处置。
•保留必要物品,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标识。
2. 工作流程整理•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剔除冗杂、重复、无效环节。
•确定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并确保每个步骤清晰明了。
•制定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
二、整顿(Set in order)1. 设备摆放整顿•设立明确的储物位置,对每种物品都有指定的存放地点。
•制定设备放置标准,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
•标示清晰,便于员工迅速找到所需物品。
2. 文件整顿•设定文件管理规范,包括档案归档、重要文件备份等措施。
•统一文件命名规则,方便查找和归类。
•定期清理过期、无用文件,确保文档整洁有序。
三、清扫(Shine)1. 工作环境清洁•制定定期清洁计划,包括日常清洁和定期彻底清洁。
•提倡员工保持工作区域清洁,保持工位整洁有序。
•增加垃圾桶、拖把等清洁工具,鼓励员工自觉清扫工作环境。
四、清洁(Standardize)1. 制定规范与标准•建立5s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内容,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化检查表。
•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员工主动遵守规范。
五、持续改善(Sustain)1. 持续改进意识•加强对5s管理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员工参与度。
•设立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实施。
•定期评估5s管理效果,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通过5s管理的落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5S管理制度
1•目的与适应范围
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调动全员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本制度适用于内蒙古泰弘生态环境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
2.名词定义
“5S'定义: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3.管理职责
3.1综合办管理职责
3.1.1本制度由综合办归口管理。
综合办责编写制度;
3.1.2综合办负责统筹“ 5S'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评价制度的实施。
每月根据检查结果评出现场优秀班组和待改善班组并实施激励。
3.1.3综合办负责对现场考核进行兑现。
3.3各部门管理职责:
3.3.1负责对本部门的现场管理进行总策划、标准宣贯、自查、问题整改;
3.3.2负责配合检查和执行本制度,使生产现场及办公现场符合5S标准;
3.3.3相关部门责任人按规定参加联检并提报结果;
5.1现场管理“ 5S'标准
5.1.1整理:明确区分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在生产现场保留需要的,清除不需
要的。
即区分需要与否,留下必要其它都清除;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办公桌上的物品时时刻刻摆放整齐,下班时必须清理,保证桌面上只有电脑和相关设备。
2) •
3) 二
4) 壬件珀、.丈L耒:左廉啜闾丈書、档秦艾必須霍戊冷齐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 原物料、成品、半成品、余料、垃圾等定时清理,区分“要”与“不要”的。
5.1.2整顿:对所需要物品有条理地定置摆放,这些物品始终处于任何人都能方便
取放的位置,加以标识;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7
2)
3 ;上“诊屮找⑴也*无川尬「兀人川W切寸去芥处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 V
2、
3、权益上不卒摆蚁不丛氏1丫芻乩工貝:
4 -■
5) 不合格品、破损品及使用频度低的物品,须划出位置并作明显标示。
5.1.3 清扫: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
2) JI
3) 门
4)
4) 氐皿不毋过滿戏溢!h:
5) 窗帘、窗玻璃保持干净,悬挂整齐。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扌
2) 毎人tUi卩殳备、机益、门、擀■上对操扌R
3) -
4) 下班前确实打扫、清理工作场所。
5.1.4清洁:经常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始终使现场保持整洁的状态,其中包括
个人清洁和环境清洁,其根本是杜绝污染源;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2) 殳
3) 恤楼不爲仃沁辿
4) 办公桌、隔断、办公椅不得有污渍。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 n
2) 目
3) 衣爪探特沽门;
5.1.5素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有美誉度。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上班准时,不迟到早退。
2〕工作时间内不得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3、
4)每天的工作时间开始前和工作时间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物品整齐、桌面清洁。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
2、
3 -■
4〕
5、 K报酬、不泊礦、伐為心志平和,
6检查程序与要求
6.4.1车间班组级检查:站长和班组长每天、时时对现场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即时作出处理,督导员工自律,纠正员工的不良习惯;
6.4.2公司/厂级检查:
1)厂级检查每周1次,由综合办组织,检查时间周一至周六不定期检查;
6.4.3各部门联检检:
1)各部门联检每月1次,检查时间每月月底;
2)综合办准备“检查表”、确定检查组人员名单,并通知检查人员本次检查时
间、集合地点;
3)检查组对受检查的部门、场所实施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6.5整改管理要求
6.5.1对检查出的问题点由各部门自行督导本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即时整改; 6.5.2公司/厂级的检查要求有检查公告,公告要有检查情况与问题点,整改要求与责任人,限期整改完成时间;
6.5.3综合管理部公布检查公告。
对特别严重不符合5S管理要求的可向相关部
门开出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6.5.4在下一次检查时对上次检查的问题点进行复查,如未整改则列为未整改项
(超过检查结果公布后的24小时,列为未整改项,按10元/项进行处罚。
如经通报后仍未改善则按10元/次累积处罚,如24小时内不能整改完,必须通知检查组未整改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