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左联: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为“左联”。
出席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沈端先、冯乃超、柔石、李初梨、蒋光慈等四十余人。
会上通过的理论纲领宣告:“我们的文艺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并且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会议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常务委员。
鲁迅在会上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
“左联”成立标志着共产党在组织上自觉领导文艺的开始。
新感觉派:
“京派”是指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以后,继续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他们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等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性作品,是老舍自称为“当了职业写家”的第一炮作品。
也是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原野:三幕剧《原野》是曹禺悲剧创作的一次新尝试。
唯一的农村题材剧。
不仅写一个农民的复仇故事,还写出深刻的人性矛盾冲突,写出封建家庭、封建强权统治对人性的巨大扭曲和摧残。
仇虎逃入森林后内心的恐惧:啊,大星,我没有害死他,小黑子也不是我弄死的。
大星,你不该跟着我。
大星!我们俩是一小的好朋友,我现在害了你,不是我心黑,是你爹爹,你那阎王爹爹造下的孽!小黑子死得惨,是你妈动的手!我仇虎对得起你,你不能跟着我!
曹禺。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作品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的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
它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正式展开,标志着共产党对文艺运动领导的加强。
“左联”成立后开展的工作: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大力发展左翼戏剧、电影事业等。
“京派”作家群:“京派”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作家群”。
以沈从文等人为代表。
“京派”主要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一个北方作家群。
他们对文学的追求比较偏重于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他们愿意用一种温和的心态来吟咏人性和道德的重建,作品有一种田园抒情诗的氛围。
他们的观点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者的理论形成尖锐的对立。
沈从文、萧乾、废名、林徽因等人是代表。
2、东北作家群:3、“孤岛”文学《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家》:一、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以高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广泛地反映了“五四”后的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和吃人本质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巴金创作这部小说,主观上是宣泄他对封建大家庭扼杀年轻人的愤懑的情绪,“我控诉”,客观上描写了封建礼教是如何吃人的,封建家庭是如何崩溃的,“作揖”哲学是如何破产的,时代激流又是如何在封建大家庭中激荡并影响了年轻一代人的。
二、人物形象:一类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者。
高老太爷、克安、克定、觉世、觉群等人是代表。
第二类是改良主义者。
以克明、觉新为代表。
第三类是时代叛逆者。
觉慧、觉民、琴姑娘等人是代表。
三、艺术成就:《家》是一部抒情小说。
《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

1. 第三种人:指30年代初的苏汶。
文艺主张有脱离政治. 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
左联曾和他展开论辩,批评了他的文艺倾向。
通过论辩,左联也检讨了理论上和策略上“左”的错误。
2. 左联: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
2. 主要人物有沈端先. 钱杏邨. 鲁迅. 田汉. 茅盾等。
3. 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3. 京派:1.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 废名. 沈从文. 李健吾等。
2.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3.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 《文学季刊》. 《大公报文艺》。
4.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4. 新月社:1.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 徐志摩. 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2.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以闻一多. 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5. 乡土小说:在1920年代初. 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 中期,一批寓居北京. 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 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 王鲁彦. 台静农. 彭家煌. 许杰等6.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组织。
一九三0年三月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冯乃超,夏衍,阿英,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左联“的成立,对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的文化”国剿”,推进革命文学运动,起过很大的作用,标志着革命文学的新阶段。
同时,“左联”在创办刊物,培养新人,提倡文艺大众化,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艺术流派作斗争方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九三六年三月,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宣布解放。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叶圣陶等12人,主张文学为人生服务,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倾向于现实主义。
创办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1932结束,文学研究会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月社:1921年成立于北京,代表人物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原始一个文化社交团体,主要为旅英美留学生,不久形成一个团体。
他们提出新诗格律化,追求新诗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提倡新诗的格律化。
在思想上受外来文化影响,倾向于自由主义。
促进了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
代表刊物《诗镌》。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注重自我表现,主要倾向于浪漫主义。
创造社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湖畔诗社:1922年4月成立于杭州西子湖畔,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以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讴歌纯真的爱情和友谊,表现人性的美和爱而著称,其中汪静之的成就最大。
出版是个合集有《湖畔》等象征诗派:二十年代初期,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先后写了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白话诗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诗人微妙的内心世界,这一流派追求诗意的朦胧,追求艺术手法的奇特。
2015年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现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1、左联左联:三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社团。
1930 年成立与上海,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后,在共产党的促使下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
他们提倡大众文化,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视文艺批评,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参与政治斗争,主要刊物有:《前哨》、《文学导报》、《北斗》等。
2、陈白露陈白露:戏剧家曹禺作品《日出》中的主要人物。
出身书香门第的陈白露聪明美丽,骄傲任性,天真活泼,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她离家出走后,努力追求个性解放,渴望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有自立于社会的思想。
沦落为舞女后,她贪图享受,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最后走向灭亡。
3、九叶诗派九叶诗派:形成于40 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把英国的艾略特、奥顿等诗人的现代主义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方向,但是他们又时刻牢记中国诗人的社会职责,因此,他们以现代派的风格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时代的情思,所以他们的现代主义里渗透着现实主义精神。
主要诗人:陈敬容、穆旦、杜运燮、唐祈等。
4、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五四”时期新潮社一些小说家反映人们所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充满怀疑精神的小说。
这些小说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有:儿童问题、教育问题、战争问题、人生目的意义问题等等。
这是"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是知识青年思想觉悟的表征。
5、曹七巧曹七巧:张爱玲著名小说《金锁记》里的主要人物。
出嫁前,曹七巧是一个天真而富有活力,泼辣而富于风情的少女。
出嫁后,曹七巧一方面忍受性压抑的煎熬,另一方面又受精神上的歧视和打击,形成了他苦闷、压抑、空虚、无聊的心理,形成了她不敢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软弱和自卑的性格。
夫死公亡后,曹七巧以其扭曲的性格和变态的心理,疯狂、残忍地加害于她的儿女。
6、七月派七月派:形成于40 年代国统区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诗人兼诗评家胡风。
(1 分)该派立足于现实生活,忠实于时代感受,张扬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主客观的统一,并以自由诗歌体写作,是具有爱国激情和叛逆意识的诗歌流派。
左联名词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

左联名词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摘要:一、引言二、左联的成立背景及其意义三、左联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四、左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五、左联的局限性及其反思六、结论正文:二、左联的成立背景及其意义左联的成立背景,正值国内政治动荡、社会风气败坏之际。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群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作家,希望通过成立左联,将文学创作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发挥文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左联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左联的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他们都是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作品,都是左联时期的佳作,体现了左联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向。
四、左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左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左联提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强调文学为工农大众服务,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其次,左联时期的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传播进步思想,启发民众觉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最后,左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为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左联的局限性及其反思虽然左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左联过分强调政治挂帅,导致文学创作过于意识形态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的艺术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左联的反思也愈发理性,认识到左联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六、结论总之,左联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团体,其成立背景、代表人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及局限性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
左联的基本情况

左联的基本情况摘要:一、左联的成立背景二、左联的组织结构三、左联的主要活动和成就四、左联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正文:左联,全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 年,是我国新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组织之一。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推动新文学运动发展而成立的。
左联成立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新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左联的成立背景20 世纪30 年代,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民众疾苦,国家危亡。
与此同时,新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
为了团结这些作家,共同抵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推动新文学运动发展,左联应运而生。
二、左联的组织结构左联的组织结构分为三层:最高领导机构是全体大会,负责制定左联的方针政策;其次是常务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最后是各个部门,如组织部、宣传部、研究部等,分别负责组织活动、宣传报道和理论研究等工作。
三、左联的主要活动和成就左联成立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首先,左联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明确文学创作的方向。
其次,左联创办了《拓荒者》、《萌芽》等刊物,为成员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传播进步思想。
此外,左联还组织成员参与社会活动,如援助工人、农民运动等。
左联的成员在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人的带领下,创作了大量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优秀作品,为新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左联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左联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文学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左联充分发挥了文学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传播了进步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左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下)名词解释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剧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
1 930年成立于上海。
在演剧方面,团结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成50多个左翼剧团。
剧联领导的演剧活动,具有革命性、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色。
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
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
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
主要刊物是《新诗歌》。
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
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
社会剖析小说: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
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联的名词解释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艺团体。
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
主办《萌芽》《北斗》《前哨》《文学月报》等刊物。
积极组织左翼文艺创作,培养青年作家,对国民党政府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进行了有力的斗争,推动了革命文艺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当时文化战线上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1935年底解散。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革命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以其思想上艺术上新的拓展,显示了左翼文艺的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左联的培养下,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
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气勃勃的作品,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力量。
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还在于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
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剥削的猛烈反抗成为许多作品描写的内容。
农村生活和斗争的题材也进入了许多作家的创作视野,不少作品以真实生动的艺术画幅反映了农村贫困破产的景象,显示了广大农民的觉醒和斗争。
此外,30年代动荡不安的城市生活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
所有这些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一成立,立即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和镇压,如取缔“左联”组织,通缉左联盟员,颁布各种法令条例,封闭书店,查禁刊物和书籍,检查稿件,拘捕刑讯,秘密杀戮革命文艺工作者等。
扩展资料:
“左联”成立之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对国统区实行文化“围剿”。
当时的形势迫切要求上海的左翼作家们团结起来,共同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
直到1936年解散,左联已为共产革命思想创造极大同情,此一胜利促使了大部分中国作家的左倾与把五四以来自由心灵带上为政治革
命服务的道路。
左联的解散,一是表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政
治妥协,二是“中国文学家的集体抗日救国”到了最后阶段,亡国灭种的现实使国民党终于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出全国对日八年抗战。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zuǒ lián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
①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
如中专(中等专业学校)、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
②简单地称呼: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
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
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
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
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左zuǒㄗㄨㄛˇ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左手。
左方。
左右。
左膀右臂。
◎地理上指东方:山左。
江左。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左派。
左翼。
左倾。
◎斜,偏,差错:左脾气。
左嗓子。
◎降低官职:左迁。
◎古同“佐”,佐证。
◎姓。
●联(聯)lián ㄌㄧㄢˊ
◎连结,结合:联合。
联结。
联系。
联络。
联盟。
联邦。
联袂。
联名。
联想。
联姻。
联营。
珠联璧合。
◎对偶的语句:对联。
挽联。
楹联。
上联。
下联。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