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检测
第三单元-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字词梳理与专项精练(部编版)(原卷版+解析)

第三单元重点字词:第9课鱼我所欲也1、一箪dān食2、一豆羹gēng3、蹴cù尔而与之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1、唐雎jū2、怫fú然3、徒跣xiǎn4、以头抢qiāng地而5、阖闾hélǘ6、韩傀guī7、要yāo离8、休祲jìn降于天9、缟gǎo素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1、嗜shì2、硕shuò3、叱咄chìduō4、俟sì5、负箧qiè6、曳yè7、屣xǐ8、皲jūn裂9、媵yìng人 10、衾qīn11、绮qǐ 12、容臭xiù13、烨yè 14、裘qiú15、葛gě16、缊wēn17、冻馁něi18、谒yè 19、撰zhuàn20、贽zhì第12课词四首1. 右擎qíng苍2、千骑jì 3、鬓bìn微霜 4、分麾huī下炙zhì5、马作的dí卢6、秋瑾jǐn7、垓gāi下课外古诗词诵读1、狼狈lángbèi2、东坡乐府笺jiān3、料峭qiào4、萧瑟sè5、栉zhì风沐mù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6、尔虞yú我诈:尔:你;虞、诈:欺骗。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7、大虬qiú 8、姮héng娥9、斫zhuó 10、婀娜ēnuó婆娑pósuō 12、驰骋chíchěng精练检测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千嶂.里(_____)燕.然未勒(_____)羌.管(_____)擎.苍(_____)貂裘..(_____)鬓.微霜(_____)千骑.(_____)酒酣.(_____)何妨.(_____)谴.冯唐(_____)麾.下(_____)炙.(_____)了却.(____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检测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书信)B.山川之美(景色)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道)D.实是欲界之仙都(三界)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哉B.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 ①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者②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极言山之高,水之净,用笔纵横,开合排宕。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感叹,认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水之美。
C. “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用议论表达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
D.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一句照应上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引出下文“实是欲界之仙都”,由议论而转入写景。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译:夕阳将要落山,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人能够欣赏山水的美景。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译:大概我求学时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D.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5、下列对文章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从视角的角度写景,“入”字写出高峰的耸入,“见”字写出身临清流而能看到清流的感受,生动形象。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 “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总领下文,“欲界”即人间,“仙都”即神仙所居之地,这一句点明本文主旨。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检测卷

文言文特殊句式、实词推断词类活用检测卷( 70分钟 150分)姓名考号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2、登高而招。
(《劝学》)3、积善成德。
(《劝学》)4、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7、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8、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9、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10、多可喜,亦多可悲。
( 《项脊轩志》)11、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1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13、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1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五人墓碑记》)15、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三、推断以下加点的文言实词意义(2*25=50分)1、丰则贵籴,歉则贱23 4、5、 67 89 1011 12、忧懈怠,131415 1617 18、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19、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 202122、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23、道济趋下阶,叩头曰:’24、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
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古今谭概》25、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检测及答案

九下第六单元检测一、重点字词1衣食所安.() 2、小信未孚.() 3、神弗福.也()4、虽.不能察.() ()5、又何间.焉 ()6、肉食者鄙. ()7、小惠未徧.()8、弗敢加.也,必以信.()()9、小大之狱.()10、必以情.()11、齐师败绩..()12、公将驰.之()13、遂逐.齐师()14、公问其故.()15、一鼓作.气() 16、难测.也,惧有伏.焉()() 17、望其旗靡.()18、修.八尺有余()19、而形貌昳丽..() 20、朝服.衣冠()21、美.我者() 22、莫不私.王()23、王之蔽.()24、面刺..于市朝() 26、闻.寡人之耳者()..寡人() 25、谤讥27、时时而间.进() 28、期年..之后()29、皆朝.于齐()30、方.七百里()31、年且.九十() 32、惩.山北之塞.()()33、出入之迂.也() 34、毕.力平险()35、杂然..相许.()()36、且焉置..土石()()37、荷.担者三夫()38、寒暑易节..()()39、始龀.() 40、始一反.焉()41、汝之不惠.()42、何苦.而不平() 43、亡.以应() 44、无穷匮..也()45、负.二山() 46、一厝.朔东()47、无陇断..焉()()48、牺牲..玉帛()49、忠.之属也()50、公将鼓.之()51、彼竭我盈.()52其妻献疑..运于渤海()..()53、箕畚二、重点句子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一、实词。
1. 通假字。
- “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中“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 “必能裨补阙漏”中“阙”通“缺”,缺点。
2. 古今异义。
- 【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义:等待死亡。
-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今义:常常。
-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今义:感谢。
-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今义:品质恶劣。
-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深切地憎恨。
3. 一词多义。
- 【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用来】“以光先帝遗德”。
- 【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做、干】“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为了】“乡为身死而不受”。
-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 词类活用。
-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 【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二、虚词。
1. 之。
- 【助词,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同样为补充例句)。
- 【代词,代指人、事、物等】“愿陛下亲之信之”。
九下文言文字词句文学常识测试题

《曹刿论战》字词句测试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是________时期根据__________的历史写的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是一部__________名著和 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春秋三传”。
二、解释加横线的字词:一、解释加粗的词语:( )。
对曰:“夫( )战,勇气也。
一三、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彼竭我盈,故克之。
1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词句测试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是一部历史_______________,其体列为__________,由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人名)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___________。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讽:___________纳谏:_______ 二、解释加横线的字词: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孰:)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试题(共3页)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字词专项一、选择题1.以下(yǐxià)加线词意义一样的一组是()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故不为苟得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得之那么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2.以下加线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B.此之谓使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C.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此那么楼之大观也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3.选出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汝之不惠4.以下句子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A.行道之人弗受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面句子(jù zi)中加线的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A.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B.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文言文语句专项一、选择题1.对以下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假如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但凡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B.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是〕有道德的人可以不丧失罢了。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用脚踏着或者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承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对他来说叫作输掉了人的本心。
2.以下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3.指出(zhǐ chū)翻译有误的一项〔〕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谢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收〔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