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探索——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7TANSUOYANJIU探索研究当前,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向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初步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以空间治理为手段,通过全域全要素管控、整治、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2022年,宁波市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同意作为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国土空间治理实施的新路径。
宁波市镇海区作为世界级滨海产业带和长三角科创策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申报全域整治示范片区,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经验。
一、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实践探索中国国土综合整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围绕耕地计划指标总量动态平衡提出土地整治内容;本世纪初,国土资源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农用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治、城镇建设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路径;2019年,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行以乡村全域为对象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2018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农用地整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2022年,迭代升级,进一步实施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低效用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根据《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划定“三区三线”,并作为刚性内容进行管控。
“三区三线”是基于现状国土空间资源变更调查叠加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覆盖而划定,因此,“三区三线”总体上体现了开发与保护两种管控思路,但造成了国土空间格局蓝图(发展)与“三区三线”管控(保护)之间的矛盾,而协调这一矛盾的路径就是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背景下乡镇总体规划调研实践要点研究——以凤城市东汤镇总体规划为例

国土空间背景下乡镇总体规划调研实践要点研究——以凤城市东汤镇总体规划为例构建全域全要素分类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
在传统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对集镇城乡空间进行引导和控制,谋划和统筹建设空间的用地布局与建设安排;新一轮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全域各类要素与全域空间。
1、国土空间背景下总体规划调研要点1.1踏勘调研踏勘调研法指通过乡镇实地调研了解乡镇各系统发展及建设状况。
踏勘调研前要准备好镇域、镇区和乡村居民点地形图、遥感图(如谷歌地图)以及收集、记录踏勘资料的材料;同时,踏勘过程中最好有当地向导带引。
通过踏勘,直观感知乡镇各种物质环境和乡镇发展水平,了解乡镇人居环境中的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公共空间、景观绿地等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初步了解乡镇物质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乡镇经济(产业)与文化特色等内容;并采用地形图对照与记录(标注)、照片记录、手绘记录、观察等方法做好踏勘信息的记录。
在踏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标出、记录出实地现状与镇区地形图(遥感图)不一致的地方。
有条件的情况下,踏勘期间最好能够住在村民家中,时间两周以上,以进一步充分了解调研乡村的发展历史、乡村的风土与人情、村民的意愿等内容。
1.2资料调查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涉及上位规划、相关政策、村史、村情等大量文字与图片资料。
资料调查指的是在乡镇基础资料收集清单基础上,通过镇政府、村委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收集乡镇规划相关规划及上位规划、历次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村史村情、重要项目建设情况、人口构成及变迁情况、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各类统计报表等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1.3访谈调研访谈调研对象包括村干部、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访谈,游客访谈,企业代表、乡镇政府干部代表等访谈。
访谈内容围绕住房情况及个人建房需求、设施及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与发展需求、产业发展、大项目建设、企业搬迁、城乡迁移、生活愿景、村集体领导力、乡村议事规则、资金来源等内容展开充分访谈,了解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规划编制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下村庄规划编制分析摘要:我国村庄的规模和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也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随着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一系列促进村庄规划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也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科学的对村庄建设进行规划,需要通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计划。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分析引言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城乡深入持续推进。
要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就必须在土地规划体系的框架下制定村庄规划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基础建设活动作出的长远规划,而村庄规划则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之村庄规划现状入手,剖析我国村庄规划编制的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村庄规划实际,总结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以帮助有关工作人员全面贯彻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优化村庄规划工作。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方面的存在问题分析1.1整体规划不够完善在一些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过于片面,只重视自身的发展效益,缺乏全面的分析和规划,使得规划编制的实施效果不够有限,增加了各种问题的发生,对村庄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在调查村庄地理位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全面的布局和规划,规划模式也比较简单,导致规划工作无法实现发展目标。
同时,一些规划方案没有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共设施设置不合理,造成国土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理念。
1.2过于看重产业规划在实践中,一些村庄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更注重产业规划,而忽视规划建设的其他方面,导致最终规划编制方案缺乏良好的适用性,对村庄建设效果和发展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村庄的整体规划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由于过分重视产业规划的影响,乡村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产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水平下降,这将无形中增加乡村规划出现问题的概率,降低这方面的工作质量,阻碍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语境下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以重庆市兴隆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

38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VOL.39 NO.2 FEB. 2021小城镇建设2021年 第39卷 第2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模式和演化机理研究”(编号:51878084);科技部重点研 发项目“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专项子课题“特色村镇基因传承与规划设计导则研究”(编号:2019YFD1100704)。
作者简介:庄凯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培峰,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谭少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刘诗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语境下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以重庆市兴隆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庄凯月 杨培峰 谭少华 刘诗芳摘要:正值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初步阶段,本文充分认识新时代下国土空间改革对乡镇层面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与主要内容,从管控范围、工作内容和实施方式指出编制转变的新要点,并且梳理了编制技术新路径。
结合《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实践,探索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以期为量大面广的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技术范式借鉴。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层级;国土空间改革;兴隆镇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1.02.006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章编号:1009-1483(2021)02-0038-1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Township-level Nationa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Compilation under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Nationa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Xinglong Town, Chongqing City ZHUANG Kaiyue, Y ANG Peifeng, T AN Shaohua, LIU Shifang[Abstrac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and in full awareness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t the township level under the new era of territorial spatial re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oning and main contents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t the township level, points out the new main points of transformation in terms of the scope of control, work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combs the new path for the planning compilation. It explores the compilation path of township-leve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ilation practice of 'Chongqing Fengjie County Xinglong Township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 (2020-2035)',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certain technical paradigm for the compil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township-leve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s.[Keywords]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township; territorial spatial reform; Xinglong Town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5月颁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五级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标志着我国规划编制体系正式开展重构[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一、背景介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制定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国土空间资源,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村庄规划的定义和目标村庄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通过合理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村庄的整体功能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村庄规划的目标包括:1. 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 提升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3.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 保护和传承村庄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三、村庄规划的内容和步骤1. 村庄规划的内容(1)村庄发展定位: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村庄的发展定位,明确村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村庄空间布局:根据村庄的规模和土地利用现状,制定村庄的空间布局方案,合理规划村庄的用地和建筑布局。
(3)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提高村庄的基础设施水平。
(4)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利用好村庄的自然资源,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村庄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6)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和传承村庄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2. 村庄规划的步骤(1)调研和分析:对村庄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了解村庄的现状和问题。
(2)目标确定:根据调研结果和国家、地方的发展战略,确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向。
(3)方案设计:制定村庄的发展方案,包括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分析摘要:2019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要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做好衔接”。
本文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引言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建立之前,我国各级各类规划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打架”现象,乡镇级规划也不例外。
乡镇级相关规划包括乡镇发展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不可否定各类规划在各自领域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规划种类较多、不协调统一的问题,呈现出以部门职责为主、各成体系的现象。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自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为高效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国家提出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其中重点围绕乡镇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土地资源开发活动提出了管控要求,明确提出了土地使用的各项限制,保证自然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而国土空间是自然资源与建设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基层单位明确国土资源的管控范畴,同时结合区域发展需求来采取多方位的治理措施。
以确保能够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并形成以结构优化为基本原则的空间规划体系。
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城镇化规模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促进建设开发与资源保护形成协调统一。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分析2.1科学开展国土用地单要素及本底评价对镇域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编制时,必须要把握单要素和本底评价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评价结果作为基础,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规划规模和空间布局等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是对国土用地单要素进行评价,例如镇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土涵养情况、水资源可利用度、生态服务功能等。
其次,需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城镇建设等核心功能进行本底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探讨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资源配置和城乡一体化。
然而,地理差异、人口流动、生态保护与发展平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挑战需要克服。
未来应注重科学规划、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化和政策支持,以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目标,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确保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框架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乡镇是中国国土空间的基本单元,其规划对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深入分析其意义、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一)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将国土划分为城市、乡镇和农村等不同空间,为各类区域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乡镇是中国国土空间的基本单元,其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增长,还涉及到人口流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因此,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对于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目标至关重要。
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一)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其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有针对性地布局农村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巨大,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和土地空间,可以提高农村发展质量。
正因如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地方规划的众多类型和数量,进而分析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期为乡村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土规划与空间;乡村振兴;开发实例引言随着国家对地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开发、保护和建设活动进入攻坚阶段。
通过多年“多规合一”规划工作的开展,我国初步实现了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片区主体功能规划、五年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结合及其他相关。
统筹规划,解决相互问题我们分析了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建立了国家航天层面统筹协调的平台和机制。
村庄作为连接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1地方议会有多种类型和规模我国的村庄具有分布广、人口多的特点,受村庄经济发展的影响,各个村庄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在村级地方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地方规划体系。
从城镇空间布局分析来看,在现行规划中,大部分空间规划对城镇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规划的方方面面也很多,统筹规划的必要性、重叠性较大的问题是当前农村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地方规划的制定必须基于进一步的数据资源,数据复杂,内容分工不明确时,会影响具体地方规划的实施。
我国村级空间规划和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
地方规划不仅仅涉及某个村落,还需要一定区域内的空间社区系统。
在规划过程中,横向和纵向会影响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和沟通,不同村落的差异会影响区域的整体局部规划。
地方规划种类和数量的巨大强度使得现阶段的地方制度没有得到完全应用,这对村级地方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更新与发展模式2.1集成组装基础设计工作六单位根据工作方案,明确城镇规划整体用地空间的作用是开发实施更高的用地空间,将市县户口向上下传至乡镇个人户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分析
摘要:2019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要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做好衔接”。
本文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建立之前,我国各级各类规划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打架”现象,乡镇级规划也不例外。
乡镇级相关规划包括乡镇发展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不可否定各类规划在各自领域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规划种类较多、不协调统一的问题,呈现出以部门职责为主、各成体系的现象。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自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为高效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国家提出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其中重点围绕乡镇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土地资源开发活动提出了管控要求,明确提出了土地使用的各项限制,保证自然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而国土空间是自然资源与建设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基层单位明确国土资源的管控范畴,同时结合区域发展需求来采取多方位的治理措施。
以确保能够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并形成以结构优化为基本原则的空间规划体系。
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城镇化规模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促进建设开发与资源保护形成协调统一。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分析
2.1科学开展国土用地单要素及本底评价
对镇域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编制时,必须要把握单要素和本底评价的内容。
在
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评价结果作为基础,从生态保护的角度
出发,立足于规划规模和空间布局等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是对国土用地单
要素进行评价,例如镇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土涵养情况、水资源可利用度、生
态服务功能等。
其次,需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城镇建设等核心功能进行本
底评价。
其中在本次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生态保护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占总镇域面积较大,约在1/3左右。
在部
分村庄范围内存在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冲突和矛盾等情况,应在评价过程中对开
发建设和生态保护区域进行协调。
农业生产的评价,侧重对农业生产承载力与适
宜性开展评价,按照该乡镇的用地情况,经过评价后,发现农业适宜性相对较低、用地规模较为分散,适宜生产的用地规模约占总镇域国土面积的1/10左右。
在
镇区周边村的建设用地现状中,与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区域存在突出的矛盾点。
并且该乡镇现有的农业适宜区域面积小,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传统农业生产,应当
注重调整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评价城镇建设承载力和适宜性时,结果显示镇
区具备高度的城镇建设适宜性,有利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和未
来建设空间规模。
2.2县乡同步编制,上下联动,提高规划编制的可实施性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上联县级规划、向下指导村庄规划的纽带,在规划编
制中尤其要重视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
因此,建议在加快推进乡镇以上级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程,尽快细化规划编制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指标的基础上,同步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上下联动,调动
乡镇政府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积极性,实现规划编制接地气、精准落地,真正编
制好用、能用、管用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一方面,就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层面而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调研,增强与乡镇、村的联系,能更精准地掌握县域、各乡镇甚至是各村的实际情况,做到明白每一寸土地的用途;从乡镇国土空间规
划层面而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能更好地与上位沟通自身想法,做到规划明确
上位要求又体现自身实际和特色,增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上下联动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有利于发挥上级掌握资源量大、便于
协调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的优势,避免乡镇“心有余而力不足”,促进“多规合一”的实现,调动乡镇政府编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实用性国土空间规划的积极性。
2.3深化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编制规划方案的关
键依据。
同步开展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对专题研究的要求更加
全面、深入。
一方面,要更加系统地设置专题研究体系。
专题研究设置应覆盖两
级规划编制的所有需求,专题研究之间的研究内容要相互补充、互为支撑。
如,
在《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中,应针对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面积的目标任务,对不稳定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非耕地、通过高标准
农田建设后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以及“即可恢复耕地”和“工程
恢复耕地”及其工程恢复的可行性、投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建设用地节约集约
利用现状和“批而未用”等内容,科学确定各项建设的用地保障和耕地保护策略。
另一方面,要强化专题研究中的空间特征分析,特别是要以乡镇为单位,明确相
应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乡级规划的编制提供直接的参考。
2.4自下而上建设规划数据库
构建规划数据库,既是各级规划编制的必备内容,也是对规划实施、监督、
监测、评估等全过程“一张图”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求。
目前,乡级规划对应的
规划图比例尺是1∶1万,而县级规划对应的规划图比例尺是1∶5万,构建好
1∶1万比例尺的规划数据库后,可按技术要求缩编成1∶5万比例尺的规划数据库,反之则不行。
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同步编制,可顺利推行先构建乡级
规划数据库,再构建县级规划数据库的自下而上建设路径,不仅能提高两级规划
数据库的建设效率,更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两级规划信息的不失真,从而确保县、
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内容在各自的规划数据库中上下衔接一致,有效防止县、乡两级规划数据库内容脱节。
2.5乡镇社会空间再生产治理—乡村公共空间构建
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的最终追求不是物质空间的科学规划的实现,而是空间和
社会治理的相互融合。
所以,空间综合治理必须与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吻合,这
个层次的乡镇空间治理是借助空间构建的作用来实施的,是反馈型社会治理。
传
统乡镇空间的规划本身就具有治理功能,在封建社会机制的政策指导下,乡镇的
空间治理与社会生产关系有效融合,大多呈现出空间自给、社会自给的状态。
空
间作为王权和制度管理社会的手段,例如科举制、宗教制、宗族制等制度。
统治
阶层的意愿借助多样化的制度作用于基层社会,通过各种社会空间来约束民众,
乡村私塾、庙宇、宗族祠堂等空间,不仅仅是当地区域文化的体现,更是权力阶
层的空间构建。
公共空间借助特殊空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架构,对社会秩序的构建起着基础性作用。
乡镇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媒介,
与村民的生活生产行为密切关联,展现出了空间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在制度
逐步更新的同时,乡镇公共空间生产无时不刻不经历着改变,从全能政治功能到
国家权力退场之后相对独立的乡村空间治理,再到市场化导致的乡镇公共空间管
理的弱化,再到新农村政策下的乡镇空间重建。
目前,乡镇公共空间的治理作用
正在减弱,现有的空间管理更加注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公共
效能,没有体现出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价值;并且乡镇空间的治理大多依赖于外部
力量的支持,缺乏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公共效能的持续提升。
所以,在乡村空间规
划与治理过程中,要注重履行公共空间的生产职能,一是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当
地的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构建良性的村镇社会服务和人居环境的监督体系,将上
级的要求和制度规范内化为符合乡村实际的地方规范,以保障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二是要为村民提供必要地公共活动空间,丰富社会服务内容和形式,借助公
共空间输出公共理念和文化价值,凝聚村民向心力,通过空间治理促进社会秩序
的良好发展。
结语
就城市规划与建筑来说,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与城市规格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如果在城乡建设领域,科学合理实行土地规划与使用,健全土地利用评估体系,
可以提高城乡建设效率与管理水平,把二者整合加以利用,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
社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震伟,张立,董舒婷,等.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J].城市规划学刊,2020(1):31-36.
[2]谭朝艺.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J].中国土地,202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