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出血,角膜厚度与青光眼
青光眼

青光眼[单项选择题]1、下列视野改变中,不属于典型青光眼视野改变的有()A.鼻上方旁中心暗点B.鼻侧阶梯C.弓形暗点D.环形暗点E.象限性缺损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
典型的青光眼视野改变包括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弓形暗点、管状视野、颞侧视岛等。
象限性缺损常见于非青光眼性的视神经病变。
因此应选E。
[单项选择题]2、下列关于恶性青光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闭角型青光眼,小眼球、短眼轴、大晶状体的眼B.其病理机制是睫状体的肿胀、前转,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导致晶状体虹膜隔前移C.其临床表现包括有前房消失及眼压升高D.如药物治疗无效,需手术摘除晶体及作玻璃体切割术E.仅见于眼前段手术(青光眼、白内障)后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恶性青光眼多见于眼前段手术后,亦可见于缩瞳药治疗以及自发性等。
[单项选择题]3、下列滴眼液中,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有()A.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B.0.5%噻吗洛尔滴眼液C.溴莫尼定滴眼液D.布林佐胺滴眼液E.左旋肾上腺素滴眼液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左旋肾上腺素滴眼液有散瞳作用,因而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
[单项选择题]4、下列均属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的临床表现,除外()A.眼压急剧上升,视力明显减退,可仅存光感B.角膜上皮水肿呈雾状混浊,角膜后有色素性KPC.瞳孔呈竖椭圆形扩大,对光反应消失、后粘连D.瞳孔缩小、后粘连E.晶状体前囊下Vogt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后瞳孔应为散大,而不是缩小,这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要点。
[单项选择题]5、患者女性,27岁,双眼反复红痛、视力下降1年。
Vod0.7,Tod13mmHg,Vos0.1,Tos38mmHg。
右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4C.T.,房水闪辉(±),瞳孔3mm×3mm,2/3周后粘连。
左眼混合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C.T.,房水闪辉(+),虹膜膨隆,瞳孔闭锁。
中央角膜厚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关系在正常眼和高眼压患者之间的比较研究

压测 量 值 升 高 和 中 央 角 膜 厚 度 ( o , et l cme a nr ]c a tikesc ) 加 可 能 有 关 。有 人 提 倡 仅 进 行 密 hcns, a 增 切观察 , 因为大部份高眼压症患者无视功能损害, 而 对具有青光眼高危 因素的高眼压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s n. eaeaecn a me]hcns w s 1 . 8 3 .7 3 8— 9 ) . lR F a m tr so e w r s tt i t rg t l o s tikes a 5 6 6 82 (6 5 8 Al N Lpr ees h w o h v er c - 4 a d ee t i - as i
【 e od ] Cr a c tlh ke ; mou r yees nR ta nr bra rG x C ;C K yw rs o e n a tcns I t l prni ;en e e e l e;D - C O T nl e r i sn c a h t o il v f y i V
4R F . N L厚度检查方法 : 采用 Cr sM H .C iu DO T rT 眼高眼压症患者及 10只眼正常人 的 C T以及 R - 成像仪 8 C N・ 选择 R F N L厚度扫描程序 , 扫描范 围为 20 0 F L厚度 , 探讨高眼压患者中央角膜厚度 与 R F N L厚 度 之 间 的关 系 及 O T G xV C检测 R F C 、 D—C N L厚 度 的 相关性 , 从而能够对可 能发展为青光眼的高 眼压患 者早期进行 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临床眼科 杂志 2 1 年第 1 01 9卷第 4期
Ju a o H  ̄O hhl l y2 1 。 o. 1 。 o4 or l f mc p t mo g 。0 1 V 1 ,9 N . n C a o
研究表明GCC是诊断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使用傅立叶OCT 评估神经节细胞丢失Prepared by Larry J Alexander, OD FAAOSenior Director of Clinical Education, Optovue, Inc.使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青光眼患者黄斑处节细胞丢失Ou Tan, Vikas Chopra, Ake Tzu-Hui Lu, Joel S. Schuman, Hiroshi Ishikawa, Gadi Wollstein, Rohit Varma, David Huang.(Ophthalmology 2009;116:2305–2314 © 2009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青光眼的特征是神经节细胞和相对应的视神经轴突的丢失,这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青光眼的标准研究方法包含观察视乳头,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视野检查和视乳头周边的视神经纤维层的各种图像。
在FD-OCT(频域或傅立叶域OCT)RTVue®出现之前,测量节细胞复合体还没有被应用于临床。
RTVue 的快速和高分辨率,带来更高准确性和重复性的GCC™(节细胞复合体)图像。
由此推断在未来,对节细胞复合体丢失的评估,对于青光眼的病人诊断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次研究是使用傅立叶域OCT(RTVue FD-OCT 系统)判断黄斑边界并且评估节细胞复合体的厚度图。
参与者为高级青光眼影像研究组(longitudinal Advanced Imaging for Glaucoma Study ,AIGS)。
把患者分为三组,并对其基于视野,视乳头观测(窄盘沿,垂直杯盘比和视盘出血),中央角膜厚度,前房评估的检查。
这些组分为1>正常人组(65), 2> 视野缺损前青光眼组(52), 3> 有视野缺损的青光眼组(78). 研究者为RTVue FD-OCT设计了一个3D扫描,用于定义黄斑地区边界,并用0.6秒时间在7毫米的方形区域内使用了14,928个A扫描。
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

(2)所有内容随着眼科学发展,可进一步修改和补充。 (3)临床方案必须根据患者情况、主诊医师经验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个性化
随访
(一)病史询问 1. 随访期内眼部病史[Ⅰ,A]。 2. 随访期内全身病史[Ⅰ,A]。 3. 用药后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Ⅰ,A]。 4. 日常生活中视功能变化的大体概要描述[Ⅰ,A]。 5. 抗青光眼药物的准确使用频率和用量[Ⅰ,A]。
随访
(二)体格检查 1. 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Ⅰ,A]。 2. 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Ⅰ,A]。 3. 眼压[Ⅰ,A]:对于日间测量眼压不高但存在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或进展的患者,推荐测
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
✓一线用药包括局部使用前列腺素类衍生物、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α2肾 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
✓根据患者目标眼压的需要,选择单一或联合药物治疗。若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首选复方固定制剂。
激光治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作为POAG的首选治疗方法[Ⅱ,A],可作为部 分接受降眼压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而未达到目标眼压的POAG补充治疗方法。 但中国人群的应用效果尚缺乏高质量等级证据。
✓目前认为基于眼底照相的眼底影像学检查效率最高[Ⅰ,B]
青光眼筛查
✓青光眼筛查包括机会性筛查和人群筛查2个方面。 ✓机会性筛查是指人因为健康体检或其他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眼科医师有
意识地进行青光眼方面的必要检查,从而发现青光眼。我国研究结果显示, 基于体检中心的机会性青光眼筛查也是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Ⅰ, A]。 ✓人群筛查是指采用简便可行的检测方法,对公众或特定群体进行筛查,并对 阳性结果人群进行转诊建议。近期基于我国温州地区人群筛查的经济学分析 结果显示,在中国实施社区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的联合筛查,具备较好的成本效益比[Ⅰ,A]。
眼科学:青光眼

眼科学
(2)高渗疗法
高渗溶液可增加血浆渗透压,将眼球内 的水分排出,眼压随之下降。高渗药物 降压的作用迅速,但不能阻止房角粘 连,故必须与缩瞳药同时应用。
1)甘油:
眼科学
2)甘露醇,滴注后半小时眼压开 始下降,可维持3-4小时 3)尿素,静脉滴注后半小时眼压 开始下降,可维持5小时。 4)50%高渗葡萄糖100毫升静脉推 注,有心、肾疾病及糖尿病者禁 用
液(β⎯1、β⎯2受体阻滞剂)。 倍他洛尔(β⎯1受体阻滞
剂)
眼科学
(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 ɑ2 受体激动剂:1%肾上腺素。
作用:促进房水经小梁网及葡 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 • ɑ2受体激动剂:0.2%溴莫尼定
作用:减少房水生成,促进房 水经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
眼科学
(4)前列腺素制剂:
或间歇性升高 以上表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缓慢逐渐关闭,导致慢性房角关闭,眼压 逐渐升高。 表现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科学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ACG
眼科学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主要与虹膜膨隆,瞳孔阻滞、房角狭窄、闭 锁等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 远视眼,小眼球,小角膜,晶状体相对较 大,晶状体与虹膜间的间隙较窄,虹膜膨 隆,止端靠前,睫状体厚而短
眼科学
第二节 原发性青光眼
眼科学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类由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的原 因而导致房角突然或进行性关闭,周边虹膜阻塞小梁网 使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急骤升高或进行性升高的一类 青光眼。根据临床表现形式可分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光明的“扒手“——青光眼

光明的"扒手"——青光眼发布时间:2023-07-04T13:34:06.52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柳雪琴[导读]光明的"扒手"——青光眼柳雪琴(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青光眼是一种损害视神经,导致视觉功能损害,进而造成视力丧失,与病理性眼压增高有关的眼病。
由于部分类型的青光眼进程极为缓慢,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直到后期都没有意识到已经患病。
因此,青光眼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视力窃贼”或者“无形视力的小偷”,是第二大致盲眼科疾病。
由于其不可逆转性,相比其他眼科疾病侵害性更强,因此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
1青光眼的发病原因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增高或大幅度波动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眼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眼内压升高。
眼内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之一。
眼内压升高可能是由于眼房水排液不畅或分泌过多造成的。
(2)遗传因素。
青光眼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那么他们自己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3)年龄。
年龄是青光眼的一个风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厚度变化等,从而增加了患青光眼的风险。
(4)眼部疾病或手术。
眼部疾病或手术可能会影响眼房水的流动,导致眼内压升高,从而增加了患青光眼的风险。
(5)其他因素。
其他可能与青光眼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偏头痛、心血管疾病、种族等。
2青光眼有哪些症状?青光眼是一种眼部疾病,主要由于眼内液体的流动受阻,导致眼内压力增加,从而损害视神经。
虽然青光眼的早期症状通常很轻微,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视力损失和失明。
因此,了解青光眼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这种疾病。
(1)渐进性视力丧失。
青光眼可能会导致渐进性视力丧失,特别伴有视野的缺失。
这种视力丧失可能会逐渐恶化,直到最终导致失明。
早期的视力损失可能难以察觉,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眼科学:青光眼(参考)

• 其特点是眼压虽然升高,房角始终 开放,即房水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开青发生机制.swf)
• 组织学检查病理改变有:
小梁网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变性, 内皮细胞脱落或增生,小梁网增厚 ,网眼变窄或闭塞,Schlemm管内 壁下的近小管结缔组织内有斑状物 质沉着,Schlemm管壁内皮细胞的 空泡减少等
• 房角镜检查直接观察房角结构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
•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AS-OCT)扫 描仪检查
3.视野
• 青光眼视野缺损的有一定特征性。定期视野 检查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十分重要
• 视野检查法:(1)对照法,(2)平面视野计,(3)弧 形视野计,(4) Goldmann 视野计(5)自动视野 计(目前常用)
青光眼视盘 主要表现为:
• 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
5.视功能
视功能改变,特别是视野缺损 ,是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 要指标。
• 早期青光眼视野缺损多表现为旁中心暗点 • 随病程进展可呈现典型的神经纤维束缺损,
旁中心暗点进一步发展互相融和成弓形暗点
• 如上下弓状纤维都受损则形成环形暗点 • 如果颞侧水平线上或下方的神经纤维束损害
2.眼压 眼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 • 正常值:10~21mmHg
(1mmHg=0.133kPa) • 双眼压差<5mmHg • 24h生理性波动<8mmHg • 正常眼和青光眼的眼压有一定重叠
• 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 眼压超过正常值上限,但长期观察并不出
现视神经和视野损害
[临床表现] 1.症状
发病隐匿,除少数病人在眼压升高 时出现雾视、眼胀外,多数病人可无 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 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
OCT检测高度近视可疑青光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视盘与黄斑各参数的比较研究

可调节缝线,达到缓慢降低眼压的目的,可以减少或避免其
发生。
青光眼 Avastin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 李秀云李聪伶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61031 目的:观察Avastin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 法:随机选择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前房内注射 Avastin,注射后2周视屈光介质情况行周边视网膜冷冻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或白内障手术,随诊6个月,观察患者虹 膜新生血管、视力、眼压变化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结 果:8例患者前房内注射Avastin后3天虹膜新生血管基本 消失,4例屈光介质透明的患者进行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术,4例患者因原有的并发性白内障进行了周边视网膜冷冻 术,冷冻术后半月2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顺 利,随诊6个月,8例患者均有效保存了眼球,眼压控制 好,虹膜无新生血管产生,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减少,3例 无白内障患者和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视力较术前改善。结 论:Avastin可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方法,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青光眼
Pu—0545
青光眼引流物术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对穿透性角膜移植青光 眼的疗效比较
刘永民杨玉珠于强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523000
目的:比较青光眼引流物(glaucoma drainage device,GDD) 术和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接触性经巩膜睫状体光凝(transs— 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TSCPC)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手 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后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作用。 方法:68人68眼PKP后青光眼分别应用GDD术(36眼) 和二极管激光接触性TSCPC(32眼)进行治疗。回顾性分 析治疗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移植片 情况、视力、术后抗青光眼的药物种类和并发症。结果:两 组病人平均随访时间分别是20.28±7.51月和17.25士8.29 月。最后一次随访,GDD和TSCPC组的IOP分别是22.08 ±9.12和23.11±3.4,两组之间无差异(P=o.713),与术 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IOP的作用(P一0.031和P=0.04) 青光眼的控制分别是72%和78%,两组之间无差异(P= 0.56)。两组IOP不能控制的青光眼改用另一种方法,IOP 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角膜植片浑浊率分别是26.5%和 25.9%,两组之间无差异(P=o.85)。术后视力改变两组之 间无差异(P—o.424)。两组均有明显降低术后抗青光眼药 物种类的作用,GDD组和TSCPC组分别有16%和1%不再 需要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结论:GDD和TSCPC是PKP 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选择治疗方法。虽然统计学上无差 异,但是TSCPC术后对抗青光眼药物有较高的依赖性和 GDD术后相对有利术后视力的改善。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 可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盘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定义为视盘旁或盘沿上点状,小的火焰状或碎屑状的出血.主要见于青光眼和玻璃体后脱离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人群中视盘出血的发生率为0.9%,其中约4.3%由青光眼引起的,在这里我们主要就青光眼的视盘出血进行讨论.
视盘出血的发病频率:
(一)视盘出血在不同类型青光眼发生频率:Jonas等人研究显示视盘出血在各种类型
青光眼中总体发生率为4.1%其中最常发生于正常眼压型青光眼(6.3%)其次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4.9%)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最低(3.1%),相反,Caprioli和Spaeth 研究发现正常眼压青光眼和眼压升高的青光眼的视盘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别.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为由于Jonas等人的研究是以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的,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由于眼压不高因此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其之所以来医院就诊大多是由于视盘出现异常包括视盘出血,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使统计结果出现偏倚,从而使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视盘出血的发生频率升高.这一结论在Diehl等人的研究中得到验证.
(二)视盘出血在青光眼的不同阶段的发生频率: Jonas等人的研究表明以视神经损害
的程度分类,从早期青光眼到中期青光眼视盘出血的发生频率逐渐升高,而到晚期青光眼出血的发生频率反而下降.
视盘出血同其他青光眼眼底改变的关系:
(三)视盘出血同视乳头旁萎缩区的关系:视盘旁萎缩区分为α区和β区,其中α区位
于萎缩区的远离视盘的部位主要表现为色素紊乱区既有色素的减少也有色素的沉积,β区位于萎缩区靠近视盘的位置主要表现为在该区可透见巩膜和粗大的脉络膜血管,研究表明由于α区在正常眼中有较高的出现率,他的出现对青光眼的诊断没有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通常只测量β区的相关参数, Ahn,Jae Kyoun Kang, Ja Heon等人以单眼出血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对侧未出血眼作为对照发现,β区的出
现率和β区的相关参数(面积,萎缩区面积同视盘面积比,萎缩区的角度,宽度)出血眼明显高于对侧未出血眼. Sugiyama等也发现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患者中视盘出血同视盘旁萎缩区的大小密切相关.Jonas等将各种类型青光眼按照出血与否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结果发现两者之间β区的面积有明显的差别,单若只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将其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结果两者之间的β区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同原发性青光眼比较,NTG的出血率较
(四)视盘出血的位置:在早期青光眼中出血常发生于视盘的颞下方其次依次出现于视盘的颞上方, 颞侧水平,在晚期青光眼中出血也可发生于鼻侧盘沿.
(五)视盘出血同盘沿和神经纤维层的关系: Ahn,Jae Kyoun Kang, Ja Heon等人研究发现出血组同非出血组比较盘沿的面积,盘沿的容积明显得变小.并且视盘出血同盘沿切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缺损,进行性的视乳头的改变有关. Jonas等根据视盘出血的位置同盘沿的缺失的部位的次序相似,而且在没有剩余盘沿或绝对期青光眼中发现出血的机会很少,由此推测盘沿或视盘上神经纤维的存在是视盘出血的必需因素.
视盘出血的发病机理:
(六)视盘周围血管同视盘出血的关系:Alterman和 Henkind描述了在视乳头周围有放射状视乳头旁毛细血管系统,但视盘出血是否同该血管系统的萎缩有关尚无定论.Jonas等发现出血组的视盘旁小动脉和静脉的直径比非出血组的呈轻度的扩张.但这种病理改变在视盘出血的重要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近来由于扫描激光多谱勒flowmetry的使用, Pillunat等发现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有出血的眼的视乳头的血流量低于对侧的非出血眼,且在眼底荧光造影中视乳头旁萎缩区在脉络膜期并没有
荧光,由于筛板前视乳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视乳头旁的血管,因此这些血管的萎缩或功能不良将会导致视盘的缺血,视盘出血也有可能是该部位微血管缺血的结果(七)眼内压同视盘出血的关系 :Quigley 等认为由于眼压的剧烈波动从而造成了筛板的快速的运动并牵拉视乳头周围的小的血管从而造成了血管的破裂和视乳头的出血. Ahn,Jae Kyoun Kang, Ja Heon等以及 Jonas等发现出血组同非出血组比较眼压波动的幅度以及平均眼压时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而且临床上可以看到许多眼部受到挫伤且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的患者并没有视盘的出血.因此视盘出血同眼内压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Jonas等认为眼压同视盘出血的量有关,较高的眼压可以减少出血的量,从而促进出血的吸收.因此推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出血的量要高于眼压升高的青光眼,这就造成了 NTG的视盘出血吸收的速度低于高眼压性的青光眼.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由于 NTG 出血多吸收慢这样就造成了NTG 视盘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高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生率的假象.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一)中出现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
总之,视盘出血对青光眼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因此对怀疑有青光眼的患者要仔细检查眼底,若发现视盘出血就要高度怀疑青光眼,从而进一步进行仔细的检查.但由于其在青光眼中的发生率较低,约为4%---7%,因此它的灵敏度较低因此它不能单独用他作为诊断青光眼依据,这也就是为什麽不能用做青光眼筛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