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囊肿(转前辈的)
肺脓肿的诊治总结

肺脓肿的诊治总结1.定义与流行病学•定义: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和脓腔形成,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部X线或CT 显示含气液平面的空洞。
•流行病学: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多见,男多于女。
病原体主要是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近年来需氧菌感染比率增加。
2.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肺脓肿(吸入性肺脓肿)o病因:吸入口鼻、咽部病原菌,厌氧菌为主,也包括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误吸和气道防御清除功能降低是重要原因。
o脓肿特点:常为单发,部位与支气管解剖和体位有关。
•继发性肺脓肿o肺炎继发:某些细菌性肺炎可继发肺脓肿。
o肺部基础疾病继发:如支气管异物阻塞等肺部基础疾病继发感染可导致。
o邻近器官病变波及: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波及肺可引起。
o特殊情况:阿米巴肝脓肿可形成阿米巴肺脓肿。
•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所致的感染中毒症,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
3.病理•急性肺脓肿:感染病原体引发肺炎,阻塞细支气管,形成肺脓肿,坏死组织液化破溃形成脓腔,可引发胸膜炎等,一般不超过4-6周。
•慢性肺脓肿:治疗不彻底或支气管引流不畅,炎症迁延3个月以上形成,脓腔壁增厚,累及周围细支气管。
4.临床表现•症状o肺脓肿:早期类似肺炎,有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约90%病人有相关危险因素病史。
病情进展后咳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脓肿破溃到胸膜腔可出现胸痛、气急等症状。
o血源性肺脓肿:先有肺外感染史,肺部症状出现较晚。
•体征o与脓肿大小和部位有关:早期或深部病变无异常体征,较大病变可出现肺炎实变体征、空洞体征和胸膜体征。
o慢性肺脓肿:呈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病容,可有杵状指(趾)。
o血源性肺脓肿:大多无异常体征。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生化检查: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肺脓肿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痰涂片革兰氏染色,痰液、胸腔积液和血培养等,确定病原体,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肺囊肿怎么治疗]肺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肺囊肿怎么治疗]肺囊肿是怎么形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387cc592b7360b4c2f3f6413.png)
[肺囊肿怎么治疗]肺囊肿是怎么形成的肺囊肿是怎么形成的胚胎发育时期由原肠发生的肺芽,逐渐发展形成支气管树和肺泡。
肺芽在发育初期是索条状组织,逐渐演变成管状,如果胚胎发育发生障碍,索条状结构不能演变成管状,远端的原始支气管组织与近端组织脱离,逐渐形成盲管,管腔内的分泌物不能排出,积聚膨胀就形成含粘液的囊肿。
由于肺芽发育障碍的发生时间和部位不同,囊肿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如果肺芽索条状组织在尚未分支之前发育障碍则形成单发的、孤立的肺囊肿,如果肺芽发育障碍发生在支以后,则形成多发肺囊肿,如果一叶或多叶肺组织被蜂窝状的肺囊肿所占据,则称为囊肺。
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分支阶段的发育障碍形成的囊肿,大多数位于纵隔内,称为支气管囊肿。
最常见位于气管分叉或主支管附近,囊肿很少与气管直接相通,多半是紧邻气管或二者之间有一软骨瘘道。
发生在小支气管分支阶段的发育障碍形成的囊肿,多数位于肺组织内,称为肺囊肿。
先天性肺囊肿的囊壁厚薄不一,内层由状或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组成,如果发生感染则可为扁平上皮所覆盖,部分为炎症肉芽组织;外层为结缔组织,有弹力纤维、平滑肌纤维、粘液腺、软骨等组织。
部分肺囊肿找不到粘液腺及软骨,但有明确的柱状及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等组织结构,这是因为囊肿发生在肺泡的末梢支气管的缘故,故仍应诊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
由于肺囊肿没有吸功能,囊壁组织内无炭末色素沉着,易与天囊肿鉴别。
先天性肺囊肿发生感染后,皮层破坏,则易与后天性肺囊肿混淆。
支管囊肿的囊壁同样是由假复层纤毛上皮、骨、平滑肌、纤维组织和粘液腺组成。
个别支气管囊肿可发生恶变或发生支气管腺。
有些囊肿特别是那些与食管紧密相连的肿,含有纤毛上皮、鳞状上皮或胃粘膜,偶上述四种上皮同在一个囊肿内的。
囊肿形成后充满粘液,称为含液囊肿,含囊肿中的液体可以是澄清液或血液或凝固血块。
若囊肿和支气管相通,但通道较细,部分粘液排出,同时气体进人囊内,可成为含囊肿或液气囊肿。
若通道畅通,囊肿内的液全部排出,囊内完全被气体充盈,称为气肿。
肺脓肿,肺脓肿的症状,肺脓肿治疗【专业知识】

肺脓肿,肺脓肿的症状,肺脓肿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肺脓肿(lung abscess)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
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
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
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型、血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型3种。
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
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肺脓肿发生的因素为细菌感染、支气管堵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
原发性脓肿是因为吸入致病菌或肺炎引起,继发性脓肿是在已有病变(如梗阻)的基础上,由肺外播散、支气管扩张和(或)免疫抑制状态引起。
常见致病因素:1.吸入口咽部细菌(1)牙、牙周感染:神志不清、滥用乙醇或镇静药、癫痫、头部外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衰竭导致咳嗽反射消失误吸。
(2)吞咽紊乱:食管良性或恶性狭窄、延髓麻痹、贲门失弛缓症、咽囊存在导致误吸。
2.各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坏死性肺炎。
3.远处血行播散如尿道感染、腹部盆腔脓肿、左心心内膜炎、身上各种插管所致感染、感染性血栓性脉管炎。
4.原有的肺病变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堵塞(肿瘤、异物、先天异常)。
5.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能引起肺脓肿的细菌很多,且多为混合感染,一般与上呼吸道、口腔常存细菌一致,包括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细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厌氧菌有胨链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杆菌等。
近年来由于培养技术的进步,发现吸入性厌氧菌感染率可高达90%。
肺脓肿的发生和发展,常有以下三个因素:①细菌感染;②支气管阻塞;③全身抵抗力减低。
临床常见的病因有两大类:血源感染和气管感染。
血源感染,主要由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引起,病变广泛常为多发,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气管感染主要来自呼吸道或上消化道带有细菌的分泌物,在睡眠、昏迷、酒醉、麻醉或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之后,被吸入气管和肺内,造成小支气管阻塞,在人体抵抗力减低的情况下,就会诱发肺脓肿。
肺囊肿是怎么回事

肺囊肿是怎么回事肺囊肿通常是胚胎发育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而且可分为支气管源性囊肿和肺实质囊肿,尤其是幼年以及青年,很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婴幼儿时期的话常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呼吸窘迫等这些症状,而成年人的话则会表现出咳嗽,发热,咳血的症状。
★一、概述肺囊肿(pulmonaryccyst)是胚胎发育障碍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可分为支气管源性囊肿和肺实质囊肿。
好发于幼年或青年。
可单发或多发,一般囊壁菲薄,与支气管相通可形成液气囊肿或含气囊肿,囊肿破裂可形成气胸。
★二、不同年龄症状(一)婴幼儿期张力性支气管源性囊肿、肺大叶气肿和肺大疱较多见。
临床上常呈现胸内张力性高压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或出现呼吸窘迫等症状。
体检见气管移向对侧,患侧叩诊鼓音,呼吸音降低或消失。
胸片显示患侧肺囊性病变引致肺不张,纵隔、气管移位,并可呈现纵隔疝和同侧肺不张,病情危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二)儿童期较多见的为支气管源性囊肿。
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
患者常因发热、咳嗽、胸痛就诊。
症状类似支气管肺炎。
(三)成人期多见于后天继发性肺大疱和支气管源性囊肿。
临床表现均因继发感染出现症状,如发热、咳嗽、脓痰、咯血、胸闷、哮喘样发作、劳累性气促和反复出现气胸等症状。
需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和肺部肿瘤等鉴别。
★三、肺囊肿危害1、肺囊肿本身无气体交换功能,巨大囊肿可压迫肺组织,造成肺部气体交换障碍,严重者甚至可造成肺动脉压力增高,加重心脏负担。
2、长期反复感染易导致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肺功能,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术后恢复。
3、肺囊肿囊壁破坏引起的出血。
穿孔,造成气胸。
血胸。
肺囊肿

一、疾病概述:肺囊肿(pulmonaryc cyst)是胚胎发育障碍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可分为支气管源性囊肿和肺实质囊肿。
好发于幼年或青年。
可单发或多发,一般囊壁菲薄,与支气管相通可形成液气囊肿或含气囊肿,囊肿破裂可形成气胸。
二、病因病理:胚胎发育时期由原肠发生的肺芽,逐渐发展形成支气管树和肺泡。
肺芽在发育初期是索条状组织,逐渐演变成管状,如果胚胎发育发生障碍,索条状结构不能演变成管状,远端的原始支气管组织与近端组织脱离,逐渐形成盲管,管腔内的分泌物不能排出,积聚膨胀就形成含粘液的囊肿。
由于肺芽发育障碍的发生时间和部位不同,囊肿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如果肺芽索条状组织在尚未分支之前发育障碍则形成单发的、孤立的肺囊肿,如果肺芽发育障碍发生在支以后,则形成多发肺囊肿,如果一叶或多叶肺组织被蜂窝状的肺囊肿所占据,则称为囊肺。
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分支阶段的发育障碍形成的囊肿,大多数位于纵隔内,称为支气管囊肿。
最常见位于气管分叉或主支管附近,囊肿很少与气管直接相通,多半是紧邻气管或二者之间有一软骨瘘道。
发生在小支气管分支阶段的发育障碍形成的囊肿,多数位于肺组织内,称为肺囊肿。
先天性肺囊肿的囊壁厚薄不一,内层由状或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组成,如果发生感染则可为扁平上皮所覆盖,部分为炎症肉芽组织;外层为结缔组织,有弹力纤维、平滑肌纤维、粘液腺、软骨等组织。
部分肺囊肿找不到粘液腺及软骨,但有明确的柱状及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等组织结构,这是因为囊肿发生在肺泡的末梢支气管的缘故,故仍应诊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
由于肺囊肿没有吸功能,囊壁组织内无炭末色素沉着,易与天囊肿鉴别。
先天性肺囊肿发生感染后,皮层破坏,则易与后天性肺囊肿混淆。
支管囊肿的囊壁同样是由假复层纤毛上皮、骨、平滑肌、纤维组织和粘液腺组成。
个别支气管囊肿可发生恶变或发生支气管腺。
有些囊肿特别是那些与食管紧密相连的肿,含有纤毛上皮、鳞状上皮或胃粘膜,偶上述四种上皮同在一个囊肿内的。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病情诊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病情诊断
导语:很多的疾病源自于先天性和后天两种观念,比如说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这种病情一般的话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咳嗽,喘息,甚至在感
很多的疾病源自于先天性和后天两种观念,比如说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这种病情一般的话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咳嗽,喘息,甚至在感冒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晕眩,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下。
1.后天性肺气囊肿细菌性肺炎时肺组织的支架结构断裂,支气管末端出现梗阻,产生活瓣作用而引起肺气囊肿,先天性和后天性肺囊肿(气肿性大疱和炎症后肺气肿)都表现为薄壁中空的囊腔,从X线上很难鉴别。
但气肿性肺大疱常伴有周围肺组织的气肿,而感染性肺气肿常有明确的肺部感染病史,病情发展快,临床表现变化多,肺大疱的囊壁菲薄边缘模糊,多位于肺的内部,最终可治愈、吸收。
2.肺脓肿空洞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后,临床上高热、咳脓痰甚至咯血,都与肺脓肿极为相似,X线上病灶内有液平,周围有炎性浸润,也与肺脓肿类似,其区别是肺脓肿的壁较厚。
周围的炎性浸润较重,腔内液体一般较多,形态不规整,好发于上叶后段及下叶,炎症消退后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而囊肿感染治愈后囊肿的圈形阴影仍然存在。
支气管造影检查可见支气管扩张屈曲狭窄。
3.结核性净化空洞结核性净化空洞亦可为薄壁空洞,形似囊肿,内壁也可覆盖上皮组织,但囊壁不含软骨、腺体及平滑肌组织,常见炭末沉着并且常发生在上叶,周围常有结核浸润阴影,邻近有卫星灶。
临床上可有低热、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
4.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肺囊肿在X线胸片上的多发圈形透亮像,尤其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肺囊肿16例X线及CT表现分析

肺囊肿16例X线及CT表现分析肺囊肿又称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囊肿,临床并非罕见病,但不乏影像误诊报导。
笔者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该病的影像表现有更深入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6月~2009年4月期间病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54岁,平均29岁。
术前均进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平扫+增强)。
16例中,咳嗽13例,咳痰8例,发热7例,胸痛4例,咯血3例,无症状者2例。
单发9例,其中含气4例,含液2例,含气液3例。
多发7例,其中含气4例,另外3例合并含气或气液。
随着病变发生的部位及病变形态、数目不同,胸部X线及CT表现形式多样:单发含液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2.3cm×3.5cm~5.0×6.5c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单发含气囊肿,壁薄,厚0.1~0.3cm。
液气囊肿,囊内有液平面,其中1例壁较厚,约5mm,首次误诊为肺脓肿,另1例囊肿周围有较大片浸润性病灶,误诊为肺结核。
多发囊肿,表现为1个肺段至两肺多个肺叶多个囊状、蜂窝状透亮影,大小不等,直径0.3~2.0cm,部分含液平面。
部分囊腔内充满液体,呈小圆形密度增高影,CT 检查测出囊内CT值5~30Hu,提示为液体。
X线有2例误诊为支扩并感染。
16例肺囊肿中,除了1例囊壁较薄未见明显强化外,其余15例囊壁均有轻至中度强化,而囊壁未见有钙化影,与蒋亚平等报道不一致[1]。
讨论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与呼吸系统的发育障碍有关[2],临床及影像表现上较易与其他病变相混淆。
胸部X线是诊断本病的基本方法,但误诊率相对较高,这主要与胸片检查不能明确囊肿内结构及囊肿周围合并感染后影像表现的复杂性等有关。
本组16例中,初次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肺脓肿2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扩张、包裹性积液、肺癌各1例。
而CT检查可了解囊肿内成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本组16例CT误诊仅2例。
值得一提的是,本组1例男性患者,年龄41岁,因咳嗽、咯血于2003年行X线及CT检查,考虑为肺结核可能性大,经抗结核治疗1个月余复查胸片,病灶明显减少,症状减轻,继续抗结核治疗并于第4个月复查胸片,囊肿周围病灶消失。
先天性肺囊肿诊断与治疗PPT

PART FOUR
药物治疗:使用抗 生素、抗炎药等药 物进行治疗
吸氧治疗:通过吸 氧机进行吸氧,改 善呼吸困难症状
饮食调理:调整饮 食结构,增加营养 摄入,提高免疫力
定期复查:定期到 医院进行复查,观 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症状明显、囊肿较大、反复感染、影响呼吸功能等情况 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 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气胸、肺不张等 术后护理:包括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
汇报人: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定义:先天性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 肺部疾病,表现为肺部出现囊肿, 囊肿内充满液体或气体。
病因:先天性肺囊肿的病因尚不明 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胚胎 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分类:根据囊肿的位置、大小和数 量,可以分为单发性肺囊肿、多发 性肺囊肿、大囊肿、小囊肿等。
肺不张: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胸痛:止痛药物、胸腔穿刺引流
感染: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
预后评估:根据病情严 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 素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遵医嘱用药, 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 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PART SIX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全身症状
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阴 影或结节
肺功能检查显示肺功能下 降
胸部CT检查可见肺囊肿病 灶
PART THREE
X光检查:观察肺部阴影,判断囊肿大小和位置 CT扫描:更清晰地显示囊肿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情况 MRI检查:观察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囊肿性质 超声检查:观察囊肿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判断囊肿性质和血流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囊肿(转前辈的)
肺囊肿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树或肺芽发育异常所致。
发生在肺内的称为肺囊肿,与获得性肺内囊腔如肺大泡的重要病理学鉴别点是肺囊肿内没有碳末沉着。
肺囊肿多数是多发囊肿,少数是单发囊肿。
可位于肺内任何叶段,以双肺下叶多见。
肺囊肿囊壁一般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囊壁可出现钙化灶。
多数肺囊肿囊壁厚度<2mm,部分囊肿囊壁厚度>2mm,不能显示囊壁者较少见。
囊壁表现主要与肺囊肿是否继发感染及是否反复感染有关。
肺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壁增厚;反复感染,可致囊壁增厚和囊壁不规则。
多数肺囊肿含气和/或含液。
肺囊肿囊壁存在腺体,在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前,囊内充满粘液,表现为含液囊肿;在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后,表现为含气或含液气囊肿。
反复感染病例,囊腔内可见粘稠液体,CT 值接近囊壁软组织密度;囊肿出血时,囊内充满血液,囊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
有报道,个别病例囊内存在随体位改变的钙乳样物质。
部分肺囊肿周围肺野可以出现条索影和斑片状实变影。
肺囊肿合并感染时,囊肿邻近肺野出现斑片状实变影,并可见充血血管。
反复感染,囊肿周围出现纤维条索影。
部分肺囊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
其原因有:囊肿出血、囊肿含高蛋白液体或囊肿含钙乳样物质。
本例考虑就是一个高密度囊肿,可能是囊肿内出血致囊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也可能是由于囊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肉芽肿形成或合并炎性假瘤形成。
该患者年龄较大,病灶边缘光整,周围未见条索影。
肺囊肿对肺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伴发感染。
结果可致囊肿周围肺野出现弥漫性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隔增厚,此种情况并不多见。
感染后囊肿周围可见斑片实变影,组织病理显示为肺纤维化,且纤维化组织内可见肺泡上皮的支气管上皮化生,由于这种化生可见于炎症、化学刺激和暴露于致癌物等情况,因此本病可能是肿并发长期的亚临床炎症所致,这可以解释囊肿发生恶变的可能性。
如CT表现为囊腔内壁某处结节状或波浪状增厚,并突向腔内,需考虑
癌变可能。
鉴别诊断
1)肺大疱:单纯肺大疱壁很薄,感染后肺大疱壁可增厚,肺大疱一般发生在有肺气肿病变基础的肺内。
2)肺脓肿:脓肿壁一般较厚,周围肺组织内实变影范围较大,抗感染治疗后空洞消失较快,而肺内支气管囊肿炎症吸收后仍可见囊腔遗留,囊壁有多发点状或不连续弧线样钙化。
3)结核空洞或结核球:其他肺野出现结核灶或病灶周围有卫星灶是重要鉴别征象,但囊肿与陈旧性结核并存时应慎重。
4)隔离肺囊变:发病部位一般较恒定,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周围可见局限性肺多血管征,增强扫描可发现体循环的异常分支供血。
5)良性或低度恶性黏液性肺肿瘤:单发含液肺内支气管囊肿可表现为密度较高或浅分叶状团块影,MR检查可确定囊肿内容物是液性还是实质性。
6)中央坏死液化范围较大的肺癌:肺癌发生坏死后的空洞壁不规则,可见壁结节,如外缘见分叶、短毛刺、胸膜凹陷等征象,且CT增强扫描有强化,甚至边缘可见供血血管穿入。
7)多发性肺内支气管囊肿:患者多有咯大量脓痰史,大量黏液排出后留下厚壁或薄壁的空腔,须与囊性支气管扩张症鉴别。
但肺内支气管囊肿腔内液平较少见,此点与支气管扩张不同,可能是由于前者膨胀的管壁不乏弹力组织,收缩时能将分泌物完全排出,而后者支气管管壁弹性组织不足,收缩无力,分泌物难以排出。
8)“块中囊”是因为囊肿周围肺组织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较厚的囊壁,与周围肺组织失去明显界限,形态也失去病变初期的圆形或类圆形,如此表现的肺囊肿须与感染性病变和肺癌鉴别。
该病肿块内的囊性病变体积仍占大部分,增强不强化,可作为鉴别要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