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祛痰药禁忌提醒

合集下载

祛痰药

祛痰药

一、恶心性祛痰药:可刺激胃粘膜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兴奋延脑呕吐中枢,引起轻微的恶心,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如氯化铵、愈创甘油醚属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从而使黏痰稀释便于咯出;刺激性祛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桉叶油、安息香酊等,加入沸水中,其蒸气挥发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使痰稀释便于咯出;1-1、氯化铵:本品口服对胃黏膜引起化学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黏痰变稀易咳出。

适用于干咳以及黏痰不易咳出者。

口服。

0.3~0.6g/次,3次/天。

过量服用可致高氯性酸中毒,低血钾及低血钠。

1-2、愈创甘油醚(愈甘醚、甘油愈创木酯) : 本品口服后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并可减少痰液的恶臭味,此外,本品还具有镇咳、解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多痰咳嗽、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继发性哮喘、痰液不易咳出等情况。

口服,成人1 次011 克~012 克,1 日3 次~4 次;二、②痰液溶解剂:可使痰液中的粘性成分(主要是粘多糖DNA)分解,降低其粘度,使痰易于咳出2-1 乙酰半胱氨酸:本品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 —S —S) 断裂,使糖蛋白分解,粘痰液化,同时对DNA 纤维也有裂解作用。

所以,本品无论对白色粘痰或脓痰, 均可产生溶解效应, 作用较强, 能使痰液粘度下降,易于咳出。

用于痰液黏稠而引起的咯痰困难、黏痰不易咯出。

能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而易于咯出。

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①本品可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并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②本品与碘化油、糜蛋白素、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①口服:每次300毫克,每日3次;②喷雾:10%溶液(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每次1~3毫升,每日2~3次。

不良反应偶可引起咳嗽、支气管痉挛、呕吐、恶心、胃炎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即可缓解。

祛痰药有哪些

祛痰药有哪些

祛痰药有哪些祛痰是指通过服用药物来消除体内痰液的积聚,常见于咳嗽、胸闷等症状。

在中医传统治疗中,有许多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祛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祛痰药物。

首先,羚羊感冒胶囊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祛痰药物。

它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消炎、解毒、祛痰的作用。

羚羊感冒胶囊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退热,祛除体内的痰湿,对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痰多、咳嗽等症状非常有效。

另一种常见的祛痰药物是川贝枇杷膏。

川贝枇杷膏由川贝母、枇杷叶等中药材制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川贝枇杷膏味甘苦微寒,可清肺热、润燥痰,对于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祛痰药物,葛根粉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药物。

葛根粉由葛根研磨而成,具有祛痰、利咽的作用。

葛根粉具有清热解毒、开膈散痰的功效,能够缓解由痰湿引起的喉咙痛、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

此外,化痰止咳胶囊也是一种常用的祛痰药物。

它主要由海葱白、杏仁、川贝,苏子、天花粉等中药制成。

化痰止咳胶囊具有祛痰、清肺、止咳的作用,对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胸闷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最后,锁阳固精丸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祛痰药物。

它由锁阳、杜仲、石韦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肾阳,固精涩精的作用。

锁阳固精丸能够调理脾肾,祛除湿痰,对于男性因痰湿引起的阳痿早泄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总结来说,祛痰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祛痰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介绍6种常用的祛痰药

介绍6种常用的祛痰药

故 消 化 道 溃 疡 患 者 应 禁
用。
5 痰易 净 .
痰 易 净又
叫乙酰半胱氨酸喷雾剂 , 其 主要成分是 乙酰半胱氨酸。
此药进入人体后 , 可快速稀
欢迎登录《 求医问药》 网站 W WW.y y zc m.n q w z .o c
拥 有 健 康 拥 有 幸 福
治 疗 晚 期 肝 癌 的 好 药 多吉 美
医 药 指 南 西 药专柜
介 绍 6种 常 用 的 祛 痰 药
天 津 市 第 一 中心 医院 呼 吸 内 科 副 主 任 医师 孙 言

是 呼吸道 的分泌物 ,具有 清除呼吸道 内的
和 低血压 等 不 良反应 , 患有 胃溃 疡 、 故 急性 胃肠
炎 和 肾炎 的 患者 不 宜使 用 。
7Y<杂 物和细菌 的作 用 。因此 ,人们适 当地咳 7
痰, 对身体 是有益的。不过 , 如果人们呼吸道 内的
痰 液过多 , 或是痰液过于 黏稠 , 法咳 出, 会影 无 就 响人的正 常呼吸 , 并容 易引起咳 喘病 和呼 吸道感 染等病症 , 给人体造成 损害。此 类患者就 需要进
3复方甘草合剂 .
上 海 副 主 任 医师 华 友 春
I ' 的调 查资料显 示 , 国 ' l新 - 我
“ 治疗肝癌是非常 困难 的。医生 必 须 根 据 此 病 患 者 的病 情 分 期、其 残余 的肝 功能及 全身状
况等为其制定 治疗 方案。患有

是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
家之一。 中国外科 医师协会会 长 、北京 大学人 民医院道感 染和 感 冒患 者使
用 。此药 的用法是 : 日服 3次 , 次服 1 每 每 O毫升 。 需要注 意 的是 , 此药 可 引起恶 心 、 呕吐 等不 良反

使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什么

使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什么

使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什么关于《使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咳嗽是我们日常生活较为普遍的一种病症,它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造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多样,例如普遍的发烧感冒或是是扁桃体炎等病症,可是我们平常在药房看到的止咳药的种类也是十分的多种多样,有很多人出現咳嗽的症状一直不管怎样原因就立即服食药品,那样对人体也是有非常大的损害的,下边一起掌握下应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什么。

应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什么·一般状况下,对轻微的咳嗽,不必运用镇咳药。

针对无痰而强烈的干咳嗽,或喉咙有痰且过度经常的咳嗽不停,可适度地运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对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化痰主导,不适合单纯性应用镇咳药。

·咳嗽除服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不适合抽烟,不适合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

·咳嗽痰多而不容易咳出者,不必随便应用镇咳祛痰药,应立即到医院门诊就医,并在技术专业工作人员的监测下应用镇咳祛痰药。

·少年儿童、孕妇、哺乳期间、老人,挑选镇咳祛痰药应由环境卫生技术专业工作人员开展具体指导。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无法操纵者,不适合应用含麻黄碱和阿片成份的复方制剂如麻杏黄甘片、复方甘草片。

·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登高作业、安全驾驶及实际操作设备者不适合挑选带有氯苯那敏、喷托维林的镇咳祛痰药。

·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采用糖桨类镇咳祛痰药,最好是由技术专业工作人员具体指导服药。

·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全者,不适合采用带有氯铵、愈创木酚甘油醚、羧甲司坦的镇咳祛痰药。

·很多镇咳祛痰药带有氯铵、愈创木酚甘油醚,他们的刺激很大,以便降低肠胃不适,能够与食材、牛乳一起服食,并多饮水。

·带有可待因、阿片的镇咳药自购不适合超出3天,如联邦止咳露、可愈糖桨、复方甘草片等。

·采用镇咳化痰复方制剂开展医治时,最好是只选一种药品。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和阻塞。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通常包括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等,然而,并非所有药物都适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1. 镇咳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往往伴有痰液排出不畅的症状,镇咳药物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使痰液积聚在呼吸道中,加重炎症和阻塞。

因此,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镇咳药物。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可有效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的炎症和阻塞,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例如免疫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等。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3. 维生素C补充剂: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部分研究表明,维生素C 补充剂对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有限。

此外,过量的维生素C摄入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泻和胃痛。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必过分依赖维生素C 补充剂。

4. 抗生素滥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受到细菌感染的困扰,抗生素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使治疗变得困难。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滥用抗生素,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

5. 镇静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晚上可能会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影响睡眠质量。

虽然镇静药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但它们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自行使用镇静药,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6. 镇痛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胸部不适和疼痛的症状,但自行使用镇痛药可能掩盖疼痛的本质,并延误对病情的判断。

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服用镇痛药之前咨询医生,了解适当的镇痛药物和剂量。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

在选择药物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对疾病进展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祛痰药使用注意事项

祛痰药使用注意事项

祛痰药使用注意事项祛痰药应用原则⒈根据不同的疾病、痰液的粘稠度、痰量的多少等因素选择祛痰药。

咳出的痰的颜色,通常可提示某些疾病,如黄色或淡黄色的痰,多提示呼吸道有化脓性感染;黄绿色或灰色痰,多见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红色或棕红色痰,提示带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铁锈色痰,多见于大叶性肺炎;黑色痰则见于从事煤炭和烧锅炉的工人。

⒉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经血循环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水分,使分泌物稀化,减低痰液的粘稠度和纤毛的扇动,特别适用于喉腔和气管内发痒,总想咳而咳不出的患者。

⒊因痰中粘性成分不同,应用时选用相应药物。

呼吸道慢性炎症时,痰中粘性成分多为酸性粘多糖,宜选用溴环己胺醇和乙酰半胱氨酸。

细菌感染时,脓痰中成分多为脱氧核糖核酸,宜选用乙酰半胱氨酸。

⒋在呼吸道炎症初期,如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采用恶心性祛痰药为宜,如氯化铵。

⒌对咳痰困难及肺合并症的危急状态,可口服羧甲司坦、溴己新,或喷雾和吸入乙酰半胱氨酸。

⒍对各种原因引起痰粘而不易咳出者,可选用盐酸氨溴索,其能使呼吸道粘液的性质趋于正常,以利于排出。

⒎对痰液粘度较大者,首选盐酸溴己新,其可使痰液的粘度降低,使之易于咳出,尤其对白色粘痰效果更好,对有脓痰者应与抗感染药物合用。

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

⒏慢性呼吸道炎症可采用刺激性祛痰药如松节油,桉叶油等,一次1~4ml,加于500ml热水中,吸入其蒸气。

既可减少痰量,又能矫正痰的恶臭,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祛痰药注意事项⒈虽然镇咳药常与祛痰剂、平喘药、抗过敏药或镇痛剂合用,但也要避免过多使用祛痰药物,同时应用多种祛痰剂因强烈刺激气道腺体分泌粘液,反而使咳嗽加剧。

⒉恶心性祛痰药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因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对溃疡病患者应慎用。

服用氯化铵时应多饮开水。

⒊当痰量较多时,不宜使用镇咳药,尤其是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此类镇咳药会阻断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于气道,既影响呼吸又易继发感染,故宜先祛痰为主,止咳为辅,一俟痰液排出,咳嗽自然停止。

盐酸氨溴索的临床配伍禁忌分析

盐酸氨溴索的临床配伍禁忌分析

盐酸氨溴索的临床配伍禁忌分析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是一种常用的祛痰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咳嗽、咳痰症状的治疗。

然而,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使用盐酸氨溴索时,需要注意其配伍禁忌。

本文将从盐酸氨溴索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角度进行分析。

一、禁忌配伍1. 盐酸氨溴索与氧化剂的配伍禁忌盐酸氨溴索与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药物不宜合并使用。

这是因为氧化剂可与盐酸氨溴索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其药理作用,甚至导致药物失效。

同时,这种配伍可能会导致药物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时应避免与氧化剂同时应用。

2. 盐酸氨溴索与中枢神经抑制药的配伍禁忌盐酸氨溴索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物等合并使用可能会增强其镇静和催眠的作用,使患者产生过度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患者使用这类药物的同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调整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盐酸氨溴索与咳嗽抑制剂的配伍禁忌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物,具有促进痰液分泌和促进粘痰排出的作用。

与咳嗽抑制剂如右美沙芬等药物合并使用可能会抑制咳嗽中枢,阻止痰液的排出,导致痰液潴留,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治疗咳嗽症状时应避免盐酸氨溴索与咳嗽抑制剂的联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二、注意事项1. 用药顺序合理安排盐酸氨溴索的口服和吸入剂型都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用药顺序。

一般而言,如果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口服和吸入剂型的盐酸氨溴索,建议先使用吸入剂型,待吸入剂型的药物作用结束后再进行口服给药,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2. 严格控制剂量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轻重,合理控制药物的剂量。

过量使用盐酸氨溴索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恶心、呕吐等。

药学专业知识:祛痰药考点

药学专业知识:祛痰药考点

祛痰药
祛痰药的分类
1.作用特点:溴己新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所含的巯基,能使痰液中糖蛋白肽链的二硫键断裂,使痰液液化,容易咳出;厄多司坦能使二硫键断裂,增加黏膜纤毛转运。

2.药物相互作用
(1)避免与中枢性强效镇咳药合用,以防止稀化的痰液堵塞气管。

(2)乙酰半胱氨酸不宜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类合用(减弱抗菌活性)。

必需使用时,可间隔4h 或交替用药。

3.用药监护
(1)注意与镇咳药的联合应用
①痰液较多的湿咳应先用或同时应用祛痰剂。

②使用司坦类黏液调节剂后,暂缓继用强效镇咳剂,以免被稀释的痰液堵塞气道。

(2)注意与平喘药的联合应用
支气管咳嗽,因呼吸阻力增加使肺膨胀,肺牵张感受器接受刺激增强,反射性引起咳嗽;同时因支气管阻塞而排痰更加困难,宜适当合并应用平喘药,缓解支气管痉挛,辅助止咳和祛痰。

溴己新
1.适应证: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伴有黏痰较多而不易咯出患者。

2.注意事项
(1)祛痰药可破坏胃黏膜屏障。

(2)对肺脓肿者必须联合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

氨溴索
1.适应证: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2.注意事项
(1)对过敏体质者、哺乳期妇女慎用。

(2)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同时使用。

(3)仅对咳嗽症状有一定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
适应证:用于浓稠痰液过多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种祛痰药禁忌提醒
祛痰药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痰中粘性成分,降低痰的粘稠度,使痰易于咳出。

但是,不同的祛痰药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在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同。

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为溶液粘解剂,能刺激支气管黏液分泌,使痰液稀释,黏稠性降低;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和分泌,降低黏液与纤毛的黏附力;能激活黏液纤毛功能,使痰液易于咳出。

一、祛痰药物的分类
1、恶心祛痰药
此类药物口服后通过刺激胃黏膜的的迷走神经引起轻度的恶心,反射性引起气管和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

由于这些腺体中浆液腺占多数,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

这类祛痰药主要包括氯化铵、碘化钾、愈创甘油醚等。

此类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剂量过大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目前临床上较少单独应用此类祛痰药,一般多用其复方制剂。

2、刺激性祛痰药
此类药物主要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对呼吸道黏膜具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使黏膜轻度充血,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能湿润呼吸道,通过以上作用使痰液黏稠度下降,易于咳出。

同时该类药物还有一定的消毒防腐作用,能抑制呼吸道细菌的生长。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桉叶油、愈创木酚、安息香酊、松节油等。

3、黏液溶解性祛痰药
该类药物能激活蛋白水解酶,使黏痰中的黏多糖纤维分解,或抑制黏液腺、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同时分解黏蛋白,从而使痰液的黏度降低,易于咳出。

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脱氧核糖核酸酶、糜蛋白酶等。

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二、常用祛痰药物介绍
1、溴己新
该药能使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裂解,使呼吸道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合成酸性糖蛋白减少,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易于咯出;还能刺激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

溴己新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伴有痰液粘稠咳出困难者。

由于本品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胃部不适等,溃疡病患者慎用。

2、氨溴索
氨溴索可以说是临床上最为广泛的一类祛痰药物,氨溴索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作用机制方面有和溴已新相似的一面,但氨溴索同时具有溴己新所没有的“独门招数”:
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调节痰液中浆液与黏液的分泌,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纤毛运动,使痰液咳出。

作用强度方面,氨溴索的祛痰作用比溴己新更强。

另外氨溴索与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合用时,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肺部的分布浓度,提高抗菌疗效。

在临床中氨溴索常用于伴有黏痰难以咳出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

3、乙酰半胱氨酸
此药物具蒜臭味,其分子中含巯基,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断裂,使糖蛋白分解,黏痰液化;同时对脱氧核糖核酸也有裂解作用。

因此其对白色黏痰或脓痰均能起溶解效应,使痰液黏稠度下降,易于咯出。

目前认为其药理机制还涉及了有效的抗炎和抗炎性损伤作用,以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该药适用于大量黏痰阻塞气道不易咯出的情况,应用该药时应注意其特殊气味并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和呛咳等,有时会导致支气管痉挛,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也应慎用。

4、羧甲司坦
该药又名羧甲半胱氨酸,作用机制与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同时该药还具有促进受损的支气管黏膜修复的作用。

该药的特点是没有特殊气味,起效快,口服4小时后即可见明显疗效。

该药临床上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气道阻塞等,还可用于防治术后咳痰困难和肺炎并发症。

关于不良反应,同样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

5、桃金娘油
该药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中提取的挥发油,具有溶解黏液、促进分泌作用。

还可以增强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

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通过减轻支气管黏膜肿胀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祛痰治疗,也可在支气管造影术后使用,以促使造影剂的排出。

三、祛痰药物的合理选用
在临床中,祛痰药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来选用。

①在呼吸道炎症的初期多选用恶心性祛痰药或含有该类祛痰药的复方制剂。

②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优先考虑选用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

③合并细菌感染时,脓痰中成分多为脱氧核糖核酸,宜用乙酰半胱氨酸。

④各种原因引起的黏痰不易咳出也多选用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盐酸溴己新、氨溴索等。

⑤手术后咳痰困难和气管切开后黏痰不易吸出者,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等黏液溶解性祛痰药作为应急给药。

当然在选用各类药物时还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人群。

祛痰药物只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联合其他多种药物,因此在应用祛痰药物时还要注意一些合并用药的问题。

➜首先,应用祛痰药物时避免同时使用强力镇咳药。

祛痰药通过溶解和稀释黏痰,增强纤毛的运动促进痰液的排出。

使用强力镇咳药在抑制咳嗽的同时,使得痰液无法咳出,无法达到祛痰的疗效。

但对于剧烈咳嗽患者,需用镇咳药进行控制。

➜其次,应注意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

合并细菌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需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此时合并使用祛痰药物,要注意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选用祛痰药物时,应保证抗生素的抗菌疗效。

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的活性,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必须要使用时可考虑间隔给药。

当然某些祛痰药物与一些抗生素连用时可以提高抗菌效果,如盐酸氨溴索可增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红霉素等药物在肺部的分布;盐酸溴己新能增加支气管分泌液中四环素的浓度;氯化铵能增强青霉素和四环素的抗菌作用等。

温馨提醒:盐酸氨溴索与抗生素同时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呋新、红霉素)可导致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升高。

分析:顾客购买盐酸氨溴索,与抗生素同服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有些顾客在服药的时候,会自行加大药量服用,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再次导致药物浓度升高,药物剂量越大,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

所以,购买盐酸氨溴索,要注意提醒药物的相互作用。

盐酸溴乙新
盐酸溴己新口服的话,1h起效,3-5h作用最强,可维持6-8h;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易于咳出;还能刺激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

温馨提醒:盐酸溴己新能增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支气管中的浓度。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美他环素、盐酸米诺环素。

羧甲司坦
羧甲司坦为粘液调节剂,主要作用于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得低粘度的唾液粘蛋白分泌增加,高粘度的岩藻粘蛋白产生减少,使痰液
的粘稠度降低,从而易于咳出。

禁忌:消化道溃疡活动期的患者禁用。

温馨提醒:羧甲司坦应避免与强镇咳药一起服用,以免痰液堵塞气道。

一般常用的强镇咳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

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由于化学结构中含有巯基,可使粘蛋白的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粘度;同时对白色黏痰或脓痰能起溶解效应,使痰液黏度下降,易于咯出。

禁忌:哮喘患者禁用。

温馨提醒:乙酰半胱氨酸不宜与抗生素在同一个溶液内混合服用。

分析:很多人用药习惯,把需要服用的药物倒在一起溶化后服用,例如把祛痰的颗粒和抗生素的颗粒一起混合后服用。

但是,乙酰半胱氨酸和抗生素有不相容现象。

所以,购买乙酰半胱氨酸药品时,要注意提醒,与抗生素分开服用,不可以混在一起冲服。

愈创甘油醚
愈创甘油醚为刺激性祛痰药,能刺激胃黏膜,反射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从而产生祛痰作用。

禁忌:
•肺出血、肾炎和急性胃肠炎患者禁用;
•妊娠3个月内妇女禁用。

温馨提醒:顾客购买感冒药、抗过敏药,一般都会注意到“服药
后,不能开车”。

但是,祛痰药引起嗜睡的现象并不多,所以,往往容易忽略。

对于购买愈创甘油醚的顾客,要做到专业提醒“愈创甘油醚可能引起嗜睡,服用药物后,不要开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