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新闻两则课题新闻两则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3、这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4、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5、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全文只有五百余字,但全面、清楚的报导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

时间、地点、人数、敌我态势一清二楚,此外,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原因,预示了战役前景。

请学生就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严肃性,在课文中选例进行分析。

课堂反馈1、把主体部分的内容列成表格渡江部队渡江地点渡江时间渡江兵力渡过兵力2、课堂训练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学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

2、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学习重点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知识链接:1、读谁下列加点字字音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歼〈〉灭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业已:绥suí靖jìnɡ:阻zǔ遏è:锐不可kě当dānɡ:3、介绍新闻知识(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习任务一】
根据日常积累或借助网络,搜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并在学案上写出它们的意思,分类概括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任务二】
如何看待在写作中使用网络用语呢?请你就网络用语在学习、生活中究竟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提出建议。

【学习任务三】
修改自己的调查问卷。

【学习任务四】
请分析下面两张数据图,写下你的发现和问题。

图一不同群体花费在电子阅读图二各类读物在电子阅读中的占比和纸质阅读上的时长
【学习任务五】
阅读《太可怕了!死亡率100%!很多人家里都有!》
1.拟写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你我所不知道的语文导学目标: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学习方法。

一、引入语文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

通过语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提升自我素质。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开始这个有趣的学习之旅吧!二、整体概述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我与我的祖国》、《盗墓笔记》、《西游记》、《小男孩》、《刘姥姥进大观园》和《围城》。

每个单元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文学作品和知识点。

学习每个单元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单元的大致内容和学习目标,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三、各单元内容概述1. 第一单元《我与我的祖国》本单元主要围绕祖国的变迁、建设和我们每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国歌和国旗的含义。

2. 第二单元《盗墓笔记》本单元以神秘的盗墓笔记为背景,通过讲述奇幻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盗墓文化,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第三单元《西游记》本单元以最经典的《西游记》为主题,通过学习和阅读这部著名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包括学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第四单元《小男孩》本单元主要以小说《小男孩》为基础,通过讲述一个平凡男孩的成长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生的真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5. 第五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本单元以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片段为素材,通过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6. 第六单元《围城》本单元以当代作家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为基础,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思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寓言与格言1. 寓言的定义- 寓言是指通过虚构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来寓意人物和情节,以表达道理、启迪人心的一种文体。

- 寓言的特点是故事简单,语言生动,寓意深刻。

2. 寓言的作用- 寓言可以教育人们,启发智慧,让人们从中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 寓言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常见的寓言故事- 《狼来了》: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反复喊“狼来了”的故事,教导人们不可撒谎的道理。

- 《稻草人与禾苗》:讲述了稻草人守护禾苗的故事,启发人们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 《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是长篇小说,但其中通过鲁滨逊的生活和冒险,寓意了人们在困境中要坚持勇敢面对的含义。

4. 格言的定义- 格言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道理的句子或短语,通常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

5. 格言的作用- 格言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人们普遍认同的道理,以点明事理或为人行事提供指导。

- 格言常常具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含义,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

6. 常见的格言- "天道酬勤":意味着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和成就。

- "知足常乐":提醒人们要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和满足,而不是过度追求与别人的比较。

- "一寸光阴一寸金":强调时间宝贵,要善于利用时间进行研究和成长。

7. 寓言与格言的联系- 寓言和格言都是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智慧和道理,寓言通常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格言则是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呈现。

- 寓言和格言都能够通过啓发人们思考,提供生活的指导,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事物。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word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word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一《新闻两则》 (1)二芦花荡 (10)三蜡烛 (19)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5)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31)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37)单元达标训练题 (38)六阿长与《山海经》 (45)七背影 (52)八台阶 (60)九老王 (67)十信客 (75)第二单元复习课 (82)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88)十一中国石拱桥 (93)十二桥之美 (99)十三苏州园林 (105)十六大自然的语言 (112)十七奇妙的克隆 (119)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25)十九生物入侵者 (132)二十落日的幻觉 (137)第四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44)二一《桃花源记》 (151)二二短文两篇 (155)二三核舟记 (160)二四大道之行也 (164)二五杜甫诗三首 (169)第五单元复习课 (174)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79)二六三峡 (185)二七短文两篇 (195)二七记承天寺夜游 (200)二八观潮 (206)二九湖心亭看雪 (214)三十诗四首 (222)第六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233)参考答案 (242)第一课 (242)第二课 (244)第三课 (248)第四课 (251)第五课 (252)单元达标答案 (254)第六课 (254)第七课 (256)第八课 (257)第九课 (258)第十课 (260)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261)第十一课 (262)第十二课 (262)第十三课 (264)第十六课 (265)第十七课 (267)第十八课 (269)第十九课 (271)第二十课 (272)第二十一课 (275)第二十二课 (277)第二十三课 (278)第二十四课 (278)第二十五课 (280)单元复习参考答案 (281)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答案 (282)第二十六课 (283)第二十八课 (289)第三十课 (293)第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295)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42页,Word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42页,Word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八年级上册导学案(人教版)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 消息二则【导学目标】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重点)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难点)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 ) 摧枯.拉朽( ) 溃.退( ) 荻.港( )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34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阅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步骤四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2.小组合作交流: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集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集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全集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

该单元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伏羲八卦”和“黄帝内经”。

每个部分都包括了一个主要的神话故事和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文化。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会阅读、理解本单元中的神话故事。

2)了解本单元中的知识内容,包括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伏羲八卦和黄帝内经等。

2. 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并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能够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国情怀、有文化自信的中华儿女。

2)在了解和学习神话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神话故事的深层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掌握本单元中的知识点,包括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伏羲八卦和黄帝内经等。

2. 教学难点1)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深层含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2)掌握本单元中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综合教学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神话故事和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合作学习法本单元的神话故事和相关的知识点都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应该共同学习、共同感受的。

采取合作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教学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传达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设计1. 探究(1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何会有神话故事?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

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起源和意义。

2. 理解(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为什么要治水?大禹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启示?3. 分析(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伏羲八卦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各种八卦的含义,探究其做法和用途。

4. 讨论(3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女娲造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猜测给出答案。

5. 感悟(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黄帝内经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果你是一名中医,你会怎样运用黄帝内经中的知识来治疗疾病?6. 总结(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包括掌握的神话故事、学到的知识点、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

第六部分:作业布置1. 阅读理解:阅读女娲造人的故事,回答问题。

(20分)2. 自主学习:自己查阅黄帝内经的资料,分析其中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30分)3. 课外拓展:自己准备一个有关神话故事的项目,如PPT、海报或摄影作品等,进行展示。

(50分)第七部分: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在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2. 教学评价教师应该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等方面,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本单元课程以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将中医文化与神话故事融会贯通,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听说读写结合、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神话故事的内容和思想,更能够从中找到人生的启示和价值。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因此,本单元值得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推广,并为其他课程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策略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拓展课本课是第四单元《江山如此多娇》的拓展课,主要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本课中,将介绍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并通过一道古诗文阅读题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

重点词汇:依偎、千古、深情、婉约重点表达: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拓展练习:请你试着仿写《江山如此多娇》这首诗,通过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本课主要是针对第四单元的阅读理解练习,要求学生从文化史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并解读古代文化遗产。

重点词汇:光辉、魁梧、深情、延绵重点表达:八百壮士,饱经沧桑,却在顽强抗争中以血染江山,以生命铸写了国家的光辉历史。

八百壮士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魁梧气概,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深情厚谊的精髓。

阅读理解练习:请你结合第四单元中的古文,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要概括《竹枝词》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2. 解释铁扇公主为什么要投江自尽?3. 请比较《两岸猿声啼不住》和《登高》这两篇诗歌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第三课时:文化探究本课是针对第四单元中古代文化的探究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本单元涵盖的文化内涵以及相关历史事件。

重点词汇:才子佳人、红楼梦、蜀道难、天下为公重点表达:才子佳人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对于人性、社会风貌以及文艺生活的一个生动记录。

《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都是富有人物性格的形象,而在现实中,这样的灵魂人物也屡见不鲜。

文化探究练习:请你选择一件与第四单元相关的文化事件,自主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参照下面的模板,写成一篇简洁明了的文化探究报告。

标题:《XXX》事件的研究事件概述:XXX事件是指……历史背景:XXX事件发生的时代、地点和背景……事件影响:XXX事件对当时的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事件评价:XXX事件被认为是…标题:《蜀道难》的文化内涵探究事件概述:《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他在四川巴蜀地区游历时所经历的险阻和困境。

历史背景:唐朝时期,四川地区地势险峻,人烟稀少,道路艰难,交通极为不便,这使得四川地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难行之地”。

事件影响:《蜀道难》通过具体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中国古代交通困境的深刻认识和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

同时,它还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件评价:《蜀道难》不仅仅是一篇诗歌作品,更是一部见证历史的文化史诗。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也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推广和文化交流。

它被视为中华文化中交通发展的重要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导入新课本单元主题是“文学赏析之美”。

我们将学习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汉字的演变和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学习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同时如何读懂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言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单元的阅读课文共有五篇:《登鹳雀楼》、《静夜思》、《满江红·怒发冲冠》、《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赤壁赋》。

其中第一篇为楼观唐诗中著名的作品,后四篇为唐宋民间诗词,这些诗词中有的抒情沉郁,有的振奋人心,也有的慷慨悲壮。

篇篇都有千姿百态的美感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度阅读和欣赏。

第二节:预习课文1、预习《登鹳雀楼》,并尝试背诵该诗。

2、读一读《静夜思》、《满江红·怒发冲冠》、《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赤壁赋》,自然朗读,并体会诗词的意境。

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诗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如何把握其意境?(3)这些诗词的内涵是如何体现出来的?(4)消除生词和句子结构。

3、预习语法知识:文言虚实语和倒置语序,注意引导语(各位,你们,尔)的用法和文言文课文语序的特点。

第三节:学习课文1、学习《登鹳雀楼》。

(1)背诵该诗。

(2)准确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和中心思想。

(3)理解韵律、节奏和韵脚。

注意借字、皮影戏等具体事物,体验到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和意境美。

(4)了解文言的文化内涵,体验文言的美感。

2、学习《静夜思》、《满江红·怒发冲冠》、《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赤壁赋》。

(1)精读各篇诗词和赋文,尝试朗读,并体验它们的内涵和情感。

(2)深入理解文言文的规则,如虚实语、倒置语序、结构等。

(3)选取一篇文言文,试运用虚实语、倒置语序等语法知识进行简单仿写,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节:文化拓展1、查阅资料,了解唐诗宋词的定义、特点和历史背景。

2、探究文言文语法。

如何通过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特点体现出作者的意图?3、了解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和研究,并尝试运用赏析方法分析一首诗或一篇文言文的特色。

第五节:达标检测1、小测验:写出《登鹳雀楼》的中心思想,并简述它的艺术特色。

2、文言文仿写:寸草春晖,旭日扶危,威震菲律,德扬四海,百废待兴,华夏复兴,千秋万代,神州永夜。

(1)注意倒置语序和虚实语的运用。

(2)体验用文言文表达思想的时代魅力。

第六节:课后作业1、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总结文言虚实语和倒置语序的用法,理解这些语法知识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写一篇议论文。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篇文言文进行分析和赏析,写一篇读后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唐诗宋词和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规则。

通过精读和赏析经典的文化名篇,我们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学习文言文的虚实语和倒置语序的用法,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言文语法的规则和作用,能够更有力地体现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通过仿写和赏析,我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能够更好地运用在实际的写作和阅读中。

总之,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