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的有关线段典型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典型例题、习题精选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典型例题、习题精选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典型例题、习题精选例题:1.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范围是( )A.2<l<8 B.10<l<18 C.10<l<16 D.无法确定答案:C说明:因为三角形中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要想构成三角形,第三边的长需要比5-3 = 2要大,但不能比3+5 = 8的值大,这样就不难得出该三角形周长l的范围应该是2+3+5<l<3+5+8,即10<l<16,所以答案为C.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8cm,第三边的数值的奇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8cm B. 20cm C. 19cmD. 18cm或 20cm答案:D说明:因为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数值为奇数,并且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第三边的数值一定大于5并且小于11,这样第三边长只能是7cm或9cm,因此,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或20cm,答案为D.3.从长度为3、5、7、10的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解析:有四种不同的选法.①3,5,7;②3,5,10;③3,7,10;④5,7,10.其中,3+5<10,3+7 = 10.故只有两组线段长3,5,7和5,7,10可作为边长组成三角形,即有两个这样的三角形.4.如图,D为△ABC内一点,说明:AB+AC>BD+DC.解析:延长BD与AC相交于E.在△ABE中,AB+AE>BE = BD+DE,在△DEC中,DE+EC>CD..∴AB+AE+DE+EC>BD+DE+CD∴AB+AE+EC>BD+CD.即AB+AC>BD+DC.习题一一、选择题:1.已知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 )A.1个B.2个 C.3个 C.4个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A.6<L<15 B.6<L<16 C.11<L<13 D.10<L<16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 20cm和 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 )A. 10cm的木棒B. 20cm的木棒 C. 50cm的木棒D. 60cm的木棒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A.9 B.12 C.15 D.12或15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 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 )A. 2cm B. 3cm C. 4cm D. 5cm6.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9,且三边长都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当周长是5的倍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则它的腰长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若五条线段的长分别是 1cm, 2cm, 3cm, 4cm, 5cm,则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_个三角形.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10cm,D为AC边上一点,且BD=AD,△BCD的周长为 15cm,则底边BC的长为__________.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cm和 7cm,且它的周长大于 16cm,则第三边长为_____.三、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已知P是△ABC内一点,试说明PA+PB+PC>(AB+BC+AC).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求它的周长.四、提高训练:设△ABC的三边a,b,c的长度都是自然数,且a≤b≤c,a+b+c=13,则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共有几个?五、探索发现:若三角形的各边长均为正整数,且最长边为9,则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是多少?六、中考题与竞赛题:1.(2001.南京)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3cm B. 1cm, 2cm, 4cm; C. 2cm, 3cm, 4cm D. 2cm,3cm, 6cm2.(2002.青海)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 8cm, 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的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如果以 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答案:一、1.B 2.D 3.B 4.C 5.B 6.B二、1.5<c<9 6或8 6 2.17 10或11 3.0<a<12 b>2 4.3 5. 5cm 6. 7cm三、1.解:在△APB中,AP+BP>AB,同理BP+PC>BC,PC+AP>AC,三式相加得2(AP+BP+PC)>AB+AC+BC,∴AP+BP+CP>(AB+AC+BC).2.22四、5个五、25个六、1.C 2.2cm<x<18cm 25cm.习题二1.如图(1)所示,在△ABC中,∠ACB=90°,把△ABC沿直线AC翻折180°,使点 B 落在点B′的位置,则线段AC具有性质( )A.是边BB′上的中线 B.是边BB′上的高C.是∠BAB′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性质合一(1) (2)(3)2.如图(2)所示,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是△BCD的中线 B.BD是△ABC的中线C.AD=DC,BE=EC D.∠C的对边是DE3.如图(3)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S △ABC= 4cm2,则黄色部分面积等于( )A. 2cm2 B. 1cm 2 C.cm2 D.cm24.在△ABC,∠A=90°,角平分线AE、中线AD、高AH的大小关系为( )A.AH<AE<AD B.AH<AD<AE C.AH≤AD≤AE D.AH≤AE≤AD5.在△ABC中,D是BC上的点,且BD:DC=2:1,S△ACD=12,那么S△ABC等于( )A.30 B. 36 C.72 D.246.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B.三角形房架C.照相机的三角架 D.矩形门框的斜拉条二、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_______度.2.等腰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的总条数为________.3.在△ABC中,∠B=80°,∠C=40°,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4.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在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在___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在_____.1.如图所示,在△ABC中,∠C-∠B=90°,AE是∠BAC的平分线,求∠AEC的度数.2.在△ABC中,AB=AC,AD是中线,△ABC的周长为 34cm,△ABD的周长为 30cm,求AD 的长.四、提高训练:在△ABC中,∠A = 50°,高BE,CF所在的直线交于点O,求∠BOC的度数.五、探索发现:如图5所示的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为s.按此规律推断s与n有什么关系,并求出当n=13时,s的值.六、中考题与竞赛题:(2000.杭州)AD,A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和中线,则AD 与AE 的大小关系为____.答案:一、1.D 2.D 3.B 4.D 5.B 6.C二、1.135 2.3条或7条 3.20°4.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内部、边上或外部三、1.∠AEC=45° 2.AD= 13cm四、∠BOC=50°或130°五、s=3n-3,当n=13时,s=36.六、AD=AE.。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练习题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练习题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B、7cm,4cm,2cmC、3cm,4cm,8cmD、3cm,3cm,4cm2、如图,∠1的大小等于()A、40°B、50°C、60°D、70°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有稳定性4、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8或10B、8C、10D、6或126、下列说法正确的使()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C、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和它不相邻的外角D、三角形的外角和是180°7、△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A、50°B、51°C、°D、°8、在△ABC中,如图,CD平分∠ACB,BE平分∠ABC,CD与BE交于点F,若∠DFE=120°,则∠A=()A、30°B、45°C、60°D、90°9、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则+|a+b—c|的值为 ( )A、2aB、2bC、2cD、2(a一c)10、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该三角形三个外角之比为()A、5:4:3B、3:2:1C、1:2:3D、2:3:411、如图,∠B+∠C+∠D+∠E﹣∠A等于()A、360°B、300°C、180°D、240°12、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2∠C;③∠A=∠B=α∠C;④∠A﹕∠B﹕∠C=1﹕2﹕3中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3、如图,△ABC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为G,若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4、如图,已知△ABC的∠ABC和∠ACB的平分线BE,CF交于点G,若∠BGC=115°,则∠A=________15、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若S△BFC=1,则S△ABC=________ .16、在△ABC中,高BD,CE相交于点H,若∠BHC=110°,则∠A等于________.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由平面上五个点A、B、C、D、E连接而成,则∠A+∠B+∠C+∠D+∠E=________.三、解答题(共7题;共64分)18、如图,已知FD⊥BC于D,DE⊥AB于E,∠B=∠C,∠AFD=140°,求∠EDF的度数.19、如图,在△ABC中,AD⊥BC于D,AE平分∠DAC,∠BAC=80°,∠B=60°,求∠AEC的度数.20、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练习题(含答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练习题(含答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练习题11.1.1 三角形的边1.下面是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2.以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3,5 B.3,4,5C.3,5,10 D.4,4,8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③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边相等;④三角形按角分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4.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_个三角形,在△ABE中,AE所对的角是________,∠ABE所对的边是________;在△ADE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在△ADC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5.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a,b满足|a-3|+(b-2)2=0.(1)求c的取值范围;(2)若第三边长c是整数,求c的值.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1.桥梁拉杆、电视塔底座都是三角形结构,这是利用三角形的________性.2.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是________,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在△BCF中,CF边上的高是________.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________°. 4.若AE是△ABC的中线,且BE=4cm,则BC=________cm.5.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5,BC=3,则△ABD和△BCD的周长差是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S△ABC=4cm2,则S△ABD=________cm2.7.如图,AD,CE是△ABC的两条高.已知AD=5,CE=4.5,AB=6.(1)求△ABC的面积;(2)求BC的长.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第1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1.在△ABC中,∠A=20°,∠B=60°,则∠C的度数为()A.80° B.90° C.20° D.100°2.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则这块三角形木板的另一个角的度数是()A.30° B.40° C.50° D.6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ABC中,∠A=46°,∠C=74°,BD平分∠ABC,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4.根据下图填空.(1)n=________;(2)x=________;(3)y=________.5.如图,在△ABC中,点D在BA的延长线上,DE∥BC,∠BAC=65°,∠C=30°,求∠BDE 的度数.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1.在Rt△ABC中,∠C=90°,∠A=61°,则∠B的度数为()A.61° B.39° C.29° D.19°2.在△ABC中,∠A=60°,∠C=30°,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则较小锐角的度数是() A.60° B.36° C.54° D.30°4.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则与∠A互余的角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在△ABC中,∠A=25°,∠ACB=105°,则∠D的度数为________.6.如图,在△ABC中,CE,BF是两条高.若∠A=70°,∠BCE=30°,求∠EBF和∠FBC 的度数.7.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一点,且∠ACD=∠B.求证:CD⊥AB.11.2.2三角形的外角1.如图,在△ABC中,∠B=40°,∠C=30°,延长BA至点D,则∠CAD的大小为________.2.如图,∠2________∠1(填“>”“<”或“=”).3.如图,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A=70°,∠ACB=60°,则∠BDC的度数为()A.80° B.90° C.100° D.110°4.如图,直线AB∥CD,∠A=70°,∠C=40°,则∠E的度数为()A.30° B.40° C.60° D.70°5.如图,在△ABC中,延长CB到D,延长BC到E,∠A=80°,∠ACE=140°,求∠1的度数.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多边形1.下列图形中,凸多边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关于正六边形的说法错误的是()A.边都相等B.对角线长都相等C.内角都相等D.外角都相等3.四边形一共有________条对角线()A.1 B.2 C.3 D.44.已知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最多可以引出3条对角线,则它是() 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5.若一个六边形的各条边都相等,当边长为3cm时,它的周长为________cm.6.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以引__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可以将这个多边形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7.如图,请回答问题:(1)该多边形如何表示?指出它的内角;(2)作出这个多边形所有过顶点A的对角线;(3)在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处作出它的一个外角.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1.五边形的内角和是()A.180° B.360° C.540° D.720°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为()A.七边形B.八边形C.九边形D.十边形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3 B.4 C.5 D.84.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12 B.6 C.16 D.8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D=40°,则∠B+∠C的度数为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图中x的值为________.7.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它是几边形?8.如果四边形ABCD的四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3∶4∶5∶6,那么这个四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三角形的边1.C 2.B 3.C 4.6∠B AE∠AED∠C5.解:(1)∵|a-3|+(b-2)2=0,∴a-3=0,b-2=0,∴a=3,b=2.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3-2<c<3+2,即1<c<5.(2)∵c为整数,1<c<5,∴c=2或3或4.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1.稳定 2.CE AD BC 3.40 4.8 5.2 6.27.解:(1)S△ABC=12AB·CE=12×6×4.5=13.5.(2)∵S△ABC=12BC·AD,∴BC=2S△ABCAD=2×13.55=5.4.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三角形的内角第1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1.D 2.B 3.30° 4.(1)27(2)29(3)595.解:∵∠BAC=65°,∠C=30°,∴∠B=85°.∵DE∥BC,∴∠BDE=180°-∠B=180°-85°=95°.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1.C 2.A 3.D 4.B 5.40°6.解:∵∠A=70°,CE,BF是△ABC的两条高,∴∠EBF=20°,∠ECA=20°.又∵∠BCE =30°,∴∠ACB=50°,∴在Rt△BCF中,∠FBC=40°.7.证明:∵∠ACB=90°,∴∠A+∠B=90°.∵∠ACD=∠B,∴∠A+∠ACD=90°,∴∠ADC =90°,∴CD⊥AB.11.2.2三角形的外角1.70° 2.> 3.C 4.A5.解:∵∠ACE=140°,∴∠ACB=40°.∵∠A=80°,∴∠1=40°+80°=120°.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多边形1.A 2.B 3.B 4.B 5.18 6.457.解:(1)六边形ABCDEF,它的内角是∠A,∠B,∠C,∠D,∠E,∠F.(2)如图所示.(3)如图,∠DCG即为点C处的一个外角(答案不唯一).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1.C 2.A 3.D 4.B 5.230° 6.1307.解:设该多边形是n边形.由题意可得(n-2)·180°=3×360°,解得n=8.故该多边形为八边形.8.解:根据题意,设四边形ABCD的四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3x,4x,5x,6x,则3x+4x+5x+6x=360°,解得x=20°.∴这四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60°,80°,100°,120°,则这个四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120°,100°,80°和60°.。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限时满分培优测试)-八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培优必刷题【人教版】(原卷版)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限时满分培优测试)-八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培优必刷题【人教版】(原卷版)

【拔尖特训】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培优必刷题【人教版】专题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限时满分培优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本试卷满分100分,建议时间:30分钟.试题共23题,其中选择10道、填空6道、解答7道.试题包含基础题、易错题、培优题、压轴题、创新题等类型,没有标记的为基础过关性题目.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长沙)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3,4B.2,2,7C.4,5,7D.3,3,62.(2023春•伊川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是()A.AD B.BE C.CF D.BF3.(2023春•太康县期末)在△ABC中,AB=4cm,AC=6cm,若BC的长为整数,则BC的长可能是()A.13cm B.8cm C.2cm D.1cm4.(2023春•亭湖区期中)如图,为了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P,测得P A=15米,PB=10米,那么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6米B.8.7米C.18米D.27米5.(2022秋•开封期末)如图,在上网课时把平板放在三角形支架上用到的数学道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对顶角相等C.垂线段最短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6.(2023春•文山市期末)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7.(易错题)(2022秋•溧水区期末)如图所示,从点A到点G,下列路径最短的是()A.A→B→F→G B.A→C→F→G C.A→D→F→G D.A→E→F→G8.(易错题)(2023春•衡山县期中)若△ABC边为a、b、c,则|a﹣b﹣c|+|b+c﹣a|﹣|c﹣a﹣b|=()A.﹣3a﹣b﹣c B.a+3b+c C.a+b﹣3c D.﹣3a+b+3c9.(易错题)(2023春•高明区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②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③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的高是直线,角平分线是射线,中线是线段.A.1个B.2个C.3个D.4个10.(培优题)(2023•兴宁区校级模拟)如图,在△ABC中,D为AC的中点,连接DB,取DB的中点F,连接AF,若△ADF的面积是1,则△ABC的面积是()A.2B.4C.6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2023春•高港区期中)已知△ABC的两条边a,b的长分别为1.5和7.5,则使△ABC周长最大时,第三边c的正整数值是.12.(2023春•徐汇区校级期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1﹣a,9,则a的取值范围是.13.(易错题)(2022秋•青神县期末)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30cm,AB比AC 长4cm,则△ACD的周长为.14.(2022秋•白云区期末)如图,在△ABC中,如果过点B作PB⊥BC交边AC于点P,过点C作CQ⊥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Q,那么图中线段是△ABC的一条高.15.(培优题)(2023春•碑林区校级期中)如图,AD为△ABC的中线,△ABD的周长为23,△ACD的周长为18,AB>AC,则AB﹣AC为.16.(培优题)(2023春•晋中期末)如图,AD是△ABC的中线,E为线段AD的中点,过点E作EF⊥BC 于点F.若S△ABC=16,BD=3,则EF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2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21秋•会泽县校级月考)(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是;(只填图形序号)(2)对不具有稳定性的图形,请适当地添加线段,使之具有稳定性.18.(2023春•惠东县校级期中)如图,AD,BE分别是△ABC的高,AC=5,BC=12,BE=9,求AD的长.19.(易错题)(2022秋•南阳期末)已知△ABC(如图),按下列要求画图:(1)△ABC的中线AD;(2)△ABD的角平分线DM;(3)△ACD的高线CN;(4)若C△ADC﹣C△ADB=3,(C表示周长)且AB=4,则AC=.20.(易错题)(2022春•中宁县期中)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AB=7cm,AD=5cm,△ABD的周长是18cm,求BC的长.21.(培优题)(2021秋•威县期末)在△ABC中,BC=8,AB=1;(1)若AC是整数,求AC的长;(2)已知BD是△ABC的中线,若△ABD的周长为10,求△BCD的周长.22.(培优题)(2023春•襄州区月考)已知a,b,c满足|a﹣2√2|+√b−5+(c−3√2)2=0.(1)求a,b,c的值;(2)以a,b,c为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3.(培优题)(2023春•丰泽区校级期中)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1)化简代数式:|a+b﹣c|+|b﹣a﹣c|=.(2)若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腰长AB.。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配套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配套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配套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比如下: ①2:3:4; ②1:2:3; ③2:4:6; ④3:3:6; ⑤6:6:10; ⑥6:8:10,其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解: ①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x,3x,4x,则2x+3x>4x,故能构成三角形; ②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x,2x,3x,则x+2x=3x,故不能构成三角形; ③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x,4x,6x,则2x+4x=6x,故不能构成三角形; ④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x,3x,6x,则3x+3x=6x,故不能构成三角形; ⑤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6x,6x,10x,则6x+6x>10x,故能构成三角形; ⑥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6x,8x,10x,则6x+8x>10x,故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A. 1cmB. 3cmC. 5cmD. 6cm【答案】A【解析】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1<第三边的长<7,故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1cm.故选:A.直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得出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3.如图,AD,BE,CF依次是△ABC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 AE=CEB. ∠ADC=90∘C. ∠CAD=∠CBED. ∠ACB=2∠ACF【答案】C【解析】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C. 不存在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形D. 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锐角,则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解:A、错误,内角为30°,30°,120°的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B、正确,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C、错误,内角为30°,30°,120°的三角形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形;D、错误,内角为30°,30°,120°的三角形有两个锐角,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根据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一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一个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5.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略6.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ABCD,E,F,G,H分别是四条边上的中点,为了使它更加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A. A,C两点之间B. E,G两点之间C. B,F两点之间D. G,H两点之间【答案】B【解析】选项A,C,D中都构成了三角形,增加了稳定性;选项B中,木条钉在E,G两点之间,没有构成三角形.故选B.7.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A. 都是直角三角形B. 都是钝角三角形C. 都是锐角三角形D.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都是锐角三角形.【解答】解:如图,沿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剪开即可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钝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两个钝角三角形.,如图,直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因为剪开的边上的两个角互补,故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都是锐角三角形.故选C.8.如图,△ABC的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周长为22,AM是边BC上的中线,△AB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则BC长的可能值有()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依据△ABC的周长为22,△AB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可得2<BC<11,再根据△ABC的三边长均为整数,即可得到BC=4,6,8,10.【解答】解:∵△ABC的周长为22,△AB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2<BC<22−BC,解得2<BC<11,又∵△ABC的三边长均为整数,△AB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AC=22−BC−22=10−12BC,为整数,∴BC边长为偶数,∴BC=4,6,8,10,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9.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一定在三角形的________,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_.【答案】内部;重心【解析】略10.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D边上一点.(1)以A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个,它们是;(2)∠1是△和△的内角;(3)在△ACE中,∠CAE的对边是.【答案】3△ACE,△ACD,△ACBBCECDECE【解析】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1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点B,点C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ABC中BC边上的高AD;(2)画出△ABC中AC边上的中线BE;(3)直接写出△ABE的面积为.【答案】解:(1)如图所示,线段A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线段BE即为所求.(3)4.【解析】(3)解:∵S△ABC=12BC⋅AD=12×4×4=8,∴△ABE的面积=12S△ABC=4.12.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b、c满足(b−5)2+(c−7)2=0,a为方程|a−3|=2的解,求△ABC的周长,并判断△ABC的形状.【答案】解:∵(b −5)2+(c −7)2=0,∴{b −5=0,c −7=0,解得{b =5,c =7,∵a 为方程|a −3|=2的解,∴a =5或1,当a =1,b =5,c =7时,三边长分别为1,5,7,1+5<7,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 =1不符合题意;当a =5,b =5,c =7时,三边长分别为5,5,7,5+5>7,能组成三角形,故a =5符合题意,∴△ABC 的周长=5+5+7=17.∵a =b =5,∴△ABC 是等腰三角形.【解析】要注意检验三边长能否构成三角形.13. 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m −2,2m +1,8.(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ABC 的三边均为整数,求△ABC 的周长.【答案】解:(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m +1−(m −2)<82m +1+m −2>8, 解得:3<m <5;(2)因为△ABC 的三边均为整数,且3<m <5,所以m =4.所以,△ABC 的周长为:(m −2)+(2m +1)+8=3m +7=3×4+7=19.【解析】(1)直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不等式组求出答案;(2)利用m 的取值范围得出m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14.如图,已知P是△ABC内一点.求证:PA+PB+PC>1(AB+BC+AC).2【答案】证明:在△ABP中,PA+PB>AB; ①在△PBC中,PB+PC>BC; ②在△PAC中,PA+PC>AC. ③ ①+ ②+ ③,得2(PA+PB+PC)>AB+BC+AC,(AB+BC+AC).即PA+PB+PC>12【解析】见答案15.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呢?通过尝试,列表如下:火柴棒根数356示意图形状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用4根火柴棒能搭成三角形吗?(2)用8根、12根火柴棒分别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答案】解:(1)用4根火柴棒不能搭成三角形.(2)用8根火柴棒能搭成一种三角形,示意图如图 ①所示;用12根火柴棒能搭成三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即:(4,4,4),(5,5,2),(3,4,5),示意图如图 ②所示.【解析】见答案。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典型例题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典型例题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典型例题1.如图,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解析:依照三角形的看法,不重复、无遗漏地找出所有的三角形,要点在于依照某种顺序去找。

解:能够边为序次找:BC 为边的共 4 个,分别是:△△BCF, △BCE; AC 为边的 2 个(其中重复一个)ABC,△BCD,,分别是:△ ACF,△ ACB (与前面重复);同理可得 AB 为边 1 个,是△ ABD;CD 为边 1 个,为:△ CDE; 以 BF 为边 1 个,为△BEF ;AD 、AF 为边已计。

共8 个。

2.如图,在△ABC 中, AB =AC,AC 边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解析:因为中线BD 中的点 D 为 AC 边的中点,所以AD = DC,造成所分的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就在于BC 边与 AB 、 AC 边的不等,故应分类谈论。

解:如图,设AB = x,则 AD = DC =x(1)若 AB +AD = 12,即x= 12,得 x= 8即 AB =AC =8则 DC =4,故 BC = 15- 4= 11此时 AB + AC > BC,可组成三角形;(2)若 AB +AD = 15,x= 15,∴ x= 10即 AB =AC = 10,则 DC = 5,故 BC = 12-5= 7显然此时可组成三角形综上,三角形的各边长为:8,8,11 或 10,10,73.(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5cm 和 6cm,求第三边 c 的取值范围及三角形周长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4, 4 x 和 3 x,求 x 的取值范围;(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a-1 和 a+ 1,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依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所以较简单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解:( 1)( 6- 5) cm<c<( 6+ 5) cm∴1cm< c<11cm设周长为pcm又因另两边分别为5cm 和 6cm∴[( 5+6)+ 1] cm < p<[11 +( 5+ 6) ] cm即 12cm< p< 22cm(2)依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x- 3x< 14<4x+3x ∴ 2<x< 14(3)∵ a- 1< a< a+ 1又∵三角形的三边长为正∴a- 1> 0即 a>1又∵ a+ 1< a+( a- 1)∴a> 2∴a> 24.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 A , B ,C 三条农村,图中的线段表示道路,某邮递员从 A 村送信到 B 村,总是走经过 C 村的道路,不走经过 D 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证明。

三角形三线练习题

三角形三线练习题

三角形三线练习题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常涉及到许多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其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三角形的三条特殊线段,分别是垂直线、中位线和角平分线。

掌握和理解这三条线段的性质对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题目非常有帮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三角形三线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些线段的认识和运用。

第一题:已知三角形ABC,AD是BC的中点,AE是BC的角平分线,EF是AB的垂直线段。

若DE的长度为6cm,求BC的长度。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AD是BC的中点,即AD=DC。

- 公式角平分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E:EC = AB:BC。

- 由垂直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EF ⊥ AB。

设BC的长度为x,则AD=DC=x/2。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E:EC=AB:BC=AD:DC=1:1/2=2:1。

由此,我们可以设AE的长度为2y,EC的长度为y。

由垂直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EF ⊥ AB,即EF和AB垂直相交。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EF²+AF²=AE²,即EF²+y²=(2y)²,化简得到EF²+y²=4y²。

又由题意可知,DE是垂直线EF的一条段,即DE ⊥ EF。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DE和EF垂直相交,那么我们可以运用勾股定理,得到EF²+DE²=DF²,即EF²+6²=DF²。

由此,我们得到EF²+6²=DF²=EF²+y²。

将上面两个等式相等,得到4y²=EF²+y²,整理得到3y²=EF²,化简可得EF = √3y。

又根据垂直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EF²+DF² = ED²。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练习题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练习题

与三角形的边、角有关的练习1、 对于下面每个三角形,过顶点A 画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

2、 对于下面第个三角形,过顶点A 画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

3、如图(1),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请根据线段中线的几何表示填空: AB=2 ,BD= ,AE=214、如图(2),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请根据角平分线的几何表示填空: ∠1= ,∠3=∠ =21,∠ACB=2 ,∠4= . 5、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三角形的一边长6㎝,求其他两边长。

6、(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6,一边等于5,求它的周长。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9,一边等于4,求它的周长。

7、如图(3),△ABC 中,AB=2㎝,BC=4㎝,△ABC 的高AD 与CE 的比是多少? 8、如图(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DE 交AB 于E ,DF ∥AB ,DF 交AC 于F ,图中∠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00°,它是几边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1,它是几边形? 11、已知一个n 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 (1)求n ;(2)求这个n 边形的内角和;(3)从这个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几条对角线?C CB B B AA A CCBBBAAA4(2)321FED (1)F E D CCBBAA (3)ED CBA1(4)2F E D CBA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比是7︰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和对角线各是多少条? 13、△ABC 中,∠B=∠A +10°,∠C=∠B +10°, △ABC 的各内角的度数。

14、如图(5),AD ⊥BC,∠1=∠2,∠C=65°,求∠BAC 15、如图(6),AB ∥CD,∠A=45°,∠D=40°,求 ∠1与∠2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π数学新人教八年级上册
之精讲精练
【题型7】三角形的“三线”综合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A.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以上答案都不对【变式训练】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以上都有可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B.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C.三条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3.至少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4.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三角形的中线
C.三角形的高
D.三角形的中位线
5.可以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高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C.三角形的中线
D.无法确定
6.在三角形中,交点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有()
①三角形的三条高线②三角形的三条中线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④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7.如果一个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