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合集下载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我们矿配有专职维检队伍,坚持每15天对安全监控设备进行一次调校和测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同时,井下采掘工作面、各转载点、主要巷道等严格按照规定安设安全监控传感器,均能实现报警、断电功能。

我们每15天校验一次甲烷传感器,专职维检员使用标准气样,在传感器设置地点进行一次调校,并建立调校记录。

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也定期测试,测试程序符合要求。

1、每15天,专职维检员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测试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并记录测试结果。

2、我矿所有安全监控设备都具备故障闭锁功能,能在发生故障时自动闭锁。

3、我矿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等图纸资料完整,并定期更新。

4、目前我矿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不存在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5、我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瓦斯、水、火等灾害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和设备,能有效防治瓦斯、水、火等重大灾害。

6、我矿建立了完善的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瓦斯检查和请示报告制度等23项管理制度,并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瓦斯超限情况。

7、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不涉及突出煤层或煤巷条带位于开采应力集中区的问题。

8、我矿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4.1m3/h,最大涌水量为3.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第8段。

6. 我们的矿为生产矿井,因此不涉及责令停产停工整改煤矿未制定并落实整改期间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我们坚持只排查不治理、假排查假治理、甚至明停暗开、假借隐患整改之名,行违法违规生产建设之实的行为。

根据公司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并结合矿井实际,目前影响我们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风险有两项。

第一项是xxx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风险,我们采取了加强综采面通风管理、在上隅角安装抽放管路、安排专职瓦检员对上隅角进行定期检测等管控措施。

第二项是xxx备采工作面设备安装风险,我们采取了加强职工培训等管控措施。

9、瓦斯抽放泵站有4块警告标识损坏,需要更换。

整改方案:更换瓦斯抽放泵站4块损坏警告标识。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神龙煤矿自2017年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以来,严格按照两级集团公司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责任体系建设为重点,管控措施落实为核心,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新的一年,为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矿井认真进行了自检自查,积极组织矿井相关单位完成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工作,形成了我矿的《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具体报告如下:一、煤矿概况1、矿井基本情况神龙煤矿位于的交界处,行政区划属乡、乡和湾乡管辖,始建于1971年,1997年12月13日由地方国营煤矿整体划归煤电集团公司。

矿井三证一照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为合法生产矿井,2018年3月,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

矿井田面积为28.0304km2,批准开采2#、10#、11#煤层,未出现超层越界开采,地质储量1.41亿吨,可采储量1.07亿吨,核定生产能力300万吨/年,公告生产能力300万吨/年,可采年限25.5年。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9.2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1.41m3/t,矿井总进风量为15273m3/min,总回风量为15469m3/min。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正常涌水量为200-250m3/h,最大涌水量为280m3/h,地质构造为简单,无冲击地压,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于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2、矿井证照情况神龙煤矿合法依规生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均合法有效,详细情况如下:1、采矿许可证号:XXXXXX,有效期:2013年3月15日至2043年5月5日。

2、安全生产许可证号:(晋)MK安许证字〔2017〕XXXX,有效期:2017年9月5日至2019年5月17日。

3、营业执照证号:XXXXX,有效期长期。

4、矿长资格证号:XXXXXXX,有效期:2016年5月27日至2019年5月27日。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工作安排,深入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号)、晋煤执发〔2018〕374号、xxx文件精神和集团公司要求,及时化解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有效治理消除重大隐患,我公司进行了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一、煤矿企业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目前为正常生产矿井。

(二)生产经营情况2018年1-7月份生产原煤66.42万吨,精煤32.69万吨,销售原煤1.91万吨,销售精煤26.6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实现利润1.32亿元,实现利税2.04亿元,上交税金0.95亿元,单位生产成本为183.64元。

(三)人员构成及队伍稳定性我公司成立了以“六长”(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通风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副总工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构,并设置了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地测科、隐患办、网络信息科、培训中心等中层管理部门以及综采队、掘进队、开拓队、通风队、机电队、运输队、监网队、管网队、探水队等生产队组。

目前,公司拥有大中专毕业生1170人,注册安全工程师4人,工程师30人,助理工程师128人。

煤矿“六长”及副总工共11人,煤炭类本科学历10人,全部取得中级职称。

安全管理人员123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62人,中专学历40人。

班组长和特种作业人员198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81人,中专学历105人,特有工种从业人员682人,其中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93人,中专(中技)学历453人。

各类人员学历及执业资格均达到要求。

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通过审批,严格执行。

XX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XX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XX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XX煤矿进行重大风险分析和研判,以提供决策者有效的参考。

通过对XX煤矿现有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存在的重大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一、引言XX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矿之一,其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矿工的健康安全。

因此,对XX煤矿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研判显得尤为重要。

二、风险因素分析针对XX煤矿的重大风险,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地质构造不稳定风险:XX煤矿所在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褶皱等构造,容易导致矿井地质构造不稳定,增加矿井塌陷和山体滑坡的风险。

2.矿井瓦斯爆炸风险: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而XX煤矿是高瓦斯矿井,瓦斯爆炸风险较大。

同时,煤与瓦斯浓度超标、通风不畅等也会增加爆炸的风险。

3.设备设施老化风险:XX煤矿的部分设备设施年限较长,存在老化、损坏的问题,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增加安全隐患。

4.人为因素风险:矿工对安全的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加班加点等现象普遍存在,容易引发人为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

三、风险研判与对策结合XX煤矿现有的风险因素和实际情况,我们对各类风险进行了研判,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1.矿井地质构造不稳定风险:对于矿井地质构造不稳定的风险,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提前发现和评估地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完善支护体系,设置排水设备,防止塌陷和滑坡的发生。

2.矿井瓦斯爆炸风险:针对瓦斯爆炸风险,应加强瓦斯检测与防治工作,定期检查瓦斯浓度,安装瓦斯检测仪等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瓦斯超标情况。

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确保矿井内通风畅通。

3.设备设施老化风险:对于设备设施老化的风险,应实施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更换,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人为因素风险: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范。

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疲劳作业导致的事故。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编制单位:煤矿编制日期:2018年7月30日目录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构成.............................................................................................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第四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及内容.........................................................................................一、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二、风险辨识评估内容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析及辨识评估.................................................................................................一、矿井顶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矿井水害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三、矿井火灾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四、矿井瓦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五、矿井提升运输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六、矿井机电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七、矿井粉尘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第五章矿井重大安全风险评估结论.............................................................................................第六章矿井安全风险管控措施.....................................................................................................xx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矿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从2018年7月20日至2018年7月30日。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煤矿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我根据现有数据和实地调查中的观察,得出以下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1. 风险一:矿井爆炸煤矿存在矿井爆炸的风险。

这主要由于煤矿中积存的可燃气体和粉尘引发的爆炸。

由于煤矿通风系统存在漏风和气流不畅的情况,火花或明火可能引发爆炸。

此外,煤层中的甲烷气体浓度超过爆炸极限也是引发矿井爆炸的风险因素。

2. 风险二:坍塌和顶板事故煤矿存在坍塌和顶板事故的风险。

由于开采煤炭过程中,采煤机和巷道机械对煤层进行剧烈震动,导致煤层松动。

同时,顶板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当煤层松动和顶板失稳时,可能导致坍塌和顶板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3. 风险三:煤尘爆炸煤矿存在煤尘爆炸的风险。

尘埃爆炸是指煤矿中煤尘与氧气相遇并遭受外部能量源引发爆炸。

在煤矸石堆场、磨煤机、输送设备等地方,煤尘积聚的可能性较高。

当煤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到火源或静电等能量源,可能引发煤尘爆炸。

4. 风险四:瓦斯爆炸煤矿存在瓦斯爆炸的风险。

瓦斯是煤层中最常见的可燃气体之一,其高浓度与空气混合时,遇到火源或静电等能源可能引发爆炸。

由于部分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导致瓦斯浓度超过爆炸极限的风险增加。

针对以上风险,我向您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煤矿通风管理,确保通风系统运行正常,及时修复漏风和堵塞。

2. 严格执行瓦斯抽放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瓦斯抽放设备,保持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 定期进行煤矿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对煤尘的控制和清理措施,避免积尘引发爆炸。

4. 提高矿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

总之,煤矿存在矿井爆炸、坍塌和顶板事故、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等风险。

只有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制定科学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得到有效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风险对矿工和环境的威胁。

希望您能重视这份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谢谢!此致礼敬日期。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1)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1)

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2018年8月28日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一、企业概况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南12km 处的白堂乡党家沟村~上黑水沟村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于平鲁区白堂乡管辖。

井田地理位置:东经:112°17′20″—112°20′24″;北纬:39°24′01″— 39°25′05″。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文件,确定以“山西西易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对原“山西朔州平鲁党家沟新井煤矿有限公司”、原“山西朔州党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朔州下黑水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企业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0月1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证号为C140002009101220038688的采矿许可证,井田范围由1~14号坐标点圈定,井田面积为5.342km2,批采3-11号煤层,批准开采深度标高为1460m~980m,有效期限:自2012年10月12日至2026年10月12日。

2014年6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行发[2014]716号《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等两座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的批复》,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a。

矿井煤层保有储量11657万吨,可采储量为7045万吨。

我矿4-1号煤层资源枯竭,5号、9号煤层配采,为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属Ⅱ类自燃煤层,井下地温正常,矿井地质构造简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时为30m3/h。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型。

配采项目手续情况: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煤层配采的批复(晋煤行发【2014】990号);2015年7月朔州市煤炭工业局以朔煤发【2015】107号“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矿井4-2、5、9号煤层配采项目初步设计批复”;2015年8月朔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朔煤监字【2015】39号“关于朔州平鲁区西易党新煤矿有限公司4-2、5、9号煤层配采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版)审查的批复。

煤矿重大风险研判分析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研判分析报告

年煤矿重大风险研判报告————————————————————————————————作者:————————————————————————————————日期:达县幺塘岩尔联办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编制:安全科2018年8月1日《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会审表会审时间主持人会审地点会审内容达县幺塘岩尔联办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会审人员职务姓名职务姓名生产科长生产副矿长通风科长安全副矿长安全科长机电副矿长机电科长技术负责人(总工)调度主任矿长地测科长编制会审意见:为确保本矿安全生产与煤矿重大风险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以防范遏制各类事故为目标,深化专项行动,坚持查大系统、控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根据州市达川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省煤监局关于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的通知》(达川煤监[2018]7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分析研判本矿重大风险,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风险可控、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达县幺塘岩尔联办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一、成立重大风险分析研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袁诗轩(矿长)副组长:郎华勇(安全副矿长)、张杰(技术负责人)、易正群(生产副矿长)、孟基明(机电副矿长)成员:各科、各队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安全科科长田祖明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副组长负责组织各科室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析研判分管专业的重大风险,并提交安全科进行汇总。

二、工作要求分析研判小组要深入井上、下现场勘查,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对我矿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重大风险危险源进行了分析研判及等级划分;最后得出分析研判的结论与对策建议。

这项工作对防范减少煤矿事故损失和职业伤害,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一、煤矿企业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目前为正常生产矿井。

(二)生产经营情况xx年1-7月份生产原煤66、42万吨,精煤32、69万吨,销售原煤1、91万吨,销售精煤26、6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实现利润1、32亿元,实现利税2、04亿元,上交税金0、95亿元,单位生产成本为183、64元。

(三)人员构成及队伍稳定性我公司成立了以“六长”(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通风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副总工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构,并设置了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地测科、隐患办、网络信息科、培训中心等中层管理部门以及综采队、掘进队、开拓队、通风队、机电队、运输队、监网队、管网队、探水队等生产队组。

目前,公司拥有大中专毕业生1170人,注册安全工程师4人,工程师30人,助理工程师128人。

煤矿“六长”及副总工共11人,煤炭类本科学历10人,全部取得中级职称。

安全管理人员123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62人,中专学历40人。

班组长和特种作业人员198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81人,中专学历105人,特有工种从业人员682人,其中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93人,中专(中技)学历453人。

各类人员学历及执业资格均达到要求。

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通过审批,严格执行。

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根据矿井实际,建立健全完善;年初与各级干部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个个身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保障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的落实,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机构和制度保障。

二、“突出问题”对照自查情况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监察[xx]16号文所列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逐项进行了对照自查,具体情况如下:(一)采掘接替失调组织生产1、矿井开拓、准备、生产和抽采煤量比例失调,造成采区、工作面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目前我矿三量情况为:开拓煤量为1984、15万吨,准备煤量为541、75万吨,回采煤量为123、04万吨,(抽采煤量不涉及),三量保持平衡,不存在比例失调;采掘工作面严格按照批复的采掘计划定额、定员组织生产,不存在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2、不按采区设计组织施工或随意修改采区设计,人为将一个采区划分为多个采区,规避“剃头下山”开采和采掘工作面个数限制。

我矿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不存在随意修改采区设计和人为将一个采区划分为多个采区,不存在规避“剃头下山”开采和采掘工作面个数限制。

3、相邻区段采煤工作面回采未结束,强行沿空施工下一区段回采巷道。

我矿在相邻采煤工作面之间留有25m宽的保安煤柱,未使用沿空留巷和沿空送巷的施工方法。

4、煤层群开采上部煤层期间,未留有足够的稳定时间,强行提前施工近距离下临近煤层回采巷道等。

我矿现主采2#煤层,属单层开采,不涉及煤层群开采。

(二)主要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不可靠1、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

我矿为生产矿井,井下通风、排水、机电、运输等各系统完善可靠,满足生产需要,不存在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

2、下山采区未形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便施工回采巷道。

按照设计要求,在井底车场设置了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仓(有效容量为1600m3)。

中央水泵房内设3台MD280-439型水泵,配套YB4501-4型电动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路选用2趟φ2457型无缝钢管(一用一备)沿管子道、主斜井井筒敷设至地面污水处理中心。

各工作面及积水地点均配备了小水泵及敷设了闭合的排水管路系统。

三台水泵经资质单位检测合格,现运行正常;井下不存在采区未形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便施工回采巷道。

3、人为减少回采巷道和掘进期间回风、运输等系统巷道,相临采煤工作面之间共用巷道,掘进工作面之间随意施工联络巷,造成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我矿回采和掘进工作面均实现独立通风,通风系统完善、可靠。

运输系统全部独立运输,不存在相临采煤工作面之间共用巷道,掘进工作面之间随意施工联络巷现象。

4、同一条回采巷道人为分多头进行施工或从相邻采区、相邻水平“借道”组织施工。

我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不存在同一条回采巷道人为分多头进行施工或从相邻采区、相邻水平“借道”组织施工。

5、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

我矿属低瓦斯矿井,单层开采,采掘工作面均实现独立通风。

6、采煤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辅助通风。

我矿综采工作面采用“U”形通风方式,不存在局部通风机辅助通风。

7、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需要等。

我矿风门、风桥、密闭等各项通风设施全部严格按照设计和标准进行施工、构筑,完善、可靠,满足通风需要。

(三)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1、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实时上传数据。

我矿安装了一套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型,于xx年升级改造完毕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验收。

井下共安装了18台监控分站、22个瓦斯传感器、5个风速传感器、17个烟雾传感器、26个CO 传感器、10对风门传感器、11个温度传感器、16个运输开停传感器、9个馈电状态控制传感器、4个二氧化碳传感器,各种传感器备用数量充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井下实现了对甲烷浓度超限报警和断电、各用风地点风速、以及各种设备开停状态监测。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和故障电闭锁的三大闭锁功能。

本系统设计合理、安装到位、运行正常,实现了矿井24小时实时监控。

2、安全监控设备不进行定期调校、测试。

我矿配有专职维检队伍,坚持每15天对安全监控设备进行一次调校和测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3、安全监控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不能实现报警、断电等功能。

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各转载点、主要巷道等严格按照规定安设安全监控传感器,均能实现报警、断电功能。

4、甲烷传感器未定期进行调校,未使用空气气样和标准气样在设备设置地点进行调校,调校时间不符合规定。

我矿每15天校验一次;专职维检员使用标准气样,每15天在传感器设置地点进行一次调校,并建立调校记录。

5、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未定期测试,测试程序不符合要求。

专职维检员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每15天对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测试,并建立测试记录。

6、安全监控设备不具备故障闭锁功能。

我矿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风筒传感器、局扇开停传感器等,在发生故障时全部能实现闭锁功能。

7、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等图纸资料不全、不及时更新。

我矿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等图纸资料健全完善,并根据采掘情况及时更新。

8、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新系统尚未完成升级,原有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行。

我矿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目前不存在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四)重大灾害治理管理不到位1、矿井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相关机构和人员不健全。

我矿成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瓦斯、水、火等灾害防治管理机构,配有专职瓦斯检查人员18人,配有3名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队配备了14名探放水特种作业人员、1名探放水技术员、3名物探员及8台探放水专用钻机,束管监测操作人员3名。

不存在冲击地压灾害。

2、人为减少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相关巷道工程、钻孔工程,人为缩减瓦斯抽采时间,边掘边抽、边采边抽,甚至不具备条件强行组织采掘施工。

我矿在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方面,严格落实重大灾害防治措施,由矿长总负责、各分管领导协助,确保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所需人员、物资、资金到位,使重大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3、瓦斯检查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瓦斯超限没有采取停电撤人、分析原因、停产整改和追究责任等四项措施。

我矿根据《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建立完善了《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和请示报告制度》等23项管理制度,瓦斯检查人员能够按照既定的巡回检查路线,进行瓦斯检测,并做到瓦斯检测牌板、检查手册和瓦斯台帐数据“三对口”。

在局部发生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按照停电撤人、分析原因、停产整改和追究责任等四项措施进行处理。

4、埋深大于700m的突出煤层或煤巷条带位于开采应力集中区,采用在本巷道施工顺煤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我矿属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8 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44 m3/min。

该项为不涉及项。

5、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未查明组织生产建设。

我矿为单独保留矿井,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4、1m3/h,最大涌水量为16、99m3/h。

委托资质单位编制水害综合防治报告,每月相关人员对井田范围内地表及周边矿井进行调查,相互了解双方情况,做到了矿井水文地质清楚。

6、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不落实。

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为Ⅱ级,xx年7月,我公司委托xx煤炭设计院对我矿防灭火进行专项设计,本矿回采工作面严格按照《防灭火设计说明书》安装了注氮系统、喷洒阻化剂系统、束管监测系统。

选用DT-800/6型井下注氮系统。

主要负担井下综采工作面注氮和防灭火任务;选用BH-40/2、5型矿用阻化剂多用泵。

流量40L/min。

为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喷洒阻化剂服务;矿井安设1套JSG-8型束管采样系统,对综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等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时时监测。

7、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在应力集中区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掘作业等。

我矿地质构造简单,不存在冲击地压灾害。

(五)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1、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两个关键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我矿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均能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积极主动尽职尽责。

2、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制内容不符合要求。

我矿坚持每年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

3、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内容不符合矿井实际。

我矿坚持每年对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

采掘作业规程严格按照矿井设计、采掘工艺、地质说明书和井下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经会审后,进行学习贯彻,能够有效的指导安全生产。

4、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机制未建立完善,未保证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执行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具体的绩效考核办法,每月组织对岗位责任制履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进一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