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面)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面)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面)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放电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高温电炉Si + 2CO ↑(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SiCl4 + 2H2高温Si(纯)+ 4HCl必修二1、Li与O2反应(点燃): 4Li + O2 2Li2 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 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2HF Cl2+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前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总结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与建议。

正文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组成: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物质的状态: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明物质的状态,如(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g)表示气体、(aq)表示溶液。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考虑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通过系数调整平衡。

3.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平衡原则: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首先平衡难平衡的元素与复杂的离子,然后平衡易平衡的单质和复杂离子,最后平衡其余部分。

•用最小整数比例平衡: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应尽量采用最小整数比例,避免出现小数或分数。

4.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的使用:化学方程式可用于表示化学反应、计算反应产物的质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保留原子数量、原子种类与电荷的平衡,避免出现错误。

结尾通过对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总结,我们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平衡方法,并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实践与应用,加强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本文对同学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中的方程式仅为举例,实际应根据实验结果或已知数据进行确定。

前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本文将总结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技巧与建议。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必备化学方程式归纳汇总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它为我们了解物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知识。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化学方程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归纳汇总必修一、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化学方程式。

一、必修一中的重要化学方程式:1.酸和金属的反应:酸+金属=相应的盐+氢气例如:2HCl+Zn=ZnCl2+H2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碱=相应的盐+水例如:HCl+NaOH=NaCl+H2O3.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酸+碳酸盐=相应的盐+水+二氧化碳例如:2HCl+CaCO3=CaCl2+H2O+CO24.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相应的盐例如:CaO+CO2=CaCO35.燃烧反应:烃+氧气=二氧化碳+水例如:C3H8+5O2=3CO2+4H2O6.金属与盐酸的反应:金属+盐酸=氯化金属+氢气例如:Zn+2HCl=ZnCl2+H27.碱金属和水的反应:2M+2H2O=2MOH(碱式)+H2例如:2Na+2H2O=2NaOH+H28.实验室制取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Zn+H2SO4=ZnSO4+H2以上是必修一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这些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二、必修二中的重要化学方程式: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82.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正极反应:正极:离子的还原→金属例如:2H++2e-=H2电解质溶液中的负极反应:负极:正离子的氧化→气体、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氧化物(除还原物)例如:2Cl-=Cl2+2e-3.阳离子分离检验:铁离子的检验:Fe2++3OH-=Fe(OH)3↓Fe3++3OH-=Fe(OH)3↓铜离子的检验:Cu2++2OH-=Cu(OH)2↓以上是必修二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基础知识和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基础知识和方程式总结

56.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v =Δc Δt 或v =ΔnVΔt 。

常用单位mol ·L -1·s -1、mol ·L -1·min-1或mol /(L·min )57.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5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外因)(1)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2)催化剂: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通常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4)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5)固体表面积:固体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59.化学平衡状态: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60.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等:v 正=v 逆≠0;②动: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③定: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6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v正=v逆。

(2)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除百分含量外其他在反应过程中变化的量,达到平衡后均不再发生变化,即“变化量均不变”)。

62.常见的放热反应(1)所有的燃烧反应,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大多数的化合反应;(4)活泼金属与酸或H 2O 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1、Li与O2反应(点燃):2、K与H2O的反应:3、卤素单质氟与氢气反应:4、卤素单质氯与氢气反应:5、卤素单质溴与氢气反应:6、卤素单质碘与氢气反应:7、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溶液反应:8、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9、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10、Mg与H2O反应:11、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12、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13、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14、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电极反应式负极(锌): Zn—2e—=Zn2+正极(铜): 2H++2e—=H2↑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2H+=Zn2++H2↑15、氢气氧气燃料电池(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 2H2—4e—+4OH—=4H2O正极: 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16、氢气氧气燃料电池(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负极: 2H2—4e—=4H+正极: O2+4H++4e—=2H2O总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17、甲烷氧气燃料电池(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 CH4—8e— + 10 0H—=CO32-+7H2O正极: 2O2+4H2O+8e—=8OH—总反应方程式:CH4+2O2+2KOH=K2CO3+3H2O18、甲醇氧气燃料电池(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2CH3OH -12e- +16OH- = 2CO32- + 12H2O正极:3O2+ 12e- + 6H2O = 12OH-总反应方程式: 2CH3OH+3O2+4OH-==2CO32-+6H2O19、镁铝稀硫酸电池负极:Mg -2e-= Mg2+正极:2H++2e-=H2↑总反应方程式:Mg+2H+= Mg2++ H2↑20、镁铝氢氧化钠溶液电池负极: 2Al+8OH--6e- =2AlO2-+4H2O正极: 6H2O+6e- =3H2↑+6OH-总反应方程式:2Al + 2OH-+ 2H2O=2AlO2- + 3H2↑21、铜铝浓硝酸溶液电池负极: Cu-2e- =Cu2+正极: 4H++2NO3-+2e- =2NO2↑+2H2O总反应方程式: Cu+4H++2NO3-=Cu2++2NO2↑+2H2O22、铅蓄电池(以Pb和PbO2为电极材料,浓硫酸为电解质溶液)负极: Pb—2e—+ SO42-=PbSO4正极: PbO2+2e—+4H++SO42-= PbSO4+2H2O总反应方程式: Pb+PbO2+2H2SO4=2PbSO4+2H2O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4、高炉炼铁涉及的反应(教材50页):25、甲烷与O2的反应:26、甲烷与Cl2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7、乙烯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的反应:28、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29、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30、丙烯生成聚丙烯的反应:31、乙烯与氢气的反应:32、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33、乙烯与氯气的反应:34、乙烯与水的反应:35、氯乙烯制聚氯乙烯的反应:36、苯与O2的反应:37、苯与Br2的反应:38、苯与浓硝酸的反应:39、苯与氢气的反应:40、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41、乙醇的燃烧:4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43、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CH3CH2OH−−−−−−−−→−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CH3COOH44、用乙酸来除去水垢的反应:45、乙酸与金属钠的反应:46、乙酸与乙醇的反应:47、乙酸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48、甲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49、蔗糖水解反应:50、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51、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52、硬脂酸甘油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皂化反应):53、HgO受热分解:54、Ag2O受热分解:55、CO还原Fe2O3:56、Al 还原Fe2O3(铝热反应):57、Al 还原Fe3O4(铝热反应):58、电解NaCl:59、电解MgCl2:60、电解Al2O3:61、煤气化的反应:62、乙二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高聚物的方程:63、乳酸发生反应生成高聚物的方程:64、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果糖的结构简式:书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1、Cl-2、S2-3、O22-4、NH4+5、OH-6、CaCl2所含化学键有:7、NaOH 所含化学键有:8、Na2O2所含化学键有:9、H2O2所含化学键有:10、CO2所含化学键有:11、HCl 所含化学键有:12、H2O 所含化学键有:13、NH3所含化学键有:14、CH4所含化学键有:15、NH4Cl 所含化学键有:16、HClO 所含化学键有:。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高一化学必修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中化学方程式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记录方式,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所涉及到的摩尔数和反应条件都需要详细记录在方程式里面。

因此,学习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一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并针对不同的反应类型进行详细讲解。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的中和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之一。

中和反应的通式如下:酸 + 碱→ 盐 + 水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某种物质失去电子,而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从而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通式如下: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物 + 还原物例如,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的方程式为:4Fe + 3O2 → 2Fe2O33. 酸化物和金属的反应酸和金属的反应也十分常见。

当金属和酸反应时,通常会产生盐和氢气。

酸和金属的反应通式如下:酸 + 金属→ 盐 + 氢气例如,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方程式为:H2SO4 + Zn → ZnSO4 + H24. 烷基化、脱水和加水反应在烷基化的反应中,通常是通过给予烷基化剂与某些化合物反应来实现。

烷基化反应的通式如下:烷基化剂 + 化合物→ 烷基化产物例如,甲醇可以与苯反应,生成甲基苯的方程式为:CH3OH + C6H6 → CH3C6H5 + H2O脱水和加水反应可以看做是相反的反应,是指将水从化合物中产物的过程。

脱水反应的通式如下:化合物→ 脱水产物 + H2O例如,葡萄糖通过脱水反应可以生成葡萄糖酸的方程式为:C6H12O6 → C6H10O7 + H2O加水反应的通式如下:化合物+ H2O → 加水产物例如,乙烯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的方程式为:C2H4 + H2O → C2H5OH以上是高一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不同的反应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1.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2.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3.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4.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5.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6.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7.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8.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9.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10.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11.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12.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13.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14.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15.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16.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17.苯和氢气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18.乙烷和氯气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1 甲烷
2
1.甲烷燃烧 2O 2+CH 4
CO 2+2H 2O 3
2.甲烷与氯气光照(①→②→③→④)
4
分步 ①CH 4+Cl 2
CH 3Cl+HCl 合并 ①CH 4+Cl 2
CH 3Cl+HCl
5
②CH 3Cl+Cl 2
CH 2Cl 2+HCl ②CH 4+2Cl 2
CH 2Cl 2+2HCl
6
③CH 2Cl 2+Cl 2CHCl 3+HCl ③CH 4+3Cl 2 CHCl 3+3HCl
7
④CHCl 3+Cl 2CCl 4+HCl ④CH 4+4Cl 2 CCl 4+4HCl
8
3.甲烷高温分解 CH 4
C+2H 2
9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4.十六烷裂化:C
16H
34
C
8
H
18
+C
8
H
16
10
11
乙烯12
1.乙烯燃烧 CH
2=CH
2
+3O
2
2CO
2
+2H
2
O
13
2.乙烯与溴水反应 CH
2=CH
2
+Br
2
CH
2
BrCH
2
Br (1,2-二溴乙烷)
14
3.乙烯与水反应 CH
2=CH
2
+H
2
O CH
3
CH
2
OH
15
4.乙烯与氢气、氯气、氟化氢反应 CH
2=CH
2
+H
2
CH
2
CH
3
16
CH
2=CH
2
+Cl
2
CH
2
ClCH
2
Cl
17
CH
2=CH
2
+HCl CH
3
CH
2
Cl
18
5.乙烯反应生成聚乙烯 nCH
2=CH
2
[CH
2
CH
2
]
n
19 加热、加

催化

催化


乙烯与氧气反应 2CH 2=CH 2+O 2
2CH 3CHO
20
CH 2=CH 2+O 2
CH 3COOH
21
22 苯
23
1.苯燃烧 2 ○ +15O 2
12CO 2+6H 2O
24
2.苯与纯溴反应 ○ +Br 2
○ Br+HBr
25
3.苯与浓硝酸反应 ○ +HNO 3
○ NO 2+H 2O
26
4.苯与氢气反应 ○
2 ( 是6个CH 2各个C 相连接的简式,结构27
与之相同) 28 29 乙醇
30
催化


i
50-60℃



1.乙醇与钠反应 2C
2H
5
OH+2Na→2C
2
H
5
ONa+H
2

31
2.乙醇燃烧 C
2H
5
OH+3O
2
2CO
2
+3H
2
O
32
3.乙醇催化氧化总式 2C
2H
5
OH+O
2
2CH
3
CHO+2H
2
O (催化剂为铜或银)
33
分式 2Cu+O
22CuO 2CuO+2C
2
H
5
OH2Cu+2CH
3
CHO+2H
2
O
34
35
乙酸36
1.乙醛氧化 2CH
3CHO+O
2
2CH
3
COOH
37
2.乙酸与镁反应 2CH
3COOH+Mg(CH
3
COO)
2
Mg+H
2

38
3.乙酸与氧化铜反应 2CH
3COOH+CuO(CH
3
COO)
2
Cu+H
2
O
39
4.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CH
3COOH+NaOH CH
3
COONa+H
2
O
40
5.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2CH
3COOH+ Na
2
CO
3
2CH
3
COONa+H
2
O+CO
2

41



△点

6.乙酸与乙醇反应CH 3CH 2OH+CH 3COOH H SO 24

浓CH 3COOCH 2CH 3+H 2O
42 酯
43
1.乙酸乙酯与水反应 CH 3COOCH 2CH 3+H 2O
CH 3CH 2OH+CH 3COOH 44
2.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 CH 3COOCH 2CH 3+ 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 45
3.油脂反应 C 17H 35COOCH 2
CH 2
OH
46
C 17H 35
COOCH +3 H 2
O 3C 17H
35COOH+ CH OH
47
C 17H 35COOCH 2 CH 2 OH
48 49
50
51 C 17H 35COOCH 2 CH 2 OH
52
C 17H 353C 17H 35COONa+CH OH
53
C 17H 35COOCH 2 CH 2 OH
54
55

稀H 2SO 4

糖类
57
1.葡萄糖与氧气反应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58
2.葡萄糖发酵
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
59
3. 1分子麦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生成1分子葡萄糖与160 分子果糖;纤维素、淀粉水解:(C 6H 10O 5)n ,即有n 分子纤维素或淀粉,生成n 61 分子葡萄糖。

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是催化剂不同。

【鉴别葡萄糖使用新62 制的碱性Cu(OH)2溶液或银氨溶液】 63 64 补充:
65
1.氯乙烯加聚反应 nCH 2 [CH 2 C ] n
66
67
2.苯乙烯加聚反应 nCH 2 C ] n
68
69
3.烃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C x H y O z +(x+4y -2z )O 2xCO 2+2y
H 2O
70
点燃

选修化学与生活72
1.汽车尾气净化 2NO+2CO N
2+2CO
2
2NO
x
+2XCO=N
2
+2XCO
2
73
2.明矾水解 Al3++3H
2O Al(OH)
3
↓(胶体)+3H+
74
3.硬水软化煮沸 Ca(HCO
3)
2
CaCO
3
↓+CO
2
↑+H
2
O
75
Mg(HCO
3)
2
MgCO
3
↓+CO
2
↑+H
2
O
76
MgCO
3+H
2
O Mg(OH)
2
↓+CO
2

77
离子交换法 2NaR+Ca2+=CaR
2+2Na+
78
2NaR+Mg2+=MgR
2+2Na+
79
4.磺化煤再生 CaR
2+2Na+=2NaR+Ca2+
80
MgR
2+2Na+=2NaR+Mg2+
81 △


催化
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