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伤安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防止烫伤》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防止烫伤》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防止烫伤》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什么是烫伤,了解烫伤的危害。

2.能够掌握预防烫伤的方法。

3.能够做到自我保护,预防烫伤。

二、教学内容1.烫伤的危害:肌肤受损、神经受损、肿胀感、起泡或脱皮等现象。

2.预防烫伤的方法:不随便碰热水、热锅、火等热源;不玩火,不玩烟花;不随便开关电器,不触摸裸露导线;防止被热水或汽油等溅到;不在母亲做饭时到厨房玩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孩子们谈起一个小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2. 教学(30分钟)(1)教师写出“烫伤”两个字,让孩子们猜测什么情况下会烫伤,并说出烫伤会带来的危害;(2)教师引导孩子们探究如何预防烫伤,让孩子们说出预防烫伤的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给孩子们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电器,正确使用小锅、勺子煮水。

3. 练习(10分钟)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小练习,让孩子们把正确使用家电器、使用小锅、勺子煮水习惯用语及正确做法画出来。

孩子们交流、发挥想象画出的图画,让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判。

4. 反思(5分钟)教师要求孩子们听讲、参与,提高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带着几个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反思一下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1)如果孩子不小心被烫伤了,应该怎么做?(2)如果孩子看到别人进行不安全的活动,应该做什么?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帮助教学法。

五、教学效果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孩子们学习的情况,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2.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评估教学效果。

六、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并尽量激发孩子的探究欲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评估教学效果时,要形成孩子们的自我评价,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孩子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但是,在练习上有些孩子的表现不太积极,需要进一步发掘其潜力。

水太烫安全教案

水太烫安全教案

水太烫安全教案教案标题:水太烫安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水太烫对人体的危害;2. 学习正确的水温判断方法;3. 掌握预防水烫伤的基本措施;4.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视频或图片展示水烫伤的严重程度;2. 温度计;3. 纸杯和热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水烫伤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水太烫的注意和警惕。

知识讲解:2. 介绍水太烫对人体的危害,如皮肤烫伤、组织损伤、疼痛等;3. 解释水温的单位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摄氏度的概念;4. 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并记录水的温度。

安全措施:5. 强调学生在使用热水时应该遵循的安全措施,如不接触热水直接、不将手伸入热水中等;6. 强调使用热水时应该戴好防烫手套或使用热水瓶等防烫工具;7. 提醒学生要避免在热水附近奔跑或玩耍,以免发生意外。

实践操作:8. 将热水倒入纸杯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水温判断是否安全;9.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遇到水太烫的情况,提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总结回顾:10.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安全措施;11.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水烫伤的发生。

拓展延伸:12. 鼓励学生与家人讨论水烫伤的预防措施,并制作海报或小册子展示给全班。

评估:13.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份家庭安全手册,包括防止水烫伤的方法和其他常见家庭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14.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记录学生的表现和理解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1.2 学习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

1.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烫伤图片、热水袋、热食物等。

2.2 环境:教室布置温馨,注意保暖,避免冷热对比强烈。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烫伤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3.2 主体活动一:教师向幼儿讲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教育幼儿避免接触热水、热食物等高温物品。

3.3 主体活动二:教师演示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隔热垫、戴手套等,并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3.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加深对预防烫伤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注意家庭安全,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2 环境创设:教室布置温馨,注意保暖,避免冷热对比强烈,创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预防烫伤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5.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预防烫伤的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5.3 定期评估: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第六章:活动步骤6.1 第一步:通过故事讲解烫伤的严重后果,引起幼儿的共鸣。

6.2 第二步:展示烫伤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烫伤的状况。

6.3 第三步:讲解预防烫伤的方法,如远离热源、不要触摸热的物品等。

6.4 第四步: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建议。

6.5 第五步: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预防烫伤。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讲解烫伤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7.2 示范法: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热水袋等热源。

7.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如模拟热水袋的使用。

7.4 讨论法: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防烫伤安全教案

防烫伤安全教案

防烫伤安全教案教案主题:防烫伤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烫伤的危害和防范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烫伤原因和危险物品。

3. 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和烫伤处理方法。

4. 培养学生对自身安全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烫伤的定义及分类。

2. 掌握烫伤危险物品和常见的烫伤原因。

3. 学习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4. 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烫伤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2. 导入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烫伤图片或病例,引起学生对烫伤的重视。

步骤二:了解烫伤的定义及分类1. 介绍烫伤的定义:所谓烫伤,是指由于热力对皮肤或黏膜的损伤。

2. 分类讲解:根据烫伤的程度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烫伤。

步骤三:掌握烫伤危险物品和常见的烫伤原因1. 列举常见的烫伤危险物品,如开水、沸腾饭菜、火、蒸汽等。

2. 分析常见的烫伤原因,如疏忽、玩火、操作不当等。

步骤四:学习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 教授正确的烫伤急救措施,包括:a. 将受伤部位迅速放入冷水中降温。

b. 尽快将冷水冲洗患处,以减轻烫伤程度。

c. 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液体。

d. 若症状严重,请寻求医生帮助。

步骤五: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措施1. 讲解防范措施,如:a. 小心餐具和热食。

b. 远离热源,避免碰触热水瓶、电热器具等。

c. 使用安全设备,如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

d. 学习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

步骤六:总结反思1. 与学生共同总结防烫伤的重要性和应急处理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烫伤预防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四、教学评估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防烫伤的安全意识宣传稿。

2.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烫伤的预防措施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局、医院等相关场所,增加防范意识。

2. 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或视频,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烫伤预防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以案例或图片等方式更加直观地进行教学展示。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防止烫伤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的意识。

3. 教育幼儿遇到烫伤时知道如何处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烫伤处理知识卡片。

2. 环境布置:安全知识宣传海报、警示标志。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2. 讲解:讲解烫伤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烫伤急救技能。

3. 互动:开展烫伤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4. 总结:通过案例分析,让幼儿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查找生活中可能导致烫伤的物品,共同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加入烫伤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烫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烫伤处理方法的实际情况。

3. 定期检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预防烫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活动内容1. 学习烫伤的原因:让幼儿了解热水、蒸汽、火等可能导致烫伤的因素。

2. 学习烫伤的处理方法:掌握用冷水冲洗、冷却烫伤部位,避免揉搓烫伤皮肤等基本处理方法。

3. 学习预防烫伤的措施:提高幼儿对热源的警惕性,不触摸热水瓶、炉子等热源物品。

七、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情景模拟:设置烫伤情景,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会处理烫伤的方法。

3. 互动讨论: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烫伤预防的看法和经验。

八、活动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原因和危害。

2. 讲解:详细讲解烫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3. 互动:开展情景模拟,让幼儿实际操作学习到的烫伤处理方法。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安全意识。

九、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与烫伤相关的生活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然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烫伤事故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烫伤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篇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文章。

一、烫伤事故的危害烫伤事故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损伤:烫伤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症状,严重者还会留下疤痕。

2. 肌肉、骨骼损伤:烫伤严重时,会损伤肌肉、骨骼,甚至导致骨折。

3. 感染:烫伤后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严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4. 心理创伤:烫伤会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烫伤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1)教师应向幼儿普及烫伤事故的危害,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如何预防烫伤。

2. 严格管理易发生烫伤的物品(1)将热水瓶、电暖器等易发生烫伤的物品放置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2)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 做好日常巡查(1)教师应定期检查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整改。

4. 加强家园合作(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1. 冷却: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低烫伤程度。

2. 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处,去除污物。

3. 包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包扎伤处,避免感染。

4. 就医:若烫伤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四、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案例1. 案例一:幼儿在玩耍时,不小心将手伸进热水瓶,导致烫伤。

教师及时发现,用冷水冲洗伤处,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往医院治疗。

2. 案例二:幼儿在厨房帮忙时,不慎被热油溅到脸上。

教师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并采取紧急措施,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五、总结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防烫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防烫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防烫伤》含反思1. 教案背景幼儿园大班是3-4岁的儿童,正处于对环境认知逐渐增强、行为控制能力逐渐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容易因为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尚未形成而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本教案,旨在教授幼儿如何防范烫伤事故。

2.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烫伤的危害和常见烫伤物品。

- 培养幼儿预防烫伤的意识和能力。

- 培养幼儿正确处理烫伤的方法。

3. 教学内容3.1 烫伤的危害- 简单介绍烫伤的定义和危害,例如烫伤可能导致皮肤灼伤、疼痛、留下伤疤等。

3.2 常见烫伤物品- 列举常见的烫伤物品,如热水、热食物、蒸汽、火、热电器具等。

- 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展示这些物品,并提醒幼儿要远离这些物品。

3.3 防范烫伤事故- 强调幼儿不要靠近火源、热源,如灶台、壁炉等。

- 教授幼儿正确使用电器和电源插座的方法,并避免触碰电器。

- 教授幼儿烫伤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如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寻求成人帮助等。

3.4 运动游戏与角色扮演- 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的运动游戏,如模拟避开火源、热源的游戏。

-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研究正确的自救和求助行为。

4. 反思与总结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模型展示、角色扮演等,使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烫伤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通过运动游戏和角色扮演,幼儿在参与中研究,并在模拟情境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幼儿表现出好奇心强、行为控制能力不足的特点,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监督。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家长进行配合,加强与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确保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5. 参考资料-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安全《小心烫》教案5篇

安全《小心烫》教案5篇

安全《小心烫》教案5篇篇1安全《小心烫》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造成烫伤的原因,知道生活中简单的防烫知识和措施。

2.不歧视被烫伤的孩子,乐意与他们做朋友。

活动准备:ppt、相关图片,一杯水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杯热开水,让幼儿感受烫烫的感觉。

(2)讨论身边哪些东西是烫烫的。

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神秘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谁来摸摸看?感觉怎么样?师小结:原来呀!在这烫水里藏了一个名叫"烫烫"的小魔鬼,(出示小魔鬼图片),你一不注意,他就会把你烫伤了。

师:孩子们,你们还发现过烫烫小魔鬼躲在那些烫烫的东西里吗?幼:锅里(佷烫的锅里),热汤里,热开水里,……二、了解哪些东西是烫烫的,学会保护自己1、师:你们说的可真好,有一只熊宝宝在外面玩的好开心呀,满头大汗,回到家就跑进浴室准备洗澡了,你们看浴缸里的水正冒着热气,熊宝宝能直接就进去去洗澡吗?为什么?幼:不能,因为熊宝宝进去会被烫伤师:那你们帮熊宝宝想个办法好吗?幼:等水冷一冷加点热水…师: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洗澡的时候要先开冷水再开热水最后用手试试水温,水温正好就可以进去洗澡了,你们看小熊洗得多舒服多开心那(出示场景),让我们和他一起来洗个澡吧(左擦擦,右擦擦,上擦擦,下擦擦…)2、师: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熊宝宝就去客厅玩了。

我们来看看他玩了那些东西?(出示场景)幼:打火机,鞭炮,火柴,蜡烛幼:这些都是有火的东西师:嗯,你发现了,熊宝宝玩的这些东西呀都跟火有关系三、让幼儿知道烫伤后的处理方法1、初步了解处理的方法师:这个淘气的熊宝宝把妈妈刚烧的一锅热汤给端出来了,一不小心洒在了身上,幸亏熊爸爸发现的及时把熊宝宝抱到水龙头上用冷水冲洗伤口(冲),然后在水中把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脱不掉的要用剪刀剪掉(脱),并在水中泡上半个小时(泡),泡好后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布(盖),可是因为熊宝宝的伤口很大,熊爸爸只能赶紧把他送医院(送)分别出示师:还好熊爸爸应付得宜,熊宝宝的伤口只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康复回家了师:熊爸爸先是怎样把熊宝宝处理伤口的啊?篇2安全《小心烫》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还学会了一些不同烧伤的处理方法,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识到烫伤的危害,但仍有极少部分学生对此不太重视,老师课后再通过一些事例事故进行教育。
急忙跑到水龙头下冲洗,结果因严重感染不治身亡。据后来医生说,假如这位小女孩懂得自护的话,选择拨打,孩子是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
2、阅读课本46页平安童话。
3、孩子们这两个故事有什么不同?
4、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是用心在听的。那你们知道什么叫烫伤?
烧伤烫伤的概念【概念贴士】:烧伤亦称灼伤、烫伤,是由热水、蒸汽、火焰、强酸、强碱、电流、放射线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等组织的损伤。火焰所致的损伤为烧伤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都比较乖巧,能认真听老师讲解,对故事或事例都充满浓厚的兴趣,所以用故事引入比较恰当,通过生动的图片与事例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准备
用幻灯片做成的课件(事故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1、孩子们,有这样的一则报道:(图片)
一位9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家烧饭,由于不小心碰倒沸腾的开水而被大面积烫伤,疼痛之余,她
(请孩子们起来为老师实施急救措施,其他孩子观察做对没有。)
8、老师在孩子们的正确护理下,伤口回复得很好,你们真棒。虽然孩子们都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但是我们平时的时候多注意一些,预防一些,是不是更好呢?为了感谢孩子们正确的处理,老师就给孩子们讲解一些预防烫伤烧伤的注意事项。
烧伤烫伤的预防:
①避免直接拿取或运送盛满的热水煲、汤煲和刚煮热的食物或饮品。
⑤严重烧伤或大面积烧伤时,身体防病的重要屏障——皮肤便被毁坏,这时患处粘连的衣服或破片不能撕下。要用干净的衣物包住患部后,迅速去医院救治。
⑥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的危险,同时应寻求医疗急救。
7、很感谢博士给我们讲解这些知识,现在老师的手被烫伤了,有谁愿意来为老师进行简单的护理
②迅速卧倒,慢慢地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不要在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及吸入性损伤。
③如果是轻微烧伤且伤处面积直径小于一寸,可以用缓慢流动的冷水冲洗,或在冷水中浸泡至少十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进一步损害。
④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也可用干净毛巾),注意不要包得太紧。
教学
重难点
1、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如何预防烫伤。
2、掌握一些不同烧伤烫伤的处理方法。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里水镇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编写,其中热水烫伤巧自救是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开水等东西经常接触到,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好预防与发生事故后及时正确处理,要对学生时常进行教育。
热水烫伤巧自救
安全知识教育教学设计
学校:旗峰小学年级:五(4)班
课题
热水烫伤巧自救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烧伤烫伤的危害和预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当发生事故时教会学生进行简单处理
3、通过教育让学生珍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在生发烫伤时要冷静处理,寻求帮助。
②拿取热器皿时,应用隔热手套或毛巾来隔热。
③接触电掣时,应保持手部干爽,以免触电。
④沐浴时,要先放冷水,后加热水来调节水温,以免烫伤。5、使用热水袋时,盛水应不多于
份三的份量,要塞好活塞,检查热水袋无漏及无破裂,并加上袋套,方可使用。
⑤在使用冷敷时,要用毛巾包裹冰垫,敷约十五分钟便应拿掉,以免冻伤。
5、我们听了这两则故事,可以想象造成的危害或者是后果是什么?(国家、家庭两方面讲述)
6、因此,在以后我们更应该要注意,为此老师今天请来了智慧博士给孩子们说一说烫伤和烧伤的一些急救措施。【电脑课件演示】
⑴烫伤急救措施:
①用水冷却烫伤部位(10~15分钟),直到沒有痛与热的感觉。
②烫伤部位被粘住了,不可硬脱下來。可以一面浇水,一面用剪刀小心剪开。
③烫伤范围过大,可全身浸泡在浴缸中(冬天除外),有发生颤抖现象,要立刻停止冷却。
④冷却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
⑤勿在烫伤的地方涂上味精、酱油等,并赶紧送医救治。
⑵烧伤急救措施:
①首先,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
⑥避免在烈日当空下曝晒,引致晒伤。
板书设计
热水烫伤巧自救
侵害形式:
轻度烫伤表皮红肿,严重烫伤深达真皮层,甚至因继发感染造成死亡
平安警语: 一旦被高温物体烫伤,请立刻用冷水冲洗。
平安童谣:
喝热饮料不着忙,先试温度慢慢尝。
洗手洗澡要注意,先冷后热把水放。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烧伤的危害和预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