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23 1㎝23 1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 长度及其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km =______m ,1 m =______dm =______cm =______mm =______μm =______nm.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正确使用刻度尺:(1)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________,不能歪斜;(2)看: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3)读: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________,并注明__________.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h =______min =______s.4.实验时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知识点3 误差5.________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错误______避免,而误差______消除,只能尽量______误差.1. (柳州中考)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卷尺B .游标卡尺C .螺旋测微器D .挂钟2.如图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 A .纳米 B .微米 C .毫米 D .厘米 4.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 的是( ) A .眼睛迅速眨一次 B .人正常呼吸一次 C .人心脏跳动一次 D .人打一个哈欠 5.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错误 B .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C .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D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 6.如图所示,用A 、B 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准确程度较高的是______刻度尺,最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的读数是________cm.7.如图所示是“停表”的示意图,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min______s.第7题图8.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 mm 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 cm 、17.83 cm 、17.81 cm 、17.28 cm 、17.81 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9.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 μm =2.5 μm ×10-6 mB .2.5 μm =2.5×10-5 dmC .2.5 μm =2.5×10-6 cmD .2.5 μm =2.5×10-9 m10. (淮安中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11.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 cm ,宽为18.35 cm ,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 mm B .1 cmC .1 dm D .1 m12.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A .mB .cmC .nmD .mm13.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A .5 nmB .5 cmC .5dmD .5m14.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1.65mB .1.75mC .1.85mD .1.95m 15.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A .8cm B. 8mm C. 8dm D. 8μm16.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7.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nm . 18.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 1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20.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 所需时间约为16(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21.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图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学校食堂里使用的消毒塑料筷子是利用紫外线来进行消毒的B.在城区道路和地下车库的拐角处都安装了凸面镜,其发生的反射是不遵循反射定律的C.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会聚后的光线一定会相交于一点.2 . 你身体上最接近1.2cm长度的是A.头发丝的直径B.肩膀的宽度C.左手中指的长度D.大拇指指甲的宽度3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66cm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约5m/sD.中学生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4 . 估测课桌的高度大约是A.0.75cm B.0.75dm C.0.75m D.0.75km5 .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1.5mC.人的正常体温约37℃D.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1000W6 . 下列估算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60°D.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7 . 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A.B.C.D.8 . 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5.37cm,5.36cm,5.36cm,5.22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cm B.5.32cm C.5.323cm D.5.363cm9 . 用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实际值大B.比实际值小C.与实际值相同D.都有可能10 . 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4厘米,2.25厘米,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A.厘米B.厘米C.厘米D.厘米11 . 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 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17.68cm B.17.807cm C.17.8cm D.17.81cm12 . 下列估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90℃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V13 . 根据生活常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 kg B.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15 m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1 h D.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1 m/s14 . 某同学利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cm、12.46cm、12.4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12.46cm B.12.453cm C.12.5cm D.12.45cm15 .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细玻璃管紧密地插入橡皮塞,再将橡皮塞紧盖在装满水的椭圆形玻璃瓶上。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它的浓度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其中2.5μm相当于( )A.2.5×10-2mB.2.5×10-3mC.2.5×10-6mD.2.5×10-9m【解析】选C。
本题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
因为1 m=106μm,故2.5μm=2.5×10-6m。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解析】选A。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故B错;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故D错;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中测量方法正确,且已估读,C中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对,C错。
【方法归纳】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可以归纳为“六会”(1)会认: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会选:所测物体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且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3)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线尽可能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得斜视。
(5)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
3.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3 m,分度值1 mm【解析】选D。
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选取。
长度测量要求被测量值不许超出量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据生活常识知人的身高一般小于2 m,故选D。
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解析】选D。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 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
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40mB.女子800m跑的成绩为50sC.男生肺活量成绩为100mlD.掷实心球成绩为7.8m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 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B.1440C.86400D.432004.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 B.1cm、8.30cmC.1mm、8.30cm D.1mm、2.80cm5. 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6. 最接近4.5厘米的是()A.铅笔的直径B.课本的长度C.火柴盒的长度D.钢笔的长度7. 甲乙两人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讲台的长度,甲记录的是60.50cm,乙记录的是60.505cm,则记录结果合理的是()A.甲B.乙C.都合理D.都不合理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B.3.7米=3.7米×1000=3700毫米C.3.7米=3.7米×1000毫米=3700毫米D.3.7米=3.7×1000=3700毫米9.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D.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10.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是8844.43m.数据表明,这次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最小分度值)是()A.1m B.1dm C.1cm D.1mm11.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61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m12.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起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D.测量长度时,只要读到刻度尺的分度值13.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A.测量者决定B.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C.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D.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14.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本的长度,要求测量得尽量准确一点应该()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尽量使用精确的工具C.A和B两种方案都要考虑D.A和B两种方案选其一15.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值分别测出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多次测出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求平均值后再除以,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二、填空题16、给下列物体标出单位中学生身高大约15.7粉笔盒高约8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张华身高174.0课本的宽度约为0.23 教室的长度约为5017、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18.图所示的秒表所示时间为____________s。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练习题篇一: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 6.25m/sC. 6.75m/s 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60sB.50s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 二.填空题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作者: ————————————————————————————————日期: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态必须先变成液态才能再变成气态B. 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必须要用酒精灯加热?C. 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会放热 D.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2. 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A. 汽化 B. 液化 C.凝华 D. 升华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 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5.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D. 铁水浇铸成零件6.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飘渺?C.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雕渐小7.图中水的凝固图象是()A. B. C. D.8.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A. 36.6℃B. 39.6℃C. 3 ℃D.76.2℃9.如图所示是王浩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A. 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 B. C甲<="">C. C甲>C乙, 其中乙是晶体D. C甲<C乙, 其中乙是晶体10.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晶体的是( )A. 冰、水、水蒸气B. 铜、固态水银、石墨C. 玻璃、沥青、石蜡 D.萘、松香、海波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最终熔化成液体B.人类发明了各种机械,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些力或省些功C. 利用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D. 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阻越大12.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到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爆晒,温度很高B.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C.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大,身上的汗较难蒸发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二、填空题13.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沸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

• 一、选择 • 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D ) • A.12.38cm B.12.365cm • C.12.36cm D.12.37cm • 2.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A ) •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
例七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放置正确的 是刻度尺 A ,其分度值是 1mm ,该物体的长度是 3.95 cm。
A
B
例八
某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硬币的直径,该刻度尺
的分度值是 1 mm,硬币的直径是 1.70 cm。
例九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2
min
6
s。
• .5.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 图是:( B )
• 6.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作出如下的记录( D ) • (1)18.74厘米 (2)1.87X10毫米 • (3)0.187米 (4)1.874X10毫米 • A.(1)和(3) B.都符合要求 • C.(2)和(4) D.(1)和(4)
6.4×10-2
mm = 6.4×10-5 m
例四 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D
A.人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例六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如下图所示,线圈 的长度是 5.00 cm,金属丝直径是 1.67 mm。
பைடு நூலகம் 2、1千米= 1000 米, 10分米= 1 米,13厘米= 0.13 米,23 -5 0.023米,45微米=_ 4.5×10 毫米= _米, -8 7.6 × 10 • 76纳米= 米。 •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 8×104 µm • (2)4.2nm= 4.2×107 cm • (3)6.7dm= 6.7×10-4 km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学问点归总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探讨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探讨问题的便利而定。
如探讨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状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视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探讨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探讨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纳:时间一样路程长那么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发动快慢采纳:路程一样时间短那么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发动同万米运发动比较快慢,采纳: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纳这种方法描绘运动快慢。
4、分类〔依据运动路途〕:〔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干脆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需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东看一场电影花费的时间可能是()
A. 1年
B. 2h
C. 10s
D. 1min
2.以下活动时间最接近40min的是()
A. 做眼保健操
B. 看一场电影
C. 上一节物理课
D. 做广播体操
3.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
B. 游标卡尺
C. 螺旋测微器
D. 挂钟
4.PM2.5是大气中一种能够吸入肺部的颗粒,它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D. 微米
5.下面哪个物体的长度接近160cm()
A. 课本长度
B. 中学生身高
C. 铅笔长度
D. 文具盒长度
6.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A. 秤
B. 秒表
C. 温度计
D. 刻度尺
7.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A. 1米
B. 1分米
C. 1厘米
D. 1毫米
8.某同学测物理课本的宽,四次测量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记录是()
A. 18.41cm
B. 18.42cm
C. 18.40cm
D. 18.62cm
9.如图是小明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在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
A. 2.80cm
B. 3.00cm
C. 5.80cm
D. 6.20cm
10.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