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妇科肿瘤诊疗现状

合集下载

妇科恶性肿瘤发展现状与策略

妇科恶性肿瘤发展现状与策略

Copyright © 2013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a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INC., Whitehouse Station, NJ,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VACC-1028726-0050 02/14 Visit u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t
目前采用:细胞学-阴道镜-病理学;
HPV-细胞学-阴道镜-病理学;HPV-阴道镜-病理学
21
细胞学为初筛的意义和难点
1941年确定了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60年间细胞
学对宫颈癌筛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不少国家仍 采用细胞学初筛。
1951年我国协和医院杨大望教授引进细胞学。
70年代在全国进行的10省市地区61万人群普查中,经细胞
生率和死亡率增加。
癌症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65岁及以上人群占所有初诊癌
症患者的56%,所有癌症死亡的71%。
3
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2002年新发病例 1090万,死亡病例 670万
2008年新发病例 1270万,死亡病例 760万
2012年新发病例 1410万,死亡病例 820万
19
“宫颈癌发生在女性最好年龄,对人类、对社会和经济上
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但是,即使是在贫穷的国家里,患该 病也不应该被判死刑。”
“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应用普通技术和廉价的筛查工具,
即能显著降低妇女死于宫颈癌的负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主要研究者 Dr. R Sankaranarayanan.WHO,2013
发病
死亡
农村癌症

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现状

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现状

l 0余篇 , 获得 国 内外发 明专利 8项 , 包括 美国专利 2项。担任 《 中华腔镜 外科 杂志 (电子版 ) 编委 。 》


腹腔 镜在 妇科 疾病 诊治 中的应 用
代末 , 在纷 繁复 杂 的妇科手 术 中, 腔镜 手 术率 已达 腹 到 7 今 天 的妇科 腹 腔镜 手 术 已成为 应用 范 围 5% 最广 、 治疗 效果 最佳 、 发展 前 景 最好 的微创 技 术 , 正
术 、 盆 底 悬 吊 术 治疗 女 性 盆 底 脏 器脱 垂 手 术 术 式 全 科 研 方 面 , 直 以 女 性 盆 底 功 能 障 碍 性 疾 病 与妇 科 肿 瘤 为 研 究 方 向 , 一 已获 得 包括 国 家 十二 五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家 国
自然科 学基 金 、 海 市重 大课 题 等 多 项科 研 课 题 。 通过 多年 的探 索 , 该 领 域 已取 得 数 项 原 创 性 进展 , 研 究 结果 已被 多种 上 在 其
腹 腔 镜 技 术 发 展 至 今 已 有 10 余 年 历 史 , 1 10 9 2年 K ln e ig首 次在 动物 身上成 功 引入腹 腔镜 的 l
概念 ,随 后瑞典 科 学家 Jcb e s 一步做 了首 例 ao au 进 人体腹 腔镜 手 术并应 用其进 行 了恶性肿瘤 等疾病 的 确诊 。近年 来 ,随着腹腔镜 手 术设备 水平 的飞速 发 展 . 术 医师 的操 作 技 巧也 逐 步成 熟起 来l 2 手 1 0世 _
经腹 手术 顺利 完成 , 实现 了真 正的微创 , 为腹腔 镜 这 治 疗 妇科 疾 病 翻开 了崭 新 的 一 页 。 2 0世 纪 9 0年
肌瘤 剔除 等治 疗。 于妇 科 恶性肿瘤 的诊 治 , 对 一直视 为禁 区 近 l 0余年 来 , 国逐 步开 展 了腹 腔镜 下 妇 我

肿瘤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肿瘤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肿瘤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肿瘤是一个时下备受瞩目的疾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肿瘤治疗的现状也在不断变化,而且未来还会呈现出更多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目前肿瘤治疗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到近年来的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等多元化方案,使肿瘤治疗的效果和体验都有很大的提升。

1. 手术、放疗、化疗对于早期肿瘤,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达到根治或者缓解症状的目的。

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均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和痛苦,比如手术会造成身体的损伤,放疗、化疗会破坏正常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等。

2.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激活身体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癌细胞。

目前免疫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主流之一。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可以精准定位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极小。

通过筛选患者基因表达谱,对癌细胞的生长因子靶向干扰或破坏。

靶向治疗对癌细胞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而且与化疗相比,其副作用和患者体验都要好很多。

二、发展趋势1. 个体化治疗目前大多数肿瘤治疗方案大多是按照疾病种类和临床症状诊断出来的。

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人体基因功能的深刻认识,个体化治疗逐渐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为每个患者设计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案。

因此,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更加精准和显著,可以避免因病人身体状况、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

2. 运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大量患者数据的基础上对癌症研究和治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例如,对于检测出来的癌症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患者的治愈概率。

宫颈癌新数据分析报告(3篇)

宫颈癌新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最新宫颈癌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风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现状,为我国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率与死亡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每年约有3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死亡病例约3万。

2. 年龄分布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较以往有所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宫颈癌年轻患者比例有所上升,35岁以下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3. 地域分布宫颈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宫颈癌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

此外,宫颈癌在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

三、宫颈癌的风险因素1. 性传播感染性传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

2.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吸烟者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饮酒者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5倍。

3. 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等,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多次妊娠、早产、人流等不良生育史也是宫颈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4.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史、遗传易感基因等遗传因素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四、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1. 诊断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通过检测HPV感染情况,评估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妇科肿瘤会议发言稿模板

妇科肿瘤会议发言稿模板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妇科肿瘤会议上与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今天,我将围绕妇科肿瘤的诊疗现状、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发言。

以下是我的发言稿:---妇科肿瘤会议发言稿一、开场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妇科肿瘤会议的组委会,向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妇科肿瘤的防治策略,旨在提高妇科肿瘤的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妇科肿瘤的诊疗现状1. 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妇科肿瘤患者约30万,其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这些肿瘤的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2. 诊断与治疗妇科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方面,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肿瘤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最新研究进展1. 早期诊断技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发展,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如宫颈癌的HPV检测、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学检查等,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保障。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针对妇科肿瘤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尼伏单抗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目前,针对妇科肿瘤的免疫治疗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四、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1. 早期筛查早期筛查是降低妇科肿瘤死亡率的关键。

建议广大女性定期进行妇科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性生活不规律等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研究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肿瘤规范化治疗是指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肿瘤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肿瘤规范化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肿瘤规范化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目前,肿瘤规范化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趋势。

国内外许多医院和专家都在积极推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实施,包括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开展临床试验和质量控制等。

同时,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肿瘤患者可以通过网络、移动应用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治疗信息和资源,提高自我管理和治疗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肿瘤规范化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规范化程度不够:部分医院和医生对肿瘤规范化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规范化治疗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治疗不规范、不严谨、不系统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

2.多学科协作不足: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这导致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转诊困难,治疗方案难以统一和协调,影响治疗效果。

3.患者认知不足:部分患者对肿瘤规范化治疗的认知不足,缺乏自我管理和治疗的能力。

他们往往盲目追求治疗效果,忽视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风险,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

4.医疗资源不均:肿瘤规范化治疗需要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但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高水平医生和先进设备短缺。

这导致一些患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肿瘤规范化治疗。

三、解决策略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他们对肿瘤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建立规范的治疗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2.加强多学科协作: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子宫肌瘤研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子宫肌瘤研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子宫肌瘤研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显著上升趋势。

随着人们对女性健康关注的增加,对子宫肌瘤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子宫肌瘤的研究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子宫肌瘤的研究现状1. 子宫肌瘤的病因研究子宫肌瘤的病因仍然不甚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生活方式等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与子宫肌瘤发病相关的基因,以及激素对肌瘤生长的影响。

2. 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在子宫肌瘤的诊断研究中,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其对小肌瘤的检测率较低。

因此,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为精准的检测技术,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同时,药物治疗是子宫肌瘤的常见方法之一,但现有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如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

3. 子宫肌瘤的预防研究子宫肌瘤的预防研究相对较少,但一些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水平等,与子宫肌瘤的发病有一定关联。

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与肌瘤发病的具体关系,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子宫肌瘤研究的未来趋势1. 基因研究的突破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更为精确地研究子宫肌瘤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情况。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为开发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新型药物的研发传统的药物治疗对于子宫肌瘤的治愈率有限,副作用较大。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型药物,如靶向疗法和基因治疗等。

这些药物可以更精准地干预子宫肌瘤的生长,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 个体化治疗的实现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和药物研发的进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子宫肌瘤治疗将朝着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

即通过对患者基因、病情等多维度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4. 多学科合作的加强子宫肌瘤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妇产科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妇科肿瘤科工作总结加强肿瘤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妇科肿瘤科工作总结加强肿瘤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妇科肿瘤科工作总结加强肿瘤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妇科肿瘤科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肿瘤综合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学科建设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妇科肿瘤科加强了学科建设,增设了肿瘤综合治疗团队,包括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化疗科医生、病理科医生、影像科医生等。

这支跨学科的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服务,实现了各专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

二、临床工作1. 精准诊断精准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我们加强了对妇科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定期检测,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发现病变,获得及时治疗。

同时,我们引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宫腔镜、乳腺超声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情,我们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变阶段和治疗偏好等因素。

对于早期病变,我们推行了局部手术切除、放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对于晚期和转移病变,我们重点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康复护理除了治疗阶段,我们还重视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

通过开展康复训练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和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与社区合作,推行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三、科研与教育1. 临床研究我们积极参与国内外的临床研究项目,不断拓展妇科肿瘤治疗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我们提高了临床研究的规模和质量,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教育培训作为专科医疗部门,我们注重培养优秀的医师和护士团队。

我们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为我们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培训。

此外,我们还支持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四、改进与展望尽管我们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也意识到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㈢ 卵巢癌未完成全面分期手术病 例的处理
1、交界性上皮性(低度恶性潜能) 不全术后处理
有浸润性种植者不全术后处理
无生育要求 术式 ①全面分期手术
有生育要求
①保留生育功能的全 面分期手术
观察 ②酌情选择
②可选择
其他 ③按上皮性癌处理 ③按上皮性癌处理
无浸润性种植不全术后处理 (或无法确定有无浸润性种植时)
11
对于晚 期患者 的姑息 性治疗
腹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胸膜剥除术 输尿管支架放置术 肠梗阻解除术 胃造口术 血管内置管术 腹腔或胸腔置管术 肠道支架安放术等
㈡ 其他类型卵巢癌的初始治疗
1
交界性 上皮性 卵巢肿 瘤的初 始治疗
1)全面分期手术(任何期别)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要求生育者) 3)术后观察(无浸润性种植) 4)术后观察或化疗(有浸润性种植)
盆腔淋巴结阳性归于ⅢC1 腹主动脉旁阳性归于ⅢC2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发现癌细胞不影响分期
2、CA125水平不能准确反映内膜癌的进展 程度,所以,CA125检测仅作为可选择的项目。
3、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对生存影响有限, 但仍推荐切除达肾静脉水平,理由:
1)10%~35%单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2)所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71%位于肠系膜 下动脉上方。
道来源。 5、对阑尾的处理:粘液性卵巢癌应切除,
其他上皮性肿瘤怀疑肿瘤转移时才切除。
6、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 1)所有期别的生殖细胞肿瘤、交界性肿瘤。 2)ⅠA、ⅠC上皮性卵巢癌。 3)ⅠA、ⅠC期性素间质肿瘤。 7、上皮性卵巢癌和腹膜癌术后残留肿瘤体 积小,放置腹腔化疗管,术后腹腔化疗。
8、不宜立即接受手术治疗病例的处理
4、腹腔镜手术疗效得到肯定。 1)生存率、复发率和开腹相似(2616例) 2)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3)26%的中转开腹率 大子宫、子宫外侵犯、肥胖、老年患者 仍推荐开腹手术
5 “妇科减灭”
的概念
术后无可测量的残留病灶
腹腔内有转移患者争取达到 “外科减灭”
6、激素替代在宫内膜癌的应用
⑴ 谨慎接纳
期别 分化程度
病灶残留


ⅠA、ⅠB
G3
ⅠC
G1~G3
化疗TP×6 或手术
手术 手术
上皮性卵巢癌不全术后处理㈢
期别 分化
处理方法

可切除:手术→化疗
Ⅲ G1~G3 无法切除:化疗TP×3~6→手术→

化疗或化疗TP×6~8
透明细胞=G3
3、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不全术后的处理 主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考虑后续治疗 【限于无性细胞瘤和未成熟畸胎瘤(G1)】
有关妇科肿瘤诊疗现状
概述
搜集整理了一下近3年内有关妇科 肿瘤诊疗指南相关资料,结合与临床 密切相关的最近动态,希望对大家的 复习迎考有些帮助,更希望能起到抛 砖引玉的效果。
一、卵巢癌
㈠ 上皮性卵巢癌的初始治疗 1、细针穿刺只适应于不能手术的大块病灶。 2、HE4可作为特异性标记物。 3、部分Ⅰ期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 4、原发粘液性卵巢癌不常见,应排除消化
7、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1)妊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孕次多,发 病风险降低
末次生产时 间越近,发 病风险越低
所以妊娠对 子宫内膜癌 的发生具保 护作用
总缓解率:76.2% 复发率:40.0% 活产孕:28% 复发后进展:1.9%
保留生育功 能的结局
3) 保留生 育功能 的指征
① 有生育愿望 ② ⅠA期 ③ 高分化、内膜腺癌 ④ <40岁 ⑤ 依从性好 ⑥ 无孕激素治疗禁忌症 ⑦ 肿瘤消失后尽快妊娠 ⑧ 中分化酌情选择 ⑨ PR、ER阴性非绝对反指征
5)大网膜淋巴结切除有争议
2、 恶性生 殖细胞 肿瘤的 初始治疗
1)全面分期手术 (任何期别)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有生育要求者)
3、恶性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的初始治疗 1)全面分期手术(任何期别)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有生育要求者,可 不切除淋巴结) 3)有关化疗 ①Ⅰ期低危术后可观察 ②Ⅰ期中危、高危术后观察或含铂化疗或局 部放疗
5)不同期别和分化程度的化疗选择: ⅠA、ⅠB、G1:可不化疗 ⅠA、ⅠB、G2:观察或TP×3~6 ⅠA、ⅠB、G3、透明细胞癌:TP×3~6 Ⅱ期、Ⅲ期残留灶<1cm:TP×6~8+腹腔化疗 其他Ⅲ、Ⅳ期:TP×6~8
10、完成化疗后完全缓解或停药6个月以上 复发的处理
1)复发分两类: ①生化复发:仅有CA125升高 ②影像学临床复发:影像学和/或临床发现 病灶 2)处理: ①生化复发 A、观察→临床复发→化疗 B、临床试验 ②影像/临床复发:治疗
⑵ 在低复发 风险中应

⑶ 治疗前需 有充分的
沟通
⑷ 使用时6~ 12个月的
观察期
病例分析
37岁,孕1产0,因月经淋漓不尽3月入院。 患者既往月经规则,近3月月经来潮淋漓不尽, 持续半月方能干净。入院时体查宫颈稍大、轻糜、 质中、宫体平位、稍大、质较硬、活动可、宫旁 增厚无肿块。入院后行诊刮术,刮出内膜组织约 20g。病检报告: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PRt、 ER(+)、CA125、1150u/ml。MRI:宫内膜不均匀 增厚,无肌层侵犯,请问如何处理?
无生育要求者
有生育要求者
术式 ①全面分期手术 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观察 ②可选择
②可选择
其他 不推荐化疗
不推荐化疗
2、上皮性卵巢癌不全术后处理㈠
期别
分化 程度
病灶残留


ⅠA、ⅠB(疑) G1
全面分期手术 全面分期手术
ⅠA、ⅠB(疑) G2
手术分期→不化疗 化疗→不手术
全面分期手术
上皮性卵巢癌不全术后处理㈡
影像学 肿瘤标志物


阳性Biblioteka 升高保留生育功能 再次手术
不保留生育功能
阴性
升高
观察
二、有关子宫内膜癌一些相关概念
㈠ 有关诊断方面 1、分期的更改:FIGO2009(2010.01.01正式启用) Ⅰ期: ⅠA:肿瘤浸润<1/2肌层 ⅠB:肿瘤浸润>1/2肌层 Ⅱ期:肿瘤侵犯宫颈 Ⅲ期:阴道和/或宫旁侵犯归于ⅢB期
1)术前诊断:细针抽吸、活检或穿刺确定细胞学诊断 2)新辅助化疗,1~2疗程 3)中间性细胞减灭术 4)术后化疗 5)主要适应于巨块型肿瘤患者
9、上皮性卵巢癌的术后治疗 1) 决定因素:肿瘤期别、分化程度。 2) 不推荐体外药敏指导化疗。 3) 每化疗2~4疗程后要进行疗效评估 4) 不推荐贝伐单抗与TP合用作为常规一线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