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乡愁
电影大师的经典必看之作

电影大师的经典必看之作1.大卫·沃克·格里菲斯:“好莱坞之父”、“美国电影之父”、”电影界之莎士比亚”, ——《一个国家的诞生》主演约翰·福特、莉莲·吉什点评: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党同伐异》2.查理·卓别林(英国)——《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3.约翰·福特(美国)——《关山飞渡》这是西部片的开山之作。
主演:约翰·韦恩、克莱尔·特雷弗。
《搜索者》4.路易斯·布努埃尔(西班牙)——宗教三部曲:(《比里·迪安娜》、《纳萨琳》、《沙漠中的西蒙》)女性三部曲:《白昼美人》、《女仆日记》、《特里丝丹娜》5.米拉·奈尔(印度)——《雨季婚礼》——2001年5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6.黑泽明(日本)——《七武士》(Seven Samurai)主演:三船敏郎、志村乔。
点评:菊花与刀,在黑泽明那儿完美统一,大雨中的拼杀,今天看起来还让你两股战战。
《罗生门》——5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影子武士》、《乱》7.费穆(中国)——《小城之春》主演:韦李石、伟纬羽,这是中国电影历史里程碑、是“东方电影“的经典。
此外《城市之声》、《人生》、《香雪海》这3部无声影片,又与梅兰芳合作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根》。
8.费德里克·费里尼(意大利)——《甜蜜的生活》孤独三部曲:《大路》《骗子》《卡比里亚之夜》。
自传三部曲:《八又二分之一》《罗马风情画》《我回忆》。
古典二重唱:《卡萨诺瓦》、《萨蒂里孔》。
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
9.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第七封印》《魔术师》《芬尼与亚历山大》。
神之沉默三部曲《犹在镜中》《冬日之光》《沉默》。
10.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人类情感三部曲:《奇遇》《夜》《蚀》。
推荐10部西班牙经典电影

推荐10部西班牙经典电影鸽子之歌一、蜂巢幽灵在还没学会恐惧之前,我们已经饱尝孤独。
1940年,西班牙内战结束,佛朗哥独裁政权开始一年后。
一个偏远西班牙村庄的平常一天,六岁的“安娜”与八岁的姐姐“伊莎贝拉”看了场电影,1931年的美国恐怖片--《弗兰肯斯坦》。
懵懂的安娜在看过影片后逐渐陷入一种缓慢、静谧、诡秘的气氛里,着迷于蜂巢封闭结构的父亲、移情别恋对家人冷漠的母亲、邪气逼人的姐姐、时有时无的女仆......一个奇幻世界与日常生活交织,伴以黑猫、疾驰火车、跳过火焰、有毒蘑菇等奇诡细节,生与死在童年似乎一线之隔。
《蜂巢幽灵》是西班牙导演维克多·艾里斯的电影处女作,被视为七十年代最好的西班牙电影。
关于片名《蜂巢幽灵》,导演说来自诗人、剧作家梅特林克,暗示“蜜蜂遵循的某种神秘力量,而人类永不明其原由。
”此片影响到宫崎骏动画片《龙猫》和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潘神迷宫》。
二、旅行“上帝创造的第一件事就是旅行,之后是疑虑和乡愁。
”--安哲罗普洛斯《尤里西斯生命的凝视》有人说,看了这部电影,就会明白为什么《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诞生于并且只能诞生于南美。
假如有一部电影,能够把整个南美癫狂而又苦难的历史浓缩进这100多分钟光影之中的话,那么只能是这部电影。
马丁·卢卡的父亲离开了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他的家乡乌斯怀亚,去旅行了,开始一个穿越整个拉美的旅行。
之后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引起了他对整个拉丁美洲的疑虑,于是有了送给马丁的、对整个拉美旅行见闻的连环画。
马丁,这个对所有学科都感兴趣,尤其是对神奇的拉丁美洲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孩子,被父亲的连环画深深的吸引,决定也去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大陆,当然还有寻找父亲的目的。
一路上,一个未知是幻觉还是真实的红衣姑娘多次现身,令马丁的神奇之旅愈发空灵。
从阿根廷最南部的火地岛,由南向北纵向穿越南美大陆,经过秘鲁、巴西,直到墨西哥。
寻找是永恒的主题。
关于电影夜奔

关于电影《夜奔》的·····当西方的大提琴碰到东方的戏曲,是艺术的交通,是音乐的融汇,却更是几个关于艺术人身份的角色,和他们的孤独。
影片用了很大的故事背景,那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晃荡;用了很浓的艺术导索,那是琴弦上的巴赫,或是昆剧里的《林冲夜奔》;用了很乱的电影的片头,那是一些杂的生活镜头在空间上的剪辑和拼凑,都只是为了表达一种孤独,一种一个时代下、一类年轻人不为人知的孤独:不是没有亲人陪伴,不是没有爱,只是懂不了自己,只是,迷失。
~~01:37:04--01:37:48没有看剧情简介,更没有听人提起,只是看到一个片名,有了一份想象,然后打看电影。
好几遍之后,我想说我还是没有完全解读这部电影,会有一些深刻的东西藏在角落里,需要再去找寻,但是已然理解的那部分却急于想要表达出来,一边书写,一边听原声,一边回味···~~ 00:02:00--00:02:29听到这里时,我想象着那不过是发生在民国后期的爱情剧:男女主角未曾谋面而只是通信,在文字里了解彼此和表达爱意,接着之后就是等待和相遇。
只是这样的话,像是要辜负了1分钟多期待的片头和大提琴略带哀鸣的快节奏旋律。
~~00:02:30--00:03:26一段旁白之后我知道我错了,即将要发生的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
就是这样,永远不要猜想剧情,唯恐不是情节辜负了期望,而是看者辜负了电影。
有提到乡愁,有提到亲情和爱情,却外加了一个“理所当然”,这个看似不带色彩的词语,一不小心就会被忽略或者忘记。
理所当然的乡愁,理所当然的亲情,甚至连爱情都有理所当然的意味,为了这些不是自然而然而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少东背着他的大提琴在金秋归来了。
一开始并不是很喜欢他的长发,印象中的海归留学者不过是洋装的三件套、皮鞋、领带和风衣,而剧情总是在说服我,对于8岁就被送到美国学习,十几年后才回乡的徐少东,长发或许更像记载岁月的年轮。
超越“乡愁”的《乡愁》——解读塔可夫斯基的影片

入 的 房 间 , 他 却 能 在 其 中 自由 漫 步 。 我 感 到 鼓 舞 和 而
激 励 : 于 有 人 展 现 了 我 长 久 以 来 想 要 表 达 却 不 知 如 终 何体 现 的境界 。对 我来 说 , 可夫 斯 基 是 最 伟 大 的 , 塔 他创 造 了崭新 的 、 实 于 电影 本 性 的语 言 , 捉 生 命 忠 捕
解 读塔 可夫斯 基 的影 片
毛 崇 杰
( 中国社会 科学 院 文学研 究所 , 北京 1 0 3 ) 072
摘 要 : 可 夫 斯 基 的 影 片 《乡愁 》的 三 位 主 人 公 分 别 以 个 体 、 族 群 体 与 人 类 整 体 主 塔 民 体 性 代 表 现 实 、 想 与 终 极 。 影 片 从 浓 重 的 乡愁 出发 , 终 归 于 超 越 , 启 示性 的 宏 大叙 事 , 梦 最 以
作 家安德 列 ・ 尔 恰 可 夫 可 称 为影 片仅 有 的三 戈 位 主 人 公 中第 一 男 主 角 , 了完 成 一 部 作 曲家 的传 记 为 到 意大利 呆 了较 长 时 问 , 对 他 的工 作 有 重 要 意 义 , 这 但 在 那 里 深 陷 于 怀 念 俄 罗 斯 的 心 绪 , 以 自拔 。所 写 难 传记 的传 主索 斯诺 夫 斯 基 是 1 7世 纪 末 的 作 曲 家 , 曾 就 读 于 意 大 利 博 罗 尼 亚 音 乐 学 院 , 德 列 追 踪 着 他 的 安 足 迹 , 同 一 位 漂 亮 的 意 大 利 女 翻 译 尤 吉 妮 亚 , 到 随 来 这个 以 温泉胜 地 与圣 卡 特 琳 教 堂著 称 的城 镇 巴格诺 威 诺 尼 。 他 们 在 雾 霭 中 几 乎 “ 过 半 个 意 大 利 ”。 影 穿 片一 开 始展 现 出一片雾 气 迷茫 的原 野 , 流 、 河 田地 、 树 木 被 层 层 轻 纱 缭 绕 … … 女 翻 译 被 这 神 妙 的 美 景 迷 住 了 , 车 观 瞻 , 连 忘 返 , 男 主 人 却 表 示 “ 倦 了 这 下 留 而 厌 种 病 态 的 美 ”。导 演 与 他 的 主 人 公 以 及 传 记 的 传 主 已经 化 为 三 位 一 体 , 我 或 可 试 图 说 服 自 己 , 远 不 “ 永
有关做饭的电影

有关做饭的电影对于吃货来说,一部美食电影肯定也是自己的饕餮盛宴、满汉全席。
那么有关做饭的电影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有关做饭的电影一:《寿司之神》《寿司之神》是由大卫·贾柏拍摄的一部关于寿司的纪录片。
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纽约客!从小热爱寿司的他被小野二郎的职人精神而感动,干脆扛着摄影机至日本拍摄。
现年86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
在日本地位崇高,“寿司第一人”的美誉更远播全世界。
终其一生,他都在握寿司,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他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远近驰名,从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间,每个步骤都经过縝密计算。
这间隐身东京办公大楼地下室的小店面,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
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
=============================有关做饭的电影二:《饮食男女》台湾中国菜硕果仅存的大师老朱退休后,渐尝老年生活的诸多尴尬:每周日费心做出的一桌丰盛菜肴,并无将三个女儿齐齐拉到饭桌的吸引力,已经长大成人的她们,心里藏了许多比陪父亲吃饭更重要的事;多年老友的突然离世,令他在友情这块也有了缺口;而对厨师来讲最重要的味觉的丧失,则将其彻底推到人生的低谷。
三个女儿虽各忙各事,却也操心着老朱的晚年生活,计划着为其找个老伴,但她们没料到老朱早已悄无声息地谈起了“黄昏恋”。
吃惊过后,老朱最看重的继承了他做菜天赋的二女儿家倩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对父亲、她与父亲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而对老朱来讲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有关做饭的电影三:《满汉全席》赵港生因厌烦黑社会生活,欲金盆洗手后去加拿大追寻偶像山口百惠,而他选择的移民途径竟是——参加加拿大酒店的厨师考试,丝毫不懂厨艺的他最终因作弊暴露而惨败。
清华北大推荐的励志电影集锦【收藏吧有空吸收正能量】

清华北大推荐的励志电影集锦【收藏吧,有空吸收正能量】2清华北大推荐的励志电影集锦【收藏吧,有空吸收正能量】最具推荐人气的励志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风雨哈佛路》,《高考1977》,《乱世佳人》,《当幸福来敲门》,《冲出亚马逊》,《勇敢的心》,《海上钢琴师》,《律政俏佳人》,《亮剑》,》,《恰同学少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隐形的翅膀》,《阿凡达》,《一个都不能少》,《放牛班的春天》。
人气冠军:《阿甘正传》重磅推荐:《肖申克的救赎》最具实力:《风雨哈佛路》1.《阿甘正传》:阿甘大智若愚才华横溢,视财富为粪土,崇尚自由主义,有坚持不懈精神,颇有组织能力。
2.《恰同学少年》:本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连的现实主题。
3.《奋斗》:当代城市主题表现当代人面对的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具体到每一个人物。
精神层面是积极向上,坚持自我,顽强不屈。
4.《第九区》:外星人,人类把他们当作一堆垃圾任其自生自灭,唯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他们身上的DNA研制出超级武器。
在深感外星人遭遇的不公后,维库斯开始带领外星人反抗人类的压迫……5《迫在眉睫.》:约翰·Q儿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全市的大众对这一事态的发展都投以了极大的关注。
但大众的同情并不能帮助约翰·Q,他的前途到底如何呢?6.《人生遥控器》:唠叨的老婆,苛刻的上司,不停制造麻烦的孩子,这些或多或少都是每个成年男人心中的痛。
当人被压迫的越久,内心的控制欲就会无限的膨胀,做出些超乎常理的事。
主人公迈克尔快被逼疯的时候,一个简单又健康的方法--“万能遥控器”出现在他的面前。
7.《勇敢的心》: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撼所有人.........8.《烈日当空》:向往灿烂青春的自由共同体,烈日下放声呐喊,炽热坦然的成长宣言!!9.《极地重生》:男士必看,培养责任感、勇气…10.《天使之城》:赛斯是一位天使。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乡土电影题材与形态略论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乡土电影题材与形态略论作者:孙宝国来源:《声屏世界》 2018年第5期孙宝国摘要:乡土中国是中国电影创作永远的母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断涌现的中国乡土电影,以艺术化的影像真实记录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记录乡愁、表现乡愁和留住乡愁的最有高度、深度和温度的载体之一。
根据主导元素的演变和更替,以及题材内容和形态特征的不同,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乡土电影可分为艺术时代、市场时代和产业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乡土电影题材形态电影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象,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识,隐藏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
电影是人生的浓缩,人生是延长的电影,每个人都是其中的角色,而乡土中国是中国电影创作永远的母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断涌现的中国乡土电影,以艺术化的影像真实记录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成为人们了解当代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文艺形态之一。
从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创作发端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乡村、小镇、县城乃至都市中的人和事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电影,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对于这类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过农村电影、农村题材电影、乡村电影、乡土电影等不同的称谓。
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使这一电影类型存在着仁智各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电影类型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这些称谓经常被随意替换使用,很少顾及各自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认为,乡村电影、农村电影、乡土电影这三个概念代表了三个不同的视阈,即以社会视阈为主来关注这类电影,大致可称之为乡村电影;以政治视阈为主来关注这类电影,大致可称之为农村电影;以文化视阈为主来关注这类电影,大致可称之为乡土电影。
①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学界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中国乡土电影比较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其中的一些分类方法还是很有见地的。
譬如,有研究者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将中国乡土电影分为西部乡土电影、草原乡土电影、湘西乡土电影、东北乡土电影、台湾乡土电影等几类。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精选8部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精选8部太太万岁[导演]桑弧[主演]蒋天流石挥上官云珠[制片国家]中国《太太万岁》是本次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向大师致敬的影片。
导演桑弧是“中国第二代导演”之一。
他的作品在关注市井生活、体现生活质感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力。
《太太万岁》的编剧张爱玲是中国著名作家,她的言情小说最擅长描写男女爱情、人物悲欢。
冷峻的笔调下对人性的反讽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发。
张爱玲和桑弧都是上海人,在表现电影中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世俗纷争方面驾轻就熟。
《太太万岁》中的太太陈思珍是个老好人。
总是面带微笑,为了家庭处处隐忍。
丈夫有外遇她忍了,跟姨太太谈判她也去了。
为了成为婆婆的好媳妇、丈夫的好妻子、小姑的好嫂子,她经常说一些“善意的谎言”。
但这些谎言却往往弄巧成拙,让人哭笑不得。
为了让父亲借钱给丈夫开公司,骗父亲说婆婆有金条,最后父亲、婆婆、丈夫都把事情怪到她头上。
她心里越是想让事情变好,事情越是变糟。
这也增加了电影的喜剧色彩。
电影中也不乏喜剧桥段:女佣人每次都实在地戳穿太太的谎言。
与丈夫有外遇的交际花每次都贩卖自己可怜的身世:我这个秘密还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呢。
精明算计的老丈人明明是去教训出轨的女婿,结果自己也不正经地出轨了。
电影在幽默诙谐间道尽一个太太的苦心。
最后丈夫意识到了“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待我好”,回心转意回到了太太的身边。
党同伐异[导演]D·W·格里菲斯[主演]梅·马什罗伯特·哈伦[制片国家]美国《党同伐异》属于本次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经典修复展映单元,也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是对早期电影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对电影史有所了解的影迷都不会不知道他的名字。
《党同伐异》是1916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电影,也被认为是格里菲斯的电影艺术达到高峰的标志。
影片由4段相隔数千年互不相关的故事连缀而成,包括《母与法》《基督受难》《圣巴多罗缪的屠杀》和《巴比伦的陷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是一种乡愁
【摘要】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侯孝贤也不例外,走出去,再回来一直是他多部电影所表达的故乡情结。
侯孝贤用悲悯天人的基调在电影中展现着一部完整的台湾史,可以说侯孝贤的电影是台湾的浮世绘,他的创作为民众的命运和台湾的历史写下了生动的篇章。
【关键词】侯孝贤;长镜头;故乡情结;台湾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43-01
一、侯孝贤电影中多带乡愁的历史原因
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千千万万的思乡情怀随之漂流到孤岛上去,客观上在故乡情结方面具有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广阔内容。
台湾居民中的大部分人是三百年前从中国大陆移居到台湾的移民的子孙,现在统称为本省人。
台湾本省人大多数都讲闽南语。
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撤出台湾后,中国国民党军队及其残部约两百万人溃逃到台湾,并统治台湾。
这些以讲普通话为主的人,被称为外省人。
对他们来说,台湾不过是他们的异乡。
台湾受日本殖民统治多年,又经历多种政治变迁,因此文化身份认同出现了多元化现象。
一方面,由于内战,部分大陆人去往台湾,岛内政治动乱,“回
大陆”成为这部分人的共同呼声;另一方面,由于殖民历史的存在,殖民文化对本土华夏文明解构和吞噬,台湾人自身寻找文化回归,掀起寻根热。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侯孝贤作为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一个漂泊者,那些在他生命中萦绕不去的乡愁与家国之梦成为他的电影的独特气质。
“直到现在,阿哈咕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他陪祖母走过那条路。
以及那天下午,他跟祖母采了许多芭乐回来。
”侯孝贤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变动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在故园之恋与乡愁遗韵中,添加了关于个体成长的记忆。
《童年往事》中阿孝古的祖母回内地的路是侯孝贤在成长过程对家庭亲人的记忆,《恋恋风尘》中最后山顶的一丝云烟是吴念真对军旅生活以及初恋的记忆,《冬冬的假期》中冬冬背诵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朱天文对在童年时去外公家过暑假的记忆。
故乡之恋与乡愁遗韵融合在电影创作者的个体成长记忆中。
《南国再见南国》充分表现背井离乡的痛苦,“再见南国”即是“再见故乡”亦或“再见乡村”。
在这部电影中,“南国”指台湾南部,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北强南弱,因此南方时常是“乡村”的代名词。
流氓小高带着复杂的原因回到南台湾的故乡――嘉义,然而南国的生存亦变得不易,家族封闭,官场腐败。
记忆当中的南国已不再,
小高他们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未来。
二、运用意象和象征镜头隐喻乡愁
在《冬冬的假期》中,冬冬在电影中背诵了两首与思念故乡有关的诗,一首是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另一首是《古诗十九首》中的:“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当冬冬勉勉强强背诵出《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时,外公笑了。
在现代潮流席卷一切的时候,固守土地和传统的人们,虽然身在故乡却有异乡人的感觉。
冬冬在不断的停顿中完整地背出这首诗,象征着传统的古典情怀在现代性的发展中变得支离破碎,但古典情怀因其美好虽然艰难存在,但是依然有永存的生命力。
在《恋恋风尘》中,电影末尾那个镜头是全片最重要的象征,宛如山水画的山城远景,山头后面是隐约的大海,山头近处是零散的坟墓,云影在山头上缓慢地移过。
在这里,乡愁被隐喻为一块漂浮不定的云,千变万化,总也不能捉住它。
诗人于坚在《棕皮手记》中写道:“对于有心灵的人来说,费里尼是一个故乡。
他是那种在所有人的故乡都消失之后,可以把关于故乡的记忆一次次复活的导演。
”①费里尼
的故乡存在于记忆当中,是温暖的怀旧。
然而侯孝贤的故乡是存在本身,它无所谓过去还是现在、粗俗还是美好,侯孝贤电影里的故乡既有风光美丽的渔村、外婆美丽的澎湖湾,
亦有空虚迷茫的少年、灯红酒绿的嫖妓场所,它们都属于故乡,都属于侯孝贤所怀念的故乡,属于他的或浓或淡的乡愁。
注释:
①于坚.棕皮手记[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7.04.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五版)[M].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霍得华?苏伯.电影的力量[M].李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插图11版)[M].焦雄屏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