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临床用血的评价和公示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以下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评价标准1.供血单位(1)血液使用的供血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血液管理资质,具备良好的血液采集、储存、检测和运输等能力;(2)供血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血液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合规评估,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和安全;(3)供血单位的血液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安全有效。

2.临床科室(1)临床科室应当设立专门的输血管理岗位,负责血液的申请、使用和管理,确保用血操作规范;(2)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用血审核制度,确保血液使用符合指征,避免盲目输血;(3)临床科室应当开展用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血管理水平,确保用血过程的安全。

3.患者(1)患者血液用血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输血相关知识的宣教,确保患者了解输血的风险和利益;(2)患者应当配合医务人员的相关检查和评估,接受必要的血液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二、评价程序1.供血单位评价(1)定期对供血单位的血液产品进行抽检和检测,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规定;(2)对供血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和人员素质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供血单位具备血液管理的能力。

2.临床科室评价(1)对临床科室的输血管理措施进行定期考核,包括用血审核、用血记录等;(2)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用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评估,确保医务人员具备正确的用血知识和操作技能。

3.患者评价(1)对患者的血液输血前后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输血的效果和安全;(2)对患者的知情同意和配合程度进行评估,确保患者了解输血风险和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三、公示管理1.供血单位公示(1)供血单位应当定期公示血液产品的质量信息,包括抽检结果、质控情况等;(2)供血单位应当公示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绩效,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

2.临床科室公示(1)临床科室应当定期公示用血情况和效果,包括用血指标、输血效果等;(2)临床科室应当公示输血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情况,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守则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守则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守则为了规范临床科室和医师在临床用血方面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确保患者用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特制定以下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守则: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1.临床用血应符合医学指南和规范,遵循血库供血管理规定。

医师应严格遵守血液安全管理的规定,确保血液使用的合理性。

2.临床科室应建立完善的用血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评价医师在临床用血方面的操作规范和用血合理性。

3.评价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血液使用的指征是否准确、输血量是否合理、输血前的检查是否充分、手术中的输血应急措施是否得当等。

4.临床用血评价应定期进行,通过对医师的用血行为进行评估和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培训和纠正,提高医师用血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1.临床科室应建立用血公示制度,将医师的用血行为公示在科室内公示栏上,供科室其他医师和患者参考。

公示内容包括医师的姓名、患者信息(如住院号、姓名)、用血指征、输血量、血液类型等。

2.用血公示应定期更新,并保留一定的历史记录,以便追溯和参考。

3.用血公示内容应得到医师的知情及同意,并保证患者个人隐私的保密性。

4.对于临床用血行为异常或问题较多的医师,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指导,并在用血公示上进行特别标注,以加强管理和监督。

5.患者有权知晓自己的用血情况,可以向医院提出查询请求,并要求给予解释和回应。

三、临床用血评审机构1.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由医院相关部门组织实施,设立专门的临床用血评审机构。

2.评审机构应由经验丰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医师组成,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评审机构应定期开展用血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对医师进行指导和训练。

4.对于评价结果较好的医师,可以给予奖励和表扬,以鼓励良好的用血行为。

5.评审机构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临床科室,并密切关注用血行为的改进情况。

以上是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的守则,通过建立严格的评价机制和公示制度,可以促使医师在临床用血方面更加规范和合理,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某医院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临床医师权限认定制度1 目的实施临床医师用血权限化管理,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的有效措施,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全院各科室;3制度内容临床科室每月应对医师临床合理用血进行评价并公示,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纳入科室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质控办应于每月初对上月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如输血前检查、输血申请、用血适应证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血袋回收、输血病历抽查等进行统计并提交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完成上月用血相关工作点评和用血管理检查情况通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每月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各科对存在的问题在公示后5个工作日内提出整改措施并上交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质控办负责对各科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和验收,并做好记录;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准入主治医师获得住院医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相关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质控办将考核合格医师名单提交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审核,并负责公布最终授权的临床用血处方权限名单;有用血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和考核;科室根据上年度临床医师用血评价情况及培训考核情况填报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评价认定表,质控办将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评价认定表提交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批,决定是否继续授予用血权限;暂停用血权限临床医师参加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后考核不合格或被查到半年内不合理用血或不合格输血病程记录达3次的,质控办发出“用血权限暂停通知书”,暂停当事医师的用血权限,并报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备案;同时质控办及时向全院临床科室通报,血库将不再接受理其输血申请;用血权限的恢复医生需恢复用血权限时,应向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当事医师方可恢复用血权限;对医师用血评价认定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4相关文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5、相关记录临床医师合理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5临床用血评价表ZKB-JL-26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输血病历自查表ZKB-JL-27输血管理委员会对医师合理用血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8医师用血权限认定人员一览表ZKB-JL-29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表ZKB-JL-306其他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沙坪坝区某医院科室临床医师合理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5科室医师姓名评价年度年月科主任签名备注:1、科主任每月对本科室临床医生用血情况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作为个人业绩考核;2、临床医师输血评定结果将影响是否继续授权;3、评定应秉着客观、真实态度进行;沙坪坝区某医院临床用血评价表ZKB-JL-26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输血病历自查表ZKB-JL-27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主管医师:注:1、此表由主管医师及时书写;备血而没有输血的不必填写此表;2、本表填写后留在科室统一保管,作为科室病历质控的一部分;3、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科室检查人员:日期:输血管理委员会对医师合理用血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8评定科室评定年度年委员会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科医师用血权限认定人员一览表ZKB-JL-29制表时间:年月日注:可根据科室人员数量增加表格行数;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表ZKB-JL-30检查人受检科室检查日期。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是指医院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制定的血液使用的评价标准、公示机制与管理制度。

旨在规范血液的使用,确保血液的安全有效,提高临床用血质量,合理利用有限的血液资源。

一、临床合理用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需求评估: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和临床指征评估,判断患者是否真正需要输血。

对于一些可替代药物治疗的情况,应优先考虑替代药物治疗,减少对血液资源的需求。

2.输血适应病例审查:对于已经确定需要输血的患者,需要进行明确的输血适应病例审查。

包括评估患者是否符合输血的指征,如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严重贫血、出血或失血性休克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如可能引起输血反应、感染等。

对于一些相对禁忌病例,如非急性缺血性卒中、非心源性休克等,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输血指南的制定与推广:根据各种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输血指南,并开展推广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于临床合理用血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更新和修订,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临床合理用血公示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血液库存情况的公示:医院应该定期公示自己的血液库存情况,包括血型、库存量等信息。

通过公示,可以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医院的血液资源状况,提高对于血液的合理利用。

2.科室输血情况的公示:医院各科室应制定科室自用血液指标,并定期公示科室的输血情况,包括输血人次、输血量等信息。

通过公示,可以监督和评估各科室的用血合理性,发现和解决用血过度或不存在合理使用依据的问题。

三、用血权限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使用的责任分工:明确医院内各部门和个人的血液使用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制度。

包括血站、临床科室、输血科室等,各自承担相应范围内的血液使用和管理责任。

2.血液使用权限的控制:根据医务人员的职称、资质和经验等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的用血权限控制。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核工业四一七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

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 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1、评价内容,见附件,:,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2、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1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检验科血库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医务科。

4、医务科评价:根据报送材料和抽查~医务科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三、公示与管理以上检查结果将在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督查简报》公示~并按医院用血奖惩措施进行处理~措施如下:1、对于1个月出现用血不合理情况的医师~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公示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公示相关信息以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公开透明。

公示的内容包括供血机构的基本信息、用血风险等级、供血机构的评价结果、不良反应情况等。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公示标准和流程,并及时更新和公布相关信息。

公示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了解供血机构的质量和安全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机构提供参考。

此外,公示制度也可以促使医疗机构自我监督,引起医护人员对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视。

权限认定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医护人员进行资质审查和权限认定,确保用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认定的人员参与。

权限认定的程序包括申请、审核、考核和认定等步骤,医护人员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料和证明并通过专业考核才能获得相关权限。

医疗机构应及时更新和公布医护人员的权限认定结果,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权限认定的目的是确保临床用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参与,提高用血安全的保障水平。

然而,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评审和审核机制,确保公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和持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以适应临床用血的发展和变化。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

通过公示和权限认定,可以提高患者对用血机构的信任度,降低用血风险,提高用血安全性。

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和运行。

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1制定目的对医院临床用血进行监管、总结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公示,保障科学合理用血、用血质量和安全。

2适用范围全院临床输血科室3主要内容3.1监管内容:3.1.1对患者输血适应征的评估,输血过程记录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3.1.2《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3.1.3输血前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

3.1.4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

3.1.5大量用血是否审批。

3.1.6医疗、护理输血记录是否规范。

3.2监管评价人员:3.2.1临床用血科室每季度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自评,并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用于个人绩效考核及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并留下档案资料;4.2.2输血科每季度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抽查、评价并公示;5.2.3医务科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抽查、评价,并用于科室治疗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3.3评价:3.3.1用血前评价:3.3.1.1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是否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3.3.1.2评估必须由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主要评价。

3.3.1.3医务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征。

3.3.2输血过程评价:3.3.2.1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必须完整详细,至少包括本次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

3∙3.2.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在积极处理的同时登陆异常事件管理系统进行上报,并在病历中记录。

3.3.3输血后疗效评价:3.3.3.1主要评价输血后是否达到输血治疗的效果,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记录是否得当。

3.3.3.2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应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并记入病历。

3.4奖惩措施:3.4.1科室及个人安全合理用血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挂钩。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血液管理的规范化趋势,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该制度旨在确保医院临床用血过程的透明化、规范化以及提高用血效率、减少用血风险。

1.评价公示制度评价公示制度是指医院通过公示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披露医院血液使用情况的制度。

评价公示的内容包括血液使用量、血液使用比例、不同血型的用血情况等。

公示内容应以图表或统计数据的形式呈现,清晰明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评价公示制度有以下几个重要目的:(1)增加医院对患者血液使用情况的监督,提高血液使用的透明度。

(2)向患者及其家属公示血液使用情况,增强医院对患者的权益保护意识。

(3)通过公示数据,发现和解决患者用血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4)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参考,在血液使用方面作出适当的指导和决策。

权限认定制度是指医院针对用血工作相关人员进行能力审核和权限认定的制度。

通过权限认定制度,可以明确医务人员的用血职责和权限范围,提高用血工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权限认定制度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用血权限,制定相应的权限认定标准。

(2)设置用血认定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用血权限的认定工作。

(3)评估人员的用血知识和技能,包括血液安全知识、用血指征判定、血型鉴定等。

(4)根据评估结果,对医务人员的用血权限进行认定和授权。

(5)定期进行权限审核和重新认定,确保医务人员的用血知识和技术能够与最新血液管理要求保持一致。

权限认定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和用血操作规范。

同时,还能够降低用血风险,提高用血效率,减少用血错误和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认定制度对于提高血液使用过程的透明度、规范性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评价公示制度,可以增加对患者血液使用情况的监督,提高用血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权限认定制度,可以明确医务人员的用血职责和权限范围,保证用血工作的规范化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权限
认定制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某医院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及临床医师权限认定制度
1 目的
实施临床医师用血权限化管理,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的有效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全院各科室。

3制度内容
临床科室每月应对医师临床合理用血进行评价并公示,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纳入科室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质控办应于每月初对上月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如输血前检查、输血申请、用血适应证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血袋回收、输血病历抽查等)进行统计并提交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完成上月《用血相关工作点评》和《用血管理检查情况通报》。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每月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各科对存在的问题在公示后5个工作日内提出整改措施并上交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质控办负责对各科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和验收,并做好记录。

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准入
主治医师获得住院医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经相关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质控办将考核合格医师名单提交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审核,并负责公布最终授权的临床用血处方权限名单。

有用血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和考核。

科室根据上年度临床医师用血评价情况及培训考核情况填报《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评价认定表》,质控办将《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评价认定表》提交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批,决定是否继续授予用血权限。

暂停用血权限
临床医师参加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后考核不合格或被查到半年内不合理用血或不合格输血病程记录达3次的,质控办发出“用血权限暂停通知书”,暂停当事医师的用血权限,并报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备案。

同时质控办及时向全院临床科室通报,血库将不再接受理其输血申请。

用血权限的恢复
医生需恢复用血权限时,应向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当事医师方可恢复用血权限。

对医师用血评价认定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

4相关文件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5、相关记录
临床医师合理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5)
临床用血评价表(ZKB-JL-26)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输血病历自查表(ZKB-JL-27)
输血管理委员会对医师合理用血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8)
医师用血权限认定人员一览表(ZKB-JL-29)
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表(ZKB-JL-30)
6其他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沙坪坝区某医院
科室临床医师合理评价及权限认定表ZKB-JL-25
科室医师姓名
评价年度年月科主任签名
备注:1、科主任每月对本科室临床医生用血情况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作为个人业绩考核;
2、临床医师输血评定结果将影响是否继续授权;
3、评定应秉着客观、真实态度进行;
沙坪坝区某医院临床用血评价表ZKB-JL-26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输血病历自查表
ZKB-JL-27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主管医师:
注:1、此表由主管医师及时书写;备血而没有输血的不必填写此表。

2、本表填写后留在科室统一保管,作为科室病历质控的一部分。

3、职能部门定期检查。

科室检查人员:日期:
输血管理委员会对医师合理用血评价及权限认定表
ZKB-JL-28
评定科室评定年度年
委员会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科医师用血权限认定人员一览表
ZKB-JL-29
制表时间:年月日
注:可根据科室人员数量增加表格行数。

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表ZKB-JL-30检查人受检科室检查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