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需背诵段落
四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必背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步履蹒跚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语文园地三 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四上语文背诵内容大全

四上语文背诵内容大全
语文学习是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背诵优秀的课文是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根据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整理的背诵内容大全,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诗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现代文
1.《草原》——老舍
千里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
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长城》——王之涣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近看长城,它又像一位巨人,巍然屹立,气宇轩昂。
三、名言警句
1.有志者,事竟成。
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知识就是力量。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背诵默写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背诵默写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的背诵默写内容如下:
第四单元(以大自然为主题)
1.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 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背诵并默写《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五单元(寓言故事)
1. 背诵并默写《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 背诵并默写《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3. 背诵并默写《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背诵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必背课文第一单元1 观潮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4.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走月亮4.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四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四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些常见课文,具体以教材版本为准:
1.《好奇猫》
好奇猫真无聊,总是想出去旅游。
途中看见了旗杆,就问:“旗子为什么飘扬?”
旗子笑着答:“风吹得我东飘西荡呀!”
好奇猫继续走了一会,发现了秋千,就问:“秋千为什么摆动?”
秋千笑着答:“人坐上来,摇动才有惊心动魄!”
好奇猫听得呵呵笑,快活得无拘无束。
大家看见了好奇猫,都说:“真是一个奇怪的家伙!”
2.《小草和射雕》
春天到来,小草悄悄地伸出头来。
小草高兴地说:“太阳爷爷,谢谢你帮助我!”
突然,一只射雕飞把小草斜起的头顶。
小草被撞飞了,可还是没有放弃。
射雕吃了一吓,折断了翅膀。
小草笑着对射雕说:“太阳爷爷会帮助你!”
射雕听了,感动得泪流满面。
从此以后,小草和射雕成了好朋友。
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成长。
备注:以上是根据一些常见学校教材整理的课文,具体背诵内
容可能因不同教材版本而异。
建议参考学校教材或向老师确认具体的背诵要求。
(完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背诵内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背诵内容一、现代文第一课观潮背诵幅度:第三、四自然段背诵内容: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背诵幅度:全文背诵内容: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二、古诗词第五课古诗两首背诵幅度:古诗两首背诵内容: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背诵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背诵
1、《满江红》
李白
满江红,照花前。
低头思故乡;流水西湖,满山旧貌。
芳草天地,雁阵新谷。
清风明月,此心未变。
故园多少,是处仍安。
2、《巫山云》
朱熹
清风玉笛远,巫山云雾绕。
淹留灵台影,几度霞光斜。
鹤泊山势微,万叠泉气低。
醉卧宿鲸帐,任嬉翩翩鸟。
3、《天净沙·秋思》
张九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苏幕遮》
高适
芳草萋萋鹦鹉洲,春江水暖鸭先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清平乐·金缕衣》
白居易
金缕衣,罗带裁,腰缠十丈红缎。
覆香阁,卷添尘,埋藏旧时无声。
到来榻,复翻古,看看昔时绣。
6、《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少年行》
杜甫
北固楼临江开,铜雀春深锁二乔。
中庭芳草日萋萋,游鱼空调转深潭。
8、《关山月》
苏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题龙阳县青草湖》
李煜
青草湖畔行船客,绿水红树满湖春。
古木烟光共斜阳,更有黄鹂报晓翁。
10、《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行行重行行,落花风雨中。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背诵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背诵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如下:
1.《拔苗助长》:一天,小明种下了一颗豆子,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长高。
于是,他每天给豆子浇水、施肥。
最后,他变得不耐烦了,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想让豆子长得更快。
可是,他却发现豆子长得比一般的豆子更不好,最后只剩下了一根细细的豆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耐心等待事物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2.《夏天的雨》:夏天的雨是温暖的,它滋润大地、洗涤大地上的尘埃,给大自然带来了一片清凉。
每当夏天的雨来临,人们的心情也变得舒畅愉快。
这篇课文描写了夏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
3.《广播体操》:广播体操是很多人喜欢做的一项运动。
每天早晨,人们打开收音机,跟着广播里播放的体操音乐,做起了各种运动。
广播体操能让人们保持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也是一种集体活动,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友谊。
4.《琥珀与蜜蜂》: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蜜蜂在琥珀上找到了一只被困住的蝇。
它用自己的努力,采集花蜜喂养蝇,并帮助蝇脱离困境。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乐于助人,善良友善。
5.《好人难做》: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的人被人误解、诽谤,最后因为伸张正义而被人们称赞。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坚持正义,不怕艰难困苦,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以上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部分课文背诵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需背诵段落
1观潮(3、4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鸟的天堂(7、8段)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 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5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出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
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不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8 颐和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
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
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
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体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
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日积月累
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
雪白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2、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
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3、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颗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
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4、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
5、一径竹阴去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6、古诗: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xi;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8、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发现。
(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
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都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