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阅读及答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阅读及答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阅读及答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二、整体感知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三、问题探究 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5、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6、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7、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
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5、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
6、可从多角度理解。
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
7、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
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地暗示给读者。
阅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七年级下册语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学案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
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
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
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
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赏析】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 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余映潮思路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
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介绍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 集》,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 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 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 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分享心情
• 有个人这么说了:“十四岁那年,我读 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次读 这首诗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会忘了这 首诗,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 另一位说“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喜欢的普 希金的诗句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 要悲伤不要心急’。”
• 还有一位说,“这一首诗已陪我度过许 多难过的时刻,我喜欢这首诗。”
• 还有人说“这是第一首吸引我的诗,初 中时候我读到它,很感动。”
启迪
• 乐观 • 坚强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 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作者简介
• ①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 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 ②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 篇。
• ③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 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
• ④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 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他就是诗人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文4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文4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文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一定要狠狠的把他揍一顿。
”有个朋友对我这样说道。
那如果生活不仅欺骗了你,还让你痛苦不堪万念俱灰呢?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我的生活阅历并不像那些经历过大事的成年人那样丰富,可这并不妨碍我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
相对的,我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
我身边的朋友,总是不幸的。
或许这是上天的故意安排,让这一切看起来非常的戏剧化。
三年级的时候,友人阿卿得了一种不治之症——血癌。
一个善良洁白的小姑娘,被老天狠狠耍了一顿。
看着她一天天由于药物的毒害而变得面容臃肿变形,我的心里越发的酸涩了。
真不幸,对吗?可有人说这就是一个人的命。
在幼小的我心里种下了‘原来命是如此可怕的东西’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
发芽,生长,最终深深地扎根了。
奶奶说“一个人的命啊,就是神奇,老天爷让这样,绝对不可以那样。
”这似乎是一句很讽刺的话,倘若人们的命都掌握在天手里,那又何来改变命运,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说呢?还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个让世人不理解的同性恋者,我知道他的内心有多么的脆弱,或许他表面上看起来对任何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让人觉得他是个落落大方不拘小节的人。
身为密友的我清楚的了解,他爱着自己的父母,爱着身边的朋友,他心思细腻,和别人打交道也是小心翼翼的。
原以为他可以这样好好的生活下去。
可就在前不久,让他遇到了一个他一辈子也过不去的坎儿。
早在很久之前,他的父母就知道他的性取向异于常人,而他们选择默不吭声,在背后默默地保护着他们的孩子,用他们最温暖的方式呵护他。
即使以后他不结婚不生孩子也好,他们都可以理解,只要他能快快乐乐的就够了。
这件事情,让我的友人痛苦,煎熬,他觉得无颜面对自己的父母,无法接受他们对他的好。
七年级下册语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学案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
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
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
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
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赏析】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 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及赏析

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及赏析【导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

学海拾贝
阅读诗歌的方法: 四步阅读法
一读: 读题目、作者、创作Fra bibliotek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二品: 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1、 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
欺骗的人们?
劝说
2、 对于这些人,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 和嘱咐?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将会过 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学海导航
3、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诗中阐明了一 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
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 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 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 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灵活运用
作业:
1、本课的练习册。 2、运用本课所学的诗 歌的学习方法预习《未选择 的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学海导航
知人论世: 1、 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
2、 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 不朽诗篇的?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普希金
(1799—1837)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 小说家,史称“俄罗 斯文学之父”,俄罗 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 基人。
学科网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 的女儿纪念册上的。
三诵: 诵和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
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
四背: 急,抑扬顿挫。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个不同版本译文)(共五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个不同版本译文)(共五篇)第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个不同版本译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汉译文1(查良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实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汉译文2(许渊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记忆。
第二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执教者余姚市子陵中学吴伟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基本情况和写作背景,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2.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本文,想象出相关情境;通过比较体会出本文语言特色。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良真诚的待人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朗读与比较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说理方法。
培养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意识。
难点:理解诗歌中所富含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本首诗歌相应的伴奏音乐:王菲《明月几时有》,神秘园《夏》。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基本情况和写作背景,准备笔和草稿纸。
四.教学步骤:㈠音乐导入播放背景音乐王菲《明月明月几时有》。
这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寄托着对弟弟子由的思念,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呼喊。
诗人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心怀天下的广阔胸襟为世人称颂。
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
㈡简介作者点名一生结合注释1 ㈢步步深入 1读⑴点生大声朗读全诗,要求字正腔圆音准。
大家点评。
屏示:诗歌朗读要求。
⑵教师范读指导,让学生思考: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诗人对读者怎样的情感?屏示创作背景:被流放的作者为邻家小女孩所提赠诗,予以劝慰。
⑶学生自读模仿:以阅历丰富的大哥哥劝慰小妹妹口吻朗读;以自我反思的口吻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这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4、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
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让学生自己朗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2、解读诗歌
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合作探究
提问: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提问: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
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提问: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
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
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
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未选择的路》
导入新课: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朗读诗篇
四、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五、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答案不求一致。
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
学生自由回答
六、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
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
”——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
——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
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
六、积累联想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七、综合性训练: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