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童趣”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原文及翻译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原文及翻译导语:《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下面来看看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原文及翻译吧!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
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
童趣文言文全文翻译

原文:
童趣者,幼年之心性也。
幼时无知,嬉戏无度,心无挂碍,纯真无瑕。
观于花鸟,则心旷神怡;听于虫鸣,则悠然自得。
随其所欲,游于山林,涉于江湖,不识忧愁,不知劳苦。
此乃童趣之所在。
童子之心,犹如明镜,不染尘埃。
见物则明,见事则清。
无欲无求,无争无斗。
童子之趣,在于天真,在于自然。
观其嬉戏,犹如见山川之灵,草木之魂。
及长,世事繁杂,心随境转,童趣渐失。
追名逐利,心劳日拙。
观花鸟虫鱼,已无往日之乐;听虫鸣鸟语,亦无昔日之悦。
人生若梦,何求名利?唯求童趣,方得真乐。
译文:
童趣,指的是幼年时期的心灵状态。
在幼年时,无知无识,嬉戏无度,心中无任何牵挂,纯洁无瑕。
看到花鸟,心中就会感到畅快愉悦;听到虫鸣,就会悠然自得。
随心所欲,游历于山林之间,涉足江湖之广,不懂得忧愁,也不知道劳苦。
这就是童趣的所在。
幼童之心,就像一面明镜,不被尘埃所染。
看到事物就能明了,遇到事情就能清澈。
无欲无求,无争无斗。
幼童的乐趣,在于天真,在于自然。
观察他们的嬉戏,就如同看到了山川的灵气,草木的灵魂。
等到长大成人,世事变得繁杂,心灵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童趣逐渐消失。
追求名利,心灵日益疲惫。
看到花鸟虫鱼,已不再有往日的乐趣;听到虫鸣鸟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愉悦。
人生如梦,何必追求名利?唯有找回童趣,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文言文_童趣翻译

余幼时,不知人事,日与群儿戏于草堂之间。
草堂者,余家之旧宅也,前后左右,皆菜畦花径,绿树红墙,风景甚佳。
余等群儿,嬉戏其中,如鱼得水,如鸟翔空。
一日,余与群儿至一废园,见其地荒芜,草木皆枯,瓦砾堆积,满目凄凉。
余心悲之,曰:“此园昔日繁华,今竟成如此景象,岂不惜哉!”群儿闻言,皆默然。
忽有一儿曰:“吾辈当效古人,植树种草,使此园重现昔日之盛。
”众儿皆应,纷纷拾起瓦砾,开始清理。
于是,余等群儿,每日清晨,手持锄头,踏着露水,来到废园。
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浇水,有的栽种花草,有的搬运瓦砾。
虽然辛苦,但心中喜悦,因为我们在创造美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废园渐渐恢复了生机。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鸟语花香,一片繁荣景象。
我们群儿在园中嬉戏,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日,余与群儿在园中捉迷藏,忽见一老者蹒跚而来。
老者须发皆白,目光深邃,气度不凡。
群儿见状,纷纷躲避,唯余一人坦然面对。
老者微笑着问:“尔等何人?为何在此嬉戏?”余答曰:“吾等乃一群童子,在此游玩。
”老者闻言,点头称赞:“好,好,有志者,事竟成。
尔等今日之所作所为,实乃童趣矣!”自那日起,余等群儿,更加珍惜这片土地,我们在这里种植了各种花草,修建了亭台楼阁,还搭建了一个小戏台。
每当黄昏时分,我们便在戏台上表演自编自导的节目,引来附近居民围观,欢声笑语,一片祥和。
时光荏苒,我们渐渐长大,离开了这片童趣之地。
然而,那段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每当提及那段时光,我们都会想起那些欢乐的日子,想起那片充满童趣的废园。
如今,那片废园已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成为了我们儿时记忆的象征。
我们虽然已长大成人,但那份童趣,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始终未曾改变。
愿我们心中那份童趣,永远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童趣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童趣童子者,天真烂漫也。
幼时嬉戏,不识愁滋味,但求欢愉而已。
朝游于山,暮宿于林,放歌于草野,逍遥于江湖。
观虫鱼鸟兽,玩石子沙,戏水弄月,乐此不疲。
一日,童子偶得一小石,形如青蛙,栩栩如生。
喜不自胜,遂以名之“青蛙石”。
每于闲暇,捧之把玩,细观其纹理,如山峦起伏,似江河纵横。
心中暗想:此石何等奇特,若能制成工艺品,必能流传千古。
又一日,童子见一蝴蝶翩翩起舞,其姿态优美,令人陶醉。
遂追之不舍,欲得其舞姿。
然蝴蝶飞快,童子奔跑,终不可得。
心中不甘,遂立誓:他日若得蝴蝶,必养之家中,供我观赏。
童子日日盼蝴蝶,夜夜梦青蛙。
一日,童子梦见青蛙石化作真青蛙,跃入水中,戏水弄波。
醒来,见床前果然有一小石,形似青蛙,不禁欣喜若狂。
遂以此石为伴,晨昏相伴,共度时光。
童子年幼,不知世事艰辛。
常于梦中见仙人,与之把酒言欢,谈笑风生。
醒后,虽知其为梦,却仍回味无穷。
心中暗想:人生若能如梦,该有多好!译文:童趣童子,指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
他们小时候玩耍,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只追求快乐而已。
他们早上在山上游玩,晚上在树林里住宿,在草野上放声歌唱,在江湖中自由自在。
他们观察昆虫、鱼、鸟、兽,玩弄石头、沙子,戏水玩月,乐此不疲。
有一天,童子偶然得到一块小石头,形状像青蛙,栩栩如生。
他高兴得不得了,于是给它取名为“青蛙石”。
每当空闲时,他就捧着它把玩,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就像山峦起伏,江河纵横。
他心里想:这块石头多么奇特,如果能制成工艺品,一定能流传千古。
又有一天,童子看到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姿态优美,令人陶醉。
他追逐不舍,想要得到它的舞姿。
然而蝴蝶飞得很快,童子跑得也快,最终还是得不到。
他心里不甘,于是发誓:将来如果得到蝴蝶,一定要养在家里,供我观赏。
童子每天都期待着蝴蝶,晚上都梦见青蛙。
有一天,童子梦见青蛙石变成了真正的青蛙,跳入水中,戏水弄波。
醒来后,他看到床前果然有一块小石头,形状像青蛙,不禁欣喜若狂。
于是他以这块石头为伴,晨昏相伴,共度时光。
童趣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余幼时,尝读书窗下,见蝇拂地,心喜之,遂效仿之。
然蝇虽小,动作灵巧,余不能及。
然余不以为意,日复一日,蝇拂地愈熟,余亦渐能效之。
一日,蝇忽起,余亦跃起,欲效其拂地之状。
蝇竟不动,余遂以为己能。
喜不自胜,告诸父兄,父兄亦以为奇,遂共赏余。
余欣然,以为得志矣。
译文:我小时候,曾经在窗下读书,看到一只苍蝇在地上拂动,心里很高兴,于是便模仿它。
然而苍蝇虽然小,动作却十分灵巧,我无法比得上。
但我并不在意,一天又一天,苍蝇拂地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我也渐渐能够模仿了。
有一天,苍蝇突然飞起,我也跟着跳起,想要模仿它拂地的样子。
苍蝇竟然一动不动,我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
我高兴得不得了,告诉了父亲和哥哥,他们也觉得我做得非常奇特,于是都来夸奖我。
我心中欢喜,觉得自己终于达到了目的。
赏析:《童趣》这篇文言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孩子模仿苍蝇拂地的有趣场景,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好奇好学的天性。
首先,文章通过“余幼时,尝读书窗下”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即作者年幼时期。
接着,“见蝇拂地,心喜之,遂效仿之”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力。
在这里,“心喜之”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孩子看到苍蝇拂地时的喜悦心情。
文章中“蝇虽小,动作灵巧,余不能及”一句,表现了儿童在面对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时,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随后,“日复一日,蝇拂地愈熟,余亦渐能效之”说明了孩子在模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技巧,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令人感到欣慰。
“一日,蝇忽起,余亦跃起,欲效其拂地之状。
蝇竟不动,余遂以为己能。
”这一段描绘了孩子模仿苍蝇拂地的最高潮。
孩子以为已经学会了苍蝇的动作,但苍蝇却一动不动,这种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得孩子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的模仿已经成功。
这种天真无邪的想法令人忍俊不禁。
最后,“喜不自胜,告诸父兄,父兄亦以为奇,遂共赏余。
余欣然,以为得志矣。
”这一段描写了孩子得到父亲和哥哥的认可,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沈复《童趣》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沈复《童趣》原文|译文|创作背景《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从这篇文言文中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文言文吧。
《童趣》原文清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
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僵硬了。
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像仙鹤在青云中鸣叫,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童趣文言文翻译

童趣文言文翻译童趣文言文翻译《童趣》是沈复的作品,大家会怎么翻译这篇文言文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童趣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借鉴。
童趣文言文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文言文翻译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观察极细小的事物(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因为这,我感到高兴极了.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童趣》原文和译文

《童趣》逐句翻译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我回忆起自己在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看清秋天鸟儿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心里把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成为了鹤;抬着头看它们,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我把蚊子留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好像群鹤在云端飞鸣,因为这我高兴极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草丛看作树林,把虫蚁看作野兽,把凸起的土块看作山丘,把凹下的地方看作山谷,我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抓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有一天,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观察它们,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一个庞大的东西,拔倒山踩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都被它吞掉了。
当时我年幼,正看得出神,不禁一声惊叫起来。
等神情安定下来,便捉住了这蛤蟆,抽了它数十下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童趣”翻译
童趣·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文言文童趣翻译: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观察极细小的事物(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因为这,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文言文《童趣》翻译仅供大家参考,祝大家的学习更上一层楼,祝大家的学习进步!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