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澳大利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

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三)重点难点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二、学法和教法分析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

为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来获取地理知识。

(一)说教法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二)说学法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含答案)--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含答案)--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1)

第四节澳大利亚(1)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领土组成。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并说明原因。

3.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形和墨累河。

4.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学习难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自主学习1.澳大利亚位于南北半球的,东邻洋,西邻洋。

南回归线穿过部。

2. 澳大利亚领土主要包括大陆和其东南部的岛,是世界上唯一独占的国家。

3.澳大利亚是一个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大约为中国的1/45。

4.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为,最大的盆地。

5.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有、等,被称为“博物馆”。

合作探究活动一: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多的原因试用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2.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大陆。

为何南极大陆没有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活动二:读课本P69图8.39澳大利亚地形图。

1.在图中找出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北艾尔湖。

课堂检测1.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有()A.斑马、长颈鹿B.企鹅、大食蚁兽C.袋鼠、鸭嘴兽D.大象、犀牛2.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重要纬线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纬60度纬线3.澳大利亚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动物种类,其主要原因是()A.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自然条件比较单一B.澳大利亚动物种类少,进化速度慢C.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D.地形复杂,崎岖不平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部沿海地带B.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C.特有动物是斑马和长颈鹿D.西部有著名的大分水岭。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8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4节澳大利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8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4节澳大利亚

第四节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

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三个非常形象的框题: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全都隐含在三个形象的框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七年级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能够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地理事物,并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初步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前面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也初步掌握了国家和地区的学习方法。

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发言、加强合作,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的知识之上,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特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对农牧业、工矿产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对农牧业、工矿产业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提问:这个建筑是什么?学生抢答:悉尼歌剧院。

教师过渡:看到这个漂亮、宏伟的建筑,大家就知道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了。

二、探究新知(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多媒体出示澳大利亚特有的几种动物图片:教师讲述:刚才同学们看了澳大利亚特有的几种动物,它们就像中国的熊猫一样,是国宝级的动物,是澳大利亚的自豪和骄傲。

澳大利亚也因为有这些特有的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那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因为这些特有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呢?2.多媒体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图1)”及“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图2)”,结合地理图册P31“澳大利亚在大洋洲的位置图”,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完成下列任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

2
澳大利亚文化的包容性
澳大利亚社会尊重并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群,提倡文化多样性和平等,这种包容 性在澳大利亚的艺术、音乐、电影等方面 都有体现。
3
澳大利亚文化的创新性
澳大利亚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这在科 技、设计、艺术等领域都有显著表现,如 澳大利亚的电影制作和动画设计在国际上 享有盛誉。
教育体系及教育水平
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能源、农业和林业资源等。其中,铁矿石、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储量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之一。
经济发展
澳大利亚经济发达,以服务业、制造业和矿业为主要产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兴产业如金 融科技、清洁能源等也逐渐崛起。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小麦、羊毛等农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尊重当地文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游客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避免做出冒犯性的言行举止。 同时,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时应保持礼貌和耐心。
05
澳大利亚的环保理念与实践
环保政策与法规介绍
澳大利亚政府制定的环保政策
01
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和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
展。
环保法规体系
02
环保技术创新
企业不断投入研发力量,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处 理能力。
环保成果展示
许多企业在环保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果,如降低能耗、 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产 品质量等。
个人参与环保活动的途径和意义
个人环保行动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节约用水、用 电、减少废弃物等方式参与环保行动。
包括环境保护法、水资源管理法、国家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4 澳大利亚 学案5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4 澳大利亚 学案5

第四节澳大利亚(1)班组名姓名日期:月日编号一、旅游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了解本区的地形地势特点;3、通过了解澳大利亚的古老生物,树立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老物种的观念。

②①GD④1、澳大利亚的三大地形区:CG____________。

2、地形:东部是,平均海拔的为;中部是,海拔一般在湖,有河流E下河、E上米,海拔较。

3、根据地形区的分布看出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

景点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动物:跳远名将和形体庞大的。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还有许多特有生物,如、、、等.2、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

二、旅游论坛根据课本68页的活动,想一想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三、旅游攻略(8分钟)1、选择题(1)横穿澳大利亚的重要纬线是()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国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平原,西部为低矮高原。

B居民有黑种人和黄种人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其气候类型中没有热带季风气候.2、填图(1)海洋:①,②__________。

(2)地形区:③山脉,④盆地,该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3)河流:⑤(4)岛屿:⑥(5)城市:⑦⑧⑨(6)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展示三:景点三展示澳大利亚的国徽上的动物,及其它特有生物,以及它的第一个美称及由来。

旅游攻略:快乐的澳大利亚之旅——自然环境,告一个段落,我们一起来“攻城略地”,完成与本次旅游相关的练习吧!第四节澳大利亚(2)班组名姓名日期:月日编号 20一、旅游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特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了解澳大利亚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3、了解澳大利亚发达的工矿业。

导学流程学法指导学习流程与学习内容自研提示、互助策略、展示方案一、自研自探——自赏旅游景点(15分钟)景点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概况(1)由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的国家,因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澳大利亚的经济产业、文化特色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巩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经济产业、文化特色等基础知识。
要求:认真完成,确保答案准确、书写规范,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2.深度思考题:针对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产业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设计一道深度思考题。
要求:提前阅读教材,标注疑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方法目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学内容:
(1)经济产业: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经济产业的特点,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2)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探讨澳大利亚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认识其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4澳大利亚 学案8(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8.4澳大利亚 学案8(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

课题:澳大利亚第二课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课型:新授课
我的目标: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知识,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我重点学:地形分布、气候类型分布农牧业的分布
我的难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我这样学:小组合作学习
精彩课堂:
Ⅰ、自学知识我展示:{5-8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了以下知识点:
Ⅱ、学习目标我了解。

(2分钟)
Ⅲ、合作探究我快乐:(20-25分钟)
1、澳大利亚为什么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的四个农牧业区是:。

我一定能落实到地图上。

3、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主要的出口农牧产品有。

4、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是,中部是
,西部是。

我能把下列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北艾尔湖塔斯马尼亚岛
5、我能归纳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

6、赤道穿过澳大利亚的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7、我能归纳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气候的关系。

Ⅳ、我能掌握我总结:(10-15分钟)
1、写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我的作业:地理填充图。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梁春兰一、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2、课时安排:2课时3、《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学会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阅读课文,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及羊肉和羊毛的出口情况,学会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4、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澳大利亚动物古老性的成因,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2.采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总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事实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读图明确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思考理解澳大利亚保存众多古老而特有的生物种类的原因。

3、 了解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读图明确澳大利亚三个不同牧羊带的分布及其各自的特
点,分析归结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导学流程:
一、读课本文字和插图以及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填空。

(一)地理位置(看图一)
1、澳大利亚位于 洲,东临A 洋,西临B 洋。

2、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的 半球,中有 线穿过,澳大利亚位于五带
中的 带和 带。

(二)领土组成(看图二)
澳大利亚是由甲
大陆、乙 岛以及周围的小岛组成。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和 。

2、澳大利亚有很多特有生物,它们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是人们研
3、澳大利亚的三大牧羊带中,草场为人工草场,牧场品质好,产量高,以肉用羊为主的是 带;草场规模很大,多为天然草场,牧草品质较差,以毛用羊 为主是 带。

4、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化、 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 ,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 ,商品率高。

图一 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5、读课本P70页活动题2中的材料和下图,填空:
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