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
墙体伸缩缝构造
砖墙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或错口缝,一砖半厚外墙应做成错口缝或企口缝。外墙外侧常用浸沥青的麻丝或木丝板及泡沫塑料条、油膏弹性防水材料塞缝,缝隙较宽时,可用镀锌铁皮、铝皮作盖缝处理。内墙可用金属皮或木条作为盖缝。楼地板层伸缩缝构造
一般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与震动有关的建筑各相连部分的刚度差别很大时,也须将基础分开。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三缝合一:缝宽按照防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1、伸缩缝
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①伸缩缝的设置:
伸缩缝的最大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
②伸缩缝的构造:
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分开,并在两部分中间留出适当的缝隙,缝宽一般在20~40毫米。
伸缩缝的结构处理
伸缩缝位置大小应与墙体、屋顶变形缝一致。缝内以可压缩变形的油膏、沥青麻丝、金属或塑料调节片等材料做封缝处理,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等以防灰尘下落。顶棚处的盖缝条只能固定于一端,以保证缝两端构件自由伸缩。屋顶伸缩缝构造
不上人屋面一般在伸缩缝处加砌矮墙,屋面防水和泛水基本上同常规做法,不同之处在于盖缝处铁皮混凝土板或瓦片等均应能允许自由伸缩变形而不造成渗漏,上人屋面则用嵌缝油膏嵌缝并注意防水处理。
变形缝—变形缝的概念及分类(建筑构造)

变形缝是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温度变化、地 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 破坏而人为设置的适当宽度的缝隙。
二、变形缝的分类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类型。
1.伸缩缝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使房 屋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 离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缝。
图1 伸缩缝
2.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 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沉降缝。
图2 沉降缝
3.防震缝
建造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房屋,为避免 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缝隙即防震缝。
图3 防震缝
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 变形缝的缝一般如何处理

房子在一定时候会有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房子质量,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房子的裂缝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
有了裂缝怎么处理,将为家介绍一下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变形缝的缝一般如何处理的常识。
一、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的区别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三种裂缝因为建房时预设的动力不同,在结构、位置、形成原因等方面都存在区别。
1、位置不同变形缝一般设在房屋墙体、房顶、楼板的垂直处。
沉降缝从屋顶到基层之间的缝隙。
伸缩缝位于屋顶、墙面、地面上的裂缝。
2、预设原因不同变形缝的预设满足建筑物本身的使用性质。
沉降缝的预设为了防止房屋沉降损坏而设,与地基相关。
伸缩缝的设立为了预防由于天气等各方面因素,使建筑物结构遭受破坏。
3、形成过程不同变形缝由于外界作用,房屋变形,产生裂、裂缝。
沉降缝在高度变化处、形体转变处产生的裂缝。
伸缩缝在结构表面预留的缝隙裂产生。
二、变形缝的缝一般如何处理变形缝为了预防房屋变形而设置的预留缝隙。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根据不同分类缝隙的要求,三种变形缝分别这样处理的。
伸缩缝多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也称温度缝。
根据具体的建筑材料、结构、温度等因素,处理伸缩缝的尺寸各有区别。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伸缩缝尺寸30-75米,而砖石材质的可达100-150米。
外墙上的伸缩缝多为考虑防水功效,一般用防水材质填充缝隙,如沥青麻丝、泡沫塑料等;内墙的伸缩缝一般用木条、木板;屋顶的伸缩缝也要预防漏水,可用铝板、钢筋混凝土材料;楼层的伸缩缝采用沥青麻丝填充,为了防止灰尘降落,可铺橡皮条。
沉降缝多在一栋房的高度可能产生变化的地方,比如由于地面材质不同,相邻墙承载、构造不同而可能造成一侧沉降,为不影响房屋,用沉降缝的使一栋楼有独立的沉降单元。
沉降缝与伸缩缝处理类似,但沉降缝有两种特别的处理:一种在单元沉降的一侧面用挑梁和轻质隔墙配合处理,另一侧用正常墙面;另一种两边都用正常墙面。
防震缝在高层建筑中应尽可能不设缝,需要处理按严格的尺寸宽度设置。
建筑伸缩缝、变形缝、防震缝的区别

建筑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区别建筑工程中常说的“三缝”指的是:①伸缩缝(温度缝)、②沉降缝、③防震缝,也统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
室内变形缝:室外变形缝:屋面变形缝:一、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需要设缝的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原则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C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缝的间距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缝的构造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其他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变形缝的三大类

变形缝的三大类
第一种是伸缩缝,作用是避免建筑结构因温度和湿度等原因产生胀缩变形的情况。
第二种是防震缝,为了让建筑物比较有规则,同时也是有利于抗震设置的缝,但是基础不能断开。
第三种是沉降缝,这种是建筑物出现了高低相差悬殊,为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设置的造缝。
变形缝的作用有哪些
1、由于受到热胀冷缩和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地震的威胁,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那么在设计中也是会将建筑区分为不同的区段的设计跟建造,区段间也是会设置一个变形缝。
2、变形缝的伸缩能力相对来说会比较强一些,而且还能够让受力的构件不会因为温度受到损坏的。
3、当高层建筑在楼层高相差得比较多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防止变形缝中的沉降缝结构受到在破坏的,通常情况下高层都会设置沉降缝。
3、变形缝中还有一种是防震缝,可以说它的作用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发生了地震的时候,可以说这种防震缝就起到了一个比较大的作用。
变形缝怎么计算
变形缝这个是根据了延长米来算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个建筑的抗震性跟它的抗开裂性,而且图纸上变形缝有多长,那么就要算多长,
通常情况下每隔6米就可以考虑设置一道。
还需要按照要求设计变形缝,这样也是能够增强它的伸缩能力,这样也是让受力的构件不会由于温度上升或者下降受到损坏。
总结:关于变形缝包括哪三种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以上推荐这几种变形缝分为伸缩缝,防震缝,沉降缝这三种,分别的用途都是不同的。
通常所说的单层厂房的变形缝哪三种

.通常所说的单层厂房的变形缝哪三种?单层厂房的变形缝是如何设置的?答:通常所说的单层厂房的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当温度变化时,结构可自由的变形,防止房屋开裂。
沉降缝是将两侧厂房结构(包括基础)全部分开。
沉降缝也可兼作伸缩缝。
防震缝是为了减轻厂房震害而设置的。
当厂房平、立面布置复杂,结构高度或刚度相差很大,以及厂房侧变建变电所、生活间等坡屋时,应设置防震缝将相邻两部分完全分开。
地震区的厂房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9.什么是厂房支撑体系?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哪两部分?答:厂房支撑体系是连系屋架、柱等构件,使其构成厂房空间整体,保证整体刚性和结构几何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
19.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的计算分析过程是如何进行简化的?答: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是一个空间结构,它的计算分析过程是求解一个空间结构的过程;但为了计算的简单,通常都将整个结构按纵、横向平面排架分别进行结构计算。
也就是说,近似的认为各个横向平面排架之间和各个纵向平面排架之间都是互不影响,独立工作的,从而把问题简化。
由于纵向排架柱子往往较多,纵向刚度较好,因此在承受吊车纵向制动力和山墙传来的纵向风荷作用时,每根柱子引起的内力值较小,故纵向排架一般可以不必计算,只需进行纵向排架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和验算。
横向排架承受厂房的主要荷载作用,而且柱子较少,刚度亦较差,因此厂房结构设计时,必须进行横向排架内力分析和计算。
21.一般钢筋混凝土排架通常作哪些假定?答:一般钢筋混凝土排架通常作如下假定:(1)柱的下端与基础固结: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柱插入基础杯口一定的深度,并用高强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和基础紧密地浇成一体,因此可作为固端考虑。
(2)柱的上端与屋架(或者屋面梁)铰接:屋架(或者屋面梁)与柱顶连接处,用螺栓连接或用预埋件焊接,这种连接对抵御转动的能力很弱,因此可作为铰接考虑。
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知识讲解

变形缝由于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的作用,建筑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在建筑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
当这种附加应力大于建筑构件的抵抗能力时,就会在建筑结构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将会导致建筑破坏,为了使建筑能够具有抵抗以上不利因素的能力,通常采用设置变形缝的构造方法。
变形缝是一种人工构造缝,它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通过在建筑的结构薄弱部位和变形发生的敏感部位设置变形缝,用变形缝把建筑划分成几个在结构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单元,进而达到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和保护建筑的目的。
(一)伸缩缝1、伸缩缝的作用伸缩缝又叫温度缝,是为了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对建筑的破坏作用而设置的。
由于建筑是建造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的变化对建筑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即热胀冷缩现象。
一般来说,建筑的长度越大,环境温差越大,积累的变形就越多。
变形是产生内力的主要原因,一般在建筑的中段积累的较多。
当变形引起的内力超过建筑某些部位(如建筑的薄弱部位及设置门窗的部位)构件能够抵抗内力的能力时,将会在这些部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这将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通过设置伸缩缝的办法来设防。
2、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了使伸缩缝两侧建筑的变形相对均衡,伸缩缝一般应设置在建筑中段,当建筑设置几道伸缩缝时,应当使各温度区的长度尽量均衡。
(2)以伸缩缝为界,把建筑分成在结构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两个单元。
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要完全各自独立。
由于基础埋置在地下,基本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仍然可以连在一起。
(3)伸缩缝应尽量设置在横墙对位部位,并采用双横墙双轴线的布置方案,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伸缩缝的构造问题,并把伸缩缝对建筑内部空间影响削减到最小。
我国对伸缩缝的设置做有具体的规定,可以查找相关的规范。
3、影响伸缩缝间距的因素(1)建筑的结构形式的影响由于整体性好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容易在局部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较小;整体性较差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可以把变形及应力分散到各个构件之中,不易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反而较大。
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变形缝由于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的作用,建筑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在建筑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
当这种附加应力大于建筑构件的抵抗能力时,就会在建筑结构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时将会导致建筑破坏,为了使建筑能够具有抵抗以上不利因素的能力,通常采用设置变形缝的构造方法。
变形缝是一种人工构造缝,它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与防震缝。
通过在建筑的结构薄弱部位与变形发生的敏感部位设置变形缝,用变形缝把建筑划分成几个在结构与构造上完全独立的单元,进而达到保证建筑正常使用与保护建筑的目的。
(一)伸缩缝1、伸缩缝的作用伸缩缝又叫温度缝,是为了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对建筑的破坏作用而设置的。
由于建筑是建造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的变化对建筑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即热胀冷缩现象。
一般来说,建筑的长度越大,环境温差越大,积累的变形就越多。
变形是产生内力的主要原因,一般在建筑的中段积累的较多。
当变形引起的内力超过建筑某些部位(如建筑的薄弱部位及设置门窗的部位)构件能够抵抗内力的能力时,将会在这些部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这将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通过设置伸缩缝的办法来设防。
2、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了使伸缩缝两侧建筑的变形相对均衡,伸缩缝一般应设置在建筑中段,当建筑设置几道伸缩缝时,应当使各温度区的长度尽量均衡。
(2)以伸缩缝为界,把建筑分成在结构与构造上完全独立的两个单元。
屋顶、楼板、墙体与梁柱要完全各自独立。
由于基础埋置在地下,基本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仍然可以连在一起。
(3)伸缩缝应尽量设置在横墙对位部位,并采用双横墙双轴线的布置方案,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伸缩缝的构造问题,并把伸缩缝对建筑内部空间影响削减到最小。
我国对伸缩缝的设置做有具体的规定,可以查找相关的规范。
3、影响伸缩缝间距的因素(1)建筑的结构形式的影响由于整体性好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容易在局部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较小;整体性较差的建筑在发生变形时可以把变形及应力分散到各个构件之中,不易形成集中应力,因此伸缩缝的间距反而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
框架结构中变形缝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中讲得比较简单,有些同学不太清楚。
现在我就把框架变形缝的一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
分别介绍如下:
(一)伸缩缝
它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
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环境条件室内或土中露天
现浇式框架结构55 35
装配式框架结构75 50
在建筑中设伸缩缝会给建筑平面及构造处理带来困难,不仅多用材料,也给施工增加复杂性。
因此要采取其他措施减小温度收缩应力,而尽量避免用设置伸缩缝的办法。
在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的建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设后浇带。
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总收缩的大部分,施工时把结构分为-40 长的区段,各区段之间留出700-1000 宽的带,暂不浇混凝土,待大部分收缩完成后(不宜少于40d)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 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补浇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2.在屋顶上采用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面结构的影响。
3.在高层建筑中,顶部数层和底部温度应力问题较严重,可在顶部数层和底部数层设置局部伸缩缝。
4.在温度应力较大的地方或对温度应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钢筋,如高层建筑中的外露现浇墙等。
(二)沉降缝
它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房屋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
沉降裂缝一般发生在下述部位:1)土层变化较大处;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3)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等。
针对上述情况,在必要时须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
在既需设置伸缩缝又需设置沉降缝时,伸缩缝应与沉降缝合并设置,以使整个房屋的缝数减少。
其缝宽与地质条件和房屋的高度有关,一般不小于50mm,当房屋高度超过10m时,缝宽应
不小于70mm。
但是沉降缝会使基础构造复杂,特别在有地下室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
因此,要尽量把高层部分和裙房部分的基础做成整体,不设沉降缝。
一种方法是可采用桩基,桩支撑在基岩上;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经计算,沉降差在允许范围内。
另一种方法可以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分开施工,两部分之间设后浇带,先施工高层部分,再施工低层部分,待主体完工,已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浇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连成整体基础。
(三)防震缝
在需要抗震设防的地区,如是不规则结构则需设防震缝,把建筑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
我们应该调整建筑平、立面尺寸和刚度沿房屋平面和高度的分布,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避免设置防震缝。
防震缝应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房屋类型等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完全分开。
框架结构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
当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需抗震设防的建筑,其沉降缝和伸缩缝必须符合防震缝的宽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