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巍《我的老师》课文精选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似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发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
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发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突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答复。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教学目标: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我的老师》莫言阅读答案

《我的老师》莫言阅读答案《我的老师》莫言阅读答案我的老师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
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
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
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
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我5岁上学,不是我的父母要对我进行早期教育来开发我的智力,主要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村被划归国营的胶河农场管辖,农民都变成了农业工人,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儿童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通通进了幼儿园,吃在那里,睡也在那里。
幼儿园里的那几个女人经常克扣我们的口粮。
饥肠辘辘是经常的,鼻青脸肿也是经常的。
于是我的父母就把我送到学校里去,这样我的口粮就可以分回家里,当然也就逃脱了肉体惩罚。
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不少,其中有一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
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
他跑得快,跳得也高。
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
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
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
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
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
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
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曹文轩《我的语文老师》阅读理解及解析

阅读曹文轩的《我的语文老师》,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
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她接着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讲作文课。
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在此之前,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
⑤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
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
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
”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
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季羡林①想得最多的是董秋芳先生。
②董先生是我在济南高中时的国文教员,笔名冬芬。
胡也频先生被国民党通缉后离开了高中,再上国文课时,来了一位陌生的教员,个子不高,相貌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一只手还似乎有点毛病,说话绍兴口音颇重,不很容易懂。
但是,他的笔名我们却是熟悉的。
他翻译过一本苏联小说——《争自由的波浪》,由鲁迅先生作序。
他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长信,我们在报刊上读过,现在收在《鲁迅全集》中。
因此,面孔虽然陌生,但神交却已很久。
这样一来,大家处得很好,也自是意中事了。
③在课堂上,他同胡先生完全不同。
他不讲什么“现代文艺”,也不宣传革命,只是老老实实地讲书,认真小心地改学生的作文。
他也讲文艺理论,却不是弗里茨,而是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
他出作文题目很特别,往往只在黑板上大书“随便写来”四个字,意思自然是,我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丝毫不受约束,有绝对的写作自由。
④有一次,在董先生的作文课堂上,我在“随便写来”的启迪下,写了一篇记述我回故乡的作文。
感情真挚,自不待言。
在谋篇布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特殊之处。
作文本发下来了,却使我大吃一惊,先生在作文本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写了一些批注,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话:“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
我真是如拨云雾见青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这真是我的作文,不容否认。
“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这也是事实,不容否认。
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
知己之感,油然而生。
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
从那以后,六十年来,我从事研究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与文章写作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感情一受到剧烈的震动,所谓“心血来潮”,则立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
至今已到垂暮之年,仍然是积习难除,锲而不舍。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课文原文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课文原文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
在那个激动人心的下午,从母亲示意的动作以及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迹象中,我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
我走到大门边,坐在石阶上等待。
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的手指触到了鲜花和叶子,我意识到春天来临了。
一连好几个星期我都感到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
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
我感到有人朝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就把手伸出去。
忽然,有人拉着我的手,然后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就是这个人——莎利文老师,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第二天早晨,莎利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我一个洋娃娃。
我拿着玩了一会儿以后,她慢慢地在我手上拼写了四个字母:“d—o—l—l”(洋娃娃)。
这种用手指拼写的方式使我很感兴趣。
我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也学会了拼写,我感到很自豪。
一天,我正在玩一个新洋娃娃,老师给我拿来了旧洋娃娃,以此表明两样东西都可用“洋娃娃”这个词来指称。
莎利文老师很耐心地教我,可是我自己发了脾气,随手把一个新洋娃娃摔得粉碎。
我整天仍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少强烈的爱。
老师把帽子拿给我,我知道我们要出去了,要到温暖的阳光中去。
我们走到井边,有人在吊水,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
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写了w-a-t-e-r”(水)这个词。
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
突然,灵光一闪,我领悟了“water”这个词,它指称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
就是这个词唤醒了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词是活生生的。
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每一个名称在我的脑海中都产生新的概念。
回到家,我触摸到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我开始用这种新奇的观点观察事物。
我想起了被我摔破的洋娃娃,我摸着洋娃娃的碎片,想把它拼凑起来。
《我的老师》原文

我的老师①魏巍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边有榆钱②大小一块黑痣。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③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
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④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⑤问吉凶⑥。
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⑦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九年级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我的老师齐白石》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我的老师齐白石》含答案我的老师齐白石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②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
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
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
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
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
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
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
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
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
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
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
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
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
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我的⽼师》贾平凹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我的⽼师》贾平凹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阅读下⽂,回答下⾯⼩题(20分)我的⽼师贾平凹我的⽼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今年三岁半。
他不漂亮,也少⾔语,平时不准⽗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然,显得傲慢。
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师。
许多⼈都笑我认三岁半的⼩⼉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
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师只能是以⼩认⼤?孙涵泊!孙⽼师,他是该做我的⽼师的。
幼⼉园的阿姨领了孩⼦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
阿姨6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没有,⽣嫉恨,多诽谤,甚⾄参与加害和摧残。
孙涵泊却慈悲,视⼀切都有⽣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上,不管在座的是⼤⼈还是⼩孩,是惊讶还是嗤笑,⽬不旁视,双⼿打起节拍。
我是没有这种⼤⽓派的,为了⾃⼰的⾝家平安和⼀点事业,时时⼩⼼,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过闹市,不敢挤⼈,惟恐⼈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谤”⾃慰,结果失了许多志⽓,误了许多正事。
涵泊却⽆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围着看,⼀⽚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掏⽿屎。
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
”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问:“什么字?”说:“⿊字”。
我的⽂章和书法本不⾼明,却向来有⼈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的,⽐如听别⼈说过某某的⽂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但我要在⽂坛上混,⼜要证明我的鉴赏⽔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不斟句酌字,拐弯抹⾓,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
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
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
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
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
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
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
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
”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
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
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梦幻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8.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
(3分)
9.赏析文章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0.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的性格特征。
(4分)
11.文章第⑦段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何作用?(4分)
12.有人说本文的标题太一般,不如将它改为“记忆中的风筝”。
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为什么?(4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8、(3分)刘老师笑谈残腿;刘老师写板书;带我们放风筝;让学生诉说学习心得。
(3分)
9、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回忆刘老师带我们放风筝一事做铺垫。
(3分)
10、(1)坦然、乐观;(2)敬业;(3)慈祥、爱学生。
(4分)
11、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刘老师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也表现了刘老师慈爱的性格特征。
(4分)
1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