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案

合集下载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使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会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老师》2. 相关教学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曾经遇到过的好老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的老师》。

二、朗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四、热爱老师(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高邮市____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订正、笔记栏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重点: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2)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既()弧()券()密()念()2.二读课文,完成(1)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3.三读课文,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困惑。

三、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

订正、笔记栏(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略写:作用:2.这七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三)二读课文,深入分析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三读课文,仔细品味1.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3.“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回答。

”加点的词....地往外就走。

”“我模模糊糊能否互换?为什么?(五)总结全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导学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导学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班级姓名等第
学习
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
重点
难点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
学习
过程
主要内容
补充
预习检测:
轮廓()棱角()模样()玉箸()油渍()惟妙惟肖()
撇嘴()狞笑()敷衍()绷脸()选辑()
濮存昕:老师给我第一次当演员的机会“可以说,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老师都有关系。”濮存昕动情地讲到了在史家胡同小学上学时发生的两个故事。在他的启蒙阶段,唐贵林老师教他语文,为鼓励孩子写日记,唐老师给表现突出的学生一份奖品。因此濮存昕从唐老师的手中得到人生第一份奖励,“终生难忘”。在念四年级的时候,他从曹怡老师那里得到了第一次当演员的机会。当时他到别的班上到处窜。“虽然人过中年,但印象仍很深刻,这是我第一次以角色的身份在表演,是老师给予了第一个机会。”
一课一得
周立伟:王大珩先生,青年的良师周立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电子光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假如从我大学毕业后就能一直跟随先生工作,那真是人生最幸福的经历。”周立伟院士回忆说:“大珩先生是科学家兼备组织家的风范,当年他担任过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技术学部主任等职务,他经常跟青年科技工作者聊天。当时,很多青年学者都认为,听大珩先生说话,感觉好像喝了一杯暖茶,既给大脑‘提神’又令人心情舒畅,所以大珩先生顺其自然地成了大家的老师。”注:王大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
梅兰芳“雪中送炭”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曾拜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师,执弟子之礼。一次,梅兰芳应邀到朋友家作客,齐白石先生也来赴宴,他衣着寒酸,被冷落在一旁。梅兰芳一到,客厅里的人蜂拥上前,把他团团围住,握手寒暄。忽然,梅兰芳一眼见齐白石先生,便急忙挤出人群,快步走到齐先生面前,一躬到地,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然后,坐在老师下首,问寒问暖,敬菜敬酒,直至席终。齐白石深为感动,不久,他馈赠梅兰芳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题诗曰:“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我的老师 导学案 答案 范厚强

我的老师 导学案 答案 范厚强

3 我的老师魏巍导学案含答案范厚强教学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及字词。

2.能说出并掌握记叙的要素。

3.能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4.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 真挚的师生感情。

2 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

魏巍,(1920——2008),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代表作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

背景介绍《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自主学习1 课文中基础知识;[ 依恋] 留恋,舍不得离开。

[ 迷迷糊糊] (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2 基础知识一、读一读察觉() 焚香() 卜问()音调() 纠纷() 模仿()黑zhì() qiān()挂军fá()tuì()色劝wâi() shǔ()假答案:juãfãn bǔdiào jiūmó痣牵阀褪慰暑2.据义填词(1):留恋,舍不得离开。

(2):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答案:(1)依恋(2)心清如水(3)迷迷糊糊3.走进文本(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写了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依次是、教学跳舞、观察蜜蜂、教诵诗歌、模仿写字、排除纠纷、,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答案:回忆、依恋、思念假装发怒梦中寻师(2)这七件事中哪些事写得详细?哪些事写得简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

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简要概括。

答案:蔡老师是一个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孩子的老师。

(4 )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①调皮机灵,理解老师。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习导航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出七件事例,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材,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质朴的语言,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黑痣.()卜.问()焚.香()磕.头()褪.色( )模.仿()海鸥.() tuì( )色 fén( )烧 kē( )头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留恋,舍不得离开。

()(4)争执的事情。

()(5)纯洁真挚。

()(6)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3、填空巍巍,原名____,曾用笔名____,河南郑州人,著名的___、____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长篇小说_____。

相关链接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我的老师》最早发表于1956年10月。

巍巍写的是与自己分别二十多年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

课堂导学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件事哪些比较详细?哪些比较简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二、合作探究1、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请问这七件小事的顺序可否打乱?为什么?2、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语言品析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文字里,好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

体会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1、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五、达标练习1、蔡老师是一个的老师,“我“是一个的学生。

2、《我的老师》一文的感情线索是_“我的蔡老师”。

3、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表现了,也表现了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

《我的老师》教案

《我的老师》教案

《我的老师》教案我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能够描述自己班级中的老师。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来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够展示学生较高程度的表达能力,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并加以评价。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或老师的照片、课堂活动素材。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出示老师的照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老师的外貌特征,例如 "她有长发,戴着眼镜,笑起来很温暖"。

Step 2:呈现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让学生看到不同样貌的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外貌特征,并与之前所描述的老师进行对比。

Step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班级中的老师,每组至少讨论两位老师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Step 4:展示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描述的老师。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进行评论。

Step 5: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例如 "我认为他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老师,他总是能用有趣的方式教我们知识"。

六、课堂延伸在总结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包括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式,以帮助学生撰写作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描述外貌和性格的能力,培养他们对老师的观察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此外,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即为《我的老师》教案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描述自己班级中的老师,培养对老师的观察力,并提升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我的老师》教案

《我的老师》教案
作品展示
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完成的与课文相关的作品进行展示,例如可以展示自己画的老师的肖 像画或者写的与老师相关的诗歌等。通过作品展示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 习成果和感受。
05
CHAPTER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1 2 3
课堂表现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注意 力集中情况、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等,来评价学 生的学习状态。
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本次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情感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评价不够全面, 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01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通过设计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02 03
加强个别辅导和课外阅读指导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质量、准 确性和提交时间,以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程度。
测验或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或考试,以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 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绩来评价学生的 学习效果。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反馈
01
在每次作业或测验后,尽快为学生提供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
自己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能力。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帮助学生巩固 学习内容。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培养学 生的感恩之心和敬师之情。
课后作业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读后感、故 事续写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04
CHAPTER
学生参与与互动
提问与回答
鼓励学生提问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五校连片“三自”学习模式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我的老师》
魏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借助辅导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揣摩文章的语句,体味关键词句在语句中的意义和作用。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当堂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旋.即()教诲.()炽.热()半晌.()
痣.()卜.问()时辰.()褪.色()
kē()头tuì()色yú()钱焚.香()
⒉填空
(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

他的主要作品有。

(2)本文是篇回忆性。

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

⒊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⒋当“我”遭到其他孩子的奚落时,蔡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劝慰信”。

信中写了些什么呢?请你根据上下文展开联想,补写出这封信的内容。

提示:一定要以蔡老师的口吻来写,可别掉了“你是一个心清如水的孩子”这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我的老师导学案
教师寄语:老师作为一名引路人,让学生激起心灵的浪花。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前预习
1.基础积累
(1)本文作者:,当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
《》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2)给加点字注音
魏巍.()榆.()钱黑痣.()察觉.()睡觉.()占卜.()模.()仿模.()样军阀.()褪.()色焚.()香劝慰.()磕.()头瞌.()睡时辰.()2.整体感知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蔡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称“先生”?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3.合作探究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我”认为蔡芸芝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师生互相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4. 品味语言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3)他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
..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
..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
轻轻
..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4)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
.....吃了蜂蜜。

(5)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
..模仿
二、阅读理解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用四个字概括短文所讲的事情。

梦里寻师。

2.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乙)处应填___。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3.选文中“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5.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作者,写了《我的老师》一文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讯,知道了她的网址,你能从网上给蔡老师发张明信片,表达你对蔡老师的热爱、尊重和思念之情吗?你又将怎样表达对她的思念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