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五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合集下载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方法,加深对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实验原理,酵母核糖核酸是由核糖核苷酸单元组成的,核糖核酸的主要结构是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的链状分子。

核糖核酸通过加热、冷却和酸性条件下,可将其分离成RNA的不同组分,如tRNA、rRNA和mRNA等。

实验步骤:1. 酵母细胞的培养和收获,将酵母菌落接种在含有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收获酵母细胞。

2. 酵母细胞的裂解,将收获的酵母细胞用裂解液处理,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细胞内的核糖核酸。

3.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利用差速离心法,将裂解后的酵母细胞液在不同离心速度下进行离心,分离出不同密度的RNA组分。

4. RNA组分的鉴定,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分离出的RNA组分进行电泳,根据不同RNA组分的迁移速度和位置,进行鉴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分离出了酵母核糖核酸的不同组分,包括tRNA、rRNA和mRNA等。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了不同RNA组分的电泳图谱,根据图谱分析,确认了各个RNA组分的存在和相对含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方法,加深了对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RNA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RNA的降解、污染等问题,可以通过在实验中加入RNase抑制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方法来解决。

总结: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RNA结构和功能的方法,也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技能,还深化了对核糖核酸的理解,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对酵母细胞中的核糖核酸进行分离和组分鉴定,了解酵母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基本特性和组成。

二、实验原理1. 酵母细胞中RNA的基本特性RNA是一种由核苷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与DNA类似,但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合成。

RNA包括mRNA、tRNA和rRNA三种类型。

其中mRNA是转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分子,tRNA则将氨基酸运输到肽链上进行合成,而rRNA则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RNA的提取方法常用的RNA提取方法包括:碱裂解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硫酸盐沉淀法等。

其中硫酸盐沉淀法在提取纯度高、效率高等方面表现较好。

3. RNA电泳将提取出来的RNA样品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带状图谱,根据不同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出样品中含有哪些类型的RNA。

三、实验步骤1. 酵母细胞的培养和收获将酵母菌株接种到含有YPDA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在室温下静置培养48小时,直至菌落生长到一定程度。

然后将菌液离心收获,去除上清液。

2. RNA的提取和纯化将离心后的酵母细胞加入10ml Tris-EDTA缓冲液中,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合液混合均匀,离心分离上清液中的DNA和蛋白质。

再用等体积异丙醇沉淀RNA,在70%乙醇中洗涤,最后用DEPC水重悬RNA。

3. RNA电泳将提取出来的R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经过染色后在紫外线下观察不同大小带状图谱。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方法得到了纯化后的RNA样品,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结果显示,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以看到明显的28S、18S两种大小不同的RNA带,表明样品中含有rRNA和mRNA两种类型的RNA。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提取出了酵母细胞中的RNA,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含有rRNA和mRNA两种类型的RNA。

这为我们深入了解酵母细胞内部核糖核酸的组成和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酵母核糖核酸的提取和组分鉴定1

酵母核糖核酸的提取和组分鉴定1

实验步骤
一、酵母中RNA粗制品的制备
1、提取: 将5g酵母悬浮于30ml 0.04 M NaOH溶液中(先加15ml),并在 研钵中研磨均匀,将悬浮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在沸水上加热30 分钟(期间不时搅拌)。 2、分离 上述提取液取出,冷却后转入大离心管内,以4000r/min离心 10min,使提取液与菌体残渣等分离。 3、沉淀RNA 将上清液缓缓倾入(边搅拌)15ml酸性乙醇溶液中,待核糖核 酸沉淀完全后,离心5min(4000rpm)。 4、洗涤和抽滤 用95%乙醇15ml洗涤沉淀,离心5min(4000rpm)弃去上清液, 沉淀再用15ml无水乙醚拌匀后,布氏漏斗中抽滤(用乙醚冲洗 2-3次),至沉淀抽干,即得RNA粗制品。
实验六
酵母核糖核酸的提取 和组分鉴定
实验目的

学习稀碱法提取RNA,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鉴定
核酸组分的方法。
实验原理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RNA的方法也各有不同,通
常根据材料的性质以及制备的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提取方法。由于酵母
中RNA含量较高, DNA 较少,在实验室常用酵母作为提取RNA的材料, 一般使用浓盐法、稀碱法来提取变性的RNA ,若要制备具有生物活性 的RNA,实验室常用苯酚法。

本实验采用稀碱法提取制备RNA,其原理是利用稀的NaOH溶液,将细胞 裂解, RNA溶于碱性提取溶液中,升高温度使蛋白质变性,将蛋白质 与核酸分离,然后通过离心除去菌体等残渣,在上清液(碱提取液) 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使解聚的RNA沉淀,即得到RNA的粗制品。

核糖核酸中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加硫酸煮沸可 使其水解,在水解液中用定糖,定磷和加银沉淀等方法测出上述组分 的存在。

酵母的提取及组分鉴定常用文档

酵母的提取及组分鉴定常用文档
管号 1号 2号 3号
1. 磷酸试验:1号管,取钼酸铵试剂10滴, 2000r/min离心15min,倾去上清液,作下一步实验。
(二) 沸水中加热时要时常摇动试管;
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再加4%维生素C 6滴 然后加乙醇沉淀溶液中的RNA,最后加酸将其完全水解,并用下列方法鉴定其中组分:
磷酸试验:1号管,取钼酸铵试剂10滴,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再加4%维生素C 6滴混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5~10min,观察颜色变
磷酸试验:1号管,取钼酸铵试剂10滴,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再加4%维生素C 6滴混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5~10min,观察颜色变
6滴,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后,置沸水浴中 化。
(三) 嘌呤碱与硝酸银共热产生褐色的嘌呤银沉淀,以鉴定嘌呤的存在。
加热5~10min,观察颜色变化。 管号 1号 2号 3号
混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5~10min,观察颜色 化。
(二) 3,5-二羟基甲苯与核糖在浓酸中共热呈绿色,以鉴定核糖的存在。
变化。 了解RNA提取的原理,掌握RNA组分鉴定的方法
各加3mol/L HAc 2滴,立即摇匀酸化,用石蕊试纸检查。 把大试管中匀浆分别放入2支小试管中,配平;
2. 核糖试验:2号管,取3,5-二羟基甲苯试剂 把大试管中匀浆分别放入2支小试管中,配平;
3
氨水2-3滴(至沉淀消散后),再加RNA水解液 2000r/min离心15min,倾去上清液,作下一步实验。
10滴摇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约5~10min,观
察颜色变化。
四、结果与计算
管号
1号
2号
3号
颜色
五、注意事项 (一) 酵母研磨要充分; (二) 沸水中加热时要时常摇动试管; (三) 硝酸银中加氨水应逐滴加入,白色沉淀消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方法,加深对核酸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试剂,离心机、pH计、琼脂糖凝胶电泳仪、琼脂糖、酵母细胞、蛋白酶K、RNase A、RNase T1、DNase I、酚/氯仿、异丙醇、无水乙醇、三氯乙酸、乙醇、磷酸盐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EDTA、蛋白酶K缓冲液、RNase A 缓冲液、RNase T1缓冲液、DNase I缓冲液。

实验步骤:1. 酵母细胞的裂解。

将酵母细胞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蛋白酶K,用pH计调节至碱性,加入酚/氯仿混合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

2. RNA的提取。

将上清液加入异丙醇,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无水乙醇,沉淀RNA,用乙醇洗涤沉淀物,最后用DEPC水溶解RNA。

3. RNA的纯化。

将RNA加入三氯乙酸和乙醇混合液,沉淀RNA,用乙醇洗涤沉淀物,最后用DEPC水溶解RNA。

4. RNA的酶切。

将RNA加入RNase A缓冲液,RNase T1缓冲液和DNase I缓冲液进行酶切反应。

5. RNA的电泳分析。

将酶切后的RNA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电泳仪中进行电泳分析,观察RNA的组分鉴定。

实验结果: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我们观察到了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结果。

根据不同的迁移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RNA在凝胶上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RNA的组成和大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核酸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实践,也是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和运用。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加深了对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本次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1.嘌呤碱:取水解液1毫升加入过量(约等体积)浓氨水,然后 加人约1ml 0.1M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嘌呤碱的银化合物沉淀。 2.核糖:取一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 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2ml 和苔黑酚乙醇溶液0.2ml。 放沸水浴中l0min。注意溶液是否变 成绿色,说明核糖的存在。
3.磷酸:取一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毫升和定磷试剂l毫升。在 水浴中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成蓝色,说明磷酸是否存在。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一、目的 了解从酵母中提取RNA的原理、方法及其组分,掌握鉴定 核酸组分的方法。 二、原理 酵母核酸中主要是RNA(2.67%~10.0%),DNA含量很 少(0.03%中提取RNA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稀碱法和浓盐法。前者是 利用稀碱使细胞壁溶解,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但是RNA在此 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后者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高浓度 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RNA释放出来,产品色泽较好。本 实验主要目的是提取核酸进行核酸组分鉴定,对RNA稳定性要 求不严格,故采用稀碱法。
三、材料和试剂 干酵母 定磷试剂 ……
四、操作 将5g酵母悬浮于15mL0.04M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在乳钵 中研磨均匀(此步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至少10min)。将 悬浮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10mL0.04M的氢氧化钠溶液分 两次洗涤研钵,洗涤液并入匀浆液中。将锥形瓶置于沸浴上加 热30min后,将锥形瓶置于自来水中冷却。将匀浆转移到离心 管中,托盘天平上配平,离心4000r/min,8min,取上清液于 洗净的锥形瓶中,并缓缓倾入二倍体积的PH=2.5酸性乙醇溶 液。注意要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倾入。待核糖核酸沉淀完全后, 再配平,离心 4000r/min ,5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即 RNA粗品。用1.5M的硫酸(约5ml)将沉淀分几次转移到玻璃 试管内,用沸水浴加热10min(时间太短可能致使组分鉴定实 验失败)制成水解液并进行组分的鉴定。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分离酵母核糖核酸的技术和方法,
了解酵母核糖核酸的结构和组成,为深入研究生物分子提供基础
知识。

实验原理:酵母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其细胞内含有多种生物
分子,其中包括核糖核酸,其主要作用是传递遗传信息。

酵母核
糖核酸在组成上分为核糖体RNA和转运RNA两类,其中核糖体RNA分子量较大,可以通过葡萄糖等物质的离心分离、盐析和凝
胶过滤等方法进行纯化。

实验步骤:
1.将酵母菌株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并收集其含有核糖核酸的细胞。

2.将酵母菌细胞裂解,并加入一定量的盐,使其发生盐析反应。

3.将含有核糖核酸的盐析液进行凝胶过滤,通过分子量筛选,
分离出核糖体RNA。

4.对分离出的核糖体RNA进行电泳实验,检测该分子的分子量和组成。

实验结果:
1.通过盐析实验,成功从酵母菌细胞中分离出核糖体RNA,依
据电泳图谱,该分子的分子量约为20kD。

2.通过对核糖体RNA的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核糖体RNA中,存在大约四分之三的核糖核酸分子为16S rRNA,其
它分子为其他转运RNA。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酵母菌的细胞中分离出核
糖体RNA,掌握了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和组分鉴定等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生物分子提供了基础研究支持。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研究背景1.2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2.1 酵母核糖核酸2.2 分离技术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3.2 离心分离3.3 纯化提取3.4 鉴定分析4. 实验结果与讨论5. 实验结论6. 参考文献1. 实验目的1.1 研究背景在细胞内,核糖核酸(RNA)是一种重要的核酸分子,其功能涉及到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酵母细胞中的RNA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进行酵母核RNA的分离与组分鉴定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酵母核RNA的分离技术,了解其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为后续RNA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2. 实验原理2.1 酵母核糖核酸酵母核RNA是一种由核糖核酸组成的RNA,主要参与酵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过程。

2.2 分离技术本实验将采用离心分离和纯化提取的方法,通过差速离心将细胞裂解液中的酵母核RNA和其他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再利用纯化技术进行酵母核RNA的提取。

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准备酵母细胞样品,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制备得到待分离的样品。

3.2 离心分离采用差速离心技术,以不同细胞组分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获得含有酵母核RNA的分离物。

3.3 纯化提取通过特定的纯化方法,将酵母核RNA从其他细胞组分中纯化提取出来,得到较纯的酵母核RNA溶液。

3.4 鉴定分析对分离得到的酵母核RNA样品进行各种分析技术,如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确定其组分、纯度和结构特点。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可能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酵母核RNA的理解。

5.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过程中取得的重要发现和结论,反思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6. 参考文献列出本实验报告涉及的参考文献,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酵母核RNA分离及组分鉴定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和掌握稀碱法提取酵母RNA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鉴定核酸组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核酸中RNA含量较多。

RNA可溶于碱性溶液,在碱提取液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可以使解聚的核糖核酸沉淀,由此即得到RNA的粗制品。

核糖核酸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

加硫酸煮沸可使其水解,从水解液中可以测出上述组分的存在。

三、器材与试剂
1〉材料
酵母粉。

2〉器材
乳钵、150ml锥形瓶、水浴锅、量筒、吸管、洗耳球、漏斗、滴管、试管、试管架、烧杯、离心机、滤纸、试管夹。

3〉试剂
(1)
0.04mol/L氢氧化钠溶液。

(2)酸性乙醇溶液:将0.3ml浓盐酸加入30ml的乙醇中。

(3)95%乙醇。

(4)乙醚。

(5)
1.5mol/L硫酸溶液。

(6)浓氨水。

(7)
0.1mol/L硝酸银溶液。

(8)三氧化铁-浓盐酸溶液:
将2ml 10%三氧化铁溶液(用FeCl
3·6H
2O配制)加入到400ml浓盐酸中。

(9)苔黑酚乙醇溶液:
溶解6g苔黑酚于100ml 95%乙醇中。

(10)定磷试剂。

a.17%硫酸溶液:
将17ml浓硫酸(比重
1.84)缓缓加入到83ml水中。

b.
2.5%钼酸铵溶液:将2.5g钼酸铵溶于100ml水中。

c.10%抗坏血酸:
将10g抗坏血酸溶于100ml水中,储于棕色瓶保存。

溶液呈淡黄色时可用,如呈深黄色或棕色则失效。

临用时将上述3种溶液与水按比例混合:17%硫酸溶液︰
2.5%钼酸铵溶液︰10%抗坏血酸︰水=1︰1︰1︰2(体积分数)。

四、实验步骤
1〉RNA提取
将10g酵母悬浮于90ml
0.04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在乳钵中研磨均匀。

将悬浮液转移至150ml 锥形瓶中。

在沸水浴上加热30min后,冷却。

(3000r/min)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缓缓倾入30ml酸性乙醇溶液中。

注意要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倾入。

待核糖核酸沉淀完全后,(3000r/min)离心5分钟。

弃去上清液。

用9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每次10ml。

乙醚洗涤沉淀一次后,再用乙醚将沉淀转移至漏斗中过滤。

沉淀即为粗RNA,可在空气中干燥。

作鉴定或测定含量用。

2〉鉴定
取200mg提取的RNA,加入
1.5mol/L硫酸溶液10ml,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制成水解液并进行组分的鉴定。

(1)嘌呤碱:
取水解液1ml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约1mL
0.1mol/L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嘌呤碱的银化合物沉淀。

(2)核糖:
取一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2ml和苔黑酚乙醇溶液
0.2ml。

放沸水浴中10分钟。

注意溶液是否变成绿色,说明核糖的存在。

(3)磷酸:
取一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和定磷试剂1ml。

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观察若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有磷酸存在。

五、结果处理
记录现象并解释。

现象:
(1)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少量的银化合物沉淀。

(2)反应后沸水浴,溶液变成绿色。

(3)反应后沸水浴,溶液变成蓝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