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读后感
花木兰读后感20字左右

花木兰读后感1.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代父从军,哇塞,这得多大的勇气呀!就像我有一次,看到邻居家的小狗在欺负小猫咪,我想帮忙却有点害怕。
我犹犹豫豫的时候,弟弟在旁边说:“哥/姐,你咋这么胆小呢,就像个小老鼠。
”我当时就有点生气,心想我怎么能被弟弟看扁呢。
花木兰在面对战争这种危险的事,可没有丝毫退缩,相比之下,我可太不勇敢了。
我觉得花木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心中勇敢的角落。
2.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在军中那么多年都没被发现是女的,这也太厉害了吧!我想起学校演话剧的时候,我扮个小动物,还没上台呢,就紧张得直冒汗。
妈妈看到我这样,笑着说:“你看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我还嘟囔着说:“这和平时不一样嘛。
”可是花木兰呢,面对那么多男人,还能镇定自若。
她就像一颗隐藏在石头堆里的珍珠,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3.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替父出征,这是多孝顺的行为啊。
我爷爷生病的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回不来,我就想我要像花木兰一样为爸爸分担。
我去医院照顾爷爷,奶奶看到我忙前忙后的,对我说:“乖孩子,你可真是懂事啊。
”我心里可美了。
我想花木兰的父亲当时一定也很欣慰吧。
花木兰就像那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家人的心。
4. 《花木兰读后感》:读花木兰的故事,我就想啊,她打仗的时候得多累呀。
就像上次我和小伙伴们去爬山,才爬了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的。
小伙伴们在前面喊:“快点呀,你怎么这么慢。
”我都想放弃了。
可是花木兰在战场上肯定不能放弃啊。
她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骏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5.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从一个普通的女孩变成了英雄,这变化可真大啊。
我呢,从一年级到现在,感觉自己都没什么大变化。
有一次我和同学说:“我怎么还是这么平凡呢?”同学回答我:“你要是努力就能变厉害了呀。
”花木兰肯定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成为英雄的。
她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变得无比美丽又强大。
6.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回到家后,家人肯定都特别高兴。
《花木兰》读后感(精选6篇)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读后感(精选6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花木兰》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善良而勇敢的女孩。
木兰没有哥哥,她的父亲只得应战征兵。
木兰担心父亲年老体弱,于是就瞒着家人,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了军。
木兰在战场上机智勇敢,多次立下战功。
多年后,她从战场上凯旋归来。
家人听说她回来了,非常高兴。
木兰脱去战袍,换上了原来的衣服,变回女孩的模样。
和她一起上战场的伙伴们都很惊讶:在一起十几年居然没发现木兰是个女孩呢?读完《花木兰》故事让我感触很大,我们要象花木兰学习,学习她的责任、学习她的关心、学习她的勇敢,做个懂事好孩子。
这个小说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花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有腿疾,退役在家修养。
可是,就在花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动乱,敌人在长城下准备攻打长城。
皇帝只好下征兵诏书,每家都必须有一个男子充当壮丁去前线参加战斗。
其中就有花木兰的父亲,花木兰为了她父亲不得不鼓起勇气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诏书发到家里的第二天,花木兰来到军营,战士们谁都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儿。
就这样她开始了军营生活,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跟着战友们练了一身好功夫。
一天,长官把箭射在最高的柱子上,但是没有谁能把它取下来,只有花木兰不断努力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爬到最高处,拿下了那支箭,也让身边其他的士兵对“他”刮目相看。
终于要上战场了,他们走啊走,突然前面有很多敌人向他们冲来,原来是中了埋伏。
花木兰看到前面的雪山和悬崖,灵机一动,把大炮对准雪山,就是一炮,雪崩的巨大威力使得敌人的千军万马全部被淹没在皑皑白雪里。
长官也被雪崩的力量冲走了,花木兰为了救他,被冰块刮伤,将军请大夫来给她包扎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花木兰竟然是个女的。
由于想到花木兰救了自己一命,就没有杀她,军队抛下了花木兰回都城了。
《花木兰》读后感_2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读后感1北朝民歌《木兰诗》,讲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女子。
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名列其中,但父亲年岁已大,而家中又无长子,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木兰骑上战马,披上战衣,渡过黄河,越过黑山,征战沙场。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凯旋归来。
木兰就是凯旋归来中的一个。
木兰不贪图名利,回到家过平民生活。
这首诗表现了花木兰的忠、孝、智、勇。
诗最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话用兔子在一起跑,雄雌难以分辨的隐喻,说明了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虽然时代不同,但木兰爱国与奉献的精神永存。
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学习木兰孝顺父母、报效国家的高尚品质和纯朴、善良、忠贞的美好品德。
《花木兰》读后感2同学们一定知道有一个故事叫《花木兰》吧。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很佩服那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
从前,有一位女生叫花木兰。
有一天,皇帝让每户人家抽出一位强壮的男兵充军。
木兰没有哥哥,只和她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
木兰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父亲再远行抗敌,便想到一个办法——自己女扮男装,混入军营。
木兰从军后,任劳任怨、英勇杀敌,甚至与男兵睡在同一张床上……虽然木兰所处的生活非常艰辛,但她并没有一句怨言,继续辛苦战斗着。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揭发了木兰,这才让木兰说出真相。
战争结束后,木兰回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家。
花木兰原本是个纤弱的女子,但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愿意替父从军。
不管敌人有多凶恶,木兰总是挺身而出,没有一丝畏惧。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和花木兰一样,既孝顺又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现在男女平等,许多女生都对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如刘洋阿姨,她是中国至今为止一位女宇航员,虽然她在全体宇航员中是最柔弱的一个,但是她并没有退缩,还是艰巨地完成了航天任务。
我们这些小苗,也要学习她们,靠自己努力,为已经繁荣昌盛的祖国母亲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圆我们的中国梦!《花木兰》读后感3dúle《huāmùlán》degùshi,wǒzhīdòole,huāmùlánshìyígèwǔyìgāoqiángdeg ǖniang,tāzhuāngchéngdiēdiedeyàngziqùdǎzhàng,yícìyícìlìxiàlezhàngōng,《中国经典童话》之《花木兰》读后感。
《花木兰》读后感(通用7篇)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读后感(通用7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木兰》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花木兰》读后感1《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让我倍受感动。
诗的一开始,写木兰织布时,因为年迈的父亲被应征出去打仗而忧郁,后偷偷代替父亲去采购马具,代替父亲出征数十年,最后凯旋。
这个故事足以体现出木兰的孝顺。
反思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孝顺的人呢?我之前看到过一副名为《等待》的漫画,画中有位老人,一手拿着写有“老年报:今日父亲节”字样的报纸,一手拿着手机。
老人一边绕着放有电话机的桌子转,一边幻想着子女给自己打电话,可绕了好久都没等到电话铃声。
这幅漫画揭示了现实中子女疏于对父母的关心与问候。
读后感m其实父母总是会很期盼子女的电话,父亲表面的不在乎也只是因为要面子而装出来的。
现在的父母不需要你去替他们出征,不需要你把全世界送到他们面前,他们最怕寂寞,最想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哪怕你把陪伴他们当成一项任务,他们也会很开心。
可如果你连陪伴他们都做不到,这又算哪门子的孝顺呢?你一个电话就能换来父母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父母对长辈孝顺了,他们就会学习父母的孝顺。
我还听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伙子不愿意养自己的母亲,要送她去养老院,还骗女儿说要送奶奶去养老院享福。
女儿也说要努力赚钱,以后送爸爸去养老院享福。
希望所有人都能陪伴父母,孝顺父母。
《花木兰》读后感2这几天废寝忘食地读完《花木兰》,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姑娘。
当时人们都认为女生只能在家缝衣织布,男生才能上战场带兵打仗,但这位女生花木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花木兰从小就跟父亲花孤将军学了一身武艺,父亲生重病不能上战场,孝顺父母的女儿花木兰勇敢的替父从军。
她先用聪明的计划打退了番兵,当上了副将领,又通过重重危险,用智慧的计谋当上了先锋使。
花木兰读后感

花木兰读后感《花木兰》是一部以古代中国传说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子顶替父亲从军,最终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因为其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更因为它所传达的勇敢、坚韧和自信的精神。
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是一个顽强、聪明和善良的女孩,她在面对父亲生病无法从军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决定代替父亲从军,展现了她的坚韧和勇气。
在军营中,她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战场上展现了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士。
这个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也让人们明白了只要有勇气和坚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女性,她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她们或许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她们同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为社会、为家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是这些女性的努力和拼搏,才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除了女性的力量,这部电影还传达了许多其他的正能量。
比如,它告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被外界的质疑和阻挠而动摇。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学习和领悟的道理,而这部电影用一个美丽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些道理。
总的来说,《花木兰》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也让人们明白了许多生活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毅力和自信,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不仅适合孩子观看,也适合成年人观看,它能给人们带来许多正能量和启发,让人们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
希望这样的正能量电影能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木兰辞》和后来的《花木兰传》,讲述了一个女子扮男装从军,代替年迈的父亲上战场的传奇故事。
以下是对花木兰故事的一些读后感:女性力量与独立精神:花木兰的故事是女性力量的象征,她展现了女性的独立性、勇敢和智慧。
尽管面临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木兰仍然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这表明了个人选择和自由的重要性。
忠诚与牺牲:木兰的行为是出于对家庭的忠诚和爱,她愿意牺牲自己的安全和舒适去保护她的家人。
这种无私的牺牲精神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人们普遍赞赏的品质。
性别角色与刻板印象:花木兰的故事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木兰证明了女性同样能够在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领域的战场上表现出色。
这个故事鼓励人们超越性别界限,认识到能力和潜力不受性别限制。
真实身份与自我发现:木兰的旅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她在军中的经历不仅让她成长为一名战士,也帮助她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份和目标。
这种内在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是许多人共鸣的主题。
花木兰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个人英勇行为的叙述,它也是关于性别平等、家庭价值和个人成长的深刻讨论。
这个故事的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和时代性,它激发了对正义、勇气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花木兰故事读后感

花木兰故事读后感花木兰故事读后感范文3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花木兰故事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中午,我读到《花木兰》里的一段话…:夜深了,木兰趁着父亲熟睡,悄悄地走进了父亲的房间,拿起招兵的军帖,把她妈妈的梳子放在桌上留作纪念。
然后木兰用剑割掉了长发,跃上战马,义无反顾地走了。
我从书中“轻轻放”,“割掉长发”“跃上战马”看出木兰是多么的不忍年迈的父亲再上战场,不忍他颠簸流离,那么难舍亲情,割掉长发,她从军的意念又是如此坚决,木兰真是孝顺的孩子呀。
可是我看到:医生为她包扎伤口时,才发现勇猛的士兵竟然是一位女子。
让军医大吃一惊,顿时,我想不好了,木兰危险了,会不会被军医揭露呀,要知道那时候的女子是不能参军的,否则祸及父母的。
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跳过几页看,还好,还好……幸亏军医保密了,才有了以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
我喜欢《花木兰》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为什么花木兰一个女儿身,在战场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
十二年中,每个夜晚"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十二年中,身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阵阵悲凉呢?那是花木兰心中有爱才能坚持;因为有爱,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还觉得人间是如此美好;因为有爱,木兰觉得爱是希望,是活着的理由。
战场是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有一天我在童话故事书上看了一篇叫“花木兰”的故事,看了这篇故事让我很感动。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善良而勇敢的女孩。
木兰没有哥哥,她的父亲只得应战征兵。
木兰担心父亲年老体弱,于是就瞒着家人,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了军。
木兰在战场上机智勇敢,多次立下战功。
多年后,她从战场上凯旋归来。
阅读花木兰读后感

阅读花木兰读后感导读:阅读花木兰读后感1这篇文章是中学课本里可以说得上是让人耳熟能详的一篇好文章。
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中国诗坛的面貌。
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尽管N多年过去了,但是也许还是有人怀疑当时的木兰替父从军是否思想上是不是有什么(好听点说)问题了。
但仔细的想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普遍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像现代社会讲求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什么的。
替父从军的想法是非常让人可以理解的,而且,还是非常的佩服木兰本人的勇气。
多年从军竟然还没有知道她本是“女儿之身”。
尽管,在现代社会根本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的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这样伟大的女性。
像建国五十周年时候,大阅兵时候,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阵就是一道令人无法忘怀的风景线。
尽管建国五十周年大阅兵也过去十多年了,其中更使人记忆深刻的是号称“军中姐妹”的女兵方队的领队张薇薇、张莉莉这一对孪生姐妹。
当初的军中姐妹也不知道都变成了什么模样?阅读花木兰读后感2“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初次听见我们学校的大姐姐在学校活动中诵读这首《花木兰》时,就被它朗朗上口的韵律、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回家后我从爸爸买的古诗词书籍中找到了这首《花木兰》,缠着爸爸讲给我听,原来《花木兰》讲述的是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因国家需要驱赶外患、征战戍边,花木兰年迈的父亲也在征兵之列,她弟弟又未成年,于是木兰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在沙场上,木兰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经过多年的征战获得了胜利,使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
回朝后不愿在朝为官,只恳求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恢复原来在家时的本来面目,过上了平淡、安宁的田园生活。
从此,我就喜爱上这位能为国分忧、文武双全,孝敬父辈、关爱手足,热爱生活、勤劳善良的女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木兰》读后感
共筑你我中国梦
--读《花木兰》有感
南京市樱花小学四(2)班:罗X
同学们一定知道有一个故事叫《花木兰》吧。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很佩服那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
从前,有一位女生叫花木兰。
有一天,皇帝让每户人家抽出
一位强壮的男兵充军。
木兰没有哥哥,只和她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
木兰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父亲再远行抗敌,便想到一个办法--
自己女扮男装,混入军营。
木兰从军后,任劳任怨、英勇杀敌,
甚至与男兵睡在同一张床上……虽然木兰所处的生活非常艰辛,
但她并没有一句怨言,继续辛苦战斗着。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
揭发了木兰,这才让木兰说出真相。
战争结束后,木兰回到了自
己盼望已久的家。
花木兰原本是个纤弱的女子,但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愿
意替父从军。
不管敌人有多凶恶,木兰总是挺身而出,没有一丝
畏惧。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和花木兰一样,
既孝顺又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现在男女平等,许多女生都对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如刘洋阿姨,她是中国至今为止唯一一位女宇航员,虽然她在
全体宇航员中是最柔弱的一个,但是她并没有退缩,还是艰巨地
完成了航天任务。
我们这些小苗,也要学习她们,靠自己努力,为已经繁荣昌盛的祖国母亲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圆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