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故事》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夏天里的成长》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夏天里成长的故事。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作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学习本课出现的语言知识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语文素养;•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家乡、生命和成长的思考和感悟。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学习和掌握本课出现的语言知识点和表达方式;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家乡、生命和成长的思考和感悟;•如何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导入课文。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夏天的印象产生联想。
让学生回答有关夏天的提问,例如“夏天有哪些特点?”,探讨“成长”这个主题与夏天的关系。
•第二步,介绍课文背景。
让学生了解作者和文章的情境,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主题和涉及的语言知识点。
鼓励学生畅想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
•第三步,带领学生阅读课文。
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学性质,逐句逐字地朗读,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熟悉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第四步,展开课堂讨论。
通过开放式提问和小组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第五步,总结语言知识点。
针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总结和梳理。
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言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有关课文阅读和思考的作业,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成长”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2 教学辅助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辅助材料:•课文原文及注释: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形成对夏天的印象和对文章背景的理解;•课堂小组讨论指导手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案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季节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夏天里的成长和变化1.2 教学内容夏天季节的气候特点夏天里的生物成长和变化1.3 教学方法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夏天的自然环境,描述夏天里的成长和变化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夏天里的成长经历,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受第二章:夏天的气候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季节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夏天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夏天季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特点夏天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解和展示:通过讲解和展示夏天季节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夏天里的气候变化案例分析:分析夏天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如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为变化第三章:夏天里的生物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里的生物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夏天里的生物变化3.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植物成长过程夏天里的动物成长和变化3.3 教学方法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夏天里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成长和变化过程实验和观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在夏天里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夏天里的生物变化第四章:夏天里的生物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里的生物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夏天里的生物适应能力4.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生物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开花、结果等夏天里的生物适应能力,如动物的迁徙、繁殖等4.3 教学方法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夏天里的生物变化现象,描述它们的特点和过程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夏天里的生物适应能力,分析它们的原因和意义第五章:夏天里的成长体验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享夏天里的成长体验引导学生反思夏天里的成长过程5.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个人成长体验,如学习、活动、交往等夏天里的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和成长5.3 教学方法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夏天里的成长体验,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受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夏天成长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成长做好准备第六章:夏天的自然景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季节的自然景观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夏天自然景观的魅力6.2 教学内容夏天季节的自然景观,如海滩、山川、湖泊等夏天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特点6.3 教学方法讲解和展示:通过讲解和展示夏天季节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了解其特点户外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夏天自然景观的魅力第七章:夏天里的休闲活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里的休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参与夏天里的休闲活动7.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休闲活动,如游泳、野餐、露营等夏天休闲活动的注意事项,如安全、环保等7.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讲解夏天休闲活动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示范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夏天休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第八章:夏天里的健康生活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里的健康生活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夏天里的健康生活常识8.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健康生活,如饮食、睡眠、运动等夏天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项,如防晒、防暑等8.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讲解夏天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示范健康生活方式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夏天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项,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建议第九章:夏天里的环境保护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里的环境保护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夏天里的环境保护活动9.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空气质量等夏天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9.3 教学方法讲解和展示:讲解夏天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展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夏天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夏天里的成长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夏天里的成长过程10.2 教学内容夏天里的成长经验和教训,如独立性、自信心等夏天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和成长10.3 教学方法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夏天里的成长经验和教训,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受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夏天成长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成长做好准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导入:重点关注学生对夏天季节特点的理解和感受夏天里的成长和变化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6《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准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学会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夏天中万物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夏天成长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感受成长的快乐。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夏天万物成长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夏天成长的深层含义,感受成长的快乐。
四、教学资源•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第一课时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前一课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播放与夏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夏日炎炎、植物生长等,营造夏天氛围。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夏天成长的经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夏天里的成长》,并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发音和语调。
•投影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识记。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层次。
•开头部分:介绍夏天的特点,引出成长的主题。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夏天中万物成长的现象,包括植物、动物、人类等。
•结尾部分:总结夏天成长的意义,表达作者对成长的感悟。
•教师板书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
详细分段及段落大意:•第一段:描述夏天的特点,如天气炎热、阳光充足等,为后文成长的主题做铺垫。
•第二至四段:分别描写植物、动物、人类在夏天中的成长现象。
通过具体事例和生动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活力和快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一、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夏天里棉田里的种子、稻田里的稻穗、树林里的果实民工父亲等在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该课文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是一篇很好的短篇故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2.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段落结构;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章;4.探究并理解每个成长故事中的含义和启示。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3.在阅读和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1.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的介绍;2.重点段落的语言表达方式;3.修辞手法在故事中的应用;4.成长故事中的含义和启示。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在课前老师应该预先准备好教案讲解,以及板书等教学材料。
此外,可提醒学生先完成相关预习任务,以便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彩色动画图片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并向学生展示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形象,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主体环节1.第一段故事讲述的是棉田里的种子在茁壮成长,教师可依次为学生介绍种子在哪里生长、它们需要什么条件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隐喻和排比结构。
2.第二、三段故事讲述的是稻田里的稻穗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学生要通过讲解,了解稻穗和稻田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到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
3.第四段故事讲述的是树林里的果实,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民工父亲和他的家人在艰苦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学生可以通过讲解文中的比喻手法等,来理解故事中的含义和哲理。
4.最后,教师可以将教案中所介绍的所有内容进行综合讲解,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容,拓展思路和见解。
拓展环节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更多的拓展材料,如绘本、故事法等,以保证学生新知识的吸收,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
15《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5《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和朗读校园小说《夏天里的成长》,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2.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教学文本:《夏天里的成长》;2.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3.教学难点:表达能力的培养、情感交流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校里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并与学生分享。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在校园里成长的经历和感受是什么?学生们依次回答。
2.阅读故事(20分钟)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整篇小说。
问题示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主角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她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反思和成长的点。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问题。
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收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并且理解其他组的观点。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提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4.朗读与分享(20分钟)请一些学生站起来朗读故事的部分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有机会从朗读中学习和借鉴。
5.写作(20分钟)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夏天里的成长》为题,写一段自己在校园里的成长故事。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才华,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6.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成长点和学到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想象和展望自己未来在校园里的成长。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对校园小说《夏天里的成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增加互动性: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互动程度有待提高。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教案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推测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夏天里的成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运用推测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旨。
(3)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和感悟夏天里的成长。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夏天里的成长》。
2. 生词和短语列表。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夏天的印象。
(2)引导学生思考夏天里的成长。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
(2)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推测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5. 写作技巧:(1)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精神和品质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第一课时)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第一课时)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一、导入:夏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漫步乡间,我们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绿色莲叶,可以听到池塘里处处传来青蛙的叫声,可以感受到汗水沾湿了衣衫。
在这个热烈的季节里,有很多迅速生长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感知: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要研究的生字词。
请同学们朗读这些词语,如果有错误,我们一起纠正。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原文,认真品读,争取把文章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这篇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很投入,有很多感情。
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述夏天里各种事物的快速生长。
具体来说,有生物的快速生长,例如昆虫的飞快跳跃和植物的活生生的生长;还有非生物的快速生长,例如山、地、河、铁轨和泊油路的生长;同时,人也在夏天里快速成长。
从全文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紧紧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都是为了突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主题。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它起到点明中心、总领全文的作用。
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老师想到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秋雨中枝头上挂满柿子和和煦的风一夜之间吹红桃花。
这些例子都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事物的特征,紧扣文章中心,因此被称为“典型事例”。
写文章时,我们要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来写,才能突出中心。
老师让同学们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举例子,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结果。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写作启示,并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夏天生物生长的特点,并要求同学们回答问题。
同学们读书认真,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表达出夏天生物生长的快速和跳跃感。
老师指出“快”这个词不足以形容夏天生物生长的速度,因此加上一个字,形成“极快”这个词。
老师模拟了萝卜、丝瓜、葡萄和橘子等不同植物在夏天快速生长的情景,让同学们感受到夏日里极快的生长。
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夏天里的成长氛围,体会成长的喜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夏天里的成长氛围。
(2)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的成长喜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夏天的特点,如炎热、生机勃勃等。
(2)提问:你们知道夏天里的成长吗?请举例说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夏天里的成长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夏天里的成长。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身边的成长。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夏天里的成长氛围和成长喜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庭作业:以“我身边的成长”为主题,写一篇练笔。
五、教学反思及说课稿:1.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夏天里的成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字词运用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说课稿:《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天里的成长氛围和成长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已初步具备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有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能自主课前预习并
思考。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结合课文内容搜集资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暗示我们要把握时间,
把握机遇、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
不能错过机会,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三、设计思路
先找出“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这一中心,围绕中心,展开阅读,结合ppt的提示,了解都有那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没有夏天的成长就没有秋日的丰收。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把握机遇,用好人生中的每一秒钟,绝不让光阴虚度。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并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提出问题。
3、理解“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
明白“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含义。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夏天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季节。
一切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春笋一夜间冒出大地、关节胀得直响,让我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一起在夏天里成长。
请同学们翻开15课,夏天里的成长。
(二)会读会写
1、听课文朗读音频,在课文中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课件展示生字;棚苔藓坪蔗瀑增缝谚
3、学生掌握生字,会写并组词。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读完后
汇报,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抓住“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指明文章中心。
(三)、体悟情感
1、生物在夏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那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抓住昨天、今天、明天、等词,突出生物生长的迅速。
(四)在夏天里,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长大,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山水:山地河铁轨马路无生命)
2.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因为秧苗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因为铁轨长,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是一天一天的高起来。
)(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
)
3.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你可以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桌听)
(本环节,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
4.理解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5.仔细阅读最后一句: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在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五、小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这样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作业:
1、熟读课文,查阅课文谚语的意思,查阅资料,收集相似的谚语。
2、在夏天里你最喜欢什么,请写一写,至少用到两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