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花鸟画二

合集下载

花鸟画(二)(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二)(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学会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2. 花鸟画的风格特点3. 花鸟画的技法表现4. 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掌握花鸟画的技法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5分钟)(1)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背景。

(2)花鸟画的风格特点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花鸟画的风格特点,如:写实、写意、工笔、没骨等。

(3)花鸟画的技法表现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染色、构图等,并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法运用。

3. 实践环节(20分钟)(1)观察生活中的花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花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国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

(2)作品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技法、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花鸟画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第14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
知 否 知 否 ,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
试 问 卷 帘 人 , 却 道 海 棠 依 旧 。
昨 夜 雨 疏 风 骤 ,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
如 梦 令
李 清 照
名了 ,却 可君 怜王 白天 发下 生事 。, 赢 得 生 前 身 后
马 作 的 卢 飞 快 , 弓 如 霹 雳 弦 惊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尽自 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 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辛弃疾的词: 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人 生 如 梦 , 一 樽 还 酹 江 月 。
故 国 神 游 , 多 情 应 笑 我 , 早 生 华 发 。
羽 发遥 江 乱 故 大 扇 。想 山 石 垒 江 纶 公 如 穿 西 东 念 巾 谨 画 空 边 去 奴 , 当 , , , , 娇 谈 年 一 惊 人 浪 笑 , 时 涛 道 淘 赤 间 小 多 拍 是 尽 壁 , 乔 少 岸 , , 怀 樯 初 豪 , 三 千 古 橹 嫁 杰 卷 国 古 灰 了 ! 起 周 风 飞 千 郎 流 苏 , 东 烟 堆 赤 人 坡 雄 灭 雪 壁 物 姿 。 。 。 。 英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 书法
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 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突出地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 和风俗画的创作中。代表作有: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代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思考:书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正 式成为一门艺术?我们学习过 的著名书法家先后有哪些? 书圣 东汉初年;魏晋时期的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隋唐时期的颜真 卿、柳公权。 颜筋柳骨

人教版历史__第14课_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___襄阳五中实验中学__章晓峰

人教版历史__第14课_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___襄阳五中实验中学__章晓峰

1、特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 益增多。
2、题材: 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
3、代表:北宋张泽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自学指导(五)
4、五代宋元时期书法的特色 和成就。
(请结合P74—75,精读大字部分,快读 小字部分,1分钟后,比谁找的准确)
10、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D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当堂训练
请关上课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练习 册的习题。
元杂剧的结构 楔子——交待人 物和剧情背景 第一折——开端 第二折——发展
第三折——高潮
第四折——结局 元代杂剧人物
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主角
末——男主角
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 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
自学指导(四)
4、五代宋元时期绘画的特色 和成就。
(请结合P74—75,精读大字部分,快读 小字部分,1分钟后,比谁找的准确)
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唐 朝
苏 轼
辛弃疾
李清照
1、生活时代: 北宋
2、作品风格: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开豪放派之先河。
3、代表作:
苏 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生活时代:南宋
2、作品风格:
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 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3、代表作: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作品风格:委婉清新 感情真挚
3、代表作:
《如梦令》《声声慢》 李清照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
知 否 ? 知 否 ?
却 道 海 棠 依 旧 。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4课 花鸟画 (4)(共18张PPT)课件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4课 花鸟画 (4)(共18张PPT)课件

找一找: 哪两幅作品不属于花鸟画 ??
找一找: 哪两幅作品不属于花鸟画 ??
猜一猜:
在众多的花鸟题材中, 被认
为是代“表四高君洁品子质”的“借四君物子抒”。情它
们有什么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一比
梅花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
学一学:
小知识: 款识,也叫“题款”,即在中国画作品上
标题作者姓名、创作年月及诗文题跋等。它是中 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过第一集,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说 书人开 宗明义 就告诉 听众这 本书姓 金不姓 黄,然 后通过 归纳总 结,把 这本奇 书的主 要情节 都呈现 出来。 边叙述 边归纳 ,边归 纳边讲 解,边 讲解边 评说, 把所有 的要点 都讲的 明明白 白。我 被深深 吸引了 ,花了 两天时 间听完 了29集 ,越听 越爱听 ,越听 越觉得 就像自 己亲自 阅读一 样,比 自己读 的不但 省力, 而且说 书人把 相同的 内容梳 理在一 起,听 过之后 别提多 明白了 。尤其 是最后 一集的 总结式 解读, 把中国 个人资 本的原 始积累 与西方 政府掠 夺性的 资本积 累做了 比较, 得出了 在英国 工业革 命后西 方资本 主义得 以发展 ,而中 国的封 建制度 限制了 商业的 发展, 从而导 致了中 国近代 史的悲 哀。 一种痛叫做,我本可以,却没能坚持 。
只有真正坚持过,你才可以坦然地说一 句“尽 人事, 听天命 ”。 那夜子都想,自打他俩分手以来,他 看着若 总觉得 隔着、 不透亮 ,像在 雾里, 掩着纱 帘…… 是由于 他不适 应新角 色、心 理有问 题,还 是她的 确有事 儿瞒了 他…… 他画着 问号, 一时又 理不出 头绪… …
端视你对人生价值的认定。身心健康, 好命首 条。跟 对方向 ,平安 、幸福 好命。 至于, 要好到 什么程 度,那 还得看 你领悟 深浅并 实践多 少了。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时间上如何界定中国现代美术?
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今的 美术,主要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
10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这时期的中国美术的变革与发展主要 表现在两方面:
1、中国画发生激烈演变 2、西方绘画(素描、油画和版画)的
引进并迅猛发展。
结果?
11
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
1、 传统型中国画 2、融合型中国画
25
滋用黄 ,墨宾 黑层虹 而层山 层积水 次染用 丰,笔 富浑凝
厚重 华,
26
27
28
29
色黄 画宾 出虹 显的 得花 雅鸟 致则
少 勾 线 , 直 接 用 墨
30
究花特潘 雄卉形天 强多式寿 、用,创 豪双黑造 壮勾白花 、法、卉 气;刚与 势构柔山 之图对水 美、比结
用强合 笔烈的 讲;独
格明显。
41
42
43
作融画李 品化中可 意在的染 境传明的 开统暗创 阔笔处作 、墨理融 笔和引合 墨造进中 深型中西 厚之国, 。中画把
,,西
44
45
46
47
国效林 画果风 。、眠 多节将 采奏西 用强方 方烈现 构的代 图审流 。美派
观中 引的 入视 中觉
48
49
象线江西吴 意交南的冠 味错的主中 浓迷白张继 重离墙,承 ,,黑他了 影色瓦的老 响墨、山师 很飞绿水林 大舞树画风 。辉红多眠
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39
精动笔中的徐 神而下国愿悲 。有所的望鸿
富刻笔,以 有画墨他自 笔的融把己 墨形为西的 情象一方实 趣无体写践 。不,实实 他造创主现 的型造义了 马准了的其 体确新表改 现、风现良 出真格方中 民实;法国 族生他与画

小学美术课《花鸟画》教案

小学美术课《花鸟画》教案
(举例:教师可通过色彩搭配的实例分析,指导学生理解色彩关系,学会在绘画中运用色彩。)
(3)创新实践: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形成具有个性的绘画作品;
(举例:教师需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挥想象力,指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解决问题,实现创新。)
(4)美术鉴赏能力:如何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花鸟画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花鸟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课程总结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们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关注身边的花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创造美。这使我深感欣慰,也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责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花鸟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
(举例:如何运用线条表现花鸟的轮廓和质感,如何选择合适的色彩表现季节和氛围。)
(2)学会欣赏和分析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版共30张PPT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版共30张PPT
欣赏:
崔子范 芙蓉翠鸟图
说一说这幅图给你什么 样的感觉?
动静结合,给人一种 生机盎然之感!
整体结构
翅膀

头部
尾巴
爪部
身体
画鸟的小窍门: 枣与鸡蛋
观察猫头鹰
1、身体 组成 2、用笔 3、用墨 4、整体布局
鸟的中国画技法
A、笔法: 侧峰画头、身体及羽毛;中锋画眼睛、脚 B、用墨:破墨法:墨破色、浓破淡;干湿变化、浓淡变化
小知识:
破墨法是中国画技法之一,其方法 是当第一遍墨或色未干时即在上面 画第二遍,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 映,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猫头鹰的画法:
1.先用浓墨点睛勾 喙,然后用淡墨 画出头和颈部。
2.用淡墨点画出腹 部。然后用浓墨 破头部和腹部的 淡墨。
3、再用浓墨 勾出爪部并 添画枝干。
4、用墨破色法 画出叶子,并给 其他部分上色, 题款完成。
欣赏花鸟画作品
猫头鹰 (中国画) 黄永玉
猫头鹰 (中国画) 黄永玉
学生作品欣赏
艺术实践
用学习到的中国画技法画一幅猫头鹰或 者其他鸟类的小品画,注意鸟在画中的 位置和墨色的变化。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谢谢欣赏!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考点1:《资治通鉴》1、(2010·湘潭中考)2009年,青年历史学者袁腾飞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两宋风云》。

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B.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答案】选C。

2、(2009·恩施中考)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A.《史记》B.《资治通鉴》C.《金刚经》 D.《窦娥冤》【答案】选B。

3、(2009·烟台中考)《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4、(2007·淄博中考)小明从历史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寒杂病论》面世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西汉时发明了纸;活字排版印刷最早是在北宋时期;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清朝。

●考点2:宋词1、(2010·青岛学业考试)辛弃疾(如右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