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冠心病病例讨论

冠心病病例讨论

冠心病病例讨论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是当前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本篇文章将围绕一位冠心病患者的病例展开讨论,探究冠心病的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0岁。

主诉长期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感觉。

近期活动时症状明显加重,步行不远便感到胸痛,需要停下来休息。

1. 冠心病的原因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糖尿病等生活习惯和疾病因素都可能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的发生。

而在患者的病例中,有长期吸烟、高血压的病史。

2. 症状和体征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感到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感觉。

体检中可以发现心率加快、心音减弱等异常体征。

患者在本例中正是出现了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3. 诊断方法诊断冠心病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冠状动脉造影等。

在本例中,由于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医生决定进行ECG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4. 治疗方法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抗血栓药物、降压药、降脂药等,以控制冠状动脉痉挛、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液供应。

手术治疗一般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将其他部位的血管搭桥到冠状动脉,以绕过狭窄部位。

在本例中,基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存在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医生决定进行PCI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因此,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体重、定期运动等,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有效方式。

同时,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定期复查和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3
病情介绍
• 术前行冠脉CTA检查提示“回旋支近段狭窄>90%”,心脏超声提示“节 • 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胸部CT提示“慢性阻塞性肺 • 疾病伴两肺感染”,1周前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胸闷心慌再发
, • 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伴有咳痰、气喘,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抗感 • 染”等治疗后症状无好转,5月7日早晨患者出现言语不清晰、精神萎 • 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5月7日13:20由骨科出院前来我科就诊,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收住入院。
眠时间,必要时氧气吸入,避免病人情绪激动。 • 3、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 • 4、限制输液速度,并控制输液量。 • 5、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语言功
能。
10
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足有关。 • 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活动受限、卧床不起等因素有关
21
护理措施
• (七)针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我们采取以下一些护理 措施:
• 1、指导患者进低盐低脂饮食。 • 2、按医嘱适当使用镇痛剂,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睡
眠时间,必要时氧气吸入,避免病人情绪激动。 • 3、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 • 4、限制输液速度,并控制输液量。
22
针对这个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氧气3L/分有效吸入。 • 5.11 10:00请骨科医生给予伤口换药,伤口愈合良好。 • 5.15 08:25停心电监护;8:30测血压BID。 •。
6
病情介绍
现患者T36.8,P8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病情基本稳定,但病人还存在几个问题,夜间尿急、尿频,食欲差, 进食量少,偶尔会诉胸闷、咳嗽,血压波动在90—135/70-90mmHg, 按医嘱予以继续服用降压药,保胃药,黄酮派脂,止咳化痰药等,低 分子肝素钠2500国际单位皮下注射。5.16停测血压BID。

病例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病例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病例,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我对这个病例的初步分析和讨论,敬请指正。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2个月”入院。

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胸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约5-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疼痛性质为钝痛,部位位于胸骨后,向左肩部放射。

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吸烟史20年,每日20支。

入院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青年男性,吸烟史20年,具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胸痛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表现,提示可能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2.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如胸痛、出汗、恶心、呕吐等。

(2)心电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70%,符合冠心病诊断。

三、治疗方案1. 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治疗:给予华法林等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心肌缺血治疗: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4. 介入治疗:考虑患者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建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四、病例讨论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检查。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疾病。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和介入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较差,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一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

一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

一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病历分析报告患者信息:姓名:李先生性别:男年龄:65岁职业:退休工人主诉:胸痛既往病史:高血压过敏史:无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父亲患有冠心病)现病史:患者李先生于一个月前开始出现间断性胸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程度不一、胸痛时,患者感觉胸闷、憋气,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向左肩和左臂放射,放射的疼痛可以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

疼痛尤其在劳累、饮酒后或天气寒冷时加重,静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个人史:患者退休前是一名重体力劳动者,常接触粉尘和化学物品,吸烟史达30年。

自退休后,患者体重增加,饮食结构较差,运动量减少。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可,精神状态良好。

血压:150/90 mmHg,心率:80次/分钟。

听诊心音无明显异常,胸骨正中胸痛点无明显压痛。

辅助检查:心电图(ECG):ST段水平型抬高心肌酶谱(CK-MB、cTnT):正常血脂: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心室壁运动正常,冠状动脉镜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显示左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初步诊断:李先生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

进一步诊断思路:1.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但需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性,如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等。

2.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考虑到患者的冠状动脉可能存在严重狭窄,需要进一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估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3.评估冠状动脉供血功能:可以通过心脏核磁共振或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冠状动脉供血功能,以进一步确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程度。

4.进一步评估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之外,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糖尿病等,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治疗方案:1.急性期治疗:对于急性心绞痛的发作,可采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者静脉滴注,缓解心绞痛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讨论

舒张压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90
2 冠心病的定义及二级预防的内容。
问题
冠心病的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 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 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病情演变
2016年4月18日(7D)
主诉 无胸痛、胸闷,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 BP:154/105mmHg,P:66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
冠脉造影术示:冠状动脉分布呈右冠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开口狭窄约50%,近中 远弥漫性狭窄约50-90%,各对角支及间隔支开口均可见狭窄约50-70%,前向血流TIMI3级,回旋 支开口狭窄约50%,全程弥漫性狭窄,最重处位于中段约95%,前向血流TIMI3级,右冠原支架内 未见明显狭窄,支架近端可见溃疡影像,狭窄约50%,支架远端狭窄约40-75%,远端弥漫性狭窄 约40-50%,前向血流TIMI3级。于前降支病变处由远至开口依次植入药物支架3枚,手术顺利。
• 2015年9月于赣州市立医院就诊,行冠脉造影示双支病变
2
累及前降支及右冠。右冠植入支架一枚,术后规律口服“阿
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 片75mg*qd、阿托伐他汀
20mg*qn”治疗,患者胸痛仍反复出现。
• 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发胸痛,疼痛性质
3
同前,伴气促,轻度活动即可出现,院外未予
2016年4月13日(2D)
主诉 无胸痛、胸闷,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 BP:141/86mmHg,P:56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冠心病的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冠心病的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冠心病的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s a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at affects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narrowing or blockage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which supply oxygen-rich blood to the heart muscle. CHD can lead to various symptoms, including chest pain (angina),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even heart attacks.In this case discussion, we will focus on a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typical symptoms of CHD. The patient, a 55-year-old male, complained of chest pain that radiated to his left arm and jaw. He also reported feeling short of breath during physical activities. Upon further evaluation, his medical history revealed risk factors for CHD,including smoking,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a familyhistory of heart disease.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the patient underwent severaltests. An electrocardiogram (ECG) showed ST-segment depression, indicating myocardial ischemia. A stress test was also performed, which revealed significant ST-segment changes during exercise, further supporting the diagnosis of CHD. Additionally, a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conducted, revealing multiple blockages in the coronary arteries.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risk factors, and test results, the diagnosis of CHD was confirmed. Treatment options 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medications, and possibl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o restore blood flow to the affected areas of the heart.The patient was advised to quit smoking, adopt a healthy diet, engage in regular exercise, and manage his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s such as aspirin, statins, and beta-blockers were prescrib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further complications. The patient was also referred to a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his lifestyle changes.In conclusion,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typic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tic process of CHD.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are crucial in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outcomes for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中文回答: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数百万人受其影响。

病例讨论医生发言稿范文

病例讨论医生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们聚集在此,共同讨论一例较为复杂的病例,希望通过集思广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我对这例病例的一些初步分析和讨论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主诉为反复发作的胸闷、气短2个月。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吸烟史20年,每日约20支。

饮酒史10年,每日约50克。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

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血红蛋白120g/L。

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胸部CT: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初步诊断: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 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讨论意见: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我认为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

患者长期吸烟、饮酒,且有高血压病史,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电图ST-T改变和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也支持这一诊断。

其次,患者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与心绞痛有关。

考虑到患者高血压病史,治疗上应首先控制血压,降低心脏负荷。

建议调整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

关于抗血小板治疗,我建议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mg,氯吡格雷每日75mg,以预防血栓形成。

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

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患者的心电图和胸部CT结果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但肺纹理增粗提示可能存在慢性支气管炎。

建议给予患者止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我还建议进行以下检查:1. 胸部MRI,以排除其他心脏疾病;2. 冠状动脉CTA,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3. 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患者肺功能。

九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_

九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_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单患者姓名*** 性别女年龄88 科别神经内科床号01住院号1409015入院诊断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讨论日期2014-9-7 主持人*** 参加人员病例属性疑难病例简要病史患者因无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行走活动受限,双眼右侧凝视,无意识障碍,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气促,无失语,无口齿不清,无二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发热等,遂送入我院急诊内科,当时血压180/90mmHg,左侧肢体肌力3级,急查头颅CT提示“脑内多发缺血梗塞灶”,给予“依达拉奉、血塞通、醒脑静、甘露醇”补液治疗后,第二天因左侧肢体乏力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收入神经内科。

入科时,神清,心率110次/分,律不齐,双下肢轻度浮肿,双侧膝关节关节肿大伴压痛,头颅CT提示“脑内多发缺血梗塞灶,尾骶部带入压疮,面积8*8cm*cmⅡ期。

入院诊断: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

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病史。

入科后给予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心电监测,留置胃管,鼻饲低盐低脂饮食;留置导尿管,予以妥善固定,嘱患者家属注意陪护,防止导尿管滑脱等意外;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稳定斑块(立普妥);活血化瘀(血栓通);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甘油果糖);清除氧自由基(依达拉奉);保护线粒体(丁苯酞注射液);营养神经(鼠神经生长因子);改善脑代谢(吡拉西坦);控制血压; 9.抗感染(头孢唑肟);化痰(氨溴索);保护胃黏膜(奥美拉唑);气垫床控制压疮,实施压疮护理。

患者先后经心内科会诊后考虑: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心功能IV级;2.大面积脑梗死;3.高血压病(极高危);4.肺部感染。

处理:1.建议完善动态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酶谱,BNP,心电图变化,监测CVP,注意24小时出入量;2.拜阿司匹林片 0.1 qd po;地高辛片 0.125mg qd po;3.根据血压调整降压药物;4.必要时予以生理盐水 30ml+多巴胺 200mg 3.5ml/h 推泵注入;5.积极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经皮肤科会诊后考虑诊断:皮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
High pressure balloon
介入治疗
Final Results
术后情况
• 病人术后心率、血压稳定 • 无胸痛再发作 • 术后第五天出院
பைடு நூலகம்
经验分享及讨论
• 正确判断罪犯血管、罪犯病变 • LCX病变弥漫,但病变间有正常的血管,支
架采用分段处理,而非串联支架 • 可以避免挤压分支,使手术过程简化
Endeavor Stents for ACS 1 Case
病例讨论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uwai Hospital Hu Fenghuan
History
• Hypertension 20 yrs • Current Smoking • CT Triple vessels stenosis 1yr ago • Chest pain 3months, progressing 1day • ECG no ST segment change
Quantum3.0x8mm - Endeavor 2.5x24mm, 3.0x12mm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Post Balloon Dilatation
Endeavor 2.5x24mm
介入治疗
Endeavor 3.0x12mm
介入治疗
Post two stents
High pressure balloon 3.0x8mm
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
诊断和鉴别诊断
•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 高血压病
器械选择及策略
• RCA PCI - Launcher JR4.0 - BMW , Balloon Sprint 2.5x10mm - Endeavor stenrt 3.5x15mm • LCX PCI - EBU 3.5 - BMW, Balloon Sprint2.5x10mm,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