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对比数字
透射电镜数字与胶片成像的对比研究

a l n t c o n t r a s t ,a n d h a d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i f e r e n c e s f r o m t h a t s h o t o n i f l ms .C o n lu c s i o n T h e d i g i t a l i ma g i n g s y s t e m h a s t h e
p i c t u r e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f o c u s i n g o n t y p i c a l d e t a i l s . R 髂I l 】 = t B T h e p i c t u r e s s h o t wi t h d i g i t a l i ma g i n g s y s t e m we r e i f n e i n c l a r i t y
节的 反 映 。结 果 : 数 字成 像 图像 清 晰 、 反 差好 , 与胶 片成 像 无 明 显 差别 、结论 : 数 字 成像 具 有 操 作 简便 、 即 时成 像 、 图像 信 息 丰 富 等 特 点, 完全 能 够 满 足 临床 病 理 诊 断 的 需要
[ 关键 词 】 透射 电镜 ; 数 字成 像 ; 胶 片成 像 【 中 国 图 书资 料 分 类 号] R 3 1 8 . 6 ; T H7 7 3 [ 文献 标 志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 8 8 6 8 ( 2 0 1 3 ) 0 5 — 0 0 6 — 0 3
・
6 ・
T h e s i s& R e s e a r c h R e p o  ̄1 研 究 论 著
透 射电镜数字与胶 片成像 的对 比研究
胶片拷贝&数字拷贝

胶片拷贝&数字拷贝相信很多的同学平时去电影院多了,经常就会看见放映时刻表上电影经常会写上数字场和胶片场,相信绝大部分的tx还是不是特别清楚到底数字版和胶片版的区别。
作为一个电影发烧友,饭小编就过来给大家八一八。
我一般去电影院只要情况允许的话我都是尽量选择胶片版的场次。
其实现在的电影院一般都选择两个版本的放映拷贝,数字拷贝和胶片拷贝。
关于数字拷贝和胶片拷贝的信息,我给大家八一下胶片拷贝:这是最传统的电影院放映模式,传统胶片拷贝就是把洗印出来的那种胶卷,把胶片放在传统放映机上将每格画面快速连在一起形成画面,一个胶片拷贝根据影片长度一般都有4、5盘胶卷,放映胶片拷贝时,就需要旁边专门有一个人随时等候,在一盘胶片即将放完的时候在另外一台放映机上放上第二盘胶片等候放映,以此类推。
胶片电影发展一百多年来,现在电影的拍摄,包括现在的中国绝大部分电影,都是由胶片摄影机拍摄出来的。
数字拷贝:数字拷贝是近年来特别是中国电影这几年发展迅猛出来的新技术,数字拷贝使用专用数字放映机放映的电影格式,一般电影院可以去发行公司进行下载,然后将文件放在数字放映机上输入密钥进行放映。
一般一部数字电影拷贝的容量在400GB左右(含声音)。
一般影院工作人员都比较喜欢放映数字拷贝,因为放了就可以不用在旁边管了。
数字拷贝的前期是通过胶转数字技术上传到电脑上。
数字拷贝的播放连续性和成本是它的优势,中途不会有胶片电影换拷贝时跳帧的现象,而胶片拷贝如果放映场次过多,就会出现刮伤,噪点等现象,并且,胶片的成本比数字的要大很多。
但是饭小编要提醒大家,数字电影虽然方便,但是其解析度没有胶片拷贝清晰,胶片拷贝虽然可能有抖动和刮伤的问题,但是胶片色彩还原度高,画面色彩较为艳丽,而且有些影片还特意需要胶片的噪点感来为影片制造意境。
胶片电影在颜色和画面上出来的效果,那种光影的质感,和数字拷贝还是有区别的,并且中国的绝大部分电影都是由胶片摄影机摄制的,最原汁原味的电影,还是要从胶片电影中来找寻。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胶片和数码的区别和应用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胶片和数码的区别和应用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器材也在不断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胶片和数码成为了摄影中常见的两种形式。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重点讨论摄影中的胶片和数码的区别和应用。
一、胶片摄影1.胶片摄影的起源和发展胶片摄影是起源于19世纪的一种摄影技术,最早是使用银盐感光材料进行照相。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胶片摄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底片,如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等。
直到数码摄影的兴起,胶片摄影一直是主流的摄影方式之一。
2.胶片摄影的特点与数码摄影相比,胶片摄影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其质感和质量感,胶片照片经过放大后呈现出的细节和层次感更为丰富,色彩更为鲜艳。
其次是胶片的拍摄过程更加经典和纯粹,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经验来控制光线和构图,这也是很多摄影师钟爱的地方。
此外,胶片的保存寿命也更长,能够保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退色。
3.胶片摄影的应用胶片摄影主要应用于专业摄影领域,如商业广告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
由于其独特的质感和质量感,胶片照片更适合用于艺术展览和画廊展示。
同时,由于胶片摄影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经验,因此也是许多摄影师追求的摄影方式。
二、数码摄影1.数码摄影的起源和发展数码摄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摄影技术。
它是利用电子感光器件来记录影像,完全摆脱了胶片的使用。
数码相机可以直接将拍摄的照片存储在存储卡或内置存储器中,不需要再进行冲洗和放大。
2.数码摄影的特点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相比,有着更多的优势。
首先是拍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数码相机能够实时显示拍摄的画面,能够进行连拍和实时预览,更容易掌握光线和构图。
其次是后期处理的便利性,数码照片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修饰和处理,使得摄影师能够更灵活地调整和提升照片的效果。
此外,数码相机还可以拍摄高清视频,拓展了摄影的应用领域。
82种胶卷多指标对比评价

很高 高 高 高 很高 很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中 高 高 高 高 很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中 中偏高 中偏高 中偏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中 中 中
高 中 很高 特高 高 高 很高 高 高 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高 很高 高 高 中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中偏高 特高 高 高 高 中 高 高 高 很高 高 高 高 很高 中 高 高
Portra 160 (专业) NPL160 (专业) NPS160 (专业) NPC160 (专业) Portra 160NC Portra 160VC PRO160 Vista 200 Optima II 200(专 Solaris 200 Superia 200 200 Kodak Royal Gold 200 Centuria 200 High Definition Vista 400 Optima II 400(专 Solaris 400 400NPH (专业) 快片400 (专业) X-TRA 400 400 Supra (专业) Kodak 400 Protra 400NC Protra 400VC Royal Gold 400 Centuria 400 Kodak 400 (专业) High Definition Vista 800 Solaris 800 NHG II 800(专 Press 800 (专业) Superia XTRA 800 Portrait NPZ 800 Supra 800 (专业) Portra 800 (专业) MAX Versatility Centuria 800 Gold Royal 1000 Supevia 1600 Press 1600 (专业)
82种胶卷多指标对比评价
评语 颗粒细,锐度好,拍摄明亮风光时灰色对比度平衡,也适合拍摄特写 颗粒细,色彩明亮,暖调肤色平衡好 钨丝灯光色温平衡,颗粒细微,适用于摄影室内拍摄人像或静物 曝光宽容度较宽,色彩明亮,颗粒细微,是专业摄影师喜爱的胶片 钨丝灯光色温平衡,适用于摄影室内拍摄人像或静物 颗粒细微,色彩真实,接近档案照片保存时间的要求。有业余型胶片的提供 锐度很好,色彩明亮,适用于拍摄人像、风光和档案文件 影调柔和,肤色自然,色彩明亮。适用于拍摄时装和产品 颗粒特细,色彩亮丽,适用于时装、风光和人像摄影 颗粒特细,适用于拍摄人像、自然风光、水下和特写,是Sensia II的重新命名 分辨率 很高 很高 高 高 高 高 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灰色对比度平衡,色彩真实,适用于要求严格的目录、翻拍录制 高 色彩真实,灰色对比度平衡。适用于拍摄人像、风光和静物 高 暖色调平衡好,适用于在多云的条件下拍摄人像、时装和建筑照片 很高 能提高色彩亮度,适用于时装、肖像摄影 很高 色彩逼真饱和,颗粒特细,可提高一级迫冲 很高 色调鲜艳,反差好,肤色表现优异,适合拍摄人像和风光 很高 同类片速中此型号的色彩饱和度特别好,适合拍自然风光 很高 拍摄阳光下的风光、建筑和产品的推荐胶片 高 钨丝灯光色温平衡胶片,适用于拍摄摄影室人像、产品和剧照 高 业余型钨丝灯光色温平衡胶片,适用于在3200K色温的灯光下拍摄 高 多功能胶片,色彩亮丽,反差适中,当ISO800片速拍摄时,效果仍然不错 高 中速胶片,是Elite400的翻版,色彩饱和度较高 高 高速,钨丝灯光源色温平衡,适用于现有光源拍摄舞台和人像 高 灰色对比度平衡,色彩明亮,是拍摄舞台、弱光下人像和体育的理想胶片 高 新款胶片,颗粒微细,色彩较Sensia II 400更好,适用于拍摄体育和舞台剧照,迫 高 冲效果也好 轻微暖调平衡,颗粒细 高 是Ektachrome 400X的业余型,微粒,灰色对比度平衡 高 为迫冲设计。适用于拍摄体育、舞台和弱光下风光照片 中 高速胶片,冲洗时需要迫冲才能达到ISO1600的曝光效果 中 锐度 很高 特高 高 高 高 特高 特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高 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很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中 中
使用幻灯胶片与使用数字投影仪的比较

使用幻灯胶片与使用数字投影仪的比较幻灯胶片和数字投影仪是两种展示技术,都被广泛应用于演示、培训和教育等场景。
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下面将对两者进行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幻灯胶片。
幻灯胶片是一种传统的投影技术,使用胶片和幻灯机来展示图像和文字。
它的优点之一是成本较低。
相对于数字投影仪而言,幻灯胶片的设备和耗材费用要低得多。
此外,幻灯胶片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过多的技术知识,即使是不擅长数字技术的人也能够容易上手。
同时,幻灯胶片可以在没有电源的地方使用,这对于户外活动或场地限制的情况下非常有用。
然而,幻灯胶片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其展示效果受到灯光和投影环境的限制。
如果光线条件不理想,投影的图像就会变得模糊或不清晰。
此外,幻灯胶片的信息更新较为困难。
一旦幻灯片制作完成,需要更新内容时就需要重新制作新的幻灯片,这会增加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最后,幻灯胶片在交互性和多媒体展示方面有限。
幻灯片通常只能展示静态图像和文字,缺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
相比之下,数字投影仪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数字投影仪可以实现高清晰度和高品质的投影效果。
它能够投射出更为真实和生动的图像,可以展示更多的细节和色彩。
此外,数字投影仪具备更强大的多媒体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连接电脑、手机或其他媒体设备来播放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数字投影仪也更加方便实用。
只需要一个设备,填写需要展示的内容,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展示准备工作。
然而,数字投影仪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成本相对较高。
数字投影仪的设备价格较高,而且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投影屏幕和音响等设备,这会增加总体投资成本。
此外,数字投影仪需要电源供电,并且必须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否则投影效果会受到影响。
最后,数字投影仪的操作相对复杂。
使用数字投影仪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这对于不熟悉数字技术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综上所述,使用幻灯胶片和使用数字投影仪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数码与胶片,哪一个更接近真实?

数码与胶片,哪一个更接近真实?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是,胶片拍的照片比数码的要真实。
真实的概念太大,我们仅从接近实景的概念——色彩平衡稍作分析,看一看数码和胶片的曲线。
先看胶片。
胶片的影像是模拟数据,判断胶片影像的性能,最基本的一个办法是利用光楔曝光,经密度计测量后,绘制特性曲线。
图1-7的左边是一条已经曝光并冲洗的胶片。
采用标准曝光仪,对胶片进行若干级别的光楔式曝光,分为19级或21级,经标准冲洗后,用透射密度计测量每一个级别,得到YMC值并在曲线表上一一标示出来,再用曲线把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取得近似值的三条特性曲线。
上边的曲线是黄层,中间的曲线是品红层,下边的曲线是青层,它们分别生成红、绿、蓝染料影像。
完美意义上的胶片的曲线,应该是3条线完全平行,可以形成纯正的白场、灰场和黑场。
在洗印放大时,使用滤色镜使这3条线重和,曲线完全重合的是完美的胶片。
完美的胶片拍摄出的照片不会偏任何的颜色。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最优的色彩均衡。
图1-7图1-7反映的是生产合格、正常销售的某名牌胶片,曲线表现不错。
笔者绘制过世界很多品牌的胶片曲线,形状大都类似,可以认为这已经是胶片的最佳曲线。
分析图上的曲线:黄色的曲线肩部角度明显要大于趾部,整个的角度大于下面的两条。
这3条线如果要重合到一起,在高光能够重合时,那么在趾部会低于其他的两条线,造成色彩不平衡,拍出的照片就会偏色。
假如拍摄一个18级灰阶,在高光白色平衡时,在暗部就会偏向高光的补色;高光正常时,暗部就会轻度偏蓝。
了解胶片生产工艺的人知道,胶片做不到严格意义上的色彩平衡。
由于生产乳剂制备的批号不同,同品牌、同感光度的胶卷,每一批胶卷都存在差异。
此外,生产彩色胶卷要用到130多种工业原料,工业化生产的大批量原料的微量品质控制极其困难。
每次投入标准配方生产,无法保证每批原料绝对一致。
此外,还要受到涂布工艺的误差、后期冲洗胶卷形成的曲线波动、扫描和电分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胶片的真实的还原。
知识普及,IMAX、4K、2K、1080P、胶片版、数字版等等画质问题的解析

- IMAX DMR版(4K-6K)
而IMAX为了推广其影院系统,推出了一个DMR技术应用于更多商业片的发行。处理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制片公司把影片的35mm胶片拷贝交给IMAX,后者运用DMR技术,以最高解析度扫描35毫米胶片的每个画格,将其转为数字画面;然后,使用专有图像增强技术,对每幅画面进行优化,最后冲印在70mm胶片上。像今年上映的《哈利波特:混血王子》和《变形金刚2》(该片的大部分场景)等绝大多数IMAX的故事长片都是IMAXDMR。其画质我想是高于4K、低于6K的水准吧。
而索尼在其4K数字放映机的基础上推出了单机双镜头的3D解决方案。由于4K超高清晰的芯片可以轻松容纳2个2K的画面,单机同时输出两个2K画面,3D放映平滑流畅,全无高频闪烁和画面模糊现象,消除了3倍频时差式单机3D系统放映的视觉疲劳和眩晕感,是目前图像质量最好的单机3D放映系统。我估计其效果比双机3D还是要差一点。上海金逸中环影城不知道是否会将它的4K索尼放映机应用到3D电影的播放(这个大家要注意,如果它放映的阿凡达的XPAND厅,不采用4K索尼机的话,就和其他影院的数字3D厅没有优势了。而它即使用于放映2D数字,因拷贝只有2K,也远远无法输出4K的内容。我印象中索尼放映机主要是搭配RealD的技术)。
使用IMAX摄像机的理论分辨率达18K(每帧18000X13433像素),但是电影工作室无法处理这样大小的画面,相应的他们将分辨率降低至不到原先的一半,到只有8K这一电影胶片扫描的最大分辨率。因此目前电影工业母带制作的极限就是8K,而IMAX影院放映70mm胶片时分辨率可以达到6K,也算是商业放映的极限了吧。
经常有人相比较IMAX、4K、2K、1080P、胶片版、数字版画质有什么区别,本人看过一篇文章详细的解释了这些东西,感觉写的很专业,借花献佛发出来,菜鸟可以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老鸟可以无视,呵呵。
胶片与数码对比

现在有5d mark ii和RED ONE可以代替胶片,出来的效果也可以
5d就是用照相机拍摄动感性太强不行
RED ONE数字电影摄像机可拍摄水平像素高达4096(4K)的高质量清晰图像,并直接将图像以电子格式存储在硬盘存储器里,实现了全数字化制作。
RED ONE摄像机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频编码格式,
就是数字高清
他的色彩饱和度和胶片还有有一定的差距的就是数字电影
一般在水下拍摄时用的较多。
这是一种较新的的设备的全程数字化优势,减去了传统影片制作流程中胶片存储及底片扫描的环节,可以节约一定的成本,他对后期的制作要求比较高,不同的设备拍摄出来的效果会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电视与数字影院电影采用变形或非变形两种方式拍摄和放映35mm胶片。
普通银幕和遮幅宽银幕影片在拍摄和放映时使用普通镜头,因此放映在银幕上的画面宽高比与胶片画面的宽高比相同;变形宽银幕影片在拍摄时使用了水平方向2:1压缩的变形镜头,放映时则使用水平方向1:2扩展的变形镜头,因此放映在银幕上的画面宽高比与胶片画面的宽高比是不同的。
不论变形或非变形方式,胶片上允许记录画面的高度和宽度都是相同的,即每幅画面占用4个齿孔的高度大约18mm,在35mm宽度的方向上去掉两边的齿孔和音轨后只有21mm左右可用,因此不同宽高比格式在胶片上的画面宽度都是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画面尺寸高度以及画面之间的空隙部分。
表1列出了35mm胶片的几种常用宽高比格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格式有三种:1.普通银幕 (Normal) 1.37:1,其宽高比与标准清晰度电视的1.33:1 (4:3)非常接近。
2.宽银幕 (Widescreen) 1.85:1,也称为遮幅宽银幕,其宽高比与高清晰度电视的1.78: 1 (16:9)非常接近。
3.变形宽银幕 (Cinemascope) 2.35:1 (或2.4:1),制定中的数字影院拟采用类似的比例。
拍摄图像尺寸与焦距、景深的变化1.85:1的35mm电影胶片与16:9的2/3英寸CCD成像尺寸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到,因为35mm胶片的成像尺寸是2/3英寸CCD的两倍多,所以使用2/3英寸CCD摄像机时镜头焦距值只有35mm胶片的1/2.5(参见表2),景深范围也比35mm胶片大了2.5倍(参见表3)。
例如,要想得到与35mm胶片摄影机24mm焦距镜头F4光圈相同的视角和景深范围,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设置为10mm (24mm的1/2.5),光圈F 1.7 (F4的2.5倍)。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焦距和景深范围只与成像尺寸有关,因此不论摄像机是标准清晰度还是高清晰度只要摄像机内使用的CCD尺寸相同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清晰度清晰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方式经常用于图像清晰度的描述,一种是像素数量(或线条数),例如,1K清晰度表示1,024个像素;另一种是调制传输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在电视技术中还经常用电视线(TV Line)或带宽(Band Width)来描述水平清晰度,实际上可以把电视线和带宽分别看作像素数量和MTF在电视技术中的专用表述。
像素数量表达的是绝对值,它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无法描述清晰度变化的趋势;MTF表达的是两个变量间的相对关系,可以非常清楚地描述清晰度的变化,缺点是不如前者简明。
35mm胶片的清晰度35mm胶片的清晰度与复印次数密切相关,由于胶片接触复印时的光散射等原因复印版的清晰度低于原版,一般复印版的清晰度只相当于原版的60-70%。
拍摄电影时使用的负片(Negative Film Stock)经显影、定影处理后其水平清晰度可达4K以上,素材负片经剪接后通过光学复印得到的正片称为翻正片或中间正片(Interpositive),翻正片的清晰度仍然可以达到2K以上,翻正片经过光学复印后得到的负片称为翻底片或中间底片(Internegative),清晰度低于2K。
从图6可以看到,光学复印的过程相当于低通滤波器,复印的次数越多清晰度越低。
因为每次复印都会对胶片造成机械摩擦和损伤,为了保护母版并得到足够数量的发行放映拷贝(Film Print或Copy Print,Release Print)就必须控制每次复印的数量而增加复印的次数,所以实际上在电影院看到的发行拷贝至少是经过5次复印的,其清晰度只有拍摄时素材负片的20-30%,即1K左右。
因此,在讨论胶片的清晰度时必须明确其复印的次数。
电视的清晰度不论是高清晰度还是标准清晰度电视,现代电视摄像机使用最多的摄像器件是电荷耦合器件(CCD),CCD是一种有限像素摄像器件,因此其清晰度受到像素数量的限制。
目前高清晰度摄像机使用的CCD水平方向像素大约是2,000个,标准清晰度摄像机大约1,000个。
因此,高清晰度摄像机能够达到的水平清晰度为2K,标准清晰度摄像机是1K。
不过,由于传输带宽的限制高清晰度摄像机输出信号的清晰度只有 1.55K,标准清晰度摄像机只有0.64K。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实用的高清晰度录像机采用了带宽限制技术,例如Sony HDCAM记录的电视信号水平清晰度大约相当于1.25K。
从图7可以看到,在相当于20-30MHz的区间35mm发行放映拷贝的调制度比高清晰度电视低,在超过30MHz的区间胶片仍然有输出但高清晰度电视的输出急剧地下降为零,这也是胶片的图像看起来虽然不如高清晰度电视清晰但比较柔和而高清晰度电视的图像虽然很锐利但感觉比较硬的原因之一。
清晰度与彩色彩色胶片的R、G、B三种基色分辨率是不同的,也就是说R、G、B三种颜色的清晰度不同。
一般彩色胶片的蓝色(B)分辨率最高,绿色(G)次之,红色(R)最低。
电视摄像机R、G、B三种基色使用的CCD像素数量完全相同,因此R、G、B的带宽即分辨率是相同的。
在传输和记录时为了节省带宽采用了宽带亮度信号窄带色差信号的方式,即亮度信号清晰度最高,红和蓝色差信号清晰度低,这也是胶片与电视的主要差别之一。
灵敏度和信噪比胶片与电视摄像机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比较胶片的灵敏度与感光乳剂的配方有关,电视摄像机的灵敏度则主要取决于CCD摄像器件。
胶片的噪波来自感光乳剂颗粒,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胶片面积越大感光乳剂颗粒的可见程度越低,也就是颗粒噪波越小;电视摄像机的噪波主要来自摄像器件CCD,CCD的随机热噪波在频率轴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呈现出所谓的白噪波特征。
胶片的颗粒噪波和CCD噪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随机的,因此虽然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但它们对图像产生的干扰是相似的。
电影行业一般用感光度(Exposure Index)表示胶片的灵敏度,用颗粒度(Granularity Index)表示胶片特有的颗粒噪波;而在电视技术中则使用在特定条件下(照度2000 Lux / 89.9%反射率)的光圈值表示摄像机的灵敏度,用信噪比表示摄像机特有的随机噪波。
灵敏度与信噪比的关系一般来说胶片的灵敏度越高颗粒噪波也越大,但胶片的灵敏度不能由用户随意改变;摄像机的灵敏度(即增益)是可以调整的,但灵敏度(增益)越高噪波电平也越高,所以在摄像机技术中灵敏度和信噪比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指标,即讨论灵敏度时必须设置一个约束条件-噪波电平,否则任何有关灵敏度的指标都是没有意义的。
Sony高清晰度摄录一体机HDW-F900摄像机部分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与35mm参考胶片的对照。
为便于比较,表中摄像机的灵敏度是用胶片的感光度表示的。
从表中可以看到,当HDW-F900摄像机的增益设置为0dB时其灵敏度相当于胶片300 ASA的感光度;从-6dB到+12dB改变增益设置时摄像机的灵敏度相当于胶片150 ASA至1200 ASA。
从表中还可以看到,EXR-5245 (50 ASA) 35mm胶片的颗粒噪波电平是49dB,与摄像机+6dB增益设置时的信噪比(48dB)差不多;当摄像机的增益设置为0dB或+3dB时HDW-F900的噪波电平比EXR-5245 (50 ASA) 35mm胶片的颗粒噪波电平低。
宽容度和动态范围胶片的曝光宽容度((Exposure Latitude)表示胶片的安全曝光范围,摄像机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表示摄像器件的线性范围,两者都是能够得到可用图像的光输入极限范围值。
胶片的宽容度一般用镜头光圈值表示胶片的宽容度。
镜头光圈每增大1级则光通量增加到原值的2倍,例如假设光圈F11时光通量为1,光圈增大1级至F8时光通量是2,光圈增大2级至F5.6时光通量增加到4,光圈F4时光通量是8。
负片正常曝光时表现的亮度变化范围大约是7级光圈,相当于对比度130:1。
负片总的动态范围是9至10级光圈,相当于对比度500:1至1,000:1,换言之负片的宽容度是在正常曝光值的基础上增加2至3级光圈,即胶片接受正常曝光值4至8倍的光通量时仍然能表现出被摄物体的灰度等级。
胶片的伽玛特性图10是负片的伽玛特性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胶片中间大部分的光敏特性是线性的,但暗部和高亮度部分的灵敏度都比中间部分低。
一般把胶片的暗部曲线称为趾部,高亮度部分的曲线称为肩部,因为趾部和肩部的灵敏度都比中间部分低,所以暗部和高亮度部分的对比度被压缩了。
实际上中等亮度部分40%的灰度层次占用的胶片密度资源超过了70%,暗部30%的灰度层次只用了不到15%,而高亮度部分30%的灰度层次也只用了不到15%。
例如,正常曝光时胶片的密度已经超过了最大值的85%,在此基础上再增大2至3级光圈即光通量增加到正常曝光值的4至8倍时胶片的密度只增加了不到15%。
图11是负片与正片伽玛特性的比较。
正片与负片的特性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正片的密度比负片大得多,正片的这种特性能够满足影院放映时所需要的高对比度要求。
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在电视技术中一般用分贝表示摄像器件的动态范围,用百分比表示摄像机的动态范围。
以Sony的HDW-F900高清晰度摄像机为例,在隔行扫描模式下CCD的动态范围大约是70dB,相当于对比度1,500:1或10.5级光圈的亮度变化范围。
HDW-F900把相当于8级光圈250:1对比度的CCD动态范围用于正常拍摄,其余的2.5级光圈用于表现相当于正常光通量6倍的高亮度,在摄像机技术中把这种能够重现6倍正常光通量的能力称为600%动态范围。
HDW-F900的CCD在逐行扫描模式下的动态范围是64dB,比隔行扫描降低了6dB,相当于对比度700:1或9.5级光圈的亮度变化范围。
在逐行扫描模式下HDW-F900仍然把相当于8级光圈250:1对比度的CCD动态范围用于正常拍摄,其余的1.5级光圈用于表现相当于正常光通量3倍的高亮度,因此HDW-F900在逐行扫描模式时的动态范围是300%。
摄像机的伽玛特性在饱和点之前CCD呈现理想的线性光电转换特性,摄像机内部把CCD的动态范围分为暗部、中部和高亮度三个部分分别处理,如图13所示。
经过处理的摄像机伽玛特性呈现与胶片非常相似的非线性特征,特别是对比度被压缩了的高亮度部分与胶片的肩部特性几乎是相同的,在摄像机技术中把高亮度部分的斜率处理称为拐点(Knee Point)处理。
现代摄像机采用了精密的数字处理电路,摄像师可以通过设置菜单精确地分段调整摄像机的伽玛特性以实现不同的拍摄意图。
胶片与摄像机的比较1. 彩色负片正常曝光时可以表现相当于7级光圈的亮度变化范围, HDW-F900高清晰度摄像机正常拍摄时表现的亮度变化范围相当于8级光圈,因此在正常拍摄时摄像机的性能优于彩色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