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部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PPT课件

统编版部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PPT课件
隋文帝
589年Biblioteka 於是陳國皆平。得 州三十、郡一百、 縣四百。 --《资治通鉴·隋 纪一》
意义:隋灭陈,
统一全国,结
束了长期的分
裂局面。
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高 丽

·
文 民 族化 融合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营建洛阳: “得土之 中”,便 于运送贡 赋,控御 全国。
——《剑桥隋唐史 》
一 隋唐统一 盛世华章
1.一代女皇武则天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
……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 宫,立为才人。 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 业寺。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 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 之,帝皆不纳 , 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 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 隋唐统一 短命杨隋
1.杨隋代周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 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 周以来关陇贵 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 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 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
---邓小南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樊树志《国史概要》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通典·州郡典》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1.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1)大势所趋: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隋唐大一统盛世奠定基础 (2)隋的特点:“混合交融”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47张PPT)
隋的国富,一方面固然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 治者面对经济的发展而忘乎所以,推行过分聚敛财富的政策。这种聚 敛财富的政策忽视藏富于民而只注意藏富于国,开皇十四年(594年)关 中大旱,百姓以豆屑杂糠充饥,政府“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国富民穷, 基础是脆弱的,一旦动乱,立刻崩溃。何况隋炀帝自恃国富而滥用民 力,加速了崩溃的进程。《隋书》说:“(炀帝)自恃富强,外思广地, 以骄取怨,以怨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隋炀帝这个人 自负才学比别人高,刚愎自用,刚愎自用的最大危害,是好大喜功, 炫耀国威,滥用民力。 炫耀国威、滥用民力的最大危害是对外发动侵 略战争,其中最突出的是攻打高句丽。渡过鸭绿江的隋军主力三十万 ,在萨水(清川江)大败,逃回辽东城(今辽阳)只剩下三千七百人,进攻 平壤的四万水军也全军覆没。炀帝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地再次发动更 大规模的战争,终于酿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几年之间,各地大小起义 军增至一百三十多支,义军人数达三四百万,隋王朝土崩瓦解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25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25张ppt)

镜矣!
——宋祁等《旧唐书》 三省六部制;
材料四 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门下省对每一道命 完善科举制;
令都有副署权···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
执行。
——王小甫等《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劝课农桑;
开明民族外交政
材料五 ……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尽入
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洛口仓米逾巨亿”、“周围二十余
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担...”
——据《资治通鉴》、《隋书》 整理




遗 补 材 教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 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 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 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 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 最大的运河。
曲辕犁
唐时在江东水田地区推广。当时已经安装了 犁评,改进犁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 着 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筒车
不分昼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大唐盛世之经济
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 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 系;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 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 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废唐称帝,改国为周,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18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开元盛世”755

人教版统编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33PPT

人教版统编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33PPT
南海
唐朝出现盛世的原因?
1、统一本身即为盛世奠基 2、统治者的内外政策(轻徭薄赋、虚怀 纳谏、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3、人民辛勤劳动
唐朝后期的政局
“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 木腥,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 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 急转而下,爆发了大
唐玄宗
(武周政治)
开元盛世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 唐明皇,712 ~ 756年在 位。他统治前期年号:先 天和开元,后期年号:天 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581年,杨坚 废北周皇帝,建 立隋朝,定都长 安。杨坚就是隋 文帝。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广设仓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皇之治”
(隋文帝)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 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 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 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资治通鉴》
材料一 “往昔炀帝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 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 ,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贞观政要》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 (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1.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
材料二 太宗继位后多次颁布减免全国或部分地区租赋的法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25张PPT)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25张PPT)

朋党之争
由于政见与利益的分歧形成朝廷中的派系、集团
牛僧孺:“牛党” VS 李德裕:“李党”
两党交替掌权,斗争持续达四十年之久
宦官专权
操纵:禁军 藩镇节度使 朝廷将相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黄巢起义
时间:875年 领导:黄巢 过程:攻占长安,重创唐朝 结果:朱温降唐,被封节度使
黄巢起义被镇压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华夷一体,四海一家 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四海升平,天下一家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社会 繁荣
贞观之治;武周;开元盛世

东突厥: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民族 融合
西突厥: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吐蕃:文成公主入藏与唐蕃会盟
靺鞨: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
隋朝兴亡
问题3:隋为何“短命而亡”?
617年,李渊 在太原起兵
618年,李渊 建立唐朝
618年, 隋炀帝 被部将 杀死
隋朝兴亡
建立 589年,杨坚,长安


举措 广设仓库;新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


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灭亡
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都长安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 唐盛世 到五代 十国( 共25张P PT)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西魏 北周
东 汉

十六国
蜀 吴
西晋
东晋
北魏 东魏 北齐

宋齐梁陈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41张ppt)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41张ppt)

4.隋的发展
(1)措施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 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 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 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隋 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 开皇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他本人勤于政务,崇尚节俭,是个 有作为的皇帝。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 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 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观看图片,说说你所知道的故事
一、隋唐的统一 一、隋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十六国 北方: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唐 太 宗
完善制度、减轻刑罚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2)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 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含嘉仓示意图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 人
1900多万 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表现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2.贞观之治
(1)政治前提:626年,李世民即 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他就是唐太宗
(2)原因
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①主观原因:吸取隋亡的历史教 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 从简;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 善如流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49张ppt)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49张ppt)

【思考】为何在盛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①北方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建 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②交通发达推动中原与边疆 往来密切,促进边疆发展。 ③唐前期统治者实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设立机构(羁縻府州), 加强管理。
路上,却忽略的百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
618年,隋朝灭亡 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太宗即位——玄武门之变
李 世 民
李建成:文可安邦 李元吉:瞎凑热闹
李世民:武可定国
文治武功的盛世 后世政治的楷模
材料一:国家由精力充沛又聪明谨慎的皇帝治理,谦虚耐心地听取精英意见——这 样一种施政作风之所以被推崇,不仅由于它的实际成就,还由于它接近儒家的治国 理想,体现了君臣融洽互补的理想关系。
无字碑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4. 开元盛世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表现:人口和耕地面积激增;政府和百姓粮仓丰盈。 原因:唐玄宗任用贤能;改革吏治;提倡节俭;整顿边防等
材料八 武德中期,全国在籍编户仅200万户……天宝十三年(754年)增至906.9 万户、5288万口。武德、贞观时期,“土旷人稀”“率土荒俭”,到开元、天宝时期, “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耕地面积达八亿亩左右。天宝八年 (749年)中央政府直属的北仓、含嘉仓,储存粮食达1245万石……开元年间人说: “人家粮储皆及数万”,可见民间藏粮也极丰富。
——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晋·魏·隋)》
隋国
有人认为
炀家 帝博
他是一个昏庸
杨物
无道、好大喜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文帝杨坚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本课 主题
一、再造统一,繁荣富强盛世现
二、政策开明,民族交融边境安 01
三、藩镇割据,战争频繁天下乱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等,认识这些盛世 (治世)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学习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
加强军队建设;陈朝君臣生活 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 弛,不堪一击。
隋初改革府兵制,当府兵者除保留军籍外,还同其家 属编入州县户籍,与民户一样申请土地。平时生产, 每年轮番到京城担任守卫,战时打仗。这种“寓兵于 农”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生活安定和增加生产。
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 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1.“贞观之治”
一、再造统一,繁荣富强盛世现
读教材,归纳太宗的统治措施
“天下经大济捻,轻流徭散薄者赋咸,归劝故课里农,桑米,斗戒不奢过从三简四钱,终
岁断政死治刑才2知9人人,善东任至,于虚海怀,纳南谏极,五革岭新,政皆治外户不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行旅文不化赍粮,尊取崇给儒于学道,路大焉兴。科—举《,资大治办通学鉴校》
2、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
唐 高 祖 李 渊
617年
618年
唐 太



626年

618年,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唐朝疆域图(669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方式:设置机构 册封
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
武力征服 会盟 和亲
《雨中耕作图》
①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 ②有利于祖国边疆开发,疆域拓展;
政策开明 措施灵活
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方式多样
气势宏大壮阔的隋唐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 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辉煌的地位。华——经济发展
农业:曲猿犁— 标志着中国古代
筒车“如纺车,以细竹 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 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 则泻水”。
商品经济发展: 1.柜坊(银行雏 形)飞钱(类似 汇票)出现 2.唐朝中后期夜 市已经出现,商 业管理有所松动
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 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 大制瓷体系;秘色瓷、唐三彩。 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 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 织法和图案风格。
——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 《历代食货志今译(晋·魏·隋)》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并据此分析隋亡 的原因。
社会状况:统治腐朽,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原因:大兴土木,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
活动三:认识认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理解唐 朝前期出现的鼎盛局面。
1“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
暴政而亡
朱温废唐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唐朝灭亡的原因: 1、政治腐败;2、安史之乱;3、藩镇割据; 4、黄巢起义;5、吐蕃入侵;6、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活动二、结合材料以及教材探究隋炀帝统治与隋的灭亡
(1)继续广设仓库,积储粮草。 (2)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 (3)营建东都洛阳 (4)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 (5)三征高丽。
在中国历史上, 有这么一个时代, 谱写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隋唐帝国在其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 的新高蒿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是最富庶、 最文明的国度。
——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 文明》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活动一:了解隋唐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替。 阅读课文第一、二、三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联系所学知识,请把隋唐时期的重大事件填写 在下列示意图中的方框内。
材料四 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太宗面 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 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魏徵对唐太宗常常是面
间,唐朝政治清明, 折廷诤,有时弄得他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
经济发展,人民生 活安定,称为“贞 观之治”。
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会须杀此田舍 翁。”又说魏徵“每廷辱我”。
劳动人民,辛勤付出
开元年间唐朝进 入全盛时期,中 国封建社会达到 顶峰阶段,史称 “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 叔孙礼乐萧何律。 ——《忆昔二首》杜甫
根据材料,归纳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先是有若干单一的
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然后有
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
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
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②加速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①过度役使民力; ②严重破坏农业生产; ③阶级矛盾被激化,导 致农民起义。
材料二 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 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 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 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 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 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孙英刚:《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
经济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用人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增加科举 考试科目
文化 尊崇儒学,大办学校
思考: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政 治品质?对唐朝产生了何种影响? 品质:虚心纳谏。 影响:有利于形成唐朝开明的政治 局面,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经 发展生产,抑制土地兼 济 并,增加财政收入 政 选贤任能、整顿吏治、 治 改革兵制 文 大兴文治,限制佛教 化
活动四: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认识隋唐时期我国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 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 父母。
灭东突厥
政策开明 措施灵活 方式多样
突厥 册封
与吐蕃和亲(7世纪)、 会盟(9世纪)
吐蕃 回纥
从战争 到设置 机构
会盟
靺鞨
和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唐朝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 些?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有何主要影响?
该图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 业生产的生动画面。而敦煌地 区的人口也由新旧《唐书・地 理志》所载的“户4265,ロ 16250”增长为《通典》所载 的“户6395,口32234”,人 口几乎增长一倍。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民族观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观念:华夷一体,民族平等 原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的加强;唐朝国力的 强盛。
★归纳:唐朝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及特点
册封回纥首领 为怀仁可汗
册封靺鞨族的 首领大祚荣为 渤海君王
灭西突厥,设安 西都护府和北庭 都护府
开凿运河

广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 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 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 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 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 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 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重用魏征、房玄龄等人。唐玄
宗则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材料三:唐太宗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是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努力发挥科举制作用,大兴轻文徭治薄,赋发展,教发育展。生产
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华夷一家,万方来朝
复习总结: 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个重要地 点古今名称(涿郡、余杭、江都)、 四段河流、五大水系;
隋唐大运河:功过得失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二首》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 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思路清晰, 史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