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三篇原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及译文

29001 三峡北魏·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002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中医学妇产科口诀

中医学妇产科口诀妊娠病1.恶阻恶阻发,孕之初;头眩晕,食即吐;胃气逆,冲脉究。
若胃虚,脘闷胀,倦思睡,六君良。
因肝热,酸水长,胸胁满,苏连汤;痰滞者,心悸漾,呕痰涎,夏苓汤。
2.胎动不安、胎漏、滑胎胎不安,漏下频,小腹坠,腰俊甚;调气血,固冲任。
若肾虚,尿频遗,寿胎丸,强腰膝;固冲丸,滑胎宜。
若气虚,神委糜,血色淡,举元益。
固益汤,漏下止;磐石散,坠胎安。
因血热,色红鲜,烦且渴,保阴煎;止胞漏,阿胶加。
若血虚,黄肿颐;苎麻汤,坠下已。
因外伤,跌仆闪,胎气损,圣愈痊。
素徽痼,瘀胞阻;摄养失,桂茯丸。
3. 子肿子肿病,气水辨,察肤色,视凹陷,温脾肾,行气先。
脾虚者,大便溏,白术散,健脾阳。
肾虚者,腰酸恙,下肢冷,真武汤。
气滞者,胸闷胀,天仙藤,为散尝4. 子淋于淋病,小便频,点滴下,疼痛甚;气不化,水不行,勿大利,宜清润。
阴虚者,两颧红,烦不寐,知柏祟。
实热者,尿热痛,口渴苦,导赤宗。
湿热注,尿黄赤,渴不饮,加五淋。
5. 难产难产者,有多样;生理异,手术良;胎不正,早查防;气血乖,调和量。
虚弱者,微痛胀,面苍白,难产方。
若瘀滞,剧痛样,催生饮,行则昌。
产后病1.产后血晕产后晕,眩晕昏,或呕吐,或口噤;虚与瘀,两病因;速急救,促清醒;可针灸,可醋熏。
属血虚,恶寒多,面苍白,冷汗作;补血加,独参妥。
属血瘀,恶露少,腹拒按,喘促貌;夺命散,补兼消。
2.产后腹、身痛产后痛,称儿枕;运行滞,疼痛生。
因血虚,朽痛吟,且喜按,耳中鸣;肠宁汤,建中增。
因血瘀,小腹痛,多拒按,得热松;生化汤,祛瘀通。
又身痛,寒与虚;风寒痛,独寄生;血虚痛,芪桂五;肾虚痛,壮肾汤。
3.恶露不绝恶露淋,责冲任;热虚瘀,三病因。
气虚者,色淡红,多而稀,益气宗。
血热者,色红鲜,稠且臭,保阴煎。
血瘀者,色紫黯,少腹痛,生化汤。
4.产后发热产后热,阴血亏;阳浮散,腠理脆,邪易侵,虚瘀随;调气血,和营卫。
因血虚,身热微,眩晕悸,八珍类。
因血瘀,腹痛胀,下血块,生化汤。
口技文言文原文(3篇)

口技文言文原文(3篇)口技文言文原文1口技清代·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文言文原文2口技作者:林嗣环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
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桶中声,一齐奏发,众妙毕备。
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
小儿亦渐欲睡。
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
《金匮要略》论治妇人腹痛的研究进展

为辨证 的重点 , 设方十余首 , 占妇人用方的三分之一 还多… 。腹痛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 , 以发生在 可 女性生长发育的任何 阶段 , 严重危害到妇女的身心 健康 。仲景对其治法 的论述 , 内容精湛 , 言简意赅 , 应 用 于 临 床 疗 效 显 著 , 今 仍 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至
瘀血阻滞 , 又可分为瘀血 内结 、 水血俱结 。其总结较 为 全 面 的涵 盖 了 仲 景 审 因论 治 妇 人 腹 痛 的各 个 方
面。
2 治疗方 法 的研 究
21 辨证分型治疗研 究 王光辉 认为《 . 金匮要略》
妇 人 病 三 篇 皆有 腹 痛 , 中妊 娠 病篇 6 , 后 病篇 其 种 产 6 , 种 杂病 篇 8 。妊娠 腹 痛分 为 阳虚寒 盛 型 、治 宜 种 ( 温 阳散寒 , 暖宫 安胎 , 用 附子 汤 。本 方不 见 。后世 方
化积 , 方用桂枝茯苓丸) 。血虚湿热型( 养血健脾 , 清 化湿热 , 方用 当归散 ) 。脾虚寒湿型 ( 治宜健脾除湿 , 温 中止痛 , 方用 白术散 ) 。产后腹痛 6 种分 为郁 冒已 解而 胃已成实型( 治宜攻下逐邪 , 清热散结 , 方用大 承气汤) 。瘀血内阻兼阳明里实型( 用大承气汤泻热
第 2 卷 3
第4 期
菏泽 医 专科学校学报
J OURNAL HEZ MEDI 0F E CAL COLL EGE
V0L.3 NO. 2 4 2 1 01
21 0 1庄
d i 0 9 9jsn1 0— 1 82 1 . . o: . 61i . 8 4 1 . 10 2 13 .s 0 0 49
翁加甘草 阿胶 汤) 。杂病腹痛 8 种分 为冲任虚寒 型 ( 证属下元 已亏 , 冲任虚寒 , 血 内停 , 瘀 治宜温补 冲 任, 散寒祛瘀 , 养血活血 , 方用温经汤 ) 。瘀血而致经
应耀篇原文白话翻译

应耀篇原文白话翻译原文:入门先观来意,出言先要拿心。
先千(恐吓)后隆(恭维),乃兵家之妙法。
轻拷(旁击侧敲)嚮卖(卖弄),是江湖之秘宗。
有问不可迟答,无言切勿先声。
谈男命,先千后隆,谈女命,先隆后千。
人人后运好,个个子孙贤。
三五成群,须防有假。
嘻呵成,必定无心。
来意慇勤,前运必非好景。
言词高傲,近来必定佳途。
言不可多,言多必败。
千不可极,千极必隆。
父年高而母年细,定必偏生庶出。
己年细妻年高,当然苟合私逃。
子年与妻年仿彿,非填房定偏室坐正。
父年与己年相等,不是过继定螟蛉。
老年问子,虽多亦寡,忧愁可断。
少年问子,虽有亦女,立即分清。
早娶妻之人,父业可卜。
迟立室者,祖业雕零。
当家早,父必先丧。
当家迟,父命延长。
少年问亲娘,有病在牙床。
老父问娇儿,定必子孙稀。
来意神清,定必无心谈事。
出言心乱,定当有意问灾凶。
少年过于奢华,其人必然浪子。
老人过于朴实,此辈定是愚人。
年嫩志诚,千金可託之肖子。
老来白霍,万事无成之鄙夫。
男儿问娼女,此乃终日谈烟花之俗子。
妇人问翁姑,其人固念病体忧愁之贤女。
男人身配独锁匙,未断有室。
妇人襟头常带乳,不是无儿。
气滞神枯,斯人现困境,谋事十谋九凶。
色润声高,此子近处吉祥,十成九就。
入门两目流连,必多心而无专一。
身摇浪定,定小相而带轻浮。
衣服朴而洁,铜匙坠带,生意场中之能人,可卜权衡早创。
履华而整,银圆满袋,游乐场上之浪子,当决家业将倾。
田园近有,定卜先贫而后富。
家业变尽,必然先富后贫。
少年讚他寿长,老人许加福泽。
恶人勿言恶,只许傍借而此,隆千齐下。
善人当言善,反正而说福寿同施。
中年发业兴家,此人善营善作。
老来一筹莫展,是老失运失时。
远客异方,祖宗每多富贵。
近营内地,可断兄弟贫穷。
小人宜以正直义气隆他,万无一失。
君子当以诚谨俭让临之,百次皆同。
得英切勿尽吐,该防真裡有假。
失英最忌即兜,留心实内藏虚(英者用神也)。
见水(贫者)切宜用意,不可露轻视鄙贱之心。
过火(富者)理当谨慎,最好看定方向开言。
金匮要略妇人病外治法探析_闫军堂

122第13卷 第7期 2011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7 Jul . ,2011《金匮要略》妇人三篇,最早提出了妇科疾病分类与辨证论治的方法,仲景以脉证为依据,定出理、法、方、药,有内治法,亦有外治法,方药配伍精当,奠定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基础,堪称为妇科学之鼻祖。
外治法是《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方法的重要部分,仲景首先运用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
如用狼牙汤以沥阴中、蛇床子散之纳阴中,开创了妇科冲洗和阴道纳药的先河。
仲景采用外治法治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溯其源,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1]载:“……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
”这正是外治法在古代临床上的应用。
在《灵枢·寿夭刚柔篇》[2]记载:用棉布浸药酒熨贴以治“寒痹”。
又《灵枢·经筋篇》[2]治疗“卒口僻……治之以马膏……以膏熨其颊。
”用马膏热熨患侧,以在临证实践中不断丰富了外治法的内容及主治范围。
由于妇女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妇科病用外治法治疗具有特殊意义。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在病变部位施以外治药或在内治的同时辅以外治法,以提高疗效并减轻胃肠道反应,进而缩短疗程。
因为病邪侵蚀局部,采用外治法给药,药力直达病所,其法简便而主动直接,故而疗效突出。
本文系统梳理仲景外治法治疗妇人病的特色,以期为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1 针刺法针刺法,是指采用针刺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本法在《金匮要略》中凡三见,一则见于:“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金匮二十·十一》)本条论述妊娠伤胎的证治。
按逐月分经养胎之说,妊娠七月,为手太阴肺经养胎之时。
若此时心火气盛,火乘肺金,致肺失清肃治节之职,影响气血津液的敷布,而使胎失所养,还可妨碍水道通调,气滞水停。
仲景妊娠用药之我感

占 7首 , 少 的 方 剂 药 仅 2味 , 最 最 见滑 而见 此 脉 。若 妊 娠 一 定 要 见
今 之 医 者 , 明 仲 景 之 旨, 不 处
多 者 也 不 过 7味 。 如此 简 洁 的 处 滑 脉 , 此种 情况 不 就要 引起 误诊 方用 药 , 则 八 、 味 , 则 十 几 那 少 九 多 方 又 能做 到药 到 病 除 , 理 何 在 ? 了 吗 !要 在 错 综 复 杂 的 临 床 症 状 味 , 则 二 、 十 味 , 恐 选 药 不 其 甚 三 还
一
篇是 专 论 妇 人 妊 娠 病 的 , “ 即 妇 得平 脉 , 脉 小 弱 , 人 渴 , 能 可仲景 又 用来 治 疗 既 无 外 症 又无 阴 其 不
人妊娠 病 脉 证 并 治第 二 十 。 全 篇 食 , 寒热 , 妊娠 , 枝汤 主 之 。 内病 的妊娠 恶 阻 , ” 无 名 桂 ” 且功 效卓 著 。笔 有症 、 论、 法 、 方 , 防、 有 有 有 有 有 仅 2 6字就 将恶 阻 的症候 、 法 、 立 用 者在 临证遇 此之 证 亦 常用 之 , 功 其 桂 治, 虽廖廖 数语 , 却具备 了妇科 妊 药尽 囊 其 中。 当然 恶 阻 之 证 或 许 确实 不凡 。究 其 因 : 枝 汤药 仅 5 娠 病 治 疗 学 雏 形 。被 后 世 奉 为 经 还有 这样 和那 样 的临 床 症状 , 仲 味 , 味虽 简 , 配伍 精 当 , 专力 但 药 但 药
Il者 单证 乍 江西省 乐安 县中医院 霹 0 Q 。 麓 。 | 。 |囊 薯 *
有 打包 围 战 , 疗 效 暂 且 不 论 , 其 浪 费 药 物 资 源 , 重 病 者 经 济 负担 , 加
不正 是 当今 医者之通 弊 么 !
著名中医妇科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著名中医妇科学家-夏桂成的补肾调周法第一部分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的理论研究一.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的学术源流1《易经》与《尚书》2《内经》与《金匮要略》3《妇人良方大全》4《景岳全书・妇人规》5《傅青主女科》二.补肾理论的探讨.1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2肾阴与肾阳3肾阴虚与肾阳虚的临床表现4滋肾补肾法第二部分补肾调周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一。
补肾调周的学术思想1行经期(重阳必阴)2经后前期3经后中期4经后末期5经间排卵期(重阴必阳)6经前初期7经前后期二。
补肾调周法的临床应用1补肾调周法在不孕症中的应用2补肾调周法在PCOS中的应用3补肾调周法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4补肾调周法在经间期出血中的应用5补肾调周法在盆腔炎中的应用6补肾调周法在乳腺增生中的应用7补肾调周法在其它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用药分析一。
夏老对血肉有情之品的使用二。
补肾调周法的常用药1常用药物频次的统计2常用药物剂量的统计3方剂中君、臣、佐、使药物的统计4常用药物的分析第四部分结语……………………………………………………………………….摘要夏桂成教授是我国著名老一辈妇科专家,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六十载,临证经验丰富,理论建树,著述颇丰。
夏教授博采众长,创立了补肾调周法用于治疗妇科各病。
目的:整理研究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夏桂成的“补肾调周法”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传承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发展中医事业迫在眉睫的学术己任。
对其特色之处进行阐述,最终加以发扬,使其不但具有传统内涵,更能符合现代化的特色。
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或是与其学术传人进行学习的方法,阅读其学术传人及夏老的著作,再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研究而后成文。
结果:总结出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的学术源流,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得到其临证经验,用药特色。
结论:补肾调周法理论来源于《易经》,深受《傅青主女科》等古籍影响,在临床中,对于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盆腔炎、乳腺增生等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1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癓不去故也。
当下其癓,桂枝茯苓丸主之。
2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3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
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4
妇人怀娠,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5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6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7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8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9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10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状。
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11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1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
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2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宜大承气汤主之。
3
产后腹中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4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5
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亦主经水不利。
6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更倍发热,日晡所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
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7
产后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
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8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9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10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11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2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3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4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5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如有神灵所作,数欠身,甘麦大枣汤主之。
6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7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
在上呕吐涎沫,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痛疼,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魚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
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痛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久则
羸瘦,脉虚多寒。
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病虽同,脉各异源;子当辩记,勿谓不然。
8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9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10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其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11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12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13
妇人经水不利,抵当汤主之。
14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15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刺痛,红兰花酒主之。
16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17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18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依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尿也。
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19
蛇床子散方,寒温阴中坐药。
20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
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21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22 小儿疳虫蚀齿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