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
水的折射率实验报告

水的折射率实验报告水的折射率实验报告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水的折射率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水中时发生的弯曲程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水的折射率来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透明的容器,并将其填满水。
然后,我们使用一个激光笔作为光源,将其垂直照射到容器中的水面上。
在容器的另一侧,我们放置了一张白纸,以便观察到光线的折射现象。
接下来,我们调整激光笔的位置,使光线在水中发生折射,并在白纸上标记出光线的位置。
我们重复这个过程,改变光线入射角度,并记录下每次的折射角度和入射角度。
实验结果通过我们的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数据。
我们将这些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图表,以便更好地分析。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的正弦值成正比。
这个比例关系可以用折射率来表示。
讨论与分析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的公式来计算水的折射率。
斯涅尔定律的公式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
通过测量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数值,我们可以代入公式中计算出水的折射率。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得出了水的折射率为1.33左右。
这个数值与水的实际折射率非常接近。
这是因为水的折射率是一个常数,通常在1.33左右。
这个数值的准确性对于很多科学研究和应用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光学领域的透镜设计和光纤通信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水的折射率,并得出了1.33左右的数值。
水的折射率是光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着光在水中的传播和折射行为。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水的折射率相符,证明了我们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水的折射率,探究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
测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

测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测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引言:折射率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差异所引起的物理现象。
测量液体的折射率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如眼镜镜片的设计和制造、化学物质的纯度检测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液体的折射率,探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规律,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
实验原理: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折射仪来测量液体的折射率。
折射仪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它利用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来测量折射率。
折射仪由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明的半球形物体(通常是玻璃)进入液体中,然后通过一个刻度盘上的刻线观察光线的偏折角度。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式: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折射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仪器使其水平。
2. 校准刻度盘:将刻度盘上的游标调整到零刻度位置,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 加入液体:将待测液体注入折射仪的半球形物体中,确保液体充满整个物体。
4. 观察光线偏折:通过透视镜观察光线在液体中的偏折情况,调整刻度盘上的游标,使其对准光线的偏折方向。
5.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通过刻度盘上的刻线,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位置。
6. 计算折射率:根据斯涅尔定律,利用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计算液体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水和酒精作为待测液体,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计算得到了它们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显示,水的折射率约为1.33,而酒精的折射率约为1.36。
这与已知的水和酒精的折射率值相当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仅得到了液体的折射率数值,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液体的折射率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液体的分子结构和光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液体折射率测定》

实验题目:液体折射率测定《液体折射率测定的设计与实现》实验任务1.调节分光计满足测量条件2.用掠入射法或最小偏向角法测量出透明液体的折射率实验要求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测量5组数据,。
⑷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说明原因。
⑸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实验仪器分光计哦(不提供平面镜)、钠光灯、三棱镜、黑玻璃、水槽、水实验提示掠入射法测介质折射率的原理如图示3-1所示。
将待测介质加工成三棱镜,用扩展光源(用钠光灯照光的大毛玻璃)照明该棱镜的折射面AB,用望远镜对棱镜的另一个折射面AC进行观测。
在AB界面上图中光线a、b、c的入射角依次增大,而c光线为掠入线(入射角为︒90),对应的折射角为临界角c i 。
在棱镜中再也不可能有折射角大于c i 的光线。
在AC 界面上,出射光a 、b 、c 的出射角依次减小,以c 光线的出射角'i 为最小。
因此,用望远镜看到的视场是半明半暗的,中间有明显的明暗分界线。
证明:棱镜的折射率1n 与棱镜顶角A 、最小出射角'i 有如下关系:21sin cos 'sin 1⎪⎭⎫⎝⎛++=A A i n若在AB 面加折射率为n 的待测液体,上述关系又如何。
评分参考(10分)⑴ 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2分。
⑵ 正确的写出测量方法,1分。
⑶ 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
⑷ 正确的联接仪器、正确操作仪器,2分。
⑸ 正确的测量数据,1.5分。
⑹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2.5分。
(其中实验数据处理,1分;实验结果,0.5分;整体结构,1分)学时分配实验验收,4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
液体折射率和平均色散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折射率和平均色散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菲涅尔角法测定不同液体的折射率。
2.通过实验,了解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进而得出液体的平均色散。
实验原理:折射率是物质对光传播速度的影响程度,根据过去研究发现,当入射角为接近零度时,折射率与菲涅尔反射角度之间的关系为(n1-1)×cotθi=(n2-1/n2)×cotθt其中,n1和n2是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的折射率,θi和θt分别是入射角和透射角。
在本实验中,将入射介质定为空气,视为折射率为1的介质,因此上式可以改写成n2=sin (θi+θr) / sin θi即n2=tan[(θi+θr)/2]/tan(θi/2)具体地,通过调节入射角,使反射光和透射光之间呈现出最小反射,最大透射的状态;此时,θi+θr=90°,可以得到n2=2/tan(θi/2)液体中的折射率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液体中的入射角θi和出射角θt,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而平均色散指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率,它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通过滤色片实现)光的折射率而得到。
利用柯西(Cauchy)公式,将不同波长下的折射率进行拟合,就可以得到液体的平均色散。
实验设备:入射角仪(菲涅尔反射角法),液体样品,光源,滤色片。
实验过程:1.首先,测量出空气的折射率。
将光源对准仪器,移动样品盘拨开液体,使仪器读数为角度0,这时的角度即为在空气中入射角θi,利用菲涅尔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可得出折射角θt,接着求取空气的平均折射率n1,该值为1.00000。
2.测量其他液体的折射率。
分别取不同的液体倒入样品盘中,测量它们的折射率。
每次测量前,确定样品盘的初始位置为θi=0。
将入射光源对准仪器上的刻度,调整样品盘,使液体表面与水平面成一个光滑的浅凹面,对准光源,通过滑动样品盘,调整出光和反光几乎无差别的状态,可得出此时的角度φ。
根据上述原理计算出折射率n。
3.测量液体的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
测量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测量液体折射率实验报告引言:折射率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性质之一,它是描述光线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指标。
测量液体折射率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同液体的折射率特性,并且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液体的折射率,探究光在液体中传播的规律。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光源、凸透镜、直尺、液体样品、白纸等。
2. 准备液体样品:选择不同的液体样品,如水、酒精、油等,并准备好相应的容器。
3. 设置实验装置:将光源置于一侧,通过凸透镜将光线聚焦,使其通过液体样品后射到白纸上。
4. 测量光线的折射角:在白纸上标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并测量它们与法线的夹角。
5. 计算折射率: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利用折射定律计算出液体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液体的折射率如下:1. 水:折射率为1.332. 酒精:折射率为1.363. 油:折射率为1.47讨论与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液体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不同液体的分子结构和密度不同,导致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折射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凸透镜将光线聚焦,这是因为凸透镜能够将光线折射并使其聚焦到一个点上。
通过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我们可以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液体的折射率。
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折射率的关系式: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液体的折射率特性,还掌握了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测量液体折射率常用于确定液体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研究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规律。
例如,在药学领域中,测量药物溶液的折射率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浓度,从而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结论:通过测量不同液体的折射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折射率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液体的分子结构和密度不同导致的。
用折射极限法测液体的折射率实验报告

用折射极限法测液体的折射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折射极限法测液体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
1.熟悉并熟练掌握用折射极限法测液体折射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测出研究对象(某种液体)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折射极限法是利用折射仪原理测定液体的折射率的方法。
折射仪中,高纯水对应的折射率值不可被观察到,其值为折射仪折射极限,可以用高精度的折射仪测得。
假设研究对象液体的折射率为n,用折射仪测定的结果为n’,高纯水的折射率值为nit,则有:
n-n’=nit
n=n’+nit
实验步骤:
1.在平板上抹上油膏,调整折射仪视界调节螺杆,使视界在折射仪视界指针上的0刻度处;
2.在折射仪上装上液体样品,将折射仪调节螺杆调整到折射仪折射极限点处;
3.用温度表测量液体的温度,取相应的精确折射率值;
4.重复2-3步,取三次不同温度下的折射率值,并记录温度和折射率的变化关系;
5.计算得到不同温度情况下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6.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研究对象(某种液体)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
温度(℃)折射率
25 1.33
30 1.34
35 1.35
平均折射率:1.34
结论:
本次实验用折射极限法测得研究对象(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1.34。
测定液体的折射率实验报告

测定液体的折射率实验报告
通信(1)班赵雯琳 1140031
【实验目的】
1、掌握用掠入射法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2、了解阿贝折射计的工作原理,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分光计,阿贝折射计,甘油,酒精,钠灯
【实验原理】
运用折射极限法测定液体的折射率,其光路图如下:
根据折射定律,n1·sinA=n2·sinB.当角A达到最大的度数90度时,角B同时达到最大,根据互补原则,角C达到最小角,同时角D也达到最小角,因此光线产生明暗分界线。
阿贝折射计通过测定角D的极限度数折算成折射率,在目镜的分划板中显示。
【实验内容】
1、打开钠灯,调节阿贝折射计的反光镜,使得目镜的视野光亮,
让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2、调节目镜,使得分划板聚焦清晰,读数刻度聚焦清晰。
3、往三棱镜组中滴入甘油,准备观察。
4、旋转手轮,使得明暗分界线位于视野中央。
5、在度数目镜中读出折射率的数值,记录数据。
6、重复三组数据,记录备用。
7、用酒精擦拭三棱镜,洗掉甘油,收好仪器,关灯。
【实验数据】
N=1.4711±0.0001
【误差分析】
1、肉眼度数不是非常准确,有度数误差
2、仪器中存在固有的机械误差
【注意事项】
1、分划板的焦距清晰,降低实验误差
2、滴入甘油时,避免进入空气气泡,影响明暗分界线不明显
3、在找明暗分界线时,旋转三棱镜组一侧的旋钮,避免出现散光
现象,减低误差。
Welcome !!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4、。
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的实验报告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引言:折射率是物质对光线传播速度的影响程度,是一种重要的物理量。
液态有机化合物在光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因此测定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射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Abbe折射计和数值方法,测定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Abbe折射计、电子天平、移液管、毛细管、三角瓶和待测液体等。
2. 标定Abbe折射计将标准气体(如空气)放入Abbe折射计中,并调整仪器以使其读数为1.0000。
3. 测量待测液体密度使用电子天平和移液管分别测量待测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其密度。
4. 测量待测液体的临界角将待测液体倒入三角瓶中,并用毛细管挑出一滴放置在表面上,观察到最小偏转角时记录该角度。
5. 测量待测液体的折射率将待测液体倒入Abbe折射计中,调整仪器以使其读数为待测液体的临界角,记录此时Abbe折射计的读数。
根据标定值和密度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
6. 重复实验重复上述步骤2-5,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数据:以正己烷为例,进行实验测量。
得到以下数据:密度:0.659 g/mL临界角:31.3°Abbe折射计读数:59.6根据公式n = (sin[(θc + δ)/2]) / sin(θ/2) + 1,其中θc为临界角,θ为Abbe折射计读数除以10得到的角度(单位为弧度),δ为仪器常数0.0003。
代入数据可得正己烷的折射率为1.375。
实验误差分析:本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误差:由于温度对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和折射率都有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
2. 光路误差:由于光线在通过Abbe折射计时可能发生折射或反射,导致读数不准确。
3. 人为误差:实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Abbe折射计和数值方法,测定了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折射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法测液体折射率实验
预习报告与原始数据见纸质报告。
实验步骤:
1.调整分光计,实验部件安装和线路连接已经完成;
2.传感器中心调整
粗调:将微调座放到载物台上,固定好调节架后,在调节架中心放上准星,调节载物台锁紧螺钉使激光光斑至粗调对准处,不断调节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钉与微调座的两颗微调螺钉,使当游标盘转动一圈时,激光光斑一直照在该处;
细调:调节平行光管光轴高低调节螺钉,使激光光斑射在细调对准处,不断调节平行光管与微调座使当转动游标盘一圈时,激光光斑一直射在该处;
中心调节:继续调节平行光管光轴高低调节螺钉,使激光光斑射在准星顶尖处,再次调节使转动游标盘一圈时,激光光斑一直射在顶尖处。
3.测量前准备调节
中心调节完毕后,移去准星,放入敏感元件,将游标盘和刻度盘调节到合适位置;调整敏感元件使光垂直入射至半圆柱棱镜中的镀金属膜上,拧紧游标盘止动螺钉;转动刻度盘使刻度盘0o对准游标盘0o;拧紧转座与刻度盘止动螺钉,松开游标盘止动螺钉,从此刻开始刻度盘始终保持不动,将游标盘转回至刻度盘所示65o位置处锁定,测量前准备调节完毕。
4.测量读数
保持刻度盘和游标盘不动,转动望远镜支臂,观察功率计读数,记录其中的最大读数;保持刻度盘不动,移动游标盘从66o到88o,入射角没增加1o,记录功率计最大读数。
5.数据表格与数据处理
(1)数据表格自拟;
(2)画出相对光强与入射角的关系曲线图;
(3)比较不同溶液的共振角有何差异。
实验样本:
本实验采用样本为:纯净水;无水乙醇;水:乙醇=1:1的乙醇溶液。
实验数据:
1.纯净水
角度(°)666768697071
角度(°)72737475767778相对光强243273376480554581641653角度(°)7980818283848586相对光强700705713733741741758765角度(°)8788
2.无水乙醇
角度(°)66676869707172
角度(°)73747576相对光强580516464394341293275262角度(°)777879808182相对光强287342373434502581615667角度(°)838485868788
3.水:乙醇=1:1
角度(°)66676869707172
角度(°)73747576
相对光强501454361315281260276316角度(°)7778798081828384相对光强362462523609629673701702角度(°)85868788
数据处理:
1.纯净水的入射角-光强关系曲线:
由图像可知,纯净水的θsp为°;
2.无水乙醇的入射角-光强关系曲线:
由图像可知,无水乙醇的θsp为76°;
3. 水:乙醇=1:1的乙醇溶液的入射角-光强关系曲线:
由图像可知,1:1乙醇溶液的θsp为°;
由公式:
2
2
Re() sin
Re()
m s p sp
m s
n n
n
ε
θ
ε
=
+
根据纯净水n s=, θsp=°,且n p=
可解得:Re(εm)=
将θsp=76°代入即可得无水乙醇的折射率为n s=
将θsp=°代入即可得1:1的乙醇溶液的折射率为n s=
共振角的特点:水的共振角比乙醇小,随着乙醇溶液的浓度增大,乙醇溶液的的共振角也随之增大,折射率也随之增大。
误差分析:
1.在调节传感器光路的步骤中会有误差,因为游标座并不完全固定,
而且在调节过程中是依靠肉眼来鉴别是否对准,都会产生误差;
2.敏感元件并不是完全干净的,上面的污渍也会对实验产生很小的
误差;
3.在固定刻度盘转动游标盘并且转动望远镜支臂读数的时候,由于
刻度盘并没有完全锁死,所以会随着游标盘和望远镜支臂转动,虽然角度很小,但在游标盘从66°转动到88°的过程中,也会积累起来产生较大的误差;
4.每次转动游标盘1°然后读数,由于人眼的误差很难精确地对准在
整位数上,这些都会造成偶然误差;
实验心得:
这次试验是独立完成的,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对实验步骤不熟悉,造成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的情况,因此以后要做好预习工作,做到心里有数;在校准光路时因为没有掌握好几千,导致调了好长时间才调好,这样就缩短了测量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做罗丹明溶液的折射率,以后要做到更加高效;
这个实验原理并不困难,我们理解起来也很容易,但简单的实验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在实验中有自己的想法,引起自己的思考,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达到了实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