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病理学的任务是

合集下载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病理学的定义和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的人体,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和转归。

3.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病理学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解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和应用。

二、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历不同的病程和发展过程。

2.疾病的基本特征:疾病具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等基本特征。

3.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疾病的分类与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等。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的概念及类型:适应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的类型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2.损伤的概念及类型: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适应性应答反应,包括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

3.修复的概念及类型:修复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损伤的修复过程,包括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或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及类型: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包括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2.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类型: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在某些部位发生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包括血栓的类型(血栓的主要成分)和血栓的结局。

3.栓塞的概念及类型: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和细菌栓塞等。

4.梗死的原因及类型:梗死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一、病理学概念及任务(一)概念病理学(pathology)是研

一、病理学概念及任务(一)概念病理学(pathology)是研
第一章 绪 论
一、病理学概念及任务 (一)概念
病理学 (pathology) 是研究疾病的病 因 发病机制、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 改变, 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化归 律,
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 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为诊断病理 学 (diagnostic pathology)或外 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logy) 如按研究对象分,可分为人体病 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二) 病理学的任务
1. 病因学 (Etiology) 2.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3. 病理变化 (Lesions) 4. 转归结局 (Result)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在基础教育中占很重要地位,是基础 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
• 临床病理学诊断是一级诊断,具权威 性。“doctor’s doctor”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2. 组织和细胞培养 (Tissue and c e l l cult
利用适宜的培养基,体外培养动物的 组织或细胞
五、病理学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1. 大体标本肉眼观察 2. 切片标本显微镜观察 3.组织和细胞化学观察(特染): (如用
SudanⅢ染脂肪) 4.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用抗原抗体特异性 反
七、学好病理学要做到 三个有机联系:
1. 肉眼标本与切片标本联系 2. 理论内容与实习内容联系 3. 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


四、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人体病理学 1. 尸体解剖(Autopsy) 2. 活组织检查(Biopsy)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 3. 细胞学(Cytology) (1) 自然分泌物 (2) 体液及排泄物 (3) 穿刺针取
( 二) 实验病理学

(完整版)《病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前言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病理学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

病理解剖学着重从形态变化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病理生理学则着重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任何疾病都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机能、代谢的改变,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关系,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

学习病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形态、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全身与局部变化的关系.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验。

病理解剖学的实验内容,包括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等。

病理生理学则安排一些必要的动物实验。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亲自操作,结合理论,独立思考,认真分析总结。

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病理学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临床,加强临床症状与病变关系的理解,以提高学习效果。

病理学教学时数为45学时,其中总论25学时,各论19学时。

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史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病理学的任务和性质.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发展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一章疾病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死亡的概念。

2、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3、了解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教学内容]疾病的概念,病因学概论及发病学概论。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损伤与修复[目的要求]1、掌握肉芽组织、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和在修复中的作用。

2、掌握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3、熟悉骨折愈合过程。

4、了解组织再生能力和再生过程以及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教学内容]1、再生与修复的概念,再生的类型,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2、肉芽组织、瘢痕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

3、创伤愈合的类型和基本过程及骨折的愈合过程。

病理选择题库

病理选择题库

绪论1 学习病理学的任务是:A 为防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B 为学好临床医学各科以及在医疗实践中有效的防治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C 为好临床课打下必要的基础D 为正确认识疾病,有效的治疗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E 为正确的诊断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2 着重从形态变化角度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A 病理生理学B 病理解剖学C 免疫病理学D 分子病理学E 遗传病理学3 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A 病理解剖学B 分子病理学C 遗传病理学D 实验病理学E 病理生理学4 病理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 尸体解剖检查(尸检)B 活体组织检查(活检)C 细胞学检查D 动物实验E 临床观察病人5 下列哪一项是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都是极为重要的手段?A 尸检B 活检C 动物实验D 临床观察病人E 细胞学检查答案A 型题1 B2 B3 E4 A5 C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病理性充血:A 炎性充血B 贫血后充血C 侧枝性充血D 活动后性充血2 哪一项不属于动脉充血的病理改变:A 组织器官体积增大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C 局部呈红色D 局部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E 局部温度升高3 有一腹水患者,由于一次放出大量的腹水而引起胃肠血管扩张充血是: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炎性充血D 生理性充血E 贫血后充血4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 心B 肺C 脾D 肾E脑5 左心衰竭时,淤血的部位应该是:A 肾B 肝C 心D 肺E 脾6 脑充血时,引起最严重的后果是:A 颅内压升高B 脑水肿C 脑血管破裂出血D 头痛头晕E 喷射状呕吐7 下列哪一项不是肺淤血的病变: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B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C 可出现漏出性出血D 有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E 可见有心衰细胞8 下述关于梗死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双重血供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 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C 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 有效侧枝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E 梗死是由动脉阻塞引起9 不是肝淤血的病变为:A 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充血B 肝血窦扩张充血D 肝细胞脂肪变性E 肝细胞萎缩10 槟榔肝形成是由于A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B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淤血C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内出血D 肝细胞坏死和肝淤血E 肝细胞水样变性11 在左心衰肺淤血时,肺内的巨噬细胞的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称为:A 心衰细胞B 含铁血黄素细胞C 脂褐素细胞D 粒细胞E 泡沫细胞12缺血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 动脉管腔阻塞B 动脉血管受压迫C 动脉痉挛D 动脉吻合枝不丰富E 动脉管腔狭窄13 缺血的大体病变是:A 颜色苍白、体积缩小、温度↓B 呈暗红色、体积缩小、温度↓C 呈紫兰色、体积增大、温度↑D 呈苍白色、体积增大、温度↑E呈樱桃红色、体积缩小、温度↑14 对缺血缺氧乃手较低的器官是:A 心B 肺C 肝D 肾E 脑15 出血主要指血液的哪些成份从血管内外出到组织间隙、体腔和体表:A 血浆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蛋白质成份E 红细胞16 漏出性出血发生在:A 毛细血管B 小静脉C 小动脉D 大静脉E 大动脉17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病理性出血B 肺结核并发咳血C 宫外孕引起的出血D 月经期引起的子宫内膜出血E 维生素C减少引起的牙龈出血18 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A 心血管内膜损伤B 血流减慢或形成旋涡C 血中血小板数量增加D 大量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入血E 血中的白细胞数量的增加19 下列哪种因素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A 心血管内膜损伤B 血流减慢C 血中血小板和凝血酶原增加D 纤维蛋白原增多E 纤溶酶原增多20 关于梗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要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B 必须在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引起动脉栓塞才能引起梗死C 必须有双重血液供应出现动脉栓塞才可引起梗死D 因动脉血供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E 疏松组织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21 构成血栓头的主要成份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纤维蛋白E 单核细胞22 不属于血栓结局的是哪一项:A 溶解吸收B 机化C 再通D 分离排出E 钙化23 随血流的异物堵塞管腔的现象称为:A 血栓形成B 栓子C栓塞D 梗死E血栓24 最常见的栓子是:A 细菌团块B 羊水C 脂肪D 血栓25 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运行可栓塞在:A 心脏B 肺脏C 肝脏D 肾脏E脑26 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脱落常引起:A 脑栓塞B 肺动脉栓塞C 肺静脉栓塞D 肝静脉栓塞E 门静脉栓塞27 门脉系统栓子随血流运行可栓塞于:A 心B 脑C 肺D 肝E 肾28 右上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A 肠系膜动脉B 脑动脉C 肺动脉D 肾动脉E 冠状动脉29 颈部大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破裂损伤可引起:A 血栓栓塞B 空气栓塞C 脂肪栓塞D 细菌团栓塞E 氮气栓塞30 潜水员如果从海底升到水面过快时易发生:A 肺气肿B 肺水肿C 氮气栓塞D 左心衰竭E 昏迷休克31 常见脂肪栓塞死亡原因是:A 急性右心衰竭B急性左心衰竭C肺出血坏死D 肾功能衰竭E 中毒性休克32 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组织细胞坏死称为:A 栓塞B 梗死C 坏疽E 变性33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 心B 肝C 肺D 肠E 以上都能发生答案A型题1 D 2C 3 E 4 B 5 D 6 C 7 D 8 B9 C 10 B 11 A 12 D 13 A 14 E 15 E 16 A 17 D 18 E 19 E 20 D 21 C 22 D 23 C 24 D 25 B 26 A 27 D 28 C 29 B 30C 31 A 32 B 33 A第二、三章细胞、组织适应和损伤,再生与修复1 关于萎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均可称为萎缩B 营养缺乏及血液供应断绝均可引起C 细胞内线粒体变小,数量减少D 萎缩的细胞不会消失E 间质不减少,有时反而增生2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肉眼观较松软B 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C 容易液化D 坏死灶中心区结核菌少E 发生机理为IV型变态反应3 下列各种组织,哪种再生能力最强?A 骨骼肌B 神经节细胞C 心肌D 神经胶质细胞E 软骨4 关于良性肉芽组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肉芽组织中淤血常较重,水肿明显B 皮肤创伤表面的肉芽组织,表面呈颗粒状C 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再生较迟所以对痛觉不敏感D 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是快的E 肉芽组织容易出血5 萎缩是指:A 组织器官的体积比正常小B 组织细胞坏死后体积变小A 体积增大B 胞膜紧张C 切面隆起,被膜外翻D 质软混浊E质地较硬11 脂肪变性是指:A 脂肪细胞内出现了脂肪滴B 组织内出现了脂肪细胞C 正常不见或仅少见少量脂滴的细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肪滴增多D 进入脂肪细胞的脂肪过多E 脂肪组织中脂肪增加12 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于:A 小动脉B 中等动脉C 大动脉D 细动脉E 各类动脉均可发生13 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A 全身各处的结缔组织B 皮下的结缔组织C 增生的结缔组织24 下述脂肪变性的大体改变,哪项是错误的?A 体积增大B 色淡黄C 触之有油腻感D 质硬E 重量增加25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在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A 瘢痕组织B 纤维瘤C 纤维粘连并增厚的胸膜D 高血压E 乳腺硬癌26 坏死组织逐渐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A 纤维化B 机化C 修复D 再生E 以上全不是27 下述坏死的结局,哪项是错误的?A 溶解吸收B 分离排除C 机化D 包绕、钙化E 化生C 脾D 脑E 肺29 湿性坏疽与干性坏疽的主要区别是:A 坏死组织面积较大B 有腐败菌感染C 动脉闭塞D 静脉回流受阻E 颜色污黑30 机化发生于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炎性渗出物B 血栓C 坏死D 变性E 梗死31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化生:A 纤毛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B 纤维组织变为骨组织C 胃黏膜上皮变为肠上皮D 肉芽组织变为胶原纤维E 软骨变为骨组织32 下列哪项是属于病理性增生肥大:A 妊娠期子宫肥大B 哺乳期乳腺增生肥大C 运动员肌肉肥大D长期重体力劳动者心室的肥大E 前列腺增生肥大33 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软骨组织B 平滑肌组织C 结缔组织D 骨骼肌E 心肌34 损伤后哪一种细胞几乎不能再生:A 周围神经B 神经细胞C 皮肤D 胃肠黏膜E 骨35 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是:A 合理用药B 及时正确复位、固定C 注意护理D 预防感染1 E 2C 3 D 4 A 5 E 6 D 7 B 8 E 9 C 10 E 11 C 12 D 13 C 14 A 15 B 16 D 17 D 18 C 19 C 20 D 21 C 22D 23 B 24D 25 D 26 B 27E 28 D 29 D 30 D 31 D 32 E 33 C 34 B 35 B第五章炎症1 下列引起炎症的原因中,哪一类最为常见:A 机械性损伤B 体内代谢产物C 强酸、强碱D 生物性因素E 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损伤2 组织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A 微血管收缩B 小血管扩张C 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 小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降低E小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高3 化脓性炎是指:A 大量炎细胞渗出伴有组织坏死B 炎细胞渗出伴有脓汁形成C 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伴有组织坏死及脓汁形成D 炎细胞渗出,并可形成脓肿或蜂窝织炎E 以上全不是4 下列哪项不是渗出液的特征:A 蛋白含量>30克/升B 比重>1.018C 细胞数>500×106/升D 易自行凝固E 澄清透明5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主要区别是:A 比重B 蛋白和细胞含量C 李凡他反应D 凝固性E 外观色泽6 各种白细胞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中的现象称为:A 炎细胞渗出B 炎细胞浸润C 炎细胞的化学趋化性D 白细胞游出7 下列哪类炎症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表现的明显:A 各类的急性炎症B 体表的急性炎C 黏膜的急性炎D 内脏的急性炎E 黏膜的慢性炎8 变质性炎症时,实质细胞的改变主要是:A 脂肪变性及浊肿B 水样变性和坏死C 变性和坏死D 浊肿和坏死E 玻璃样变及坏死9 除哪一项外,均是渗出物对机体的有利作用:A 稀释毒素B 含抗体、补体等物质,可抑制、杀灭生物病原体C 纤维素可有利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 纤维素可阻止细菌扩散E 纤维素被机化可致浆膜粘连10 蜂窝织炎常发生在哪一种组织:A 皮下组织、肌肉及阑尾B 皮肤及内脏C 肝、脾及淋巴结D 皮下组织、阑尾及骨E 心、肝、肾、脾11 下列哪种疾病时,血中白细胞总数减少:A 急性乳腺炎B 蜂窝织炎C 风湿性心肌炎D 肠伤寒E 结核性胸膜炎12 脓细胞是指:A 嗜中性白细胞B 变性、坏死的白细胞C 变性、坏死的中性白细胞D 变性、坏死巨噬细胞E 脓汁中的细胞成份的总称13 下列哪个部位易发生浆液性炎:A 脑B 肝C 肺D 浆膜E 心肌14 下列不属于化脓性炎症的疾病是:A 小叶性肺炎B 乙型脑炎.D 蜂窝织炎E 疖15下列不属于渗出性炎的疾病是:A 细菌性疾病B 肝脓肿C 大叶性肺炎D 病毒性肝炎E 胸膜腔积液16 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变是变质性炎:A 细菌性痢疾B 大叶性肺炎C 胸膜炎D 病毒性肝炎E 白喉17 某病人腹水中的蛋白含量为30克/升,比重为1.020,李凡他试验阳性,应考虑可能是由哪种疾病所引起:A 门脉性肝硬变B 右心衰竭C 结核性腹膜炎D 癌性腹水E 以上全不是答案A型题1D 2 E 3 C 4 E 5 B 6 B 7 B 8C 9E 10 A 11D 12 C 13 D 14 B 15 D 16 D 17 C第六章肿瘤1 肿瘤是指:A 一种特殊的增生性病变B 异常过度增生形成的新生物C 致病因素引起的肿块D 肉芽肿的发展结果E 以上均不对2 肿瘤组织分化越高A 恶性程度越高B 转移越早C 恶性程度越低D 预后越差E 以上均不对3 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A 肿瘤的发生部位B 肿瘤的肉眼形态改变C 肿瘤的生长速度D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E 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4 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A 青年好发B 老年好发C 生长方式D 组织来源E 转移途径5 决定肿瘤性质主要依据是:A 肿瘤的形态B 肿瘤的大小C 肿瘤的硬度D 肿瘤的颜色E 肿瘤的组织结构6 胃癌首先扩散途径是:A 直接蔓延B 淋巴道转移C 血行转移D 腹腔内种植E 消化道转移7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增生:A 生长旺盛B 相对无止境生长C 与整个机体不协调D 增生过程中致病因子持续存在8 确定癌的最主要依据是:A 青年人B 浸润性生长C 瘤组织异型性明显D 有癌巢形成E 核分裂多见9 诊断肉瘤最主要依据是:A 无包膜B 青年人C 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相D 瘤细胞弥散分布E 肺部转移10 淋巴结转移的肿瘤首先出现于:A 淋巴结内B 中央窦C 淋巴滤泡生发中心D 边缘窦E 被膜11 血道转移是:A 恶性瘤细胞侵入静脉B 恶性瘤细胞侵入动脉C 血液中发现肿瘤细胞D 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E 在远隔器官形成同意类型肿瘤12下列肿瘤的命名,哪一项是错误的:A 皮肤乳头状瘤B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C 乳腺单纯癌D 肝细胞癌E 宫颈黏膜平滑肌肉瘤答案A型题1 B2 C3 D4 D5 E6 A7 D8 D9 D 10 D 11 E 12 E第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4 有关高血压病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高血压并可并发肺淤血、肺水肿B 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主要死亡原因C 高血压可并发肾功能不全D 高血压并可并发下肢坏疽E 高血压可引起胰腺损害5 下列哪一项应考虑为高血压病?A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血压为22/13.3KpaB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血压为22.7/14KpaC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血压22.7/8Kpa9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病变的特征?A 心肌纤维变性B 心肌纤维坏死C 心肌间质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 心肌间质水肿E 心脏略扩大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房间隔缺损的病变特点?A 左心室肥大扩张B 右心室肥大扩张C 右心房肥大扩张D 腔静脉淤血E 主动脉缺血答案A型题1 B2 C3 D4 E5 B6 C7 B8 D9 C 10 A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1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A 黏膜充血水肿、管壁增厚B 黏膜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化生C 黏膜下层黏液腺增生,肥大及分泌亢进D 管壁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E 管壁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破坏2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喘息B 咳嗽、咳痰C 胸痛D 咳血E 胸闷3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而又重要的并发症是:A 支气管扩张症B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 肺炎D 肺脓肿E 肺结核4 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A 支气管哮喘B 支气管扩张症C 慢性支气管炎D 矽肺E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5 下列肺心病的病变中哪项是错误的:A 右心增大B 左室肥大扩张C 肺组织纤维化D 肺慢性炎症E 肺严重破坏6 慢性肺心病发病的主导环节是:A 肺小动脉痉挛B 肺血管床减少C 肺动脉栓塞D 肺循环阻力增加E 以上全不是7 大叶性肺炎属于:A 化脓性炎B 卡他性炎C 纤维素性炎D 浆液性炎E 渗出性炎8 大叶性肺炎时,肺组织实变是由于:A 大量浆液渗出B 纤维素形成及红、白细胞渗出C 吞噬细胞及白细胞渗出D 红细胞及浆液渗出E 纤维蛋白增多9 关于大叶性肺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病变属于纤维素性炎B 多为继发感染C 起病急骤D 病程短E 肺部炎症范围较大10 大叶性肺炎的铁锈色痰主要是由于:A 痰内有大量红细胞B 痰内混有大量巨噬细胞C 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混合物D 肺泡内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所致E 以上全不是11引起大叶性肺炎的致病菌主要是:A 肺炎杆菌B 链球菌C 肺炎支原体D 金黄色葡萄球菌E 以上全不是12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主要是:A 肺小叶的浆液性炎B 肺小叶的纤维素性炎C 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的出血性炎D 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的出血性炎E 以上全不是13 小叶性肺炎的大体病变特征是:A 两肺上叶散在的病灶B 两肺下叶散在的病灶C 两肺下叶及背侧散在的小叶性病灶D 右侧肺叶散在的病灶E 左侧肺下叶散在的病灶14 引起大、小叶性肺炎的最常见的病因是:A 病毒B 细菌C 霉菌D 异物吸入E 化学因素15 下述小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中哪项不明显:A咳嗽、咳痰B 呼吸困难C 黏液脓性痰D 肺实变体征E 紫绀16 下列小叶性肺炎的并发症中哪项少见:A 呼吸衰竭B 心力衰竭C 肺脓肿及脓胸D 肺肉质变E 毒血症17 下列肺炎中,哪种不属于间质性肺炎:A 支原体肺炎B 流感病毒性肺炎C 麻疹病毒性肺炎D 病毒性肺炎E 细菌性肺炎18 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肺气肿B 肺炎C 肺脓肿D 肺结核E 肺癌19 矽肺的最基本病变是A 肺重量增加B 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C 结节多由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构成D 肺内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E 结节内可见吞噬细胞20 矽结节的病变特点是:A 由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结构B 由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同心圆状结构C 矽尘沉积而形成的同心圆状结构D 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做同心圆状排列E 矽尘和纤维组织共同组成的同心圆状结构答案A型题1 C2 B3 B 4C 5 B 6 D 7 C 8 B 9 B 10 D 11 E 12 D 13 C 14 B 15 D 16 D 17 E 18 D 19 D 20 D第十章消化系统49 除下列哪项外,均为门脉性肝硬变晚期的改变?A 腹水B 肝性脑病C 蜘蛛痣D 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E 肝功能持续异常50 下列哪项为肝功能减退的表现?A 男性睾丸萎缩、女性月经失调B 腹水C 脾大D 呕血、便血E 以上均不是51 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变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发生在肝细胞大量坏死的基础上B 肝表面结节大小不等C 假小叶形成D 肝功能障碍明显E 癌变率较门脉性肝硬变低52 下列有关胆汁性肝硬变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由于胆道系统阻塞引起B 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C 病变的肝细胞内有胆汁淤积D 患者有明显的黄疸E 合并门脉高压的多见53 食管癌最易发生在:A 上段B 中段C 下段D 近贲门处E 下段上1/354 下列哪项因素与食管癌的发生无关?A 过热饮食、食物偏硬B 亚硝胺C 白地霉菌D 土壤缺钼E 返流性食管炎55 中、晚期食管肉眼分型不包括:A 髓质型、蕈伞型B 溃疡型C 缩窄型D 斑块型E 腔内型56 食道癌晚期血道转移最常转移到:A 肺和脑B 肝和肺C 肝和脑D 肺和肾E 肺和骨57 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A 腺癌B 鳞癌C 低分化腺癌D 未分化癌E 黏液癌58 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不包括:A 息肉型B 溃疡型C 糜烂型D 浸润型E 胶样型59 早期胃癌是指:A 癌变局限于胃窦部B 癌变局限于胃小弯C 癌变仅累及黏膜或黏膜下层D 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E 无血道转移的胃癌60 下列哪项因素与原发性肝癌无关?A 肝硬变B 乙型病毒性肝炎C 华支睾吸虫D 亚硝胺类化合物E 脂肪肝61 下述哪一项不是我国病理工作者提出的原发性肝癌的分型A 巨块型B 结节型C 小癌型D 弥漫型E 混合型62 下述有关原发性肝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肝细胞占原发性肝癌的绝大多数B 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 小癌型肝癌为早期肝癌D 巨块型和结节型肝癌在临床上少见E 53.9%-85%的原发性肝癌伴有肝硬变63 甲胎蛋白(AFP)阳性时,对下列哪一种肿瘤具有诊断意义?A 肝转移性胃癌B肝转移性肠癌C 肝细胞癌D 肝胆管上皮癌E 食管癌64 下列哪项不是肝癌患者腹水的原因?A 合并肝硬变同时有门静脉压升高B 癌结节压迫肝静脉分枝C 门静脉主干被癌栓或血栓阻塞D 癌结节压迫胆总管E 腹膜广泛转移65 原发性肝癌首先转移在:A 肝门淋巴结B 腹腔局部淋巴结C 肝内肝组织D 锁骨上淋巴结E 纵隔淋巴结答案A 型题49 E 50 A 51 E 52 E 53 B 54 E 55 D 56 B 57 B 58 C 59 C 60 E 61 E 62 D 63 C 64 D 65 C第十二章泌尿系统1 下列各型肾小球肾炎,哪项预后最好:A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 膜性肾小球肾炎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2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论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B 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C 病变弥漫地累及双侧肾脏肾小球D 临床病人可有少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等。

病理学习题54880

病理学习题54880
14组织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
A胞浆的改变B胞核的改变C细胞膜的改变D细胞器的改变
15坏死组织细胞核的变化是
C核固缩、核碎裂与核溶解D核碎裂、核膜消失
16坏疽主要是指
A与外界相通器官的坏死B组织坏死后伴厌氧菌感染
C组织坏死后伴腐败菌感染D组织坏死后伴细菌感染
17凝固性坏死常见于
A心与肾B心与脑C胃与脊髓D肺与脑
28下列哪项不属于完全性再生
A肝细胞再生B皮肤表皮的再生
C肉芽组织修补缺损D造血细胞的再生
29下列组织中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骨骼肌B平滑肌C软骨D结缔组织
30下列细胞中属于稳定细胞的是
A皮肤表皮B肾小管上皮细胞C心肌细胞D淋巴造血细胞
31下列哪项不妥
A毛细血管多以出芽方式再生B心肌纤维坏死后不能完全再生
21动物实验不仅可以认识疾病全门比较年轻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 )
名词解释
23病理学24病理解剖学25病理生理学
问答题
26病理学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恰当的是
A轻度的致损伤因素常首先引起生化性损伤。
15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创立了 病理学。
1619世纪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首创了 病理学。
17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首创了 病理学。
18建国后,我国现代病理学的开拓者以 和 为代表。
判断题
19病理学的最主要检查方法是活体组织检查。 ( )
20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的。 ( )
C心肌退行性病变D心肌脂肪变性
10血管壁的玻璃样变好发部位为
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细动脉

病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病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病理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诊断C. 疾病的治疗D.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2. 组织切片的厚度通常是多少微米?A. 2-4微米B. 4-6微米C. 6-8微米D. 8-10微米3. 以下哪项不是常规的病理染色方法?A. HE染色B. 免疫组化染色C. 银染D. PCR4. 病理切片的固定液中常用的固定剂是什么?A. 酒精B. 福尔马林C. 盐水D. 碘液5. 病理学中的“四分法”是指什么?A. 四种不同的染色方法B. 四种不同的切片方法C. 四种不同的组织类型D. 四种不同的显微镜观察方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病理学中的_________是指对疾病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研究的科学。

7. 病理学中,_________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

8. 病理切片的制备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免疫组化染色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10. 病理学中的_________是指对疾病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科学。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12. 解释病理学中的“肿瘤分级”和“肿瘤分期”。

四、论述题(共30分)13. 论述病理技术在疾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

病理技术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 疾病的诊断2. A. 2-4微米3. D. PCR4. B. 福尔马林5. B. 四种不同的切片方法二、填空题6. 病理学7. 组织病理学8. 取材、固定、切片、染色9. 抗体、抗原10. 病理生理学三、简答题11. 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提供疾病确诊的依据- 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评估疾病预后- 为疾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2. 病理学中的“肿瘤分级”是指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病理学》教学大纲(72学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doc

病理学》教学大纲(72学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doc

病理学》教学大纲(72学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病理学Pathology课程编号:00410018 10410018学时与学分:4/72学时 (其中实验学时:15学时)先修课程: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适用专业(方向):针推专业七年制硕士、针推专业五年制本科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与转归,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根据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病理学基本知识,将患病机体的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对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同时适当联系祖国医学的有关理论,为学习临床医学、促进中西医结合、以及今后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讲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

各论主要讲述心血管、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发病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各种常见疾病的病理改变。

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动物实验、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幻灯及录像等),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将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病理学实验及临床相关知识密切联系。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实排绪言0.5学时目的要求【了解】了解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1.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病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3.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

4.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5.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式Powerpoint、板书、提问等第一章疾病概论 1.5学时目的要求【熟悉】熟悉病因的分类【了解】了解疾病的概念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精品课程教案-病理学

精品课程教案-病理学

精品课程教案-病理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案
主讲教师:黄庆玉 2007~ 20068 学年第1学期第1周
教案
主讲教师:黄庆玉 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第1周
教案
主讲教师:黄庆玉 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第3周
教案
主讲教师:黄庆玉 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第3 周
教案
主讲教师:黄庆玉 2007~ 20078 学年第1学期第5 周
教案
主讲教师:黄庆玉 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第5周
教案
教师:王振军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 10月26日3-4节C2010
教案
教师:王振军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 11月2日3-4节C2010
教案
教师:房建强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
教案
教师:房建强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
教案
授课人:王丽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教案
姓名:苗芳 2006 ~ 2007 学年第 1 学期
教案
姓名:苗芳 2006 ~ 2007 学年第 1 学期
教案
授课人:杨雷英 2007~2008 学年第 1学期第15周星期三5-6节校本部B6003
教室
教案
授课人:杨雷英 2007~2008 学年第 1学期第16周星期三5-6节校本部B6003
教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A型题1 学习病理学的任务是:A 为防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B 为学好临床医学各科以及在医疗实践中有效的防治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C 为好临床课打下必要的基础D 为正确认识疾病,有效的治疗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E 为正确的诊断疾病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2 着重从形态变化角度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A 病理生理学B 病理解剖学C 免疫病理学D 分子病理学E 遗传病理学3 着重从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A 病理解剖学B 分子病理学C 遗传病理学D 实验病理学E 病理生理学4 病理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 尸体解剖检查(尸检)B 活体组织检查(活检)C 细胞学检查D 动物实验E 临床观察病人5 下列哪一项是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都是极为重要的手段?A 尸检B 活检C 动物实验D 临床观察病人E 细胞学检查B型题A 尸体解剖B 活组织检查C 脱落细胞学D 动物实验E 临床病理讨论1 病理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 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关系的方法:3 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对肿瘤的普查十分重要的方法4 对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都很重要C型题A 活组织检查B 脱落细胞学检查C 两者都用D 两者都不用1 子宫颈癌:2 肺癌:X型题1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尸体解剖检查(尸检)B 活体组织检查(活检)C 细胞学检查D 动物实验2 活体组织检查的重要意义是:A 做出细胞学诊断B 确定疾病的原因C 判断死因D 诊断疾病3 活组织检查对肿瘤的诊断,下列哪项有意义A 确定良、恶性B 确定类型C 确定病变范围D 确定有无转移答案A 型题1 B2 B3 E4 A5 CB型题1 A2 B3 C4 DC型题1 C2 BX 型题1 A、B、C、D、2 D3 A、B、C、D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A型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病理性充血:A 炎性充血B 贫血后充血C 侧枝性充血D 活动后性充血1E 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充血2 哪一项不属于动脉充血的病理改变:A 组织器官体积增大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C 局部呈红色D 局部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E 局部温度升高3 有一腹水患者,由于一次放出大量的腹水而引起胃肠血管扩张充血是: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炎性充血D 生理性充血E 贫血后充血4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 心B 肺C 脾D 肾E脑5 左心衰竭时,淤血的部位应该是:A 肾B 肝C 心D 肺E 脾6 脑充血时,引起最严重的后果是:A 颅内压升高B 脑水肿C 脑血管破裂出血D 头痛头晕E 喷射状呕吐7 下列哪一项不是肺淤血的病变: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B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C 可出现漏出性出血D 有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E 可见有心衰细胞8 下述关于梗死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双重血供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 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C 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 有效侧枝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E 梗死是由动脉阻塞引起9 不是肝淤血的病变为:A 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充血B 肝血窦扩张充血C 肝小叶间静脉扩张充血D 肝细胞脂肪变性E 肝细胞萎缩10 槟榔肝形成是由于A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B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淤血C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内出血D 肝细胞坏死和肝淤血E 肝细胞水样变性11 在左心衰肺淤血时,肺内的巨噬细胞的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称为:A 心衰细胞B 含铁血黄素细胞C 脂褐素细胞D 粒细胞E 泡沫细胞12缺血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 动脉管腔阻塞B 动脉血管受压迫C 动脉痉挛D 动脉吻合枝不丰富E 动脉管腔狭窄13 缺血的大体病变是:A 颜色苍白、体积缩小、温度↓B 呈暗红色、体积缩小、温度↓C 呈紫兰色、体积增大、温度↑D 呈苍白色、体积增大、温度↑E呈樱桃红色、体积缩小、温度↑14 对缺血缺氧乃手较低的器官是:A 心B 肺C 肝D 肾E 脑15 出血主要指血液的哪些成份从血管内外出到组织间隙、体腔和体表:A 血浆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蛋白质成份E 红细胞16 漏出性出血发生在:A 毛细血管B 小静脉C 小动脉2D 大静脉E 大动脉17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病理性出血A 溃疡引起的大呕血B 肺结核并发咳血C 宫外孕引起的出血D 月经期引起的子宫内膜出血E 维生素C减少引起的牙龈出血18 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A 心血管内膜损伤B 血流减慢或形成旋涡C 血中血小板数量增加D 大量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入血E 血中的白细胞数量的增加19 下列哪种因素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A 心血管内膜损伤B 血流减慢C 血中血小板和凝血酶原增加D 纤维蛋白原增多E 纤溶酶原增多20 关于梗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要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B 必须在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引起动脉栓塞才能引起梗死C 必须有双重血液供应出现动脉栓塞才可引起梗死D 因动脉血供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E 疏松组织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21 构成血栓头的主要成份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纤维蛋白E 单核细胞22 不属于血栓结局的是哪一项:A 溶解吸收B 机化C 再通D 分离排出E 钙化23 随血流的异物堵塞管腔的现象称为:A 血栓形成B 栓子C栓塞D 梗死E血栓24 最常见的栓子是:A 细菌团块B 羊水C 脂肪D 血栓E 空气25 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运行可栓塞在:A 心脏B 肺脏C 肝脏D 肾脏E脑26 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脱落常引起:A 脑栓塞B 肺动脉栓塞C 肺静脉栓塞D 肝静脉栓塞E 门静脉栓塞27 门脉系统栓子随血流运行可栓塞于:A 心B 脑C 肺D 肝E 肾28 右上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A 肠系膜动脉B 脑动脉C 肺动脉D 肾动脉E 冠状动脉29 颈部大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破裂损伤可引起:A 血栓栓塞B 空气栓塞C 脂肪栓塞D 细菌团栓塞E 氮气栓塞30 潜水员如果从海底升到水面过快时易发生:A 肺气肿B 肺水肿C 氮气栓塞D 左心衰竭E 昏迷休克31 常见脂肪栓塞死亡原因是:A 急性右心衰竭B急性左心衰竭C肺出血坏死3D 肾功能衰竭E 中毒性休克32 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组织细胞坏死称为:A 栓塞B 梗死C 坏疽D 血栓E 变性33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 心B 肝C 肺D 肠E 以上都能发生34 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动脉血液增多称为:A 溢血B 淤血C 充血D 淤点E 积血35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改变是:A 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B 组织或器官的重量增加C 局部呈红色D 局部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E 局部温度升高36 脑动脉充血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A 颅内高压B 脑水肿C 脑血管破裂出血D 头痛头晕E 神经细胞代谢增强37 突然解除止血带时局部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称为: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炎性充血D 减压后充血E 生理性充血38 由于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引起的局部充血,属于: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炎性充血D 减压后充血E 侧枝性充血39 某器官或局部组织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血量增多,称为:A 动脉性充血B 静脉性充血C 侧枝性充血D 减压后充血E 炎性充血40 下述动脉性充血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A 促进组织修复B 增强局部抵抗力C 血管可发生破裂D 对机体有害无利E 增强局部的功能活动41 左心衰时,发生淤血的部位是A 肝B 肾C 肺D 脾E 下肢42 下述哪一项不是肺淤血水肿的镜下改变: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B 肺泡腔内有液体聚集C 肺泡腔内有少量红细胞D 肺泡腔内有较多的嗜中性白细胞E 肺泡腔内有心衰细胞43 右心衰是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A 肺、肝、脾、胃肠道及肾B 肝、脾、肾、胃肠道及四肢C 脾、脑、肺、胃肠道及胰D 脾、肾、肺、胰及脑E 肺、肝、脑、胃肠道及肾44 肝淤血时,镜下的主要改变是:A 肝小叶失去正常结构B 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充血C 小叶间及小叶下静脉扩张充血D 肝细胞萎缩及变性E 小叶间静脉及肝窦充血45 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可引起哪种器官淤血?A 肾B 肝C 脾D 脑E 肺46 下列淤血引起的后果中,哪项是错误的?4A 水肿B 出血C 变性、坏死D 梗死E 硬化47 “槟榔肝”是指:A 肝脂肪变性B 肝慢性淤血C 肝细胞萎缩D 肝硬变E 肝浑浊肿胀48 肺淤血、水肿常见于:A 右心衰B 左心衰C 多种肺疾患D 肺心病E 以上均不是49 下列引起局部贫血的有关因素,哪项是错误的?A 动脉官腔阻塞B动脉官腔变窄C动脉受压D动脉吻合枝不丰富E动脉痉挛50 下列哪项出血是外出血:A 脑出血B 消化道出血C 心包出血D 脾破裂出血E 皮下出血49 除哪一项外,均属病理性出血:A 外伤后出血B 溃疡病并发呕血C 肺结核空洞并发咳血D 经期子宫出血E 维生素C缺乏牙龈出血50 下列因素哪项不是渗出性出血的原因A 缺氧B 感染C 血友病D 中毒E 过敏51 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增多B 血小板和凝血酶原减少C 血钙减少D 维生素K缺乏E 纤维蛋白原减少52 渗出性出血是由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A 凝血功能障碍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组织液渗透压增高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 病变对毛细血管壁的侵蚀53 出血的后果主要取决于:A 出血的类型B 出血的发生机理C 机体抵抗力D 年龄E 出血的部位、速度和数量54 在组织间隙内因出血凝固而形成的固体物,被肉芽组织取代则称为:A 血栓机化B 出血性增生性炎C 血肿机化D 增生性肉芽肿E 肉芽组织形成55 血栓形成的概念是:A 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B 心腔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C 活体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凝固或血液某些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D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E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某些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56 下述因素除哪项外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A 血流缓慢B 血流不规则C 抗凝血因子增加D 心、血管内膜损伤E 凝血因子增加57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红细胞B 血小板C 白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58 血栓形成多见于:A 股动脉B 右心房C 股静脉D 肱静脉5E 下腔静脉59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淤血B 止血C 梗死D 充血E 栓塞60 门静脉内血栓形成可引起哪种器官淤血A 肝B 肺C 脑D 脾E 肾61 动脉血栓形成的第一步是:A 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B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C 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聚集D 血小板附着于损伤的心、血管内膜E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62 肠系膜内的血栓脱落常栓塞于:A 肾B 肺C 肝D 脑E 脾63 二尖瓣的赘生物脱落常引起:A 脑栓塞B 肺动脉栓塞C 胰栓塞D 股静脉栓塞E 肝动脉栓塞64 下肢静脉内的血栓脱落后,在肺血管内堵塞,称为:A 血栓B 梗死C 栓塞D 血栓形成E 栓子65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A 门静脉B 头颈静脉C 下肢及盆腔静脉D 上腔静脉E 胸、腹壁静脉66 血液供应阻断导致组织细胞坏死,称为:A栓塞B 坏死C 梗死D 变性E 坏疽67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 脾B 肺C 心D 肾E 脑68 下列哪种病变对机体可为有利的影响?A 出血B 血栓形成C 淤血D 栓塞E 以上都不是69 关于梗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 只要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B 必须有双重血液循环供应引起的动脉栓塞才可引起梗死C 在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引起的动脉栓塞才能引起梗死D 局部组织血流阻断引起的坏死E 疏松器官的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B型题A 栓塞B 梗死C 血栓形成D血栓E栓子1 在活体心血管中的血液中的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份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2 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称为:3 动脉血流阻断引起局部自主缺血性坏死称为:4 随血液流动的异物阻塞管腔的现象称为:A 血液流出体外B 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C 血液流入体腔D 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E 呼吸道出血5 紫癜:6 血肿:7 咳血:8积血:9外出血:A 血栓栓塞6B 脂肪栓塞C 空气栓塞D 羊水栓塞E 细菌栓塞10 股骨骨折:11 减压病:12 颈部大静脉破裂:13 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短时间发生的栓塞:A 淤血B 动脉性充血C 肺动脉栓塞D 心肌梗死E 出血14 急性炎症时,出现:15 静脉内血栓形成时,可引起:16 股静脉内血栓脱落可引起:17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可引起:18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时可引起:A 栓塞B 血栓的结局C 大出血D 水肿E 器官硬变19 动脉破裂:20 机化:21 持续性静脉性充血可引起:22 长期器官淤血可引起:23 血栓脱落可引起:C型题A 含铁血黄素沉积B 纤维组织增生C 二者均有D 二者均无1 慢性肺淤血2 慢性肝淤血3 肺动脉干阻塞A 梗死B 栓塞C 二者均可D 二者均不可4 动脉血流供应突然阻断可引起:5 静脉内血栓脱落可引起:A 肺栓塞B 脑栓塞C 二者均有D 二者均无6 股静脉血栓脱落7 二尖瓣赘生物脱落8 肠系膜下静脉血栓脱落A 淤血B 水肿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9 动脉内血栓形成:10 静脉内血栓形成:11肺动脉栓塞:A 静脉受压B 静脉阻塞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12 妊娠妇女的双下肢水肿:13 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下肢水肿:A 肝淤血B 肺淤血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14 门静脉血回流受阻,可引起:15 肝静脉内血栓形成,可引起:16 肺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X型题1 一次放腹水过多可发生:A 肝动脉性充血B 生理性充血C 静脉性充血D 贫血后充血2 血栓形成的条件是:A 心血管内膜损伤B 血流减慢或形成旋涡C 血液的凝固性增高D 血中纤溶酶原增加3 淤血的原因有:A 静脉受压B 静脉阻塞C 心力衰竭D 静脉曲张4 慢性肺淤血可有A 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B 肺间质纤维化C 肺泡腔内可见心衰细胞D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5 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脱落常栓塞于:A 脑7B 肾C 脾D 肺6 血栓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为:A 止血作用B 阻塞血管妨碍血流C 防止炎症扩散D 脱落成为栓子引起栓塞7 下述哪项属于外出血:A 呕血B 血尿C 咳血D 淤点及淤斑8 下肢静脉系统血栓脱落最容易引起:A 两肾动脉栓塞甚至引起梗死B 下肢淤血、水肿C 门静脉栓塞D 肺动脉栓塞9 最常见的栓子是:A 细菌团块B 气体C 肿瘤细胞D 脱落的血栓10 肺淤血水肿是由于:A 右心衰竭B 二尖瓣狭窄C 肺动脉栓塞D 左心衰竭11 心肌梗死可由于:A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B 冠状动脉破裂C 冠状动脉痉挛D 冠状动脉充血12 淤血的原因有:A 静脉受压B 心力衰竭C 静脉阻塞D 静脉曲张13 长期淤血可导致:A 水肿B 出血C 器官硬变D 组织细胞变性坏死14 出血的后果取决于:A 出血的速度B 出血的部位C 出血的数量D 出血的类型15 三尖瓣上的赘生物脱落栓塞于:A 肾B 脾C 脑D 肺16 一个小血栓较为理想的结局是:A 软化脱落B 钙化C 机化、再通D 溶解吸收17 栓子可以是:A 细菌团B 脂肪滴C 羊水D 空气18 常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A 肺B 心肌C 肠D 脑19 贫血性梗死多发生于:A 心肌B 肾C 脾D 脑20 下述哪种病变可发生突然死亡:A 脑栓塞B 肺栓塞C 心肌梗死D 肾梗死21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脱落常可引起:A 脑栓塞B 脾栓塞C 肾栓塞D 肺栓塞22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为:A 动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局部贫血B 静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局部水肿C 血栓脱落引起栓塞D 血栓形成对机体有害无利23 股动脉中段发生炎症,终至完全阻塞,其下肢可出现哪些不良后果:A 阻塞以下可出现局部贫血B阻塞以下可出现淤血8C阻塞以下可出现干性坏疽D阻塞以下可出现气性坏疽24 下述哪项属于外出血:A 呕血B 血尿C 咳血D 淤点及淤斑25 血栓形成可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 心血管内膜炎B 高血压病C 动脉粥样硬化D 过敏26 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血栓形成:A 严重创伤B 大手术或产后大出血C 静脉内膜炎D 血友病答案A型题1 D 2C 3 E 4 B 5 D 6 C 7 D 8 B9 C 10 B 11 A 12 D 13 A 14 E 15 E 16 A 17 D 18 E 19 E 20 D 21 C 22 D 23 C 24 D 25 B 26 A27 D 28 C 29 B 30 C 31 A 32 B 33 AB 型题1 C2 E3 B4 A5 D6 B7 E8 C9 A 10 B 11C12 C 13 DC 型题1 C2 B3 D4 A5 B6 A7 B8 DX 型题1 D2 A、B、C、3 A、B、C、4 A、B、C、D、5 A、B、C6 A、C7 A、B、C第二章组织损伤与修复、代偿与适应A型题1 关于萎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均可称为萎缩B 营养缺乏及血液供应断绝均可引起C 细胞内线粒体变小,数量减少D 萎缩的细胞不会消失E 间质不减少,有时反而增生2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肉眼观较松软B 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C 容易液化D 坏死灶中心区结核菌少E 发生机理为IV型变态反应3 下列各种组织,哪种再生能力最强?A 骨骼肌B 神经节细胞C 心肌D 神经胶质细胞E 软骨4 关于良性肉芽组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肉芽组织中淤血常较重,水肿明显B 皮肤创伤表面的肉芽组织,表面呈颗粒状C 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再生较迟所以对痛觉不敏感D 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是快的E 肉芽组织容易出血5 萎缩是指:A 组织器官的体积比正常小B 组织细胞坏死后体积变小肥大性器官的大体改变,哪项是错误?A 体积增大B 胞膜紧张C 切面隆起,被膜外翻D 质软混浊E质地较硬11 脂肪变性是指:A 脂肪细胞内出现了脂肪滴B 组织内出现了脂肪细胞C 正常不见或仅少见少量脂滴的细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肪滴增多D 进入脂肪细胞的脂肪过多E 脂肪组织中脂肪增加12 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于:A 小动脉B 中等动脉C 大动脉D 细动脉E 各类动脉均可发生13 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A 全身各处的结缔组织B 皮下的结缔组织9C 增生的结缔组织24 下述脂肪变性的大体改变,哪项是错误的?A 体积增大B 色淡黄C 触之有油腻感D 质硬E 重量增加25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在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A 瘢痕组织B 纤维瘤C 纤维粘连并增厚的胸膜D 高血压E 乳腺硬癌26 坏死组织逐渐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A 纤维化B 机化C 修复D 再生E 以上全不是27 下述坏死的结局,哪项是错误的?A 溶解吸收B 分离排除C 机化D 包绕、钙化E 化生28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A 心B 肾C 脾D 脑E 肺29 湿性坏疽与干性坏疽的主要区别是:A 坏死组织面积较大B 有腐败菌感染C 动脉闭塞D 静脉回流受阻E 颜色污黑30 机化发生于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炎性渗出物B 血栓C 坏死D 变性E 梗死31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化生:A 纤毛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B 纤维组织变为骨组织C 胃黏膜上皮变为肠上皮D 肉芽组织变为胶原纤维E 软骨变为骨组织32 下列哪项是属于病理性增生肥大:A 妊娠期子宫肥大B 哺乳期乳腺增生肥大C 运动员肌肉肥大D长期重体力劳动者心室的肥大E 前列腺增生肥大33 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软骨组织B 平滑肌组织C 结缔组织D 骨骼肌E 心肌34 损伤后哪一种细胞几乎不能再生:A 周围神经B 神经细胞C 皮肤D 胃肠黏膜E 骨35 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是:A 合理用药B 及时正确复位、固定C 注意护理D 预防感染E 防止活动3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病理性萎缩:A 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萎缩B 老年妇女的子宫、卵巢萎缩C 饥饿引起的肌肉萎缩D 骨折引起相应的肌肉萎缩E 尿路阻塞时尿潴留于肾盂中引起的肾组织萎缩37 脊髓灰质炎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属于:A 废用性萎缩B 压迫性萎缩C 营养不良性萎缩D 神经性萎缩E 以上全不是38 萎缩加重最终可导致:A 细胞坏死B 细胞体积明显缩小C 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 细胞消失E 以上全不是39 由于组织内物质代谢障碍的结果,在细胞内或10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称为:A 坏死B 浊肿C 水肿D 变性E 脂肪变性40 浊肿发生的机理是由于:A 内质网受损B 高尔基体受损C 中心体受损D 线粒体受损E 核糖体受损41 下述浊肿器官的大体改变,哪项是错误的?A 体积增大B 包膜紧张C 切面隆起,被膜外翻D 质软混浊E 质地较硬42 下列关于浊肿的病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 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质地变硬B 常发生在心、肝及肾的实质细胞C 切面包膜外翻,色混浊,无光泽D 细胞肿大,胞浆内有粉红色颗粒E 光镜下所见的颗粒是肿胀的线粒体43 指出下列水样变性的细胞镜下所见,哪一项是错误的?A 细胞内水分增多B 细胞体积增大C 胞浆清亮D 胞浆内有脂肪空泡E 细胞肿大,胞浆成空泡状44 组织细胞物质代谢停止而出现的形态改变称为:A 变性B 萎缩C 坏死D 浊肿E 梗死45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A 心B 肾C 脾D 脑E 肺46 下列溃疡发生的部位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皮肤B 胃黏膜C 脾D 口腔黏膜E 肠黏膜47 干性坏疽最好发生于:A 肢端B 子宫C 肾D 肺E 肠道48 湿性坏疽多发生于:A 上肢B 下肢C 肺、肾D 肠及子宫E 手、足49 脾肾梗死属于:A 干性坏疽B 湿性坏疽C 凝固性坏死D 干酪样坏死E 液化性坏死50 下列萎缩的原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神经受压B 长期废用C 压迫D 发育不良E 营养不良51 化生是指:A 组织损伤后由另一种组织来修补代替的过程B 分化成熟的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变成它种组织的过程C 由分化未成熟的组织逐渐转变为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D 组织损伤后由原来组织再生修补的过程E 组织损伤坏死后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52 下列关于化生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化生只发生于上皮组织B 化生发生于维生素缺乏时C 化生是一种炎性疾病D 化生可使机体防御功能减弱E 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53 下列组织中再生能力较弱的是:A 毛细血管B 神经纤维C 平滑肌组织D 骨组织E 上皮组织54 下述哪一项属于病理性不完全再生:A 红细胞再生B 肉芽组织修补损伤C 肝细胞再生D 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中的再生E 毛细血管的再生55 肉芽组织是由什么构成的?A 由新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B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构成C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构成D 由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E 由结缔组织增生后形成56 除下列哪一项外,都可削弱创伤愈合:A 感染B 创缘对合整齐(接近)C 维生素C缺乏D 考的松治疗E 局部血管硬化57 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一期愈合的特点:A 组织破坏极少B 无或极少细菌感染C 过多的瘢痕组织D 创缘整齐,对合紧密E 适量的肉芽组织58 下列哪一种组织的再生与维生素C的关系密切:A 血管B 胶原纤维C 肌组织D 上皮组织E 神经组织59 下列哪一项符合一期愈合的特点:A 愈合时间长B 瘢痕大C 局部有异物和感染D 组织有较多的坏死E 以上全不是60 肉芽组织填补创口后将转变为:A 结缔组织B 瘢痕组织C 纤维组织D 透明变性的组织E 以上全不是B型题A 机化B 分离排除形成空洞C 分离排除形成溃疡D 包绕、钙化E 溶解、吸收1 皮肤、黏膜组织坏死2 单个或少数肝细胞坏死3 较大血栓4 脾梗死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干性坏疽D 湿性坏疽E 气性坏疽5 干酪样坏死:6 脾、肾梗死:7 脑坏死: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A 分化B 机化C 化生D 增生E 再生9 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或渗出物的过程称为:10 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为:10组织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12 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A 细胞浆内可见大小不一的空泡B 细胞浆内可见粉红色细小颗粒C 细胞核与细胞浆均崩解呈粉红色颗粒状物质D 以上均有E 以上均无14 坏死:15 浊肿:16 脂肪变性:17 透明变性:A 鳞状上皮化生:B 骨化生:C 软骨化生:D 脂肪化生E 肠上皮化生18 慢性宫颈炎可发生:19 慢性支气管炎可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