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四级教学大纲
育婴师四级(20130114)

第3部分第六章生活照料本章提示:掌握0~3岁婴儿换乳期和食物安全性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饮食一、正确选择婴儿配方奶(一)学习目标选择配方奶的知识和方法。
(二)相关知识和工作内容1.正确选择和安排奶类1)可以选择的奶类(1)初乳:产后2~4天内母亲乳房分泌的乳汁称之为初乳,人的初乳中含有不少免疫因子。
初乳呈柠檬黄色,碱性反应,每日初乳总量为10~40毫升。
初乳比成熟乳所含蛋白质多出几倍,矿物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较少。
(2)配方奶: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批准的、允许在商店上出售的的奶或奶粉。
各种品牌的奶或奶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包括乳糖、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能够满足婴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处于不同疾病状态时的需要,调制简单、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婴儿健康和营养的需要。
在包装上注有不同年龄段婴儿奶粉用量和调配方法,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说明。
2)不宜选择的奶类(1)原奶:即未经加工处理的动物奶。
入胃后易形成大凝块,消化吸收慢,奶中易含有病菌,盐含量较高,只有在很难找到合适奶类的地区,婴儿又急需喂哺时才能作为人工喂养用奶。
(2)炼乳:含有45%的庶糖,不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
含糖量过高,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低,消化速度过快。
用炼乳喂养婴儿,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出现虚胖、肌肉松弛、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3)酸奶:有的是在新鲜牛乳中加入酸剂制成,有的是把乳酸杆菌加入鲜奶中,使奶中乳糖变化成乳酸制成。
它的营养成分已不完全等同于牛奶,三大营养素中的糖分明显减少,营养成分较低。
如果婴儿肠胃不适,可短期少量食用,消化功能恢复后,仍然用牛奶来喂养,不能用酸奶代替牛奶。
2.及时发现和处理婴儿喂养中的问题1)喂养不足喂养不足的原因:婴儿休息不好、常哭闹、每次吃奶不能吸空奶瓶或乳房、没有得到充足的食物等。
喂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每日喂奶次数;喂养环境与技术;奶嘴孔的大小与位置;每次喂完后是否打嗝;母亲是否疲劳;心情是否愉快;婴儿是否有器质性疾病等相关环节。
育婴师(四级)培训大纲

《育婴师》(四级)培训大纲《育婴师》(四级)的培训分为以下模块:模块一生活照料模块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模块三教育《模块一生活照料》培训大纲一、基本要求使学员了解换乳期的喂养知识、补充食物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了解食物安全性、过敏的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不同年龄婴幼儿睡眠、二便、三浴的基本特点以及与生长发育、常见疾病的关系,了解婴幼儿日常生活清洁和消毒的基本知识,能够为婴幼儿正确选择配方奶、制作补充食品,并且能够为婴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照料婴幼儿的日常睡眠、处理大小便,并且进行三浴锻炼,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清洁用品和消毒方法,保持婴幼儿生活的居室、卧具、餐具、玩具、家具卫生。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单元1 饮食与营养培训要求:使学员了解换乳期的喂养知识、补充食物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了解食物安全性、过敏的基本知识,能够为婴幼儿正确选择配方奶、制作补充食品,并且能够为婴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培训内容:1鼓励母乳喂养1.1保证摄入初乳1.2增加母亲的营养1.3促进乳母喂养成功2人工喂养3混合喂养4奶制品的选择5换乳期5.1补充食物的重要性5.2泥状食物添加的月龄5.3补充食物添加的原则5.4预防食物过敏6及时发现合解决喂养中的问题6.1喂养不足6.2溢奶和回奶6.3便秘6.4腹痛7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单元2 睡眠、二便、三浴培训要求:使学员了解不同年龄婴幼儿睡眠、二便、三浴的基本特点以及与生长发育、常见疾病的关系,能够照料婴幼儿的日常睡眠、处理大小便,并且进行三浴锻炼。
培训内容:1睡眠2培养婴幼儿的二便习惯2.1二便的重要性2.2二便的特点2.3掌握二便的规律2.4培养婴幼儿良好二便习惯的方法2.5作好二便后的清洁3 三浴3.1三浴训练的意义3.2三浴训练的原则与方法4消毒4.1消毒工作的重要性4.2常用消毒方法4.3常用消毒剂4.4注意事项《模块二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培训大纲一、基本要求使学员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婴幼儿接种与预防疾病的关系,初步掌握识别婴幼儿异常的知识,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基本护理的方法,了解婴幼儿常见发育异常的表现与识别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生长参考(值)表, 及时处理接种反应进行, 能够早期发现异常的征兆,能够为患病的婴幼儿测体温、脉搏、呼吸率并进行简易护理, 能够早期识别发育异常与偏移, 有针对性地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
2023育婴员育婴师教学大纲和工作计划

2023育婴员育婴师教学大纲和工作计划2023育婴员育婴师教学大纲和工作方案第一单元生活照料第一节饮食与养分一、婴幼儿能量的需要二、能量的组成和来源三、婴幼儿消化代谢特点四、婴幼儿膳食养分情况评价其次单元保健与护理第一节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一、日常护理二、养分性疾病三、呼吸道疾病四、消化道疾病五、传染性疾病六、婴幼儿夜惊的护理七、高热惊厥是骤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
其次节常见发育行为问题一、吮手指二、交指甲三、屏气发作四、习惯的擦腿五、暴怒发作第三节意外损害及家庭急救一、婴幼儿损害(事故)的分类和急救原则二、基本的急救办法三、婴幼儿损害(事故)的家庭急救办法四、护送受伤婴幼儿去医院急救第三单元教导第一节婴幼儿教导概述一、教导的意义二、婴幼儿教导的特点和内容三、婴幼儿教导的原则和办法其次节婴幼儿进展观看与评价一、婴幼儿进展的评价二、婴幼儿进展评价的介绍三、日常观看记录的办法第三节婴幼儿动作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一、婴幼儿粗壮动作进展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二、婴幼儿精细动作进展的观看和活动提醒第四节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进展的观看评价一、语言进展的观看与相关的练习办法二、感知能力进展的观看评价与指导三、认知进展的观看与评价第五节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引导一、心情情感进展的主要问题二、社会XXX进展的主要问题三、相关概念说明第四单元家长指导与培训第一节家长指导一、指导内容二、指导家长的办法其次节带教与培训一、带教与培训的意义、原则和内容二、带教与培训的办法三、组织与实施四、观看要点教学方案**************小学育婴员教学方案。
育婴师四级(中级)婴幼儿的教育PPT课件

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足够的关爱和陪伴,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心理支持。
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同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基本知识技能
教授婴幼儿基本的生活知 识和技能,如语言、数学、 科学、社会等。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关注婴幼儿的情感和社会 性发展,培养其良好的人 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艺术和运动发展
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 活动,培养婴幼儿的审美 能力和运动能力。
婴幼儿教育方法
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和玩具等教具,通过互 动和参与的方式,激发婴幼儿的
托幼机构育婴环境创设时应考虑孩子的年龄、兴趣和性格,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资 源和游戏材料,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社会育婴环境创设
社会育婴环境是婴幼儿成长的重 要外部条件,应为孩子提供安全、
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育婴环境包括公共设施、社 区环境和媒体环境等,这些环境 都应符合孩子的需求和安全性要
认知训练
通过教婴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 颜色、形状和数字等,促进其认 知能力的发展。
社会行为与情绪训练
社会行为训练
通过教婴幼儿基本的礼仪、分享和合作等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情绪训练
通过引导婴幼儿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帮助其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机制。例 如,教婴幼儿如何表达开心、生气等情绪,以及如何平复自己的情绪。
05 特殊婴幼儿教育
CHAPTER
早产儿教育
《育婴师》四级培训教案

《育婴师》四级教案第一讲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第一节 0-3岁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位0-18岁。
一般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婴幼儿期(0-3岁)细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婴幼儿期(1-3岁)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有阶段性。
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4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2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会越级发展3婴幼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转变为初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四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1)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1)鼻2)泪管和咽鼓管3)喉4)气管、支气管5)肺脏6)胸廓(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2)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 3)肺回缩力的特点2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1)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1)心脏2)大血管(2)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呼吸型:婴幼儿呈腹式呼吸,3岁后呈胸式呼吸。
3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1)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口腔食管胃肠胰腺肝、脾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1)婴幼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1)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婴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6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1)运动系统的解剖特点(2)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1)骨骼生长迅速2)骨骼柔软易弯曲3)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4)脊柱的生理弯曲5)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6)由于关节发育不全,容易发生关节脱臼7)婴幼儿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出现脚弓8)婴幼儿肌纤维纤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产生疲劳,不能负重。
7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1)脑发育迅速(2)大脑功能发育不全(3)神经髓鞘化(4)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5)小脑发育晚(6)植物神经发育不全8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1)皮肤的特点保护功能差新陈代谢活跃体温调节能力差皮肤渗透作用强(2)眼睛的发育特点1)眼睛发育不良 2)眼睛调节能力强 3)眼睛容易近视(3)耳的发育特点1)耳咽管短、平 2)对声音敏感第二讲第二节0-3岁婴幼儿的心理发育的特点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2婴幼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婴幼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1)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的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
育婴师教学大纲

育婴师教学大纲XXX的《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0~3岁婴儿的生理、心理、营养、卫生保健、疾病预防以及社会行为培养和人格发展的知识和方法。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总计206课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110学时,实践教学时数为96学时。
本学科的教育观念和综合素质对婴儿的生理健康、行为模式、智力发展、人格结构和未来成就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现代科学育婴理念为核心,为婴儿的综合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通过研究,学生将初步掌握0~3岁婴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并掌握相应的育婴师职业技能,为未来从事育婴师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参与互动式、操作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
由于育婴师教材是一门新兴的行业,目前可选性不强,同时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因此授课时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例,以教材《育婴师》为主要参考书,再根据育婴师的实际参考一些参考书和参考文献。
本学期计划观摩二节带教活动。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如下:第一单元为饮食与营养,共10学时;第二单元为保健与护理,共41学时;第三单元为教育,共115学时;第四单元为常见发育行为问题,共40学时。
其中,第三单元分为四个节,分别是育婴员(师)的职业特点与要求,婴幼儿教育概述,婴幼儿发展观察与评价以及婴幼儿动作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
第四单元分为三个节,分别是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一)和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二)。
总学时为20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110学时,实践教学时数为9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初步掌握0~3岁婴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并掌握相应的育婴师职业技能。
这将为学生未来从事育婴师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创造性地从事育婴师工作的能力。
第五节: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引导本节课程将重点讨论婴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包括亲子情感沟通、社交技能和情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育婴师四级(中级)婴幼儿的教育

第二部分 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发展的观察评价
1、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观察与相关的 练习方法 2、语言发展的观察与记录
(1)佚事记录法 (2)表格记录法 (3)跟踪记录法
3、实施有差异性的语言教育
第三部分 感知能力发展的观察评价与指导
1、观察评估意义
0~3岁婴幼儿感知能力发展是有一定基本规律的,通过观察与评估, 对婴幼儿感知能力进行科学有序地练习与开发。
4、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在个体社会性 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其形成和发展影响着社会其他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让我们与婴幼儿共成长! 谢谢!
南京市中华路幼儿园 贾宗萍
jzp530@
(2)编制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方法。
婴幼儿发展状况分析
二、婴幼儿精细 动作发展的观察 和活动提示 1、精细动作练习 的意义 2、精细动作练习 的活动提示 3、精细动作发展 特征的观察与相 关练习方法
4、感觉统合的内容与方法
教育要从婴幼儿的问题出发,婴幼儿既然有感觉统合失调 的问题,就要开展相应的感觉统合的教育。蒙台梭利从实 践感受到:“能够使低能儿童得到提高与发展的教育方法, 如果被运用于正常儿童,将成为发展或解放他们个性的手 段,一定能够取得惊人的成就。” 专门的情境创设与器具选购。 (1)滑梯 (2)滑板爬 (3)插棍 (4)脚步器 (5)跳跳床 (6)S形平衡木 (7)羊角球 (8)平衡台 (9)圆筒吊缆 (10)触觉球
2、观察评估的原则
(1)有目的观察。 (2)随时把握练习的时机。 (3)充分重视孩子的反应。
3、感知能力发展的观察与评估方法
对婴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进行观察与评估,有助于对婴幼儿个体 特征及感知发展的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客观的了解,是为婴幼 儿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养计划的基础与前提。 (1)观察记录表格 (2)记录感知练习的过程
育婴师(四级)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育婴师职业概述 • 婴儿生理发育与护理 • 婴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 婴儿营养与喂养 • 育婴师实操技能
01
育婴师职业概述
职业定义与职责
职业定义
育婴师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育婴 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主要从事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等工作 。
职责概述
育婴师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全方位的婴 幼儿照护服务,包括喂养、日常护理 、早期教育和健康监测等,旨在促进 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婴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感冒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与 感冒患者接触,感冒后及时就医
。
腹泻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喂养, 腹泻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湿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 敏原,严重湿疹需就医治疗。
03
婴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婴儿心理发展阶段
感知阶段
新生儿至3个月,以感觉 和知觉为主,通过视觉 、听觉、触觉等感知外
界。
运动阶段
3-6个月,宝宝开始出现 明显的肢体运动,通过 抓握、翻身等动作探索
世界。
语言准备阶段
6-12个月,宝宝开始模 仿声音,为日后语言发
展打下基础。
社交发展阶段
1岁以后,宝宝开始对社 交产生兴趣,与他人互
动。
婴儿早期教育方法
01
02
03
04
亲子游戏
通过简单的游戏如抚触、摇铃 等,刺激宝宝的感知和运动发
展。
音乐教育
利用音乐培养宝宝的节奏感和 听觉注意力。
阅读习惯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为日后语 言和认知发展打下基础。
社交互动
鼓励宝宝与同龄或年龄稍大的 孩子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和说明
育婴师是通过对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服务,辅助家庭完成科学育儿工作的人员。
育婴师职业将保健、教育两种工作结合起来:既需要承担婴幼儿保健工作,又要担当教育工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游戏来开发婴幼儿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有中级育婴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婴幼儿保健工作,担当婴幼儿教育工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游戏来开发婴幼儿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总课时:40课时
4、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4.1基础知识
4.1.1教学要求
通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基本的规律,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更加科学和健康的教
养婴幼儿。
4.1.2教学内容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4.2生活照料
4.2.1教学要求
通过对婴幼儿生活照料知识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让婴幼儿得到更好的照料和生活安排。
4.2.2教学内容
饮食与营养
睡眠、大小便、三浴锻炼
清洁和消毒
4.3保健与护理
4.3.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婴幼儿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婴幼儿在不同情况下的护理和保健工作。
4.3.2教学内容
生长发育
婴幼儿抚触
预防接种
常见疾病护理
早期发现发育异常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4.4教育
4.4.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环境以及后天的培养对婴幼儿发育起到的重要作用。
4.4.2教学内容
教养环境规划与玩具
动作与运动
语言与感知、认知
情感和社会性
4.5家庭教养指导
4.5.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提高育婴师的科学育儿能力,规范自身教养的行为,提高育婴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婴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共同健康成长。
4.5.2教学内容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概述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对象、内容、渠道、形式
与婴幼儿家长交流
营养健康教育信息化
儿童营养管理软件的使用
营养信息化的网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