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案第一章h 3

合集下载

《光学教案》课件

《光学教案》课件

《光学教案》课件第一章:光的传播1.1 光的基本概念光的定义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1.2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介质中的光速1.3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第二章:光的粒子性2.1 光的光子说光子的概念光子的能量和频率2.2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光电效应的解释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2.3 光的吸收和发射吸收和发射的原理能级和跃迁第三章:光的折射和反射3.1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折射率的定义3.2 折射现象的解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色散现象3.3 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第四章:透镜和光学仪器4.1 透镜的分类和性质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焦距和焦度4.2 透镜的光学成像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4.3 常见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相机和投影仪第五章:光的量子性5.1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关系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证明5.2 光的量子化光子的能量和频率光的量子化的实验证据5.3 光的量子理论的应用光电效应的解释原子光谱的解释第六章:光的干涉6.1 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干涉的定义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干涉条纹的性质6.2 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双缝干涉实验的数学描述6.3 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双缝衍射的实验现象衍射条纹的对比第七章:光的衍射7.1 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衍射的定义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衍射条纹的性质7.2 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圆孔衍射的实验现象衍射条纹的对比7.3 光的衍射应用光学仪器的分辨力光的聚焦和成像光纤通讯技术第八章:光学薄膜和技术8.1 光学薄膜的基本概念光学薄膜的定义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光学薄膜的性质8.2 光学薄膜的应用抗反射膜增透膜偏振膜8.3 光学信息技术光存储技术光调制技术光开关技术第九章:现代光学9.1 激光原理及其特性激光的产生原理激光的特性:单色性、相干性、方向性激光的应用领域9.2 光纤光学光纤的原理与结构光纤通信技术光纤传感器9.3 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的基本概念非线性光学效应:二次谐波、光学整流等非线性光学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第十章:光学实验与实践10.1 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操作技巧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0.2 常见光学实验项目光的干涉实验光的衍射实验透镜成像实验10.3 光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验证与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涉及光的基本概念,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光的波动性。

光学教案-1-3

光学教案-1-3

i1 n1
A B
i1 i1'
O
i1' O'
n2
i2
i2 C
图1.3-15 折射光束与反射光束横截面的几何关系
1 光波、光线与光子 1.3 自然光与偏振光
② 光能流反射率和透射率
1.3.9 反射光与透射光的能量分配
以s表示光束的横截面积,则光束的总能流W=Is。 对于反射光,s '=s,故有
对于透射光,s '=(cosi2/cosi1)s,故有
1 光波、光线与光子
定 义
1.3 自然光与偏振光
偏振态:光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可能存在的不同振动状态
偏振面(振动面):振动方向(光矢量方向)与光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圆偏振、椭圆偏振),非偏振,部分 偏振
1 光波、光线与光子 1.3.1 完全偏振光
(1) 平面偏振光(线偏振光)
1.3.6 布儒斯特定律
忽略玻璃吸收
I0 iB Ip
自然光
图1.3-10 玻片堆
玻片堆的应用:起偏器,检偏器,偏振分束器,偏振激光器等。
布儒斯特窗
自然光
p 等效于玻片堆 的多层介质膜 s
反射镜
图1.3-11 偏振分束器
图1.3-12 带布儒斯特窗的激光谐振腔
1 光波、光线与光子 1.3.7 马吕斯定律
1.0 tp 0.5 rp 0 -0.5 -1.0 0 30 60 90 rs ts
1.3.4 菲涅耳公式
1.0 |tp| 0.5 |ts| |rs| |rp| 0 0 30 60 90
i1/(o)
i1/(o)
图1.3-7 振幅反射比与振幅透射比曲线(n1=1,n2=1.5)

《光 学》教案

《光 学》教案

《光学》教案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3.理解迈克尔孙干涉纹、法布里—珀罗干涉纹的基本原理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第一次课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3.理解迈克尔孙干涉纹、法布里—珀罗干涉纹的基本原理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第二次课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教学基本要求: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3.理解迈克尔孙干涉纹、法布里—珀罗干涉纹的基本原理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第三次课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第四次课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第五次课注:教案是必需的教学文件,每位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和讲稿(通常所说的讲义),教案可以做成活页的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一章光的干涉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光的电磁理论和本质掌握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的方法2.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4.了解光的时间相干性和光的空间相干性第六次课形式,夹在每次课的讲稿前,也可以集中放置。

第二章光的衍射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理及衍射的强度公式。

《光学教程第一章》课件

《光学教程第一章》课件
《光学教程第一章》PPT 课件
光学教程第一章PPT课件
章节概述
光学基础知识
从光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光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光的本质和特性
探索光的波粒二象性,频率和波长,速度以 及偏振。
光的传播和衍射
解读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散射和吸收, 以及衍射现象。
光的折射和反射
揭示光的折射规律,全反射,反射规律,并 介绍实验。
3
光的速度
探索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变化。
4
光的偏振
讲解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实际应用的意义。
光的传播和衍射
光的传播方式
详细介绍光是如何在空间中传播的。
光的散射和吸收
探讨光在遇到粗糙和杂乱表面时的散射和吸 收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规律。
光的衍射现象
阐述光通过孔隙或障碍物时发生的衍射现象。
光的折射和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全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实验
介绍光在两个介质交界面发生折射时的规律。 探索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发生的全反 射。 解析光在平面镜和曲面镜上的反射规律。 介绍一些简单的光的反射实验,如镜子实验。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现象
阐述不同光波相互作用导致的干涉现象。
干涉的类型
光学基础知识
光的定义
详细讲解光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光的属性
解析光的属性,如波动性和微粒性。
光的来源和产生
探索光的来源和产生,如自然光和人工光源。
光学实验
介绍一些基本的光学实验,如折射、反射和干涉。
光的本质和特性
1
光的波粒二象性
阐述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的双重特性。

大学三年级光学基础教案

大学三年级光学基础教案

大学三年级光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3. 理解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光学的基本概念1. 光的定义和特性2. 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质3.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第二章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的表达和解释2. 平面镜的特性和应用3. 曲面镜的特性和应用第三章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解释2. 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率3. 光的全反射和光导纤维第四章光的干涉与衍射1. 光的干涉现象2. 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的原理和应用3. 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格第五章光的偏振1. 偏振光的特性和偏振现象2. 偏振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第六章光的色散与光谱1.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2. 光的分光计和光谱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述光学原理和相关概念,使学生全面了解光学基础知识。

2.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光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光的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培养实验和观察能力。

3.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进行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1. 课本:选择一本相关的光学教材作为参考资料。

2. 实验器材:准备光学实验所需的光源、镜子、透镜等。

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或电脑,用于展示光学原理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课堂互动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3. 知识测试:定期进行光学基础知识的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实施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施。

1. 第一章:光学的基本概念(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次进行理论讲授、实验观察和课后讨论等环节)2. 第二章:光的反射3. 第三章:光的折射4. 第四章:光的干涉与衍射5. 第五章:光的偏振6. 第六章:光的色散与光谱七、教学反思通过光学基础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光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进行实验观察和课堂讨论。

光学教案-石河子大学课程设计评比

光学教案-石河子大学课程设计评比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光学授课班级:物理学2013(1)班任课教师:王锐职称:副教授理 学院 物理 系(部) 理论物理 教研室《光学》课程教学设计汇编总目录Part I :教学大纲 (2)Part II:教学设计 (6)《光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8章,此次教学设计的10个节段分别选自作为主要章节的第1、2、3、4、5这五章。

1. 光程和光程差 (6)选自第一章:光的干涉/第三节:光程和光程差2. 迈克尔逊干涉仪 (8)选自第一章:光的干涉/第六节:迈克尔逊干涉仪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0)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一节:惠更斯-菲涅耳原理4. 菲涅耳圆孔衍射 (12)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二节:菲涅耳衍射5. 单缝衍射图样的光强分布 (14)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三节:夫琅禾费单缝衍射6.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费马原理 (16)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费马原理7. 近轴光在单球面上的成像 (18)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球面反射和折射8. 近轴条件下的薄透镜成像公式 (20)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四节:薄透镜9. 人的眼睛 (22)选自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人的眼睛10.双折射现象 (24)选自第五章:光的偏振/第三节:光通过单轴晶体时的双折射现象《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Optics 课程编码:Z119252总学分:3.5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理学院大纲制定者:王锐大纲审定者:孙茂珠审定日期:2014.10课程简介: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因此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光学系统实例及其应用,是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测量技术的基础。

光学基础教程教学设计

光学基础教程教学设计

光学基础教程教学设计前言光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光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光学技术。

因此,光学基础教学在高等院校的物理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套完整的光学基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光学基础知识,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为:1.让学生能够理解光线的传播原理以及光的波粒二象性;2.介绍光学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使学生掌握反射和折射原理;3.带领学生学习光学仪器的使用和测量光学量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光线的传播原理1.光的波动性质和粒子性质2.单色光的产生和光的频率、波长的关系3.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和折射原理4.光在同一介质中的反射原理第二部分:光学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1.光学系统的结构2.远心系统和近心系统3.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摄影机的结构4.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第三部分: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光学量的测量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3.波长计和光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衍射和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光学基础知识,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在课堂上讲解教学内容,辅以示意图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现象和光学量的测量方法。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光学仪器和测量光学量,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3.问题讨论:在课堂上针对课后习题或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外阅读: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学基础知识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或论文。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掌握光学基础知识的程度,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课堂作业: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分发习题,并在课后批改。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操作光学仪器时记录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将考查学生掌握光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学教案》课件2

《光学教案》课件2

《光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光学简介1.1 光学的基本概念光的定义光的特性和传播1.2 光学的发展历史古代光学观念近现代光学发展1.3 光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光的通信技术光学仪器和设备第二章:光的传播与反射2.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速度2.2 平面镜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图像的特点2.3 球面镜反射球面镜的类型球面镜的焦点和焦距第三章:光的折射与透镜3.1 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图像的规律3.2 透镜的分类和性质凸透镜凹透镜3.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第四章:光的波动性4.1 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4.2 光的衍射现象衍射的原理和条件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4.3 光的偏振现象偏振的原理和条件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第五章:现代光学技术5.1 激光技术激光的原理和特性激光的应用领域5.2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的原理和结构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5.3 光学仪器和设备望远镜和显微镜光学传感器和探测器第六章:色彩与光的混合6.1 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彩的混合原理6.2 光的加色混合加色混合的规律电视和计算机屏幕的显示原理6.3 光的减色混合减色混合的规律印刷和染色的应用第七章:光的量子性7.1 光的粒子性质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和光的粒子性7.2 光的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证明量子力学与光的性质7.3 量子光学的基本概念量子态量子纠缠和量子超位置第八章:光学传感器与光电子技术8.1 光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和光敏元件光传感器的应用领域8.2 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光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光开关和光调制器8.3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导纤维的传输原理光网络和全光通信系统第九章:光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9.1 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显微镜的原理和种类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9.2 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激光手术和激光治疗激光诊断和激光医疗设备9.3 光学成像技术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光学成像的结合第十章:光学实验与探索10.1 光学实验的基本设备和技巧光学仪器的组装和调节光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10.2 经典光学实验干涉实验和衍射实验折射和反射实验10.3 现代光学实验技术激光实验和光纤实验光学传感器和光电子实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传播与反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反射图像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几何光学
3.2符号规则(P10)
球面成像符号规则: 1.长度量:由指定的原点 量起,其方向与光的传 播方向 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光线从左到右。 2.高度量:以垂直于光轴 向上者为正,向下为负 。 3.角度量:以锐角衡量 a.光线与主轴的夹角: 由主光轴顺时针转到光 线者为正,逆时针转成 者为负; b.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由 法线顺时针转到光线者 为正, 逆时针转成者为负。
像方焦点: 与主光轴上无穷远处物点对应的像点, - p 像方焦距: n n - p ,f r n n


第1章 几何光学
3.3.3高斯公式
n n n n 由物像关系式: p p r r 两边乘以 n n f f 得到高斯公式: 1 p p


第1章 几何光学
考虑与光轴成微小角度 的伴轴光线, 入射角和折射角很小 t ani sin i i, t ani sin i i, PO AP, OP AP 即是说伴轴光线经折射 后都通过同一点 P


第1章 几何光学
垂直于光轴的直线如何成像?
傍轴小物PQ成像于P’Q’ 傍轴小物以傍轴光线成像称为 傍轴成像
波动光学 量子光学
现代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
Ⅰ、萌芽时期
对简面镜、凹面镜)。
代表人物和成就: A、墨子(翟): 在他和其弟子所著的 《墨经》中,对光现象有八 条定性记载
墨翟(公元前468~376年)
B、欧几里德: 在其著作 《光学》一书中提出 触须学说: ⑴正确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⑵错误:人眼能发出光线
光学课的特点
内容新:中学学得不多,光学发展很快,新 内容不断涌现 分支多:几何光学,干涉,衍射,偏振,光与 物质的相互作用 公式多:大约有近200个公式 课程编排特点:
重点是物理光学部分 (干涉,衍射,偏振)


第1章 几何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产生与控
制、光的传输与检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以及它的各种应用的科学 • 经典光学-近代光学-现代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
成像实例


第1章 几何光学
物像等光程性:从物点P到像点P‘的各光线的光程 相等


第1章 几何光学
§3 傍轴条件下的单球面折射成像
3.1傍轴条件 (傍轴小物体以傍轴光线成像)
PC sin( i ) sin(i ) PA sin( ) sin( ) AP sin( ) sin( ) CP sin(i) sin(i) 两式相乘得: PC AP sin(i ) n n AP , CP PC PA CP sin(i) n n AP 从P点发出的不同光线与球 面交于 不同点,折射后与主光 轴交于不 同点,因此球面折射不 能理想成像。

光学发展简史
萌芽时期: 远古至十六世纪初

第1章 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时期:十六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初
光 学
波动光学时期: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末
量子光学时期: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现代光学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远古
16
17
18
19
20
21 世纪轴
萌芽
几何光学
过渡时期: 直线传播占主导,波 动理论逐惭形成


第1章 几何光学
3.3 球面折射物象关系
3.3.1 球面折射成像的物象关系
n(i ) n(i) n( u ) n( u ) h h h h n n n n r p r p n n n n p p r


第1章 几何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
研究内容
•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是光学学科中以光线为基础,研
究光的传播和成像规律的一个重要的实用性分支学科。在 几何光学中,把组成物体的物点看作是几何点,把它所发 出的光束看作是无数几何光线的集合,光线的方向代表光 能的传播方向。 •
物理光学:在物理光学中,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在


第1章 几何光学
学好光学课的重要意义
• 当今科研前沿的热门学科 • 光学课程是众多光学方面课程的基础启蒙课程 如: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 光纤光学,集成光学,光谱学,光子开关术, 全息光存储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原理,非线性 光学,晶体光学,原子光学,光电信号检测技 术等等


第1章 几何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
§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 基本定律
适用条件: 1)直线传播定律 2)反射定律 3)折射定律
D


第1章 几何光学
i' i
反 射 定 律
sin i1 / sin i2 n2 / n1
斯涅耳(Snell)公式
折 射 定 律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第1章 几何光学
2. 费马(Fermat)原理
用光程的概念把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归纳为一个 统一的基本原理 2.1 光程的概念: 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媒质的折射率与光经过的 路径的空间累积
[l]=nl=(c/v)l [l]/c=l/v=t 光程表示光在通过介质中真实路 程l所需的时间内,在真空中所 能传播的路程。
( AB)
粒子:Paticle
波:wave


第1章 几何光学
Ⅲ 、波动光学时期
建立了光的波动理论, 圆满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通过迈克尔逊干 涉仪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提出并证实了光的本质就是电磁波
代表人物和成就:
A、惠更斯(荷兰,1629~1695):光的波动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光是‘以太’中传 播的波 动”理论和 次波假设(惠更斯原理)。并圆满解释了反射、折射定律和双折射现 象。 B、杨氏(英, 1773~1829 ):最先利用干涉原理解释了白光下的薄膜颜色,设计并完 成 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并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光的波长。提出了 光是横波的假设。 主要贡献:杨氏双缝实验,杨氏模量,视觉和颜色,医学,语言学,埃及象形字 C、菲涅耳( 法,1788~1827 ):利用杨氏干涉原理补充惠更斯原理而提出了惠更斯-菲涅 耳原理,园满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和衍射现象。建立了菲涅耳公式。 在牛顿物理学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此,他被人们称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 D、马吕斯( 法,1775~1812 ):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建立了马吕斯定律,研究 了偏振光的干涉。 E、麦克斯韦( 英,1831~1879 ),赫兹 (德,1857~1894)


第1章 几何光学
透镜
n0 n n n0 =1 + 2 r1 r2
n
物方焦距 f n0 n n n0 r1 r2 n
n n n n p p r 球面折射成像的物像关 系式
n n 称为光焦度 r -1 单位m (D) 1.5 1 5D 0.1


第1章 几何光学
3.3.2 物(像)方焦点与物(像)方焦距
物方焦点: 与主光轴上无穷远处像点对应的物点,p 物方焦距: n n p ,f r n n
代表人物和成就:
A、费马(法,1601~1665):提出了几何光学 的基本原理—费马原理,由它可导出直线传播定 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面镜、透镜成象规律。 主要贡献领域有:解析几何、微积分、机率论、 光学以及数论。尊称他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B、牛顿(英,1643~1727):建立了光是微粒流的微 粒学说,进行了白光通过棱镜的实 验,提出了光谱、光 强、颜色等概念,观察并研究了牛顿环。 C、李普塞:1608,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D、冯特纳: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德布罗意(法, 1892~1989 )提出物质波假 说,戴维孙与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电子具 有波动性
实物粒子与光一样 具有波(Wave)、粒(Particle)二象性


第1章 几何光学
Ⅴ 、现代光学时期
自1960年梅曼(美,1927~2007)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光学进入了新的 发展阶段,激光物理、激光技术、全息摄影术、光纤的应用、光脑的设想、红 外波段的应用,非线性光学等,派生了许多崭新的分支学科。
欧几里德(古希腊,公元前330~275年)


第1章 几何光学
Ⅱ 、几何光学时期
几何光学时期是光学发展的转折点,系统研究了光现象和光学仪器, 建立了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提出了费马原理、光程、光 强、颜色等概念,并观察了棱镜光谱等较复杂的光现象,建立、巩固和发 展了牛顿微粒学说。同时,波动理论开始盟芽。


第1章 几何光学
3.3.4牛顿公式
f f 如物距以物方焦点F为原点,像距 1 以像方焦点F’为原点,分别以x, x f x f x’表示,则有
p x f p f x
xx ff


第1章 几何光学
课本 p12 例题:1.2


第1章 几何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
§4 薄透镜成像公式
对于第一球面: n0 n0 n n OP OP r1 对于第二球面: n0 n-n0 n OP OP r2
两式相加: n0 n n n0 n n OP OP r1 r2 既: n n n0 n n n0 P P r1 r2
n1 sin i1 n2 sin i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