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 06 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清单: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中历史】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清单: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中历史】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清单: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中世界历史总结清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很大的作用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前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晓得珍妮机的发明者,介绍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于机器的发明者
北:九上p42 英国纺纱工人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制造出能够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后来有更多的工作机被发明出来,这些工作机的应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

2、改良蒸汽机的史实,介绍蒸汽机的促进作用(p42-4
3、p89-90)
北九上p42 经过多次试验,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进,1783年,瓦特又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

以蒸汽机为“原动机”的发明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3.晓得“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
北:九上p4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并试车成功。

4.认知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增添的非常大影响。

北:九上p44 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通过以上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功绩的自学,同学们必须认真学习,较好的掌控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历史的影响。

原创2: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原创2: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比起人类原来使用过的原 动力相比,它有哪些优越性? 蒸汽机的优越性: ①不受自然条件 的限制;②动力强大;③便于机 器的使用和推广。因此,人们也 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 汽时代”。
三 工业革命的过程 纺织
采矿 冶金
动力
蒸汽机




运输业
手工工 场
机器生产
用机器制 造机器
工厂制
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
火车机车
工业革命各项发明 成就之间关系

生产
领域
需求更大(纺织采煤冶金)需求更大运
动力

改良 蒸汽机
需求更大 动力
交通 运输业
核心发明?
为什么?
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发生传统的羊绒业而是 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 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 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 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 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3)属于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城市2300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材料五
材料六
(1)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 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 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上升, 工人运动兴起。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 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 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 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 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折叠起因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②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③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④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

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课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首先介绍了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成就。

然后课文以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讲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演进的过程。

二、设计理念1.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世界历史已经不再陌生,所以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设计思路: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有效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表观点的论坛。

因此我在设计和构思本课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着力于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学习分析,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等方法,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学生能逐步树立起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启发学生认识:伟大发明创造来源于亲手实验、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然科学史 06 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76页PPT

自然科学史 06 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76页PPT
Thank you

自然科学史 06 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剖析

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剖析
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剖析
探究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哪些发明创造?有何特点?
时间
18世纪60 年代
1785年
人物
哈格里 夫斯
瓦特
重大作发用明:突破对人影力响、畜 珍妮力纺和自然地揭理开自了然工条业件革 纱的机限制。 命的序幕
改良蒸汽机
推动机器的发明和推 广,进入新阶段
1807年 富尔顿(美) 1814年 史蒂芬孙
农业 工业
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 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1)极大地提高了复生习第产一次力工,业到革命1剖9析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
材料2
16世纪纺织业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 纺织工厂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工场
(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英国专利法的颁布体现了政府对发明者的重视,以法律来 保护个人的发明创造,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技术 革新高潮的到来。
材料七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 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靠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 成就进入了世界市场,也由于英国式的生活鼓励个人冒险 和革新精神等原因。— 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6)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
的基本形成。
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剖析
材料8
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固对世界统治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
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
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
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燃 机的 创制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和使 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 用 机(德国 卡尔·本茨) (应 2.90 年代,以柴油为燃料 用技 的内燃机(德国狄塞尔) 术的 重大 成熟)
1.内燃机的工作 效率远远高于蒸 汽机,大大提高 工业部门的生产 力2.解决了交通 工具的发动机问 题,引起交通领 域的革命性3.推 动石油开采业和 石油化学工业的 发展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物 1.1876年 贝尔 电话 2.1877年 美国 第一 新的 座电话交换台 通讯 3.1888年 赫兹 电磁波 手段 4.1899年 意大利人 马 可尼 无线电
为快速传递 信息提供方 便,世界各 地的经、政、 文化联系加 强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人物 影 响
推动新型交通的改进,为世界联系的加 全球史观 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 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文明史观 的转折点 近代化 史观 推动英国和世界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 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 学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悬殊;童工 问题;城市化问题(人口暴涨);严重 社会史观 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如特殊人群(失 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 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 会工作)等 生态史观 自然环境的恶化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人物 影 响
1.80年代 汽油内燃 机驱动的汽车 德卡 尔·本茨 新的 加强世界各地 交通 2.1903年 飞机 区的联系 工具 美莱特兄弟 (形成立体交通:轮船、 火车、汽车、火车)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引言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从18世纪末开始于英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影响和意义。

一、背景1.1 经济背景:18世纪末,英国农业革命取得成功,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

1.2 科技背景:科学革命的影响下,工业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1.3 社会背景: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二、原因2.1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商业资本积累,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支持。

2.2 科技创新的推动:发明家们的创新,如蒸汽机、纺织机等,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2.3 制度变革的促进:政府推动工业化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影响3.1 经济影响:工业化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贸易和市场的发展。

3.2 社会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3.3 科技影响:工业化催生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

四、意义4.1 经济意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现代工业经济的基础,为后续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4.2 社会意义: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4.3 科技意义:工业化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发明创造。

五、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从经济、科技、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它的背景、原因、影响和意义都是我们研究和了解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工业革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伊 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 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 这个天然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无异于从 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 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

因此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 德雷克等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 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如果 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否认和他们有 关,并且说他们是违反政府官方政策的。这 样,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动,但是 却积极鼓励他们,因为她把它看做发展国家 的一种方式。
(英国人赶走詹姆士二世、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革命, 没有发生流血,被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前后
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 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最终迫使荷兰接 受《航海法》。《航海法》规定:输入英国及 其属国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船只或输出国船 只。从此,荷兰船只逐渐退出驰骋了近一个世 纪的茫茫海域。在打败西班牙、葡萄牙之后, 英国人将海上马车夫荷兰也赶下海上霸主的位 置。现在,轮到英国人来制定海洋竞争和大国 竞争的规则了。此时,在英国人眼里,除了陆 地霸主法国,其他国家已不是对手。

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 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 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 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 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16.3 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时政府一年的支出。 高贵的女王亲自来到德雷克的坐舰上,隆重授予德雷克— —这位职业更准确地说是海盗的人——骑士称号。
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
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
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
世界的发展。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 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 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纺织业的发展

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 变得捉襟见肘。为了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几乎整 个英国都被动员了起来。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 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信息:“无论你能生产 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你必须想
英国工程师,他发明的常压 蒸汽机是瓦特蒸汽机的前身。 纽可门蒸汽机综合巴本机的 汽缸活塞和塞维利机的真空冷凝 器装置的优点,发明了大气机, 主要靠大气压力做功。
纽可门
(1663-1729)
纽可门机虽然热效率低,只能做往复运动, 却作为发动机不受挑战地被广泛应用60多年,在 瓦特蒸汽机发明后很长时间 还在使用。 纽可门蒸汽抽水机, 用于煤矿抽水和农田灌溉。 不仅消耗大量燃料,而且 只能用于抽水,需要发明一种 能用于带动各种机器的动力机。
毛纺织业是英国的传统手工业,而棉纺织业是新 兴工业。英国社会十分喜爱棉布,一直从印度进 口,这使传统的毛纺织业受到冲击。为了拯救传 统产业,国会于1700年颁布禁止外国棉布进口的 法令。但这并没有改变英国人对棉布的喜好,却 给了本国的棉纺织业以发展机会。
织业,因为这个行业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
1826 火箭号机车 1807 富尔顿轮船 1781 蒸汽汽车 1769 瓦特蒸汽机 1705 纽卡门蒸汽机 1779 骡机 1769 水力纺纱机 1765 珍妮机 1733 飞梭
1779年,童工出身 的发明家克伦普敦综合 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 优点,发明了新的走锭 纺纱机,称为“骡机” (意即混合机)。可同 时纺400枚纱锭。
1792年,在曼彻斯特建立了2座骡机纱厂, 1802年,又发展到52座。 骡机的出现,标志着纺纱机革新的初步完成, 纺纱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时代
1698年,英国人塞维利(军事工程师)
发明了第一部能用于生产的蒸汽机(蒸汽
泵)。他去掉了巴本的活塞,直接靠蒸汽冷
却造成的真空把水从矿井中吸上来,然后再 用蒸汽将水压到矿井外面。但由于受到当时 技术条件所限,难以加大锅炉的蒸汽压力, 排除深井积水时遇到困难,燃料消耗也大, 不能在矿山普遍推广。
纽可门蒸汽机
第五章
蒸汽机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八世纪是工业革命即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科学相对停滞,但上一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成果此 时转化成技术成果,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 业技术革命。 所谓科学相对停滞,是说物理学和天文学没有 突出的进展,生物学和地学仍停留在搜集和整理 材料阶段。只有化学取得了重大成果,即拉瓦锡 的“氧化燃烧学说”。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时,从英吉 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 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 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清晰 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 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思想,谁更快 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 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 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在欧洲以及英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 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对于这些国家是有
益的),因为他们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能给予国家明
确的领导。
从1588年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 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 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
技术发明与英国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 人力、以大规模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 产,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巨大的变 革。

机器取代人力是产业革命的关键。正是一大
批新机器的发明和运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
高,使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革命实际上是
工业技术革命。
英国的崛起
“英西大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之一


伊丽莎白一世试图通过谈判化解危机,但菲利 普二世却面带冷笑,他坚信:无敌舰队两周后就 会宣布英国人的败局。 然而,两周后的局势却恰恰相反。无敌舰队 遇到了大西洋上最强劲的对手,那是一支由商船 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英国舰队虽然规模小, 但它拥有更先进的火炮,再加上气候原因,英国 舰队利用灵活机动的特点,在战争当中反而占据 了优势。


同胞的成功和女王的鼓励,撑起了英国人远 涉重洋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海 外掠夺和贸易的行列中。 但是,这些新加入的竞争者,显然抢走了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西班牙的利益。一次次的 争夺和冲突之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 怒了。1588年夏天,他派出自己所向披靡的拥有 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的无敌舰队, 以遮天蔽日的骇人威势,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 国。
珍妮机
—手摇纺纱机
水平单锭改造成 竖直多锭纺车 纱线不够结实, 质量差。 珍妮机带动的纺锭日益增多, 以人力为动力越来越难以胜任。
水 阿力 克纺 莱纱 特机
1769年,英国钟表 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 纺纱机。纺出的纱坚韧 结实,但比较粗。此后 不久,英国第一家用水 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
厂便出现了 。 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就不能运 转了。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 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 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 世界的中心。
伊丽莎白一世是个威权主义的君主,但却不是一 个暴君,也不是一个企图为所欲为的人。她试图在公 认的法律和常规下统治。 在她45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 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 易战争。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时,她总是会根据情 况做出必要的让步。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避免政治 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 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的英国。
英国英西海战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 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民族 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 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 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 权的争夺中心。
西班牙慢慢退出历史的主要舞台,一 个新的海上强国初露峥嵘。

英国在16世纪末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英 国的强大最终还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西 班牙阻挡了它的发展,荷兰人和后来的法国人都挡了 它的路。因此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 国家的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
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织分纺纱和织布两个环节。1733年, 约翰· 凯发明了飞梭,改进了织布技术。使 织布速度变快,纺纱方面便显得慢了(纱
荒)。
生产的要求直接推动发明。1751年,
皇家学会悬赏征求“发明一架出色的能同时
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


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 19世纪,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 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 世纪末,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 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 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 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 响了世界呢?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正是由于创造 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蒸汽动力机的发明将工业革命推向纵深
近代第一个利用蒸汽作为动力的实 验者,是法国工程师巴本(惠更斯的学 生)。1688年,他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 造出简单的蒸汽机(蒸煮器),是现代 人们常用的高压锅的前身。
1690年,巴本应用气缸和活塞,通 过杠杆提起重物,制成第一台单缸活塞 式蒸汽机。
当时人们用马拉辘轳推动水泵来 抽排矿井深处的水。16世纪德国有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