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一)

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一)
——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53.6∶42.0。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1%,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六大优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3.4%,长沙成为全国知名的工程机械之都和汽车产业新的增长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信息、物流、会展、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要素结构不断优化。加大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投入,组织实施“三年双百”(三年引进百名国际高端人才、百项先进适用技术)行动计划和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人才资源后续保障明显加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市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80%。城乡结构得到改善。把加快发展中心城市与带动壮大县域经济统一起来,按照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三个层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公路通畅、电力扩容、安全用水、环境整治“四大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第三节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战略部署,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产业高端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发展“两型”化模式,加强城市法治化管理,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品质、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和幸福家园。
86
约束性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交通运输部目录前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第一节发展需求 (1)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第三节发展目标 (4)第二章综合运输 (7)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7)第二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8)第三节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9)第四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0)第三章公路交通 (11)第一节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11)第二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13)第三节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14)第四节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15)第四章水路交通 (16)第一节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16)第二节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17)第三节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19)第四节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20)第五章民用航空 (20)第一节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21)第二节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22)第三节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23)第四节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24)第五节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25)第六章邮政业 (26)第一节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26)第二节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27)第三节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28)第四节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28)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29)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 (29)第八章绿色交通 (33)第一节强化节能减排 (33)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35)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36)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36)第九章安全与应急保障 (3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7)第二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38)第三节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39)第十章保障措施 (4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40)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41)第三节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1)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2)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43)附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指标汇总 (44)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5•【字号】长政发[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长政发〔2011〕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长沙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纲要》的总体要求,做好本区、县(市)及单位、行业的专项规划,并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总体要求第四节主要目标第二章实施全域功能分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第一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第三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第三章坚持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一节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第二节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第三节积极扩大对外贸易第四章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五节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第五章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第一节推进城市功能现代化第二节加快建设“数字长沙”第三节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第四节提高城市开放水平第六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一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节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第三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第七章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节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第二节推进资源节约第三节改善生态环境第八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节推进科技创新第二节推进教育强市第三节建设人才强市第四节优化创新环境第九章大力推进文化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第一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第三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十章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二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节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第十一章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一节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第二节加强社会法治化建设第三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十二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构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第二节加快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第三节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6日长沙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制定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长沙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和团结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湖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规划 最新完整版

湖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规划 最新完整版

湖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规划(最新完整版)
来源:湖南省发改委网站
(链接:/document/2011/5/5/20115511064319080.html)
根据湖南省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湖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及机场发展示意图》,将“十二五”规划的高速公路完整综合如下:
“十二五”计划新开工高速公路——21条 2270公里
一、2011年计划开工高速公路——4条 389公里
1、武冈(城步)至靖州
2、桑植至张家界
3、长株潭外环线[醴陵至韶山(湘乡)、宁乡至韶山(湘乡)]
4、马迹塘至安化
此外还有:京港澳湖南段扩改工程、莲易路扩建工程等
二、2012—2015年计划开工高速公路——17条 1881公里
1、武冈至龙胜
2、新化至武冈【安铁高速(银北高速)邵阳段】
3、永州至新宁
4、新邵至金石桥
5、白仓至新宁
6、溆浦至洞口
7、慈利至南县
8、南县至益阳
9、平江至溆浦
10、临武至毛吉岭
11、贵州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新晃段(南北两端分别与贵州对接)
12、祁东至道县
13、龙山至桑植
14、泸溪至辰溪
15、宜昌至张家界
16、茶陵至常宁
17、桂东至新田
附:《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湖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及机场发展示意图》
图列——
蓝实线:已建成高速公路
红虚线:“十二五”规划续建高速公路红实线:“十二五”规划高速公路
绿实线:其他高速公路。

长沙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讲课讲稿

长沙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讲课讲稿

长沙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在湖南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实现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长沙科技发展总体回顾“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和引领“两型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科技发展指标基本完成,城市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

(一)科技加速引领创新创业1、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我市荣获首批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并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和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成为城市创新、开放、合作的名片。

7个区、县(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县(市)。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园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全市创建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社区等工作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亮点。

2、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年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60项以上,取得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超级杂交水稻等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申请量从2006年的4714件增长到2010年的9071件;引进了节能高效冷凝锅炉等一批国际先进适用技术并进行了消化吸收再创新。

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从16%提高到24%。

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6家,市级创新型企业85家。

3、创新创业氛围逐步形成。

长沙正积极打造“创业之都”,努力营造“创新发展、创业富民”的城市创新氛围。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长政发[2012]30号【发布部门】长沙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9.29【实施日期】2012.09.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长政发〔2012〕3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湘政发〔2012〕14号)精神,推动实施《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现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以及省“十二五”规划下达我市的相关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请各级各部门及相关单位抓好落实。

一、分工原则(一)合理定位。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规划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突出重点。

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三)落实责任。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相关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同时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园区以及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二、省“十二五”规划相关目标和任务分解(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长株潭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动汽车产业基地,长沙航空航天产业园。

建设长沙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建设长株潭精细化、基础化工业基地和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

建设长沙粮油乳茶产业集群、长沙服饰家纺基地、长沙卷烟生产基地以及浏阳烟花鞭炮产业基地。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及相关园区、相关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列为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只明确一个部门的,其他相关部门配合,不逐一列出,下同)建设长沙金霞省级物流园区。

长沙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长沙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长沙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一章长沙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概况十一五时期,长沙市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长为长沙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保增长、促内需”的核心产业,旅游产业实力明显增加,旅游配套能力明显增加,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明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区域性旅游消费中心的形象初步显现。

长沙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中国大陆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中国网民最关注的十大旅游城市”、“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等殊荣。

1、旅游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加。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旅游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城市旅游形象及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优化,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旅游业总收入从2005年的19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58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次数从2005年的2514.6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485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翻一番,接待旅游者人次增长90%以上,实现了旅游业由事业型向产业型,由一般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2006年-2010年,长沙市旅游业总收入年平均增幅为17.88%,高于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年平均增幅3.48和4.54个百分点。

按旅游总收入的综合排名,2006-2010年,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旅游业总收入居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稳居第8位,处在较靠前的位置。

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越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长沙旅游业总收入及接待旅游者总人数占湖南省三分之一强。

2、旅游综合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长沙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市重点工程投入136亿元,加快了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通了长沙至大阪的国际航线,“十纵十横”、“六桥三环”城市立体交通格局更趋完善;旅游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和长沙旅游网进行了全面整合和改版,旅游综合承载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取得大发展。

长沙县相关政策资料

长沙县相关政策资料

长沙县相关政策资料107国道拟不再通过星沙城区,改走星沙东部的东八线国道107拟借道东八线长沙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道107在长沙县星沙城区这一段既作为国道迎来送往过境车辆,又承担着市政道路的职能,在上下班高峰期容易出现交通拥堵。

将国道107在长沙县星沙城区至青山铺镇这一段向东移,是这次国道107调整规划的主要思路。

长沙县交通局交通规划科相关负责人说,“拟将国道107在星沙城区至青山铺这一段不再作为国道107,利用长沙县东部的东八线来替代。

”长沙县东八线全长约45公里,北起长沙县路口镇,南至黄兴镇,与黄兴镇黄江公路交会。

东八线也就是长沙县境内的黄兴大道。

两端新建两条连接线那么拟作为国道107一段的东八线将如何对接国道107呢按照设计方案,在东八线北端路口镇,将提质改造路口镇至青山铺镇的道路,全长约10公里,实现东八线北端与在青山铺镇的国道107对接;在东八线南端的黄兴镇,修建南段黄兴镇至暮云道路,全长约20公里,与芙蓉大道对接后连接在湘潭昭山的国道107线。

据长沙市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有107国道在长沙的走向为,在星沙与星沙东升路重合之后,继续往南与亚大路部分路段重合,再与远大路重合进入长沙主城区。

进长沙城后的走向是远大路-车站路-五一路-韶山路-中意路-暮云。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107国道在长沙城市的一部分路段已变成长沙城市道路,融入长沙市区,因此过境车辆基本不再走城区通行,更多是走京港澳高速通行。

2022年,暮云镇撤销,天心区设立南托和暮云2个街道。

2022年,跳马镇划入雨花区。

长沙县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将撤并3个镇2022-10-27根据《长沙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此次长沙市将合并乡镇20个,减幅约21%,其中长沙县3个(浏阳市5个,宁乡县4个,岳麓区1个,开福区1个,望城区6个);合并建制村410个,减幅约34%,各县市区的具体合并个数待乡镇合并完成后再另行明确。

从加快推进功能分区发展、推进产业建设,重点支持中心镇、特色镇发展的考虑出发,长沙县合并乡镇的初步方案为:将金井镇和双江镇合并为金井镇,镇政府驻地为现金井镇政府机关,合并后辖区总面积20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人,辖24个村、3个社区;开慧镇和白沙镇合并为开慧镇,镇政府驻地为现开慧镇政府机关,合并后辖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2万,辖16个村、2个社区;黄兴镇和干杉镇合并为黄兴镇,镇政府驻地为现黄兴镇政府机关,合并后辖区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1万,辖19个村、3个社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长沙县十二五交通规划第一章编制说明一、规划背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长株潭一体化加速推进和融合的重要时期,是长沙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该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研究提出筹融资方案、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对指导长沙县“十二五”交通工作,实现公路、水路、站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筑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长沙县已构筑水、陆、空交互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黄花国际机场、武广高铁长沙南站均座落于长沙县境内,县城星沙距长沙火车站、武广高铁长沙南站、黄花国际机场、湘江霞凝新港均约10公里。

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和在建的沪昆高铁贯穿县境。

G107国道、京珠高速、省道S207、省道S103、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在建绕城高速东南段、东北段、长株高速、地铁②号线、地铁③号线以及规划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株潭外环线、岳汝高速、澧潭高速穿行其中,是湖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十一五期间,长沙县建成“五纵十三横”的骨干道路网络,县城星沙已实现与周边市区的全面对接,以星沙为中心的“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随着武广高铁开通,打通了香港与内陆腹地的陆上交通动脉,把粤湘鄂拉进了一个三小时经济生活圈,使得中部地区不仅成为广东,也成为港澳地区的腹地和后花园,湖南已真正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

中部地区巨大的内需市场,当地丰富的土地、能源和更具价格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对粤港澳来说,有着巨大的互补优势,也是广东进军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升级的通途。

由此带来巨大的人才和物质的流动,以及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

新的形势对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流动的要求。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交通运输先行,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安全、灵活、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全力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间,长沙县将把握构建“两型社会”契机,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三新”目标,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负重拼搏,努力将长沙县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实力、充满经济活力、富有人文魅力的中西部首善地区。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有计划的加强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特编制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本规划结合省政府制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交通部对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本着该时期交通规划与市域体系规划相协调,与周边县市交通建设规划相对应,与综合交通体系相协调的原则,重点对公路、站场设施建设进行规划,以建设长沙县“一刻钟、三十分钟、四十五分钟”交通圈,形成茶叶、蔬菜、花卉苗木等多条特色走廊,构建公路、水路互补,客货站场、物流园区配套的现代化交通水陆运输体系为目标。

为编制好本规划,规划编制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周边长沙市、株洲、湘潭、浏阳、望城、汩罗、平江等县市交通规划基础资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长沙县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沙县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编制依据1.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2. 长沙县交通网规划(2001-2020)。

3. 长沙县交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6-2010)。

4. 长沙县交通发展五年道路实施规划(2008-2012)。

5. 长沙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

6. 长沙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 历年长沙县统计年鉴。

8. 长沙县交通统计资料。

第二章“十一五”交通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长沙县深入实施“交通先行”的发展战略,构建“县域一刻钟、半小时、四十五分钟”交通圈,重点完善五纵十三横骨架路网,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采取“上级支持、财政扶助、乡镇组织、村级为主”的办法,有计划的对通村公路进行“扩量、提质、联网、硬化”,公路等级水平大幅提高,路网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力地推动了长沙县城镇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建设成就(一)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是长沙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干线路网公路提质、农村公路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建设重点,公路管养工作克难推进、资金筹措得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

至2009年底全县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5.4亿元,占投资的267%。

共完成干线公路建设里程168.44km,农村公路实际硬化改造里程2123km,现有在册公路通车总里程4120km(另有未在册村道约5000km,通组、入户公路近20000km),县道硬化率达98%,乡道硬化率达81%,在册村道硬化率达85%,在册桥梁155座3445.1km,路网密度195km/ km2和52.7km/ 万人。

详见公路概况表和五纵十三横路网。

1. 加快干线路网提质长沙县先后完成了开元东路、省道S207、黄江公路、八清公路、等干线公路的改造,形成了较完善的“五纵十三横”骨架路网。

其中:(1)开元东路:星沙对外交通主干路,一级公路,路基宽24.5m,目前起点至东九线段已改建为城市主干道,路幅宽60m。

(2)省道S207茶子坪至黄花段:是连接平江、金井、高桥、路口、大鱼塘、春华镇、黄花镇等北部乡镇的南北向重要通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起点至园家塘(与开元路交叉口)段为二级公路,其中起点至金井镇段12.1km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金井至园家塘段37.2km 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园家塘至终点段4.4km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6.0m。

(3)黄江公路: 是连接黄兴、干杉、江背、黄花、榔梨以及浏阳市柏家镇的东西向主干道,二级公路,长14.5km,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水泥混凝土路面。

(4)八清公路:三级公路,长21.6km,路面硬化,路基宽8.5m,路面宽7.0m,水泥混凝土路面。

2. 提出“大交通”的战略构想,致力于打造经济发展大动脉2008年初,提出了“大交通”的战略构想,立足于长株潭经济核心区总体规划,承南启北,积极融合,优势优先,超前发展,致力于打造经济发展大动脉,制订了《长沙县交通发展五年道路实施规划(2008-2012)》,规划建设项目11个,建设进程162.3km,计划总投资27.7亿元。

目前所的项目前期工作均已启动,其中黄兴大道北延线(星沙至路青线段)、开元路东延线均已开工建设、北横线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1)黄兴大道北延线:是我国第一个引入“代建制”建设理念的政府投资农村公路项目,是影响金井、白沙、福临、路口、高桥、安沙、果园、黄花、星沙等北部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干道。

沥青混凝土路面,起点至规划毛塘工业园连接线段8.5km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6.5m;规划毛塘工业园连接线路青线段16.1km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5.0m;路面宽12.0m;路青线至金开线段20.2km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0m;路面宽9.0m。

目前起点至路表线段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0月完工。

(2)开元路东延线:是长沙县第一个正式引入国有大公司先进理念建设管理农村公路的项目。

一级公路4.5km,路基宽26.5m,沥青混凝土路面,已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2月完工。

3.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全县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部分村实现了水泥路基本通组入户,共计农村公路实际硬化改造里程2123km,新改建中小桥62座1109延米。

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路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4. 完善了一批既有县乡主干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完成了29条县乡主干道路的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完成了宁水线、菖马线等道路的标志、标牌、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提升了路容路貌,完善了服务功能,树立交通发展新形象。

(二)客货运输及站场建设十一五期间,长沙县运输市场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解决人流、物流的集散。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进行站场建设,成绩显著。

1. 客运建设共投入资金800万元,建成农村客运站15个,让农民群众出行“无风雨之忧,无日晒之苦”,制定了农村运输发展规划,满足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目前正在着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2. 货运建设建成毛塘迅通物流园和筹建黄兴镇市场集群。

其中:(1)毛塘迅通物流园该物流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郊接合处,京珠高速、107国道和水蒿红线的交汇点,距长沙火车站、霞凝新港和黄花国际机场均约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一小时经济圈内有常住人口3881万人。

园区紧邻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内云集了“德国博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韩国LG”、“三一重工”、“娃哈哈”、“猎豹汽车”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工业企业,以及“中南汽车世界”这个中部地区最大的专业汽车市场,在“大工业”的产业背景和“大市场”的推动下,承载着“大物流”的重要功能。

该物流园规划发展成为集货运零担专线、货运信息配载、仓储配送、餐饮休闲、停车住宿、车辆维修、办公配套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物流园区。

园区占地220亩,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各类货运门面340间,营业面积12000平方米,停车区面积10多万平方米,装配先进的智能化停车收费系统和监控系统,可同时停放1000辆货车,二期2万多平方米的仓库正在建设之中。

200多家物流企业常驻经营,园区货运零担专线覆盖全国除拉萨之外的大中型城市以及湖南省内所有地州市县。

(2)黄兴镇市场集群根据2010年2月提出的长沙高铁东部新城总体规划方案,黄兴镇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商贸物流、金融业等第三产业。

黄兴镇规划于打卦岭村打造面积达5000亩长沙高铁东部新城现代市场集群,该物流中心地处黄兴镇黄江公路以南,西连武广高铁长沙南站,紧靠长株高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黄花国际机场8公里、星沙10公里,与武广高铁长沙南站一河相隔,临近已开工的地铁2号线终点站。

主要包括蔬菜和生鲜食品及水产品市场,快速消费品市场(副食及日用品),家电、零配件市场,五金机电和工程及汽车配件市场。

目前已有中南五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最大的家电物流中心――实泰湖南家电物流中心正式落户长沙县黄兴镇,年吞吐量最大将达400万吨。

总用地800亩,总投资10亿元。

该项目设计货运吞吐量达到400万吨以上,另有红星实业集团拟投资20亿元新建红星农产品物流园;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0.7亿元建长沙农产品物流园;高桥大市场、全洲药业等企业将均表示将在黄兴镇进行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