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实务(一)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金融实务(一)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一、经常账户 1、货物 2、服务 3、收入 4、经常转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 2、金融账户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4)储备资产 三、错误与遗漏账户
借方(-) 借方(-) 1000+50 30
贷方(+) 贷方(+) 100+60 150 100
75 40 100 25
CA=NIIPCA=NIIP-NIIP-1
经常账户余额可以引起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 经常账户余额可以引起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
4.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 经常账下,一国的储蓄和投资不必相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储蓄和投资不必相等。 当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时, 当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时,可以通过产 生经常账户逆差的方法来满足投资需要, 生经常账户逆差的方法来满足投资需要,形成国 内资产。 内资产。
2.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的关系
3.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
由于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 由于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不考虑错误与遗漏 因素时, 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 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CA+KA=0 CA+KA=
3.记账实例: 记账实例: 记账实例 • 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 万美元的设备, 、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 万美元的设备 在海外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 在海外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 • 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 万美元,该费用从 万美元, 、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 该居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 该居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 • 3、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 万美元, 、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 万美元 万用于当地再投资, 万购买当地商品运 中,75万用于当地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 万用于当地再投资 回国内, 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回国内,25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 4、甲国政府动用40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 、甲国政府动用 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 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助,另提供相当于 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 5、外商以价值 万美元设备投入甲国, 、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 万美元设备投入甲国 资企业 • 6、甲国居民用其海外存款 万美元,购买外国股 万美元, 、甲国居民用其海外存款40万美元 票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

《国际金融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一、国民收入账户的概念国民收入账户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它系统地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结构,包括生产、收入、支出和积累等各个方面。

二、国民收入账户的构成1. 生产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净收入,减去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净收入。

- 增加值: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消耗。

2. 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和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

-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

3. 资本账户- 资本形成总额:一定时期内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 资本存量:某一时点上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总和。

4. 财政账户-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

-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

5. 投资储蓄账户- 总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支出。

三、国民收入账户的计算方法1. 生产法(产出法)- 计算公式:GDP = Σ(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中间消耗。

- 特点:直接反映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果。

2. 收入法- 计算公式:GDP =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 特点:从收入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3. 支出法- 计算公式:GDP =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净出口。

- 特点:从最终需求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

四、开放经济对国民收入账户的影响1. 贸易收支- 进口和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净出口,进而影响GDP。

国际金融学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金融学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 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
1.B 初次收入(primary Income)。 1.B.1 雇员报酬: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雇员报 酬,包括薪资、津贴、福利及社保缴款。 1.B.2 投资收入:指因金融资产投资而获得的利润、股息(红利)、再 投资收益和利息。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因拥有对非居民的金融资产权益或 债权而获得的利润、股息、再投资收益或利息。借方记录我国因对非居 民投资者有金融负债而向非居民支付的利润、股息、再投资收益或利息。 1.B.3 其他初次收入 指将自然资源让渡给另一主体使用而获得的租金收入,以及跨境产品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等式可表示为:
Y=C+I+G+X-M 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贸易账户余 额(或净出口),记为TB
TB=X-M Y=C+I+G+ TB 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 ,进出口贸易 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 考虑生产要素流动, 此时TB扩展到CA,
和生产的征税和补贴。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从非居民获得的相关收入。借 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进行的相关支付。 1.C 二次收入 1.C.1 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常转移,包括现金和实物。贷方记录我 国居民从非居民处获得的经常转移,借方记录我国向非居民提供的经常 转移。包括个人转移(如捐赠、汇款、保险赔款、遗产、中奖、注册费) 与其他二次转移(如政府间国际援助等)
CA=TB+NFP简ຫໍສະໝຸດ 小结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等式
Y=C+I+G+X-M
=C+I+G+TB
Y=C+I+G+X-M+NFP
=C+I+G+CA
分析:CA?
CA=X-M

1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1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偶发性失衡
一些偶发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 ,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政局 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 动荡与战争是最大的国际投资风险, 动荡与战争是最大的国际投资风险,如2003年的美伊 年的美伊 战争使俄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伊的利益损失巨大。 战争使俄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伊的利益损失巨大。 因此, 因此,一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往往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 唯恐避之不及,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出,该国的国际收 唯恐避之不及,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出, 支必然面临着失衡。 支必然面临着失衡。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帐户设置
货 物 服 务 经常账户 收 益 经常转移 国际收支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
货物出口
货物
货物进口 运输、旅游、通讯、 运输、旅游、通讯、 金融、保险、 金融、保险、 计算机服务、 计算机服务、 其它商业服务 支付给非居民的雇员报酬
服务 经常账户 收益
概念要点: 概念要点:
(1)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1)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强调以经济交易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为基础。 为基础。 经济交易” “经济交易”:指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 实体向另一个经济实体的转移。 实体向另一个经济实体的转移。 转移内容包括四类 交换; a) 交换; b)转移 b)转移 c)移居 c)移居 d)其他推定而存在的交易 d)其他推定而存在的交易
(4)“居民 (4)“居民”与“非居民”:凡在一国居住期 居民” 非居民” 限达一年以上者 即为居住国的居民, 一年以上者, 限达一年以上者,即为居住国的居民,否则 即为非居民,包括个人、企业、 即为非居民,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机构 和政府四类主体。 和政府四类主体。 两种特殊情况: 两种特殊情况: 驻外使节、驻外军队不论在外时间多长, 驻外使节、驻外军队不论在外时间多长, 始终为所在地的非居民, 始终为所在地的非居民,也即是派出国的居 民。 国际性机构对任何一国而言都是非居民。 国际性机构对任何一国而言都是非居民。

国际金融(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I2
国内S、I
I0,S0
I2 国内S/I
二、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 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 记录。 *流量概念 *经济交易记录 *外国居民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定义: 按照复式记账原则,根 据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 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 性质进行分类、汇总并编辑 成册符合国家经济需要的平 衡报表。
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一)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二)外汇政策 (三)国际信贷政策 (四)直接管制 (五)国际经济合作
三、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特定时期不同经济发展特点构筑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萌芽、 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土壤。 主要为两种机制: 一是价格调节,如通过汇率和货币数量的变动来影响商品、 服务及金融资产价格变动,从而恢复国际收支均衡; 二是收入调节,如通过总产出或生产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外汇供小于求
名义汇率贬值
经常账户改善
实际汇率贬值
物价水平下降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自动调整的货币---价格机制
CA(e0) CA(e1)
i
LM A B IS (e1) IS (e0) Y0 Y0’ Y
i0’
i0
这一调整在固定汇率制下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实现的,在浮动汇率制下 则是通过名义汇率水平的变动实现的。4、 经 常ຫໍສະໝຸດ 账 户 与 储 蓄投 资、
例如,英国开发北海油田,它可以通过从美 国进口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并通过项目贷款 向美国借钱来支付这笔进口。 这笔进口交易增加了英国的国内投资,因为 进口的设备和材料有助于扩大国内的资本存 量,同时,也使英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增加, 其增幅和投资增幅是一样的。因此,尽管英 国的投资增加了,但它的储蓄却无需变动。 当然,为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美国居民必 须愿意储蓄更多,以供提供资本给英国进口 使用。 换句话说,这笔交易使英国进口当前消费 (当它向美国贷款的时候),出口未来消费 (当它偿还借款的时候)。而美国居民的储 蓄则正相反,美国的储蓄可以借给英国以增 加该国的资本存量的时候,美国的经常账户 出超被称为是对外净投资。在国内投资和对 外投资是一国用当前储蓄来增加未来收入的 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章 国民收入账户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章 国民收入账户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 账户
• 国际收支的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居民之 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收入与支出的总和。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2)居民与非居民 (3)经济交易:一项经济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产生、 转化、交换或消失,并涉及货物和/或金融资产所有 权的变更,服务的提供或劳务及资本的提供。
• 借:本国在外国的银行存款 贷:商品出口 • 借:本国在外国的银行存款 贷:服务出口 • 借:经常转移 贷:银行存款 • 借:商品进口 贷:外国在本国的银行存款 • 借:外国在本国的银行存款 贷:证券投资 • 借:特别提款权 贷:本国在基金账户的存款
500 500
200
200 5
5
700 700 400 400 500 500

国际收支平衡与均衡
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个人和企业为某种目的(如盈利、 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事后交易,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 易(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 国际收支平衡/失衡——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国际收支的差额) • 国际收支均衡——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均衡是一国达到福利最大化的综合政策目标,意味 着内外均衡均达到理想状态。国际收支均衡还是个还有价值判断 的概念,反映了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其内涵历经的发 展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被视为CA的平衡;20世纪70年代, 被视为总差额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视以一国宏观经济 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 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 开放经济: 商品、资本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 动的经济。各国间经济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导致 了内外均衡的相互矛盾的产生。 描述开放经济中一国产出水平和国际经济交 易的变量——国民收入账户(一组会计恒等式, 描述开放经济中各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和国际收 支账户(统计报表,系统记载在一特定时期内一 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是 对开放经济进行描述的两个基本会计工具。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

国际金融学教案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国民收入账户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C+I+G=Y+Sp+T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即I=S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等式构成、国民收入的含义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对此逐项进行分析。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等式可表示为:Y=C+I+G+X-M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贸易账户余额(或净出口),记为TBTB=X-M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当存在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时,进行国民收入统计势必遇到一个问题,即计算一国国民收入时应该以一国领土为标准,还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用GDP表示)与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用GNP表示)。

前者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后者则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

如果用NFP代表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则GNP=GDP+NFP净要素收入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当存在着一国向另一国无偿捐献的现金或其他实际资源时,这一单方面转移也应包括在其中。

国民收入中因为经济开放而自外国获得的部分由贸易账户余额与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两者之和构成,我们将这两者之和称为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用CA表示)CA=TB+NFP三、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经常账户反映最为直接的是进出口的情况,也就是: CA=X-M,当NFP=0时,(下同)经常账户常常体现出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15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的规定 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资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 官方储备) 错误与遗漏账户
16
国 际 收 支 账 户
2、记账规则 国际收支账户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 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 账目表示。 记入借方的项目包括:(1)反映进口实 际资源的经常项目;(2)反映资产增加或负 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1)反映出口实 际资源的经常项目;(2)反映资产减少或负 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12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 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 位;该单位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中已经 大规模地从事经济活动或交易,或计划如此 行事。
通俗的解释:在本国居住时间一年或一 年以上的单位为居民,否则为非居民。居民 与非居民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 政府。 例外:(1)大使馆、领事馆和驻外军事 机构;(2)逗留时间一年以内的旅游者; (3)留学生和治病者(无论时间长短); (4)联合国、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 ;
NIIP)
CA=NIIP-NIIP-1
8
4、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
国民收入可以用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衡量,即:
Y=C+I+G+X-M=C+Sp+T
整理得:X-M=Sp-I+T-G=(Sg+Sp)-I=S-I 分析 分析
CA=S-I
CA=(Sp-I) + (T-G)
9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
7
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
反映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 资产与负债的概念:国际投资头寸(internation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一)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 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外 汇收入与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总额的对比。 狭义的国际收支强调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的收 入与支出。
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会计处理的现金收付基础之上的。凡 是在本期涉及到外汇资金实际流入与流出的,才反映在本期的国际收支 中;凡是在本期不涉及外汇资金的实际流入与流出,即使发生在本期也 不在本期的国际收支中反映。从这个角度来看,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可 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外汇收支。

A=C+I+G
• 经常账户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 即:

CA=Y-A (或A=Y-CA)
• 经常账户余额反映的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 间的关系。

经常账户的顺差?逆差?
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 国内吸收超出国民收入导致的经常账户逆差,必
然会带来该国在世界上积累的资产或负债的相应变化。 (国际商品与服务流动对应着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金融学院 袁际军 yuanjijun113@
说明与要求
• 1.平时30%,期末考试70%。 • 2.期末考试:闭卷集中考试。 • 3.作业:2次,准备1个作业本。 • 4.期中测试:1次。
参考资料:
1.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姜波克编著,复旦大 学出版社。
直接的是进出口的情况,也就是:

CA=X-M, 当NFP=0时,下同。
• 常常体现出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 产率状况,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 2.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
• 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构成国内居民 的总支出,我们常称之为“国内吸收”(domestic absorption),以A表示,即:
• 区别居民与国民的概念: • A、居民:指居住在本国领土内,从事工作和生活,
为期一年以上的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及政府。 –时间:在该国逗留时间一年以上的工作者、留
学生和旅游者以及在该国注册的企业均属于该 国的居民。反之,为非居民。 –注意:即使没有取得本国的国籍,都被视为本 国的居民。
• B、国民:具有本国国籍的居民和非居民。 –具有本国国籍、居住在本国的国民+居住在国 外的国民(非居民)
10729 43 11 11
10663 10328 6125 1207 2996
2007年末 10220 22881 1076 2395 4061 15349 46 12 8 15282 12661 7424 1426 3810
• 4.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的关系 • Y=C+I+G+X-M=C+Sp+T
2.Paul R. Krugman:《国际经济学》第五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广东商学院·国际金融精品课程
/
绪论
• 一、国际金融学的形成与发展
• 国际金融学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国际贸易学的一部分而处于从属 地位;
(2)当本国政府扩大支出ΔG,而本国实际生产能力不变时, 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无需考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 的平衡)
(3)若果没有对外经济交流,即没有进出口,且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和内销产品之间不可替代,那会出现怎样的 情形?
二、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
• 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

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经常账户反映最为
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政府储蓄

Y=C+I+G=C+Sp+T
I=Sp+(T-G)
• 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S与投资I必然相等,即

I=S
•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等式构成、国民收入的含 义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 们对此逐项进行分析。
一、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 1、无生产要素流动情况下,开放经济的国民收 入等式可表示为:
构成,
• 我们将这两者之和称为经常账户余额(或差额 Current Account Balance,用CA表示),即:

CA=TB+NFP
思考题
(1)用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进口M、出口T等变量表 示:
a.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总量? b.本国实际生产的产品? c.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中,由本国自产的产品? d.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中,由外国提供的产品? e.外国所意愿购买的本国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用 GDP表示)与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用GNP表示)。
前者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 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
后者则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 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

Y=C+I+G+X-M
• 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通常称为 贸易账户余额(或净出口),记为TB

TB=X-M
• 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 出,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2、当存在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时,进行 国民收入统计势必遇到一个问题,即计算一国国民 收入时应该以一国领土为标准,还是以一国国民为 标准?即,
• 用NFP代表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则:

GNP=GDP+NFP
• 净要素收入: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 入(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 当存在着一国向另一国无偿捐献的现金或其他实 际资源时,这一单方面转移也应包括在其中。
• 国民收入中因为经济开放而自外国获得的部分由 贸易账户余额与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两者之和
•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的交易。
•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 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 对于一经济体来说,它的居民单位主要是由两大 类机构单位组成:
• ① 家庭和组成家庭的个人; • ② 法定的实体和社会团体,如公司和准公司,
非营利机构和该经济体中的政府。
要正确掌握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必须把握以下三个 方面: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1年,半年,1季度)。
第二,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它不是以 收支为基础的,而是以交易为基础。
交易包括四类: (1)交换:即一交易者(经济体)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定的 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2)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 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3)移居:这是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 济体的行为。 (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 国际金融学研究国际间货币关系和金 融活动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同时实现内部均衡 与外部均衡的问题。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理论领 域主要涉及以下重要的理论问题:
• 国际收支及其理论 • 汇率理论的研究 • 开放宏观经济学与国际政策协调的研究 • 金融危机理论研究 • 国际货币体系研究 •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问题的研
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1955亿美元, 同比下降26%,2008年上半年为增长4%。其中,经 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下降30%,上年同期为增 长1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10亿美元,下降15%, 降幅较上年同期缩小5个百分点。
——《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不同时期的经常账户余额累积起来就形成了一国 在外的各种资产与负债。
国际投资头寸: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 的资产与负债的余额。
净国际投资头寸(用NIIP表示):一国对外资产与 负债相抵后所得的净值。
一国某一时期内的经常账户余额,会造成本期的 净国际投资头寸相对于上期发生的变化:
CA=NIIP-NIIP-1
图1-1 1980—1989年美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和净国际投资头寸(单位:10亿美元)
国际投资头寸综合反映了一国在海外的资产负债 状况,它可以通过影响一国财富总量等多种途径 作用于一国经济。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净头寸 A.资产 1.在国外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4.储备资产 4.1货币黄金 4.2特别提款权 4.3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4.4外汇 B.负债 1.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思考题
1. 从国民收入账户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有哪些区别?
2. 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帐户
• 国际收支账户就是衡量经济开放性的主要工具。
•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 二、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原理 • 三、国际收支帐户分析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我们学习国际金融的起点,其原因在于国际收支是一国 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 X-M=Sp-I+T-G=(Sg+Sp)-I=S-I

CA=S-I
• 开放பைடு நூலகம்件下一国投资与储蓄不必相等

决定经常账户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各国储蓄、投资状
况之间的差异,各国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情况则是对这一
差异的反映。

还可以将投资、储蓄进一步细分。

CA=(Sp-I)+(T-G)
• 一国经济行为可以划分为私营部门与政府部门两 部分,考察经常账户的变化就可以从私营部门与政 府部门的不同行为特征的角度进行
2004年末 2928 9299 527 920 1666 6186 41 12 33 6099 6371 3690 566 2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