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的提示语

合集下载

说话对话三种形式及标点的用法

说话对话三种形式及标点的用法

• •
让对话更生动: 1、动作+神态
2、动作+语言
提示语分段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大姐姐说:“ 没关系”。李小明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大姐姐 说:“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还是我给你洗吧。 ”李小明说。大姐姐说:“不用了,快去忙你的”。说完, 大姐姐走了。 李小明充满歉意地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没有关系。”大姐姐温和地说。 “你看,”李小明手指着大姐姐的脏衣服说,“你的衣服 ……” “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大姐姐摆摆手笑着说。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我给你洗吧。” “不用了。”大姐姐低头捡起水盆递给李小明说,“快去 忙你的吧。” 比一比,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作文片段1:我的妈妈可爱唠叨了,我学习的时候能听到 她的唠叨,穿衣吃饭也要听她的唠叨,甚至梳头洗脸也不 放过。 作文片断2:“姑娘啊,还看电视呢?看一会儿就行了, 马上期末考试了,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妈妈盯着看电视 的我,没好气地说道。如果只是关于学习,妈妈的唠叨也 罢了,“姑娘,你早上吃这么少,这哪行啊,一上午的课 呢,你也正长身体呢。快,把这鸡蛋放书包里。”说着, 妈妈不容分说地把鸡蛋塞到我的书包里。这些还不够,就 连我洗脸妈妈也不放过,看我要洗脸了,妈妈一定要有个 洗脸指导,“姑娘,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换掉脏水再洗 脸。”妈妈说着,已经站在了我身边,递给我一个新毛巾。
• 范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示语在前
他说:“你一个人去吧,我现在没 有时间。” “你一个人去吧,我现在没有时间。 提示语在后 ”他说。 提示语在中 “你一个人去吧,”他说,“我现 在没有时间。”
观察提示语所在的位置
提示语在前

人物对话的四种表达方式

人物对话的四种表达方式
-
? 三、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前面一对 双引号,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后面一对双 引号。) [话+人+话]
如: “嗯,”姑娘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 乡里气象站的气象员。”
我没完成作业 小明小声说 因为我忘 记拿书本回家了
你今天又迟到了 老师生气地说 这 已经是你第三次迟到了
-
四、没有提示语,单独成行。[必须交待是两 个人物] 如: “老大爷,您买点啥?”
“姑娘,给我称二斤苹果。” “您是自己吃,还是送人?” “是我自己吃的。” “您就买这个吧!”
-
小明 你的作业做完没 没有 你为什么没做完 我忘记带书回家了
-
?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 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 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 长得这么大?”
人物对话的四种表达形式 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说话的内容用 双引号。[人+话] 如:老人问:“姑娘,你是气象员吗?”
妈妈说 你该去上学了 老师说 这节课上数学 你们带尺子了 吗
-பைடு நூலகம்
? 二、提示语在后,说话的内容用引号,提 示语后面用句号。[话+人] 如 “姑娘,你是气象员吗?”老人问。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妈妈问小明 放学了 我们一起回家吧 小兰对小芳说
-
用这四种对话形式各写一句话
-

提示语

提示语

1、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 的后面打逗号。

提示语在最后,“说”的后面打句号。

2、提示语在后,说的话在前;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提示语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

3、说话开始用前引号;说话结束用后引号,后引号、前引号写在方框的右上角。

4、在人物对话中,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语气的词语,我们叫做提示语.一般提示语有明显的标志,说、问、喊、叫、吼、责备、回答等词语。

1
2
对着小狗的尸体大声喊
你醒醒
3
爸爸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
456
2、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

提示语在最后,“说”的后面打句号。

2、提示语在后,说的话在前;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提示语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

3、说话开始用前引号;说话结束用后引号,后引号、前引号写在方框的右上角。

4、在人物对话中,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语气的词语,我们叫做提示语.一般提示语有明显的标志,说、问、喊、叫、吼、责备、回答等词语。

1、鸟儿说
好的
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
2、鸟儿问女孩
3
椅子想
4
你来找
5老屋
行吗我找不到一
6
老屋老屋。

【基础知识】提示语位置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附练习及答案)

【基础知识】提示语位置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附练习及答案)

提示语在前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1.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 叔叔,您在看什么?”练习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提示语在后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1.“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1.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3.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1. “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 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 书’!”练习1 .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 .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4 .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没有提示语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 我在看‘ 书’呢!” “ 哪里有书啊?” “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标点符号练习题⼩胖⼩,像圆球,说完⼩句就停留→ ( )⼩蝌蚪,尾巴弯,暂时游在句中间→ ( )桃姑娘,爱跳舞,喜欢分开同类词→ ( )两只眼,张得⼩,遇它就有许多话→ ( )⼩⼩朵,真勤快,碰到疑难就发问→ ( )⼩顽⼩,⼩头⼩,喜怒哀乐都要尝→ ( )四⼩脸,有来历,引⼩名正⼩⼩顺→ ( )⼩圆饼,加逗点,并列分句要严明→ ( )⼩哑巴,不说话,省略词句都⼩它→ ( )⼩博⼩,提醒你,要紧的话别忘记→ ( )⼩条线,左边排,地名⼩名划⼩划→ ( )图书馆,专管书,千万不可弄胡涂→ ( )(分辨⼩下哪是提示语,哪是⼩物说的话。

提示语在中的句子(精选句子

提示语在中的句子(精选句子

提示语在中的句子(精选句子提示语在中的句子精选53句篇一1. 采用对偶句式是编拟提示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便于记忆。

2. 拟人化可以使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添提示语的审美效果,由于采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内容变得更为真实、具体、形象、感人,收到的效果是单纯陈述所达不到的。

3. 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

4. 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

如:5. 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

比如:“孩子,别难过。

”老师抚摸着我的头说,“下次考试肯定能进步。

”6. 近期空气干燥,注意经常补充水分,以保身体健康。

7.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8. 提示语在前面,“说”的后面打冒号。

如:妈妈好奇地问:“这是谁送的礼物呀?这么精致。

” 我伤心极了,对着小狗的尸体大声喊:“美美,你醒醒,你醒醒!”9. 提示语在中间:10.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11. 提示语在最后,“说”的后面打句号。

比如:“对不起,我错了!”我低下头难为情地说。

12.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酪。

那块奶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蚂蚁当助手。

13. “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

14. 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

比如:“是你吗?”爸爸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红红,快回来吧,我们找你一天了。

”“孩子,别难过。

”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关切地说,“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

”15.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是的,我是最大的。

”16. “陶罐子!”铁罐傲慢的问,“你敢碰我吗?”17. “不要了就烧掉。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18. 出门时请多穿衣物注意保暖。

19. 提示语在后面:20. 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

比如:21. (卫生间)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这是针对有的学生便后不冲洗便池而写的。

对话的四种方法

对话的四种方法

对话的四种方法2007-11-26 16:54:41| 分类:人物系列教学指导|字号大中小订阅对话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文章中插入对话,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话的形式有如下几种: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低年级可用:[人+话]。

如:老人问:“姑娘,你是气象员吗?”二、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话+人]。

如“姑娘,你是气象员吗?”老人问。

三、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话+人+话] 如:“嗯,”姑娘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乡里气象站的气象员。

”四、没有提示语,单独成行。

[必须交待是两个人物] 如:“老大爷,您买点啥?”“姑娘,给我称二斤苹果。

”“您是自己吃,还是送人?”“是我自己吃的。

”“您就买这个吧!”~~~~~~~~~~~~~~~~~~~~~~~~~~~~~~例文《借驴》有人朝他的邻居借驴,说:“请你把你家的驴借我用一会,”“你来得太不巧了,我的的驴不在家。

”主人答道。

[一提示语在前] [二提示语在后] “这……”“真对不起!”这时,驴在厩里叫了起来。

“咦,这不是你家的驴吗?”“唉,你这个人真是,”主人傲慢地说,“你竟相信我的驴,却不相信我。

”[三提示语在中间]~~~~~~~~~~~~~~~~~~~~~~~~~~~~~~~~小练笔:对话训练《借书》小红敲了敲门,叫道:“小丽在家吗?”“在,谁呀?”小丽把好友迎进来。

“我想朝你借《安徒生童话故事》,行吗?”“行!,”小丽想了想,说,“下册让别人借走了,你先看上册吧。

”“好吧。

谢谢你了!”“跟我还客气!”小红拿着书高高兴兴走出门,挥了挥手,说:“再见!”“慢走!”小丽应声道。

习题:1、找出对话的四种方法。

2、用对话的四种方法仿写《借我一只笔》。

提示语的三种形式 (1)

提示语的三种形式 (1)
• ( )朋友很奇怪 ( )提醒他说 ( )楚国在南边 ( ) 你怎么往北走呀 ( )
• ( )我明白了 (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 )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 )说 ( )那你就留下来吧 ( )
练习用不同形式写人物的对话:
①一进教室,张闻就看见地上有支钢笔,
他捡起笔问方明:“(
)”
②“(
• ( )是你扔的纸团吗 ( ) 高尔基问( )
• ( ) 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 ( ) 请让我进去吧( )
• ( ) 来吧( ) 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 尔基说( )
• ( )高尔基走到窗前 ( )大声喊道 ( )孩子 ( )回 来 ( )我给你胶卷 (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 )
•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 ( )奇怪地问 ( )庆龄 ( ) 你怎么不走啦 ( )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乐 滋滋地说,“我十分满意!”
提示语放最后,结尾画个小圆圈。
“我一定会回来的!”灰太狼气 急败坏地说。
顺口溜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中间,逗在身后两边引。 提示语放最后,句在身后前面引。
请你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吧,注意提 示语的不同位置:
1.妈妈亲切地问 这次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 让我进去吧!”
(提示语在中间)
1)母亲兴奋地说: “多美啊!”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
乐滋滋地说, “我十分满意!”
3)“我一定会回来的 !” 灰太 狼气急败环地说道。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母亲兴奋地说:“多美啊!”
提示语在中间,点个逗号在后边。
调皮的提示语
提示语
什么是提示语?
提示语: 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 所说的话外,所做的启示性说 明的文字。它不仅是交代谁在 说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语调、 心理、神态等细节。这样人物 就活灵活现了。

提行式对话4种形式例句

提行式对话4种形式例句

提行式对话4种形式例句1、拉车式(提示语在前)例如:爸爸说:“下午去公园野餐,你赶紧准备一下吧。

”班长大声喊道:“老师来啦,快坐好!”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号之前用冒号,这是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用来突出人物身份、动作、神态、心理等特点。

课文例句: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节选自课文《棉花姑娘》2、推车式(提示语在后)例如:“下午去公园野餐,你赶紧准备一下吧。

”爸爸说。

“老师来啦,快坐好!”班长大声喊道。

把引语放到前面,提示语放到后面,用来强调人物说话的内容,或者运用到接话很快的对话中,或者突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效果。

这也是常见的对话形式。

课文例句:“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节选自课文《陶罐和铁罐》3、挑担式(提示语插在中间)例如:“下午去公园野餐,”爸爸说,“你赶紧准备一下吧。

”“老师来啦,”班长大声喊道,“快坐好!”这种形式也很常出现,一般有三种情况:①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②人物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说话内容必须与别人的话紧密相接,提示语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③同一个人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课文例句:“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我变成了一棵树》“跳蚤怎么会是猫呢?”尾巴说,“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尾巴它有一只猫》“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剃头大师》使用这种形式的对话一定要注意话分两部分,所以“说”后面的标点是逗号。

4、省略式(无提示语,仅有说话内容)每个人的对话内容一般单独成行,这种写法较少见。

一般用在熟知人物身份,在只有两个人的场景中,容易了解对话内容的情况下使用,但要慎重运用,避免读者产生误解。

例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船长》中有这样一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中的提示语
教学目标:1、知道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用法。

2、运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3、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里理写提示语。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写好提示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知道了陶罐是一个谦虚的
人,铁罐则傲慢无礼。

我们一起把体现铁罐和陶罐性格的句子
读一读。

2、学生读陶罐与铁罐对话的句子。

3、师:如果把陶罐和铁罐的提示语去掉,你们还知道该如何读好
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吗?
4、生:不能。

(生:能。

师读陶罐和铁罐对话,读出陶罐的傲慢,铁罐的谦虚。

让学生感受没有提示语无法把握人物的语气。


5、师:一篇文章往往离不开人物,写好文中人物的语言,对于表
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那么怎么写好人物语
言呢?一是用提示语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让人物语言更具灵
活性。

二是根据特定环境写好人物语言。

6、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运用提示语写好人物语言。

二、学习提示语
1、师:在《陶罐和铁罐》中作者抓住了神态来写人物语言,除了神态,还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写好对话。

(板书:动作、神态、心理)
2、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人物语言,他们会怎么说呢?
3、师:妈妈怎样地说:“宝贝,你受伤了?”妈妈会有什么动作和神态?
4:生:妈妈心疼地说:“宝贝,你受伤了?”
生:妈妈抱着我心疼地说:“宝贝,你受伤了?”
生:妈妈伤心的说:“宝贝,你受伤了?”
5:、师:当我们没有写作业时,老师又会怎么对我们说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
生:“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老师生气地说。

生:“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老师愤怒地说。

生:“你为什么没有写作业?”老师边说边拍桌子。

7、师:小明突然发现天上有飞机会怎么说?
生:“快看”,小明手指着天上吃惊地说,“天上有飞机!”
生:、“快看”,小明手指着天上惊讶地说,“天上有飞机!”
8、师:从这三个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提示语有什么变化?
9、生:提示语有在前的。

生:提示语在后面。

生:提示语在中间。

10、师:提示语有在前,在后,在中间。

当提示语在不同地方时,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同。

提示语在前时,说的后面用冒号、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时,说的后面加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时,说的后面用逗号、双引号。

11、出示:“妈,渴死我了!”
提示语在不同的地方,说一说。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会了运用提示语了,老师把难度再加大一点,你们还有信心吗?
生:有。

12、创设情境:试卷发下来,妈妈问我的考试成绩,可是我又没考及格,害怕妈妈批评我。

妈妈会怎么问我,我又会怎么回答妈妈?我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13、学生写一写。

14、学生反馈。

三、课堂小结
提示语让文章更有画面感,学会写好提示语,就可以让人物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所以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把提示语写好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