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
2018-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B 随堂练习及答案

语文-随堂练习第一章千古风骚1.(单选题) 《诗经·采薇》是一首()A、征战诗B、思妇诗C、送别诗D、爱情诗参考答案:A2.(单选题)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________所编。
()A、屈原B、宋玉C、刘向D、司马迁参考答案:C3.(单选题) 诗经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是()A.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B.层层递进C.首尾呼应 D.赋、比、兴参考答案:A4.(单选题) 屈原作品中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A、《九歌》B、《天问》C、《九章》D、《离骚》参考答案:D5.(多选题)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是()A.风 B. 比 C. 雅D.赋E.兴参考答案:BDE6.(判断题) 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首歌谣。
()参考答案:错7.(判断题)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第一位有稽可考的诗人。
()参考答案:错8.(判断题) 《短歌行》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表现出曹操的精神状态是消极颓唐的。
()参考答案:错9.(判断题)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作品,且非一人一时所作,梁代萧统将其收入《文选》后才题为此名。
()参考答案:对10.(判断题) 汉末魏初,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参考答案:对A、《论语》B、《庄子》C、《孟子》D、《老子》参考答案:A2.(单选题) 《大学》最早来源于()。
A、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B、《礼记》C、程颢、程颐的整理D、《论语》参考答案:B3.(单选题) 下列著作中,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幽默机智,妙趣横生;辞藻瑰丽,富有诗意的是()A、《论语》B、《庄子》C、《孟子》D、《老子》参考答案:B4.(多选题) “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大学之道》)()A.明明德B.亲民C.新民D.止于至善E.为政参考答案:ABD5.(判断题) 孔子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成为儒家经典。
(精选)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应用写作第一次平时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应用写作》第一次平时作业(一)简答题1、为什么撰写应用文前要先确立主旨?答:主旨是作者对所要处理的事务,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主旨是文章的统帅,主旨是构成文章诸要素中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
文章的主旨决定着材料的取舍、文章结构的安排,决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的运用。
下笔前先确立主旨,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方法的运用、语言的调遣,才会有所依据,有所遵循,才能从容成篇。
因此,撰写公文前要先确定主旨。
2、简述请示的主要特点答:请示类公文写作要点:特点:上行性、求复性、超前性、不确定性、单一性(一文一事)。
类型:请求指示类(求答疑)、请求批准类(本级无权决定,上级可定)、请求办理类(求帮忙)。
注意:标题要一文一种(不能用申请、请求代请示,也不能写成请示报告);主送机关要一文一主(确保有一个牵头单位,如有另一个可抄送);正文要一文一事。
要做到:请示的事项有建议性、选择性,有时要提出两个以上的建议方案供选择;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
结语:以上请示,请批复;当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可否,请指示。
3、通告与通知的区别?答:第一,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的受文对象比较明确,是有关的下级单位。
通告的受文对象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不同层次的单位和个人,不完全是发文机关的下属单位。
第二,通告是泛行文,面向广大社会组织和公众,没有特定的主送机关;通知则是下行文,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的下级单位。
4、什么是报告?简述报告的特点?答: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报告有三个特点1、客观性。
报告中所反映的情况,提供的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它的性质作用所决定的。
虚假的、错误的情况只能误导领导机关作出错误的决策。
2、陈述性。
报告既然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决定它的表述方法主要是叙述说明,一般不作理论的阐述和议论。
无论是叙述还是说明,都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因、结果、叙述清楚。
《大学语文B》机考复习题

《大学语文B》机考复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B》机考复习题◎题型:判断题1、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首歌谣。
()【错】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第一位有稽可考的诗人。
()【错】3、鲁迅追忆旧事的散文集是《野草》。
()【错】4、明代的“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金瓶梅》、《水浒传》和《西游记》。
()【对】5、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实际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
()【错】6、《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
()【对】7、北岛、顾城、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对】8、“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欧阳修、韩愈,宋代的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
()【错】9、《绝对信号》以十分新鲜的戏剧形式,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结构,构建了一个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把人物置于现实、过去和虚幻的平台上。
()【对】10、中国现当代诗歌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对】1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对】12、苏轼《前赤壁赋》的文体是词。
()【错】13、《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对】14、宋词就其风格而言可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分别的是李清照、柳永和苏轼、辛弃疾等。
()【错】15、王实甫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错】16、曹七巧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被金钱异化的女主人公。
()【对】17、汉末魏初,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对】18、《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作品,且非一人一时所作,梁代萧统将其收入《文选》后才题为此名。
()【对】19、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中心论点。
华工 大学语文B 随堂练习 作业教学提纲

华工大学语文B随堂练习作业谈谈你对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中的翠翠人物形象的看法作文:百善孝为先, 600字提交方式:附件课堂作业(一)简答题1、请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成白话诗。
2、《伯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请把司马迁《伯夷叔齐列传》翻译为白话文。
(二)作文题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的生命精神蓬勃发展的时机,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当抓住这个时间,不断开发自身的潜力,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让自我的生命淌徉在和风细雨之中,舒展、条畅和绽放。
请以“春天和生命”为话题,自拟题目进行作文。
写作要求:1、杜绝抄袭(抄袭本项作业直接零分处理),统一用word附件提交。
2、文体不限。
3.立意深刻,结构合理,文笔流畅,文面整洁,600字以上。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江潮波光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开满花草的郊野;月光下的花林,好像天空中降落的小冰粒。
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雪飞扬;水边平地,小洲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混为一色,没有一点微细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上,只有一轮圆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飘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应该还照耀着思妇的梳妆台,令人不胜相思之苦。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却不能互通音信;愿意追随月光,去照耀您。
大学语文B随堂作业答案

大学语文B随堂作业答案题目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荒诞和虚伪。
小说中充满了对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巨著,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荒谬。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核心,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互动,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小说中还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命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的语言优美、文字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曹雪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小说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小说中的诗词歌赋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思想的百科全书。
小说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种种矛盾。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貌,对人性和社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问题:1. 《红楼梦》是哪位清代作家创作的?A. 曹雪芹B. 施耐庵C. 高尔基D. 鲁迅答案:A. 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这是因为它具有什么特点?A. 对封建礼教的讽刺B. 对人性的深刻思考C. 充满哲理和情感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解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对封建礼教的讽刺、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充满哲理和情感等特点。
3. 《红楼梦》的主要情节是关于哪对人物的爱情故事?A. 贾宝玉和林黛玉B. 贾宝玉和王熙凤C. 林黛玉和薛宝钗D. 薛宝钗和贾探春答案:A. 贾宝玉和林黛玉解析:《红楼梦》的主要情节是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春华南理工大学语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千古风骚1. ( 单选题 ) 《诗经·采薇》是一首()A 、征战诗B 、思妇诗C 、送别诗D 、爱情诗ff8080815d3fb5A答题:A. B.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2.( 单选题 )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 ________所编。
()A 、屈原B 、宋玉C、刘向 D 、司马迁ff8080815d3fb5C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3. ( 单选题 ) 诗经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是()A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B. 层层递进C.首尾呼应 D. 赋、比、兴ff8080815d3fb5A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4. ( 单选题 ) 屈原作品中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A 、《九歌》B 、《天问》C、《九章》D、《离骚》ff8080815d3fb5D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5. ( 多选题 )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是()A .风 B. 比 C. 雅D.赋E.兴ff8080815d3fb5BDE答题:A. B. C. D.E. (已提交)参考答案: BDE问题解析:6.( 判断题 )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 首歌谣。
()ff8080815d3fb5F对. 错. (已提交)答题: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7.( 判断题 )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第一位有稽可考的诗人。
()ff8080815d3fb5F对. 错. (已提交)答题: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8.( 判断题 )《短歌行》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表现出曹操的精神状态是消极颓唐的。
()ff8080815d3fb5F对. 错. (已提交)答题: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9.( 判断题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作品,且非一人一时所作,梁代萧统将其收入《文选》后才题为此名。
(整理版)2020年春华南理工大学语文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千古风骚1.(单选题) 《诗经·采薇》是一首()C、送别诗D、爱情诗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________所编。
()、刘向 D、司马迁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诗经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是()A.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B.层层递进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单选题) 屈原作品中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C、《九章》D、《离骚》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多选题)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是()A.风 B. 比 C. 雅A. B. C. D. E. (已提交)参考答案:BDE问题解析:6.(判断题) 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首歌谣。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7.(判断题)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第一位有稽可考的诗人。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8.(判断题) 《短歌行》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表现出曹操的精).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9.(判断题)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作品,且非一人一时所作,梁代).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0.(判断题) 汉末魏初,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第二章诸子华章1.(单选题) 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C、《孟子》D、《老子》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大学》最早来源于()。
A、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B、《礼记》D、《论语》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下列著作中,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幽默机智,妙趣横生;辞藻瑰丽,富有诗意的是()C、《孟子》D、《老子》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多选题) “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写作第二次·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应用写作第二次·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1.简述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一)性质:实用与审美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有明确的实用性,文章内容往往出于某种事务性的需要,将所要传达的信息形诸书面形式,追求文章的实用性和功效性,缺乏实用价值的文章不能称为应用文。
文学创作源于作家对自然、宇宙、人生和社会的体证和感受,源于作家的心灵在特定时空里的遨游和倘佯与其精神在特定情境中的呼吸和腾升。
(二)格式:规范与创造应用文因为使用的人多,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就需要规范化。
应用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规格、范式,有一些虽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毕竟是有限的,不能随意改变和创造。
文学创作最根本的特性是创造,形式上不拘一格,主要体现在思想内涵上。
没有也不应当有任何套路格式。
(三)主题:鲜明与朦胧作为事务性交际与传播信息为目的应用写作,在表达内容上坚决杜绝多义性,拒接隐喻和象征,排斥朦胧、模糊,特别要求写作内容明确无疑,文章内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必须明白显露地在文中表达出来,鲜明而准确的表达是应用写作的基本要求。
而文学创造偏于思想感情与文化意蕴等,其表达具有朦胧与形象的想象效果。
(四)表达方式:说明议论与描写抒情应用文写作中的叙述,与文学作品有较大的区别。
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要求具体、详尽,而且往往与描写结合在一起,能给读者具体的感受。
应用文写作要求简明扼要,绝对真实。
(五)读者对象:广泛与定向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区别还在与读者对象的确定与否。
应用文通常具有时效性,读者对象是特定的,尤其是带有保密性的公文,其读者对象被严格确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
应用写作面对的读者是有选择的,是定向的。
而文学作品的读者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中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来认识、理解、阐释和接受文学作品,不必拘于权威的指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子路、xx、xx有、公西华xx坐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而停止讲了。
你们常常说:“不了解我。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会怎样呢?”子路匆忙的回答说:“一个有千辆车马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中间,加上打仗,继且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让他们变得勇猛,并知懂得礼仪道德。
”孔子听了他的话露出微笑。
“xx,你觉得怎样?”(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或者五六十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起立,至于修明礼乐,就等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傧相。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说法不同!”孔子说:“那又何妨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xx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相呢?”2.xx齐列传翻译:世上阅览群书多人很多,但仍然会来考实六经。
《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
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
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
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
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
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
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
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
我所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
”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
他们的传记里写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
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
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
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
”那么,象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
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蹠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
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
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
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
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
我是非常怀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
所以他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
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
”岁月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
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
”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
”《易经·乾卦》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
“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
”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
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于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
巖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二.诗歌鉴赏3.全诗描述了诗人悠闲隐居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现居的生活环境的喜爱,对实施纷争超然洒脱的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四句表明诗人自觉已经远离朝廷俗事的纷争的心态,即便生活在繁华闹市中,心里依旧平静,辟出一片净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句进一步论证了诗人归隐田居的愉悦,闲适的在自己篱笆中采菊,抬头即看到南山。
“菊”寓意情操高尚,也有隐士之称,“采菊”一举动表明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自己做隐士的肯定。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写了南山暮气缭绕,夕阳西下景色渐佳,成群的飞鸟结伴而归,平静自然的景色。
诗人享受这平静、充实、和谐的光景。
“归”既指诗人和鸟在日暮之时归家的举动,也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一句描述了诗人虽然住在市集中,但是心里早已远离世俗纷争不被世事打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心里摆脱世俗束缚,自辟一片僻静之地。
四句结合,写出陶渊明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
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
三.简单题5.《前xx》的艺术特色(1)主客问答,主与客之间的一难一解、相互辩驳,实则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
这一表现内心挣扎的艺术构思,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创造。
(2)语言使用,文赋是一种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文体。
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对偶,句式时骈时散,用韵时疏时密,行文舒卷自如,声调和谐优美,自然如行云流水般。
6.结合《孟子·天时地利人和章》,简要阐述孟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散文特点。
《孟子》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
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开的。
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此文意在说明“实行仁政”和“得民心”的重要性,但孟子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从战争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说起,得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任何”的结论,推导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这样水到渠成,是文章更加紧密,具有说服力。
四.作文让生命绽放在xx一日之计在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古往今来,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
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所创造,有所期待,有所希望。
无论于何种境地,每个生命都有使命去赋予他在人生的长河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人生十有八九有逆境,有历经黑暗的时刻,有饱受寒冷的冬日,有源源不断的生活压力,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通过每次克服重重困境的毅力,在心中播种下每个春天的种子。
每一次发芽,都是我们战胜每一个困难的底气。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
我们行走于世上,身处何位,只要为其付出来自我们身上任何一处有形无形的东西,那便是我们的创造,创造不在于价值高低,而在于你司其职,谋其事。
社会的共同责任感赋予我们创造自身价值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期待。
有所期待的人生,会有阳光抚慰大地万物的暖,会有大雨滋润干涸大地的润,会有清风轻抚大地的凉。
期待的人生,就像被春天滋养的万物那般令人心情舒畅,心态积极,从容面对我们在世劫数,乐观应对困难,积极度过每个不可重复的每天。
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所希望。
也许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受到打击,付出精力,时间,所有我们能拿出的付出,我们付之所有,我们竭尽所能却未能遂愿,我们失语,失望,甚至绝望,内心会像跌进刺骨黑暗的冬夜般无助。
但是四季更替,春日的暖阳总会在下一个季节与你遇见,每次的伤口的结痂,是为了让我们再次新生。
相信希望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依靠所有的经历和学习去战胜生命的黑暗。
每个努力的我们,会很辛苦,会有质疑,会有迷惘,但是,所有的努力会使我们在生命的长河里绚烂绽放,不悔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