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用水泥浆体性能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注浆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注浆处理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住宅建设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进行土建工程时,采用适当的注浆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房屋开裂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
因此,文章在对注浆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施工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房屋;土木;注浆技术;1 注浆技术概述注浆技术是将水泥浆料注入建筑的空隙和裂隙部位,以提高房屋的安全性能。
所以,采用浇注泥浆的方法,待泥浆凝固后才能达到稳定建筑的作用。
对于房屋渗漏部位,可以采用注浆技术进行有效的堵漏。
由于各种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新的建筑材料的不断改进,注浆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日益普遍,因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1注浆工艺的理论探讨随着注浆技术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使用越来越多,相关的基本知识逐渐完善,对注浆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土建工程中采用注浆技术,必须将泥浆均匀地注入到土层中,这样才能确保泥浆具有足够的粘性,使泥土中的裂缝达到一定的密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固泥土的硬度和强度,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1.2 注浆技术优势分析(1)建筑技术的新颖性。
在房屋结构的开裂时,采用注浆技术进行施工,不但施工简便,而且施工简便,适用于复杂的施工现场。
(2)工程质量优良。
在实施注浆工艺的过程中,工人们需要将注浆泥浆注入到裂缝的方向,并对以前存在的缺陷进行修复。
采用填充方法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3)各项指标都很好。
与以往常用的加固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量小,因此它具有更高的附着力。
(4)高质量的防水性。
注浆技术是将注浆泥浆注入到结构的裂缝中,使整体的构造得到更好的加强。
1.3 注浆技术方法及分类1.3.1 劈裂注浆法分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形,大部分都是从软粘土中施工,但由于软粘土的承载量太小,根本就不可能承受得住外界的压力,因此,在这种时候,可以采用注浆法进行加固。
1.25~1.30gcm^3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

1.25~1.30g/cm3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李德伟*(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摘要:2019年,油田公司为了保护油层,保护套管的要求,调整了油、气井产建方案,油气井实行全封固,同时对低密度段封固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密度水泥石24h抗压强度达到7.0MPa 以上。
因此,为了解决承压能力低区块难以实施一次上返固井工艺的技术难题,研制出了一种复合减轻剂以及形成了三种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使用密度范围为1.25~1.30g/cm3,适用温度范围广泛,具有水泥浆稳定性好、抗压强度高、渗透率低、防气窜能力强、失水量易控制等特点,提高低密度段固井质量,满足甲方产建方案要求。
混灰流程方便,现场施工工艺简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1.25~1.30g/cm3;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复合减轻材料;现场应用中图分类号:TE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716(2021)03-0101-04随着长庆油田对低压低渗透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深井和长封固段井的数量也逐年增多,低压易漏井和深井长封固井的固井难点也日趋突显出来。
为避免长封井和易漏井固井施工中出现漏失,并保证固井质量,对固井水泥浆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2019年,为了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长庆油田调整了油、气井产建方案,油气井实行全封固,同时对低密度段封固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进一步降低水泥浆密度,还要保证水泥浆在大温差下的各项性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要求。
1长庆油田低密度水泥浆应用现状目前,长庆油田应用的低密度水泥浆密度范围在1.35~1.65g/cm3之间,难以满足地层承压能力特低的区块的固井要求和固井质量要求。
但该水泥浆密度和低温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还不完全满足长封段固井要求。
1.25~1.30g/cm3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的研究的完成将有利于保证长庆油田深井和长封固井的固井施工及提高固井质量,改善下部漏失层承压能力;同时随着水泥浆密度的进一步降低,也减少了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的过平衡的程度,尽可能避免了油气层带来的损害;为长庆油田后续开发的需求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对固井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实验研究

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实验研究摘要:水泥基灌浆料是目前注浆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浆材,泥基灌浆料与传统细石混凝土相比 , 具有流动性更好、强度更高和施工易于控制的特点 ; 与传统环氧砂浆相比 ,具有膨胀性好、施工简便快捷等特点。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来研究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竖向膨胀率,有效承载面,抗压强度性能。
关键字:水泥基灌浆料流动性竖向膨胀率有效承载面抗压强度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formance ofcement-based groutAbstract:Cement-based grout grouting project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pulp wood, clay-based grouting material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has better mobility, higher strength and construction features easy to control; with traditional epoxy mortar compared with the expansion is good, quick and easy construction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cement-based grout to study the mobility, vertical expansion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effective bearing surfac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properties.Key word:Cement-based grout Liquidity vertical expansion effective bearing surface compressive strength目录1.水泥基灌浆料 (3)1.1水泥基灌浆料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1.2 国内外灌浆材料研究概况 (3)1.2.1 国外灌浆材料研究概况 (3)1.2.2 国内灌浆材料研究概况 (4)2水泥基灌浆料特性的物理化学性质 (5)3.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性能试验 (6)3.1实验材料 (6)3.2试验主要测试技术指标 (6)3.3试验方法 (7)3.3.1流动性 (7)3.3.2竖向膨胀率 (7)3.3.3有效承载面 (8)3.3.4抗压强度 (9)4配合比设计及主要试验结果 (10)5试验结果分析及展望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6)1.水泥基灌浆料1.1水泥基灌浆料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水泥基灌浆料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或不含骨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原材料, 经工厂化配制生产而成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
水泥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水泥浆配合比试验报告摘要:本试验采用了不同比例的水胶比和水泥胶凝时间,对水泥浆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
通过测量不同配合比条件下的浆体流动性、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情况,得出了最佳配合比条件,以及在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浆体的特性。
1.引言水泥浆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对整个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配合比是控制水泥浆性能的关键,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浆体流动性、减小收缩变形并增加强度。
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水泥浆的配合比试验研究,探索最佳的配比条件。
2.实验方法2.1材料准备本试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试验材料,并按照不同的比例准备了不同水胶比的水泥浆。
同时,在不同的水胶比条件下,控制水泥浆的胶凝时间。
2.2实验步骤1)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和混合水混合搅拌,形成浆体。
2)将浆体倒入试验模具中,浸泡固化。
3)浆体固化后,进行凝结时间测量。
4)拆卸试样,进行强度试验,并记录数据。
3.实验结果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3.1浆体流动性在不同水胶比条件下,浆体的流动性不同。
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浆体的流动性增强,适合于施工中需要注浆的工程。
3.2凝结时间不同水胶比条件下,浆体的凝结时间也存在差异。
随着水胶比的减小,浆体的凝结时间延长。
这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提供了一定的时间窗口。
3.3强度发展浆体的强度发展情况也受到水胶比的影响。
适当增加水胶比可以改善浆体的强度发展情况。
4.讨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水泥浆配合比为XXXX,该配比下浆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较长的胶凝时间,同时能够保证浆体的强度发展。
5.结论通过对水泥浆配合比试验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的配合比条件。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情况,获取较好的工程质量。
[1]张三,李四.水泥浆配合比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20XX,(XX):XX-XX.[2]王五,赵六.水泥浆性能及其配合比设计原理及实践[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水泥浆体系,它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各种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组成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组成主要包括水泥、轻质骨料、细砂、缓凝剂、抗裂剂和增强剂等。
其中,轻质骨料和细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泥的用量,同时还能增加水泥浆体系的抗裂性。
二、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性能特点1、低密度:由于使用了轻质骨料,使得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密度很低,一般在160-185kg/m3之间,能够有效地减轻建筑物的重量,从而减小结构的负荷。
2、高强度: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强度高于普通水泥浆体系,其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抗拉强度可达到1-2.5MPa,从而使得建筑物更加牢固。
3、施工方便:由于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具有较低的密度,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地挤出,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能减小施工难度。
三、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应用1、轻型墙板:由于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具有低密度和高强度的特性,因此在轻型墙板的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墙板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
2、建筑楼板:在建筑楼板的施工中,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可以作为楼板的填充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小楼板的自重,从而减小建筑物的负荷。
3、岩土工程:在岩土工程中,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可以用于注浆固结、砂浆加固和填充等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具有较好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四、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性质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HLC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在轻质混凝土领域备受关注。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成分的调整。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研究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研究一、注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注浆技术是一种在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注入特定浆液材料到土体中,以填充土体孔隙,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注浆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土体松散、裂隙固化等问题,有效地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
注浆技术主要包括胶结注浆、固化剂注浆和增浓剂注浆等不同类型。
胶结注浆是通过注入水泥浆或环氧树脂浆等胶结材料到土体中,以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固化剂注浆则是通过注入聚合物固化剂到土体中,使土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固化体。
而增浓剂注浆则是通过注入膨胀材料到土体中,以填充土体裂隙,并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二、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基础加固、防水堵漏等方面。
特别是在旧建筑维修和加固工程中,注浆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注浆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力学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2. 地下室防水在地下室施工中,防水堵漏是一个关键问题。
注浆技术可以通过注入特定的防水浆液材料到地下室周围的土壤中,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水墙,有效地阻止地下水的渗透,从而保障地下室的干燥和安全。
3. 旧建筑维修在旧建筑维修工程中,由于建筑物长期使用和恶劣气候的影响,建筑物的地基和结构可能会出现裂缝和位移。
注浆技术可以通过注入特定的浆液材料到裂缝和缺陷部位,填充和固化土体,从而有效地修复和加固建筑物的结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未来,注浆技术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更多的突破和应用:1. 新型注浆材料的研发目前,注浆技术所使用的浆液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浆、环氧树脂浆、聚合物固化剂等。
水泥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水泥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水泥浆液在裂隙注浆过程中的扩散规律,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水泥浆液在复杂裂隙网络中的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水泥浆液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工程材料,在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裂隙网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水泥浆液的扩散规律一直是工程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水泥浆液的基本性质进行介绍,包括其成分、物理性能以及注浆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合理的模型试验,模拟水泥浆液在裂隙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观察浆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形态和分布规律。
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水泥浆液扩散的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
本文将分析影响水泥浆液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裂隙网络的几何特征、浆液的物理性能、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速率等。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各因素对水泥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机制和程度。
本文将对水泥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工程应用建议。
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水泥浆液在裂隙注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二、水泥浆液裂隙注浆扩散理论基础水泥浆液在裂隙中的注浆扩散是一个涉及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过程,包括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材料科学和断裂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注浆管进入岩体裂隙,并在裂隙中扩散、填充和固结,最终实现岩体的加固和封堵。
在理论基础上,水泥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行为可以通过渗流方程来描述。
渗流方程通常基于达西定律,考虑到浆液的粘性、裂隙的几何形状以及注浆压力等因素。
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还受到浆液与裂隙壁面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包括润湿角、浆液粘附力等。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范围和固结形态。
注浆试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试验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工程、隧道工程、边坡加固等领域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注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加固手段,在保证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验证注浆技术的有效性,确保施工质量,本报告对某工程注浆试验进行了总结。
二、试验目的1. 验证注浆材料及工艺的适用性;2. 掌握注浆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3. 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三、试验方法1. 试验材料:水泥、水玻璃、骨料等。
2. 试验设备:注浆泵、搅拌机、试验仪器等。
3. 试验方案:1. 注浆材料配比:根据工程要求,对不同配比的水泥-水玻璃浆液进行试验,确定最佳配比;2. 注浆工艺:采用分段注浆、压力注浆等方法,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注浆效果进行试验;3. 注浆参数:通过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速度、注浆时间等参数,研究其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注浆材料配比:经过试验,确定水泥-水玻璃浆液的最佳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1.5,该配比下的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2. 注浆工艺:1. 分段注浆:将整个注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段,分段进行注浆,有利于提高注浆效果;2. 压力注浆:在注浆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注浆压力,有利于浆液渗透到岩石裂缝中,提高加固效果。
3. 注浆参数:1. 注浆压力: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在0.5~1.0MPa范围内,加固效果较好;2. 注浆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注浆速度在0.5~1.0m/min范围内,加固效果较好;3. 注浆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时间在30~60min范围内,加固效果较好。
五、结论1. 本工程注浆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水玻璃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该工程;2. 分段注浆、压力注浆等工艺对提高注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 注浆参数对加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应合理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速度、注浆时间等参数。
六、建议1. 在后续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及工艺;2. 加强对注浆参数的监控,确保注浆效果;3. 加强对注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tt ing t ime/ h min V ( w at er glass) V ( paste) Init ial 21 35 10 42 10 05 9 39 9 02 19 15 15 40 12 25 1 10 2 10 3 10 1 10 2 10 3 10 1 43 0 30 0 13 1 10 0 25 0 13 Final 30 31 14 10 13 23 12 13 12 01 21 55 19 30 14 13 5 28 2 08 0 54 4 15 1 09 0 45
图 2 水玻璃掺量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 Fig . 2 Influence of the r at io of w ater glass to cemen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paste
m WG : mC 0. 08; 表2 Tabl e 2 0. 02; 0. 11; | 0. 05; 0. 14
第 3 卷第 3 期 2000 年 9 月
建
筑
材
料
学
报
JOU RN AL O F BU I LDI NG M AT ERIA LS
Vol. 3, No. 3 Sep. , 2000
文章编号 : 1007 9629( 2000) 03 0275 04
注浆用水泥浆体性能研究
梁乃兴 ,
1
陈忠明
2
( 1. 重庆交通学院 道路工程系, 重庆 400074; 2. 陕西省交通厅 西安公路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10064) 摘要 : 对注浆加固公路路基用的水泥浆体从稳定性、 流动度、 粘滞度 、 凝结时间 、 析水率等 方面进行了研究 . 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增加浆体的稳定性, 外加剂水玻璃可增加浆体的稳 定性及结石率, 同时对浆体的流动性有降低作用, 而外加剂氯化钙则对浆体的流动性有增 强作用. 关键词: 注浆 ; 水泥浆体; 性能 中图分类号 : T U 528 文献标识码 : A
由于沉陷等原因引起公路路基病害的处置方法之一是灌注水泥浆进行加固, 然而不同配合比 的水泥浆体对加固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 本文对粉煤灰掺量不同的水泥浆体从稳定性、 流动度、 粘 滞度、 凝结时间、 析水率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1] .
1
1. 1
实验
原材料
水泥 : 陕西耀县水泥厂生产的 425 普硅水泥; 粉煤灰: 西安西郊电厂出品, 其化学组成及物理性 能见表 1( 表中各组成为质量分数 , 本文中的组成、 掺量等除特别指明外 , 均为质量分数 ) .
表5 Table 5 m C m FA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1 2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m W ( m C + m FA ) 1 1 0. 9 1 0. 9 1 0. 9 1 0. 9 1 0. 9 1 0. 9 1 0. 9 1 1 1 1 1 1 1 0. 9 1 0. 9 1 0. 9 1 m WG / m C 0 0. 02 0. 05 0. 08 0. 11 0. 02 0. 05 0. 11 浆液凝结时间 Setting time of cement paste m CaCl / m C
收稿日期 : 1999 12 14; 修订日期 : 2000 02 12 作者简介 : 梁乃兴 ( 1957 ) , 男 , 陕西岐山人 , 重庆交通学院教授 , 博士 .
276
建
筑
材
料
学
报
第3卷
90 % 以上 , 水玻璃掺量为水泥质量的 8 % 以上 , 即可满足 要求 . 在 m C m FA , m W ( m C + m FA ) 分别为 1 2 和 0. 9 1 的浆液中加入 2 % 的水玻璃后 , 再加入分别占 水泥质量 2 % , 5 % , 8 % 的氯化钙 , 则氯化钙掺量对浆液稳定性的 影响如图 3 所示. 由图可知 , 随氯化钙掺量的增加, 浆液的 稳定曲线趋于平缓, 最终稳定时间随之减少, 稳定性增加. 本实验还就三乙醇胺和氯化钠对水泥粉煤灰浆体流 动性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三乙醇胺和氯化钠 对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 1. 2. 2 浆液流动度 粉煤灰掺量对浆液流动度的影响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知 ,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浆液流动度降低 ; 随着水量 的增加, 浆液流动度增加 . 在 m W ( m C+ m FA ) = 0. 9 1, m C m FA = 1 1 的浆体
表3
水玻璃掺量对浆液流动度的影响 Infl uence of the ratio of water glass to cement on the fluidity of cement paste m WG / m C mm
Table 3
m C m FA 0. 9 1 1 0 1 1 1 2 1 3 230 210 210 180 1 1 250 250 200 185 0 240 0. 02 230 0. 05 210 0. 08 200 0. 11 190 0. 14 170
1. 2 实验过程 1. 2. 1 浆液稳定性 浆液的稳定性以静置浆液随时间的推移产生析水后 , 剩余浆液的体积来描述 . 析水越小 , 剩余 体积越大 , 则浆液越稳定 , 而浆液稳定性越好 , 对施工质量影响越小. 实验采用水的质量 m W 与水泥质量 m C 和粉煤灰质量 m FA 之和的比值 m W ( m C + m FA ) = 0. 9 1的水泥粉煤灰浆液 , 粉煤灰掺量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图中给出的水泥与粉煤灰 质量之比为干物质量比. 由图可知 ,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 浆液达到最终稳定的时间变短, 剩余浆 液的体积增加, 析水量减少. 即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 提高了浆体的稳定性. 图 2 是在 m W ( m C + m FA ) = 0. 9 1, m C m FA = 1 1 的 浆液中掺入占 水泥质量 2 % , 5 % , 8 % , 11 % , 14 % 的水玻璃后( 水玻璃质量以 m W G 表示 ) , 浆液的稳定曲线. 结果表明 : 随着水玻璃 掺量的增加 , 浆液最终达到稳定的时间逐渐缩短 , 稳定性逐渐增加 . 若将浆液的最终结石率控制在
图5 F ig. 5
水玻璃掺量对浆液粘滞度的影响 Influence of the ratio of water glass to cement on the viscosity of cement paste
图6
氯化钙掺量对浆液粘滞度的影响 m WG = 0. 05) mC
F ig. 6 I nfluence of the ratio of CaCl2 to cement on the viscosity of cement paste (
mm
0. 02 240
0. 05 255
0. 08 260
0. 11 > 0
N ote: W at er glass content is 5 % in cem ent past e.
图 4 粉煤灰掺量对浆液粘滞 度的影响 Fig . 4 Influence of the cementtofly ash ratio on the viscosit y of cement paste
1. 2. 3 粘滞度 粘滞度用一定体积的浆体从标准漏斗中流出的时间来表示 . 粉煤灰掺量对粘滞度的影响如图
第3期
梁乃兴等 : 注浆用水泥浆体性能研究
表4 Table 4
277
氯化钙掺量对浆液流动度的影响 Influence of the ratio of CaCl 2 to cement on the fl ui dity of cement paste m C aCl / m C
图7 F ig. 7
粉煤灰掺量对浆液析水率的影响 Influence of cementtofly ash ratio on the bleeding ratio of cement paste
图8
水玻璃掺量对浆液析水率的影响
F ig. 8 Influence of the ratio of w ater glass to cement on the bleeding r atio o f cement paste
2
4 所示, 水玻璃掺量及氯化钙掺量对粘滞度的影响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结果表明: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提高了浆体的粘 滞度 , 而水量的增加则降低了浆体的粘滞度; 水玻璃掺量的 增加 , 使得浆体粘滞度明显增加, 而氯化钙掺量的增加则使 浆体粘滞度降低 . 1. 2. 4 析水率 浆体达到初凝时析出水分的体积占浆体总体积的百分 数为浆体的析水率. 对于路基加固来说 , 浆体析水率越小越 好. 若浆体析水率过高, 将会增加加固后土体的含水量及孔 隙率. 析水率小 , 则要求浆液浓度大, 而浆液浓度大又会影 响浆液的流动度及加固效果. 影响浆体析水率的因素主要是浆体中的粉煤灰掺量及 添加剂掺量. 浆体中的粉煤灰掺量对析水率的影响如图 7 所示, 添加剂水玻璃的掺量对浆体析水率的影响如图 8 所 示. 结果可看出 :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可降低析水率 , 水玻璃 的掺入对析水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 对于填土密实度不足的路基, 用注浆法加固时 , 要求浆 体流动度稍大些, 扩散半径较大, 可使浆体在土体中均匀分 布, 但析水率不能太大, 一般应控制在 10 % 左右; 而对于抬 升刚性路面所用的灌注浆液, 则要求初凝时间短, 析水率小.
1. 2. 5 浆体的凝结硬化 浆体的凝结硬化过程分为初凝和硬化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除受到水泥本身性质的影响之外 ,
278
建
筑
材
料
学
报
第3卷
还受到浆体中粉煤灰掺量、 添加剂种类和掺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按 GB 175
92 规定的方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