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水产动物病害学各章节复习题

水产动物病害学各章节复习题

《水产动物病害学》各章节复习题目第一章绪论1.水产动物病害学的任务是什么?2.水产动物病害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成就如何?3.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原)有哪些?4.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互相关系怎样?5.如何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6.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有哪些?7.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包括哪些内容?8.我国目前渔业水质的状况如何?第二章水产动物病原学1.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2.病毒核酸有哪些类型?其结构特征怎样?3.病毒的基本结构有哪些?4.病毒的分类原则和病毒命名规则最主要包括哪些?5.病毒复制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6.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其传播方式有哪些?7.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有哪些?8.病毒有哪几种感染类型?9.绘出细菌细胞构造的模式图,注明其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并说明各构造的生理功能。

10.什么叫细菌的生长曲线?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各期的有哪些主要特征?1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如何?12.细菌的致病机理怎样?13.细菌的感染途径如何?细菌感染后出现哪几种感染类型?14.真菌有哪些基本特点?15.多细胞真菌的基本形态构造怎样?16.真菌的繁殖方式怎样?17.寄生虫有哪几种寄生方式?18.寄主可分为几种类型?其特征如何?19.寄生虫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感染?20.寄生虫、寄主和外界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免疫学基础1.鱼类有哪些主要免疫器官?其功能如何?2.抗原的定义是什么?抗原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3.免疫佐剂的生物学作用和作用机理怎样?4.抗体的定义是什么?抗体的机构和功能怎样?5.抗体有哪些生物学活性?6.抗体的血清型怎样?7.xx多xx抗体?xxxx抗体?8.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有哪些特点?9.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基本特点如何?10.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怎样?第四章药物学基础1.药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阐述渔药药学在药物学中的地位。

海大复试试题

海大复试试题

海大复试试题水产动物病害学一、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疾病埋伏期坏死炎症寄生现象补体溶菌酶病害抗原性单克隆抗体二、问答题1、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的分类依据是什么?2、水产动物机体免疫的基本功能?3、赤潮形成的缘由?4、水产动物发病的缘由有哪些?5、如何正确诊断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6、养殖鱼类的主要致病性细菌有那些?7、海水鱼类在鳃、体表浮现白点症状的病原有那些?8、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固着器的类型和进化特点及对其寄生生活的意义?9、阐述鱼类寄生复殖吸虫的生活史?10、引起对虾黑鳃的缘由有那些?三、论述题1、论述水产养殖动物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与水产动物病害发生的关系?2、论述鱼用疫苗的讨论现状及应用前景?3、对虾爆发性流行病发病的缘由,流行态势及实行的主要防治措施?你认为应如何控制对虾的暴发性流行病?4、试述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在水产动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中的应用?中国海洋高校2022年招收硕士讨论生入学复试试题科目名称:水产动物病害学一、名词解释病毒粒子条件致病菌萎缩肉芽组织兼性寄生免疫抗原抗体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继发性感染充血贫血疾病的埋伏期寄生半衰期二、问答题1、病害核酸有那些类型?其结构特征怎样?2、病原细菌的感染途径?3、水产动物机体免疫的基本功能?4、水产动物非特性免疫因子有哪些?5、水产动物发病的缘由有哪些?6、养殖鱼类的主要致病性细菌有那些?7、海水鱼类在鳃、体表浮现白点症状的病原有那些?8、阐述鱼类寄生复殖吸虫的生活史?9、引起对虾黑鳃的缘由有那些?10、养殖对虾上已发觉危害严峻的病毒病种类?11、隐核虫是不是纤毛虫种类,试述其生活史,并说明其引起鱼类体表白点的缘由。

12、试述鱼类弧菌的主要症状及防治办法13、举例说明鱼类原生动物疾病分为哪几大类?疾病的危害状况如何?14、何谓萎缩,引起萎缩的缘由及类型,萎缩与先天发育不良有何区分?15、鱼类的贫血类型16、试述粘孢子虫的特点(08年的考题)三、论述题1、实现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途径和措施有那些?2、引起鱼类传染性胰脏坏死的缘由?表现的典型症状及其诊断和防治办法?3、阐述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精)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精)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精)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水生动物疾病充血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开天窗最小有效浓度安全范围继发性感染寄生囊泛池抗生素赤潮二、不定项选择题1、经常提及的“面条虫”是指()。

A 、锚头鳋B 、舌状绦虫C 、中华鳋D 、九江头槽绦虫2、()寄生在草鱼鳃丝上,可见白色虫体悬挂于鳃丝,称作“鳃蛆病”。

A 、鳃隐鞭虫B 、鱼怪C 、大中华鳋D 、锚头鳋3、“打粉病”的病原是()。

A 、嗜水气单胞菌B 、嗜酸性卵甲藻C 、水霉D 、鳃隐鞭虫4、双穴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体内?A 、剑水蚤B 、欧鸟C 、椎实螺D 、鱼5、鲢疯狂病是由于()寄生在病鱼的神经系统而发生的。

A 、鲢碘泡虫B 、艾美耳球虫C 、饼形碘泡虫D 、单极虫6. 海水鱼养殖中,对寄生虫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A. 抗菌素海水浸泡B. 口服抗寄生虫药物C. 淡水浸洗D. 注射抗病毒药物7、下列病原中()属固着类纤毛虫。

A. 小瓜虫B. 车轮虫C. 本尼登虫D. 杯体虫8、双穴吸虫的尾蚴在()发育成囊蚴。

A. 鸥鸟肠内B. 鱼体肌肉内C. 锥实螺D. 鱼的视觉器官9、四极虫寄生在鱼的()部位。

A. 腹腔B. 胆囊C. 鳃D. 鳍10、一天中最易发生浮头的时间是()A. 中午B. 凌晨C. 傍晚D. 下午11、细菌革蓝氏染色阳性呈()颜色。

A. 红色B. 紫色C. 黄色D. 橙色12、淋巴囊肿病的病原体是()。

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13、()是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峰季节。

A. 春天B. 秋天C. 冬天D. 夏天14、小瓜虫的最适繁殖温度为()。

A. 25-35℃B. 5-15 ℃C. 15-25℃D. 12-18℃15、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称()。

A 、单纯感染B 、混合感染C 、继发性感染D 、重复感染16、九江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A 鲢B 鳙C 草鱼种D 鲤鱼17、鳃片指环虫的头部背部有()个黑色眼点。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复习题1、水产动物细胞与组织变性得类型有哪些?(1)颗粒变性 :一种最早与最轻微得细胞变性,很容易恢复,其特点就是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水分增多,出现许多微细红染得蛋白性颗粒,故称颗粒变性。

(2)、水泡变性水泡变性就是指在细胞得胞浆内或胞核内出现多量水分形成大小不等得水泡得现象、(3)、脂肪变性就是指在实质细胞得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得现象,简称脂变。

2、阐明寄生虫、宿主与外界环境三者之间得相互关系?3、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得因素?①环境因素A、自然条件(1).养殖水体得空间因素: 养殖密度。

(2).养殖水体得水质因素:水质得好坏(溶氧、PH值等)。

(3).养殖水体得底质因素: 淤泥得影响。

B、人为因素(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得搭配)。

(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

(3)机械损伤 (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②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③机体自身因素主要就是指鱼体自身得抗病能力,这与鱼得种类、年龄、生活习性与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得发生,不就是孤立得单一因素得结果,而就是外界条件与内在得机体自身得抵抗力相互作用得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得原因,采取相应得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1)副作用:就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得与治疗无关得作用或危害不大得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就是药物对机体得损害作用。

一般就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引起。

(3)过敏反应:(4)继发反应:就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得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得残存药理效应。

5、阐明水产动物抗菌药物得作用机制?抗菌药物得作用机制(1)抑制细胞壁得合成:细菌胞体外有一层坚韧得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形态与保护功能。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

真题如下:接下来是复试大纲细胞生物学考试性质《细胞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生生物学及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测评考生的基本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与运用,反映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基本概念:对细胞生物学相关名词的理解。

2、基础理论: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来反映考生对基本生命规律的认识。

3、综合运用:基于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开展相关某一生命活动的综合分析。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明确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结构名词概念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基础理论的比例为60%,分值为60分;综合分析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

考试内容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及细胞基本概念细胞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重点研究领域。

2、细胞研究方法细胞显微观察、成分分析及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结构细胞生物学细胞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核糖体、细胞骨架及细胞核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组成、起源特征及功能。

4、功能细胞生物学细胞能量转化、信息转导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和主要物质变化以及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及凋亡的细胞特征、发生过程和功能细胞器的活动及作用。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考试性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汇总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汇总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1一、单项选择1、漂白粉(30%)用于全池泼洒的浓度一般是( )ppm。

A.0.1-0.2B.0.2-0.7C.1-1.2D.5-102、三氯异氰尿酸又名()。

A. 漂粉精B. 优氯净C. 防消散D. 强氯精3、痢特灵即__________。

A .呋喃西林B .呋喃唑铜C .土霉素D . 氟哌酸4、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用于全池泼洒的浓度比( )。

A.0.2ppm∶0.5ppmB.0.5ppm∶0.2ppmB.0.7ppm∶0.2ppmC.5ppm∶2ppm5、乌桕叶常用( )浸泡,使有效成分游离出来,可提高药效。

A.氨水B.食盐水C.生石灰水D.孔雀石绿水6、大黄常用( )浸泡,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可提高疗效。

A.氨水B.生石灰水C.食盐水D.小苏打水溶液7、高锰酸钾属于___________。

A .重金属盐类B .强氧化剂C .卤素类化合物D .染料8、嗜酸性卵鞭虫是一种( )。

A.单细胞藻类B. 单细胞真菌C. 鞭毛虫 D 原生动物9、球虫是一种( )。

A.单细胞藻类B.鞭毛虫C.孢子虫D.蠕虫10、鳃隐鞭虫主要危害( )。

A. 鲢鳙夏花B.草鱼夏花C.异育银鲫D.鲤亲鱼11、( )是打粉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A.池水有机物含量过高B.池水PH 值太低C.鱼体受伤D.池鱼密度过大12、球虫以( )经口感染新的寄主。

A.孢子B.裂殖子C.孢子体D.卵囊13、锥体虫以( )的方式感染寄主。

A.经口B.垂直传播C.主动经皮D.被动经皮14、鲢碘泡虫引起( )。

A. 白皮病B. 赤皮病C. 水臌病D. 鲢疯狂病15、多子小瓜虫常在( )引起鱼类发病大量死亡。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6、( )可在冬季较低的水温中繁殖感染鲤鱼。

A.鲤斜管虫B.多子小瓜虫C.鲤中华鳋D.多态锚头鳋17、柱状纤维粘细菌(Cyfophaga columnaris)引起___________。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讲课讲稿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讲课讲稿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疾病学复习资料病原对宿主的危害1夺取营养2机械损伤3分泌有害物质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诊断、预防、治疗疾病诊断基本原则:1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

2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

诊断流程宏观观察诊断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体液、体表、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放养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疾病的综合预防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为什么水产病害学要实施综合预防?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治疗难 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彻底清池清淤、药物消毒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A水深的调节:以淡黄色、淡褐色、黄绿色为好黄褐色、绿色、蓝绿色、红色b水色的调节方法: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c科学用水和管水:PH、溶氧度、盐度、亚硝酸盐等指标。

3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4饵料应质优量适5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6操作要细心7经常进行检查—寻唐8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治病原传播9定期药物预防10完善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建立预警预报。

11人工免疫12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SRP品种选育、杂交育种。

疾病的治疗目的:通过药物控制或消灭病原或改善环境及营养条件治疗的时机:早发现早治疗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a合理放养放养密度要合理;混养的种类搭配要适合。

b保证充足的溶解氧c不滥用药物d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石灰类、光合细菌等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1、培养和放养健壮苗种 1)SPF亲本 2)PVP-1洗卵 3)使用清洁水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5)饵料优2、免疫接种3、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4、降低应激反应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温等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的躲避现象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2池塘彻底清淤消毒3强化疾病检疫4建立隔离制度5实施消毒措施四加强饲养管理思考题:1、水产动物疾病学2、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3、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诊断原则)4、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第二章一病毒的致病机理与病毒感染(一)、病毒的传播途径无包膜病毒:粪-口途径有包膜病毒:主要通过飞沫、血液、唾液、粘液等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指病毒在群体的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

最新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最新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3.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4.渔药残留:水产养殖生物接触渔药后,药物的原形、代谢产物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杂质蓄积在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称为渔药残留。

5.渔药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研究渔药浓度在机体内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临床用药监测、预测渔药不良反应和制定最佳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6.病毒的致病机制(感染后的表现):顿挫感染、溶细胞感染和非溶细胞感染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7.致病性:病原菌具有克服机体防御、引起疾病的能力8.毒力: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细菌的毒力分侵袭力和毒素9.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10.细菌的感染途径:接触感染、创伤感染、消化道感染11.细菌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潜伏感染、带菌状态、显性感染12.寄生:有的在某一部分或全部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于另一生物之体表或体内,夺取该生物之营养而生存,或以该生物之体液及组织为食物来维持其本身的生存并对该生物发生危害作用,此种生活方式13.寄生虫:暂时或长久性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宿主的营养并且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计生动物14.寄主种类:终末寄主,中间寄主,保虫寄主。

15.终末寄主:寄生虫的成虫时期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16.中间寄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若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需要两个寄主,则最先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一中间寄主,其次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二中间寄主。

17.保虫寄主: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有的可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这类其他动物常成为某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的间接来源,故站在某种动物寄生虫学的立场可称为保虫寄主18.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主动经皮感染、被动经皮感染)19.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栓子:固气液),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的过程20.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3)组织损伤:是组织的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三方面的变化。

(4)贫血:贫血是指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5)最小有效量: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出现有效作用或出现药理效应的剂量,(6)半数致死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7)保虫寄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8)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分裂新生称为再生。

(9)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10)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的过程。

(1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12)最大耐受量: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13)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14)专性寄生:寄生物一旦离开宿主生物就不能继续生存的现象。

(15)渔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

”(16)积水:积水是指体液在体腔内积聚的现象。

(17)代偿: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体内出现代谢、功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形态结构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18)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二、填空题1、引起病理性萎缩常见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萎缩、压迫性萎缩、缺血性萎缩、神经性萎缩和废用性萎缩等。

2、黄鳝常见的寄生虫病有锥体病、毛细线虫和棘头虫。

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挂袋挂篓、注射、内服、浸浴、涂抹、全池泼洒和浸沤等。

4、复口吸虫典型的生活史有七个阶段: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5、目前,主要养殖品种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性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等。

6、鱼类疾病的发生需经过潜伏期、前驱期和充分发展期三个时期。

7、代偿是机体的重要损伤反应,主要有代谢性代偿、功能性代偿和结构性代谢等三种表现形式。

8、鲤春病毒主要危害一龄以上(多大规格)鲤鱼,主要流行于水温12—18℃的春季(季节),水温超过22℃时一般不再发病。

9、水产养殖管理中“四消”指鱼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和食场。

10、白头白嘴病的病原体是黏球菌,主要危害夏花鱼种,在长江流域的流行季节为5月下旬开始出现、6月份高峰。

11、通常所指的草鱼“四病”是肠炎、赤皮、烂鳃、和出血病。

12、病原体间接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人为传播、动物传播、水流传播和粪便传播等四种方式。

13、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有恩诺沙星、萘啶酸、吡哌酸和氟哌酸等。

14、按寄生虫寄生物的性质可分为兼性寄生、暂时性寄生、阶段寄生和终生寄生。

15、鱼类常见的纤毛虫病有斜管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和隐核虫病等。

16、细胞坏死时,核的变化分为核浓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17、药物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拮抗作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毒害作用等四种形式。

18、诊断水产动物疾病时一般遵循程序为现场调查、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实验诊断。

19、引起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的外在因素有人为因素、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

20、鱼类常见的复殖吸虫病有穴居吸虫、双穴吸虫病和侧殖吸虫病等。

21、鱼类疾病按感染类型可分为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再感染和重复感染等。

22、鱼类常见的鞭毛虫病有锥体虫病、隐鞭虫病和淀粉卵涡鞭虫病等。

23、草鱼出血病的三种类型为肠炎型、红肌肉型和红鳍红鳃盖型。

24、鱼类的微生物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和原生生物等四类。

25、常用外用消毒氯制剂有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氯海因等。

26、目前,水产药品中常见的内服抗菌药有土霉素、磺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

27、草鱼新三病指细菌性综合征、肝胆综合症和草鱼出血病。

28、药物在机体内分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四个过程。

29、鱼病防治中常用的外用杀虫药有敌百虫、硫酸铜、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等。

30、草鱼常见的疾病有肠炎、赤皮、烂鳃、水霉和出血等。

三、问答题1、鱼类为什么会发生疾病?答:(1)病原的危害(2)非正常的环境因素(3)营养不良(4)动物本身先天的或遗传的缺陷(5)机械损伤23、生产中使用硫酸铜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其毒性与水温成正比,因此应在天气晴好的清晨,而鱼未出现浮头时使用(2)无鳞鱼对其敏感,应控制在0.4g/m3下(3)治疗小瓜虫不选用该药4、简述草鱼出血病的病原体、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5、鱼病诊断中从哪几方面去了解鱼群的异常表现?答:1、鱼的分布:正常鱼群游于水中,活动自如,反应灵敏;病鱼长浮处水面,行动迟缓2、鱼的活动:正常鱼身体平衡,行动活泼,病鱼运动迟缓,反应痴呆,甚至触手可捉3、鱼的吃食:正常鱼食欲旺盛,每天有正常吃食量;病鱼食欲减退或突然停食6、简述鱼类发生疾病发生炎症时,液体渗出的生理作用。

答:1、带走病灶的毒素(稀释毒物)2 、由于共含抗体、补体等物质,有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的作用3、渗出液的纤维蛋白原聚合形成的网架,有利于阻止细胞液的渗出。

7、简述药物选择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答:1、有效性:根据鱼病诊断结果,选择对疾病有效的药物2、安全性:不能使用对养殖水环境或食品质量安全或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而被禁止的药物3、方便性:全池泼洒法与投喂药饵法是鱼病防治最简捷和有效的方法4、廉价性;:药物本身的价值不能太高,不能超过养殖产品的价值或渔民承受能力;施用过程不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降低治疗成本。

8、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吸收宿主的营养2、吸取宿主的血液3、消化、吞噬或破坏宿主的组织细胞4,压迫和阻塞作用5,毒素作用6,引入其他病原体9、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环境改良剂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消毒剂主要有:1、酚类(苯酚)2、酸类(柠檬酸、除荣剂)3、醛类(福尔马林)4、醇类(乙醇)5、卤素类(漂白粉、漂白精、二氯异氰尿酸钠)6、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7、石灰类(生石灰、熟石灰)8、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苯扎溴铵)作用:1.净化水质,防止底质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2.降低硫化氢和氨氮的毒性3.补充氧气,增加鱼虾摄食能力4.补充Ca元素,促进鱼虾生长和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5.抑制有害菌数量,减少疾病发生。

10、简述CaO清塘的作用。

答:1、生石灰可杀灭病菌、寄生虫2、可以改良水质3、可以增加池塘肥4、CaCO3能疏松淤泥,改善底泥通气条件,加速有机质分解5,能澄清水质,使悬浮胶状有机物凝聚沉淀。

11、草鱼细菌性肠炎的病原、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答:1、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罗非鱼、黄鳝等,流行季节为4-9月,水温18 ℃以上开始流行,饲料因素往往是重要的诱因;3、防治方法:预防:1)坚持四定原则投喂饲料,选择硬度适合、无霉变的饲料。

2)定期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

治疗:(1)去皮大蒜捣烂、大黄、食盐(1:1:1),(2)1500g/500kg鱼体重拌料投喂,每日1次,连用7日。

(3)每100公斤饲料添加肠炎灵0.5-1公斤或氟哌酸16-24克、蒽诺沙星20-24克。

外用二氧化氯0.4ppm全池泼洒。

13、简述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共同特点。

答:1、常出现明显表面出血,溃疡并伴随腹水,肠炎,烂腮等症状2、发病与水体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经常出现在高温,水质恶化时3、抗生素及其它消毒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4、镜检可在体内发现大量细菌。

14、简述鱼苗气泡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答:发病原因: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防治方法:1,池塘彻底清淤,防止池底硫化氢和甲烷气体的产生2,不使用未经充分发酵腐熟的肥料,注意施肥量3,经常调节水质,防止浮游植物过多,保证透明度4,加水时温差不宜过大5,冬季北方冰封前,用除草剂清除过多的藻类和杂草,冰封后在冰上打眼透气6,春季,注意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15、阐述复口吸虫的生活史?如何有效防治鱼类的复口吸虫病?答:生活史;受精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血居吸虫病防治:敌百虫杀虫,同时杀灭其中间寄主双穴吸虫病防治:1,驱除鸥鸟等水鸟2,以硫酸铜杀灭螺3,以水草扎成把子诱捕螺并将其杀害四、论述题。

1、有一渔民的鱼发生了疾病,请你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同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综合性诊断流程。

答﹕1)、现场调查1.调查发病环境和发病史(养殖环境、养殖史、发病史)2.水质情况调查与分析(水温水色、pH、溶氧、水的化学性质等)3.了解鱼群的异常表现(鱼的分布、活动、吃食情况等)2)肉眼检查1.体表检查(鱼体体形、体色的观察)2.鳃的检查(注意观察鳃部的颜色是否正常,黏液是否增多,鳃丝是否出现缺损或者腐烂等。

)3. 内脏的检查(肝胰脏、肠道、消化道、肾脏、腹腔等)3)、显微镜检查1.镜检的方法:(1)玻片压展法(2)载玻片压展法(3)病理切片检查2.各器官的镜检:(1)体表(2)鳃(3)肠、胃(4)其他器官(如血液)4)、实验室诊断(1)病原分离鉴定(2)血清学诊断(3)分子生物学诊断(核酸探针检测技术、PCR检测技术)2、论述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发病原因有哪些?并提出综合治疗方案。

答:1、亚硝态氮、氨氮超标2、小型原虫3、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治疗方案:1、增大溶氧(粒粒氧,增氧粉)2、降低水中的氨氮3、杀虫,辛硫酸4、间隔一天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杀菌5、内服中草药+Vc若五步不能奏效,用恩诺沙星全池泼洒2~5ppm,可加Vc和中草药提高抵抗力3、论述引起鱼病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分别是什么?答:传染源:原发性来源:1,患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鱼,为主要传染源2,患过传染病已痊愈的鱼,在一段时间内仍释放病原3,天然水域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4,未经发酵的草食动物粪便以及病鱼的排泄物次发性来源:1,发病鱼池的池水与底泥2,病鱼池与处理病鱼使用过的工具,网具,饲料等。

传播方式:直接传播: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间接传播:1,水流传播2,粪便传播3,动物传播4,人为传播4、论述草鱼烂鳃病的病原、流行季节及基本症状分别是什么?怎样防治?答:病原为柱状黄杆菌,流行于4~10月份,夏季为发病高峰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