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局部解剖共20页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肌表面;上方续项筋膜,内侧 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 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 分前、中、后三层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4
▲胸腰筋膜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5
三 肌层
第一层
8.下后锯肌
1.斜方肌
9.腹内斜肌后部
2.背阔肌
第三层
3.腹外斜肌后部
10.竖脊肌
第二层
11.腹横肌后部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1
4.浅血管
浅动静脉相伴行 项区: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 胸背区: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
脉等的分支→ 腰区:来自腰动脉的分支→ 骶尾部:臀上、下动脉等的分支→
CHENHUA
局部解剖学-Biblioteka 柱区22二 深筋膜
1.项区 项区的深筋膜分浅深2层,包裹
5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 的孔,是椎管的下口 ▲骶角(sacral cornu) 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 起,体表易触及,是骶 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6
3.尾骨(coccyx)
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 而成
位于骶骨的下方, 肛门的后方
有肛尾韧带附着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1.棘突(spinous process) ①C7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骨
序数的标志 ②胸椎棘突斜向后下,呈叠瓦状 ③腰椎棘突呈水平状 ④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 ⑤骶椎棘突→ → 骶正中嵴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5
2.骶管裂孔和骶角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沿骶正中嵴向下,由S4、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4
▲胸腰筋膜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5
三 肌层
第一层
8.下后锯肌
1.斜方肌
9.腹内斜肌后部
2.背阔肌
第三层
3.腹外斜肌后部
10.竖脊肌
第二层
11.腹横肌后部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1
4.浅血管
浅动静脉相伴行 项区: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 胸背区: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
脉等的分支→ 腰区:来自腰动脉的分支→ 骶尾部:臀上、下动脉等的分支→
CHENHUA
局部解剖学-Biblioteka 柱区22二 深筋膜
1.项区 项区的深筋膜分浅深2层,包裹
5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 的孔,是椎管的下口 ▲骶角(sacral cornu) 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 起,体表易触及,是骶 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6
3.尾骨(coccyx)
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 而成
位于骶骨的下方, 肛门的后方
有肛尾韧带附着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1.棘突(spinous process) ①C7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骨
序数的标志 ②胸椎棘突斜向后下,呈叠瓦状 ③腰椎棘突呈水平状 ④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 ⑤骶椎棘突→ → 骶正中嵴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5
2.骶管裂孔和骶角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沿骶正中嵴向下,由S4、
脊柱区解剖(局部解剖学)--ppt课件全篇

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
第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2.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蛛网膜 spinal arachnoid mater 软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2. 蛛网膜下隙穿刺
部位: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之间 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3.骶管阻滞麻醉:
属于硬膜外阻滞,经骶管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部脊神经。 常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 定位骶裂孔:从尾骨尖沿中线向头方向摸至4cm(成人)可触及一有弹性 的凹陷骶裂孔,在孔的两旁可触到蚕豆大的骨质隆起,即为骶角。 穿刺部位:骶角联线中点。
上界:第12肋
竖脊肌
意义
1.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 2. 腰疝
第12肋 腹内斜肌
腹膜外肾脏手术时的解剖层次结构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 肌或腹外斜肌→下后锯肌或腹 内斜肌→腹横肌腱膜→ 腰方肌 →腹横筋膜、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膜后组织→肾后筋膜→肾 脂肪囊。
切开背阔肌与腹外斜肌时,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骼腹 股沟神经 。 切开腰肋韧带和腹内斜肌时,注意保护肋下神经。
棘突:内大量骨 松质,外为一层 薄的骨密质
2、椎骨间连接
椎体间椎连弓结间连结
棘上韧带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椎弓根 椎间盘
后纵韧带
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rpey纤维环构成
前纵韧带 髓核 纤维环 后纵韧带
第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2.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蛛网膜 spinal arachnoid mater 软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2. 蛛网膜下隙穿刺
部位: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之间 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3.骶管阻滞麻醉:
属于硬膜外阻滞,经骶管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部脊神经。 常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 定位骶裂孔:从尾骨尖沿中线向头方向摸至4cm(成人)可触及一有弹性 的凹陷骶裂孔,在孔的两旁可触到蚕豆大的骨质隆起,即为骶角。 穿刺部位:骶角联线中点。
上界:第12肋
竖脊肌
意义
1.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 2. 腰疝
第12肋 腹内斜肌
腹膜外肾脏手术时的解剖层次结构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 肌或腹外斜肌→下后锯肌或腹 内斜肌→腹横肌腱膜→ 腰方肌 →腹横筋膜、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膜后组织→肾后筋膜→肾 脂肪囊。
切开背阔肌与腹外斜肌时,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骼腹 股沟神经 。 切开腰肋韧带和腹内斜肌时,注意保护肋下神经。
棘突:内大量骨 松质,外为一层 薄的骨密质
2、椎骨间连接
椎体间椎连弓结间连结
棘上韧带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椎弓根 椎间盘
后纵韧带
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rpey纤维环构成
前纵韧带 髓核 纤维环 后纵韧带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背区)

• Cadaver is placed in the prone position
• A median vertical incision • Two transverse incision • A curve incision • 3 transverse incision and a median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分4段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2020/3/5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通过的结构: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通过202的0/3/结5 构:腰神经后内侧支
4. Muscles
Suboccipital triangle 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2020/3/5
5. Deep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1) arteries
vertical incision on the back of upper limb
2020/3/5
Chapter 8 The back and vertebral region
I.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II. Suface anatomy
Spinous process Sacral hiatus, Sacral cornu Coccyx Iliac crest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 Apine of scapula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The twelfth rib Erector spinae
• A median vertical incision • Two transverse incision • A curve incision • 3 transverse incision and a median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分4段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2020/3/5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通过的结构: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通过202的0/3/结5 构:腰神经后内侧支
4. Muscles
Suboccipital triangle 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2020/3/5
5. Deep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1) arteries
vertical incision on the back of upper limb
2020/3/5
Chapter 8 The back and vertebral region
I.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II. Suface anatomy
Spinous process Sacral hiatus, Sacral cornu Coccyx Iliac crest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 Apine of scapula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The twelfth rib Erector spinae
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 医学PPT课件

※上部紧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
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在剧前烈层活:动位中于,腰可方被肌扭前伤面,—是—腰腰腿方痛肌的筋原膜因之一。
三、肌层: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 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
范围会扩大。
3.腰上三角
⑴位置:
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下方。
⑵境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腱膜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第六章 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1.境界:也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
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上: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
→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
2.分区: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第二第层一:层下第夹:后三肌斜锯层、方肌:肩肌和竖胛、腹脊提背内肌肌阔斜和、肌肌腹菱和后横形腹部肌肌外后、斜部上肌后后锯部肌、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1.枕下三角
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在剧前烈层活:动位中于,腰可方被肌扭前伤面,—是—腰腰腿方痛肌的筋原膜因之一。
三、肌层: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 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
范围会扩大。
3.腰上三角
⑴位置:
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下方。
⑵境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腱膜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第六章 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1.境界:也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
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上: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
→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
2.分区: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第二第层一:层下第夹:后三肌斜锯层、方肌:肩肌和竖胛、腹脊提背内肌肌阔斜和、肌肌腹菱和后横形腹部肌肌外后、斜部上肌后后锯部肌、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1.枕下三角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ppt课件

为肩胛骨背面高耸的骨嵴 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
平对T3棘突 外侧端为肩峰,为肩部的
最高点
CHENHUA
-
10
7.肩胛骨下角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肩胛骨下角连线平对T7棘突 上肢下垂时容易触及
CHENHUA
-
11
8.第12肋
在竖脊肌外侧可触及 有时很短,易将第11肋棘与L5棘突和
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 形区
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 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 形
菱形区上下角连线的深部 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 嵴为骶外侧嵴(经骶后孔 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CHENHUA
-
9
6.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26
背肌简表(1)
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斜方肌 背阔肌
上项线、枕外隆 突、项韧带、全 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内收肩胛骨
下6个胸椎棘突、 全部腰椎棘突骶 肱骨小结节嵴 正中嵴、髂嵴
上臂后伸、内收 及旋内
副神经
肩胛提肌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上提肩胛骨
胸背神经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下2个颈椎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上提内收肩胛骨
②第3枕神经 third occiptal
nerve
C3N后支→,穿斜方肌浅出
, →项区以上皮肤
CHENHUA
-
18
⑵胸背区与腰区
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 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
走行 下部分支斜向外下 分布至胸背区和腰背区皮肤 第12胸神经后支分支可分布到
臀区
CHENHUA
平对T3棘突 外侧端为肩峰,为肩部的
最高点
CHENHUA
-
10
7.肩胛骨下角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肩胛骨下角连线平对T7棘突 上肢下垂时容易触及
CHENHUA
-
11
8.第12肋
在竖脊肌外侧可触及 有时很短,易将第11肋棘与L5棘突和
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 形区
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 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 形
菱形区上下角连线的深部 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 嵴为骶外侧嵴(经骶后孔 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CHENHUA
-
9
6.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26
背肌简表(1)
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斜方肌 背阔肌
上项线、枕外隆 突、项韧带、全 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内收肩胛骨
下6个胸椎棘突、 全部腰椎棘突骶 肱骨小结节嵴 正中嵴、髂嵴
上臂后伸、内收 及旋内
副神经
肩胛提肌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上提肩胛骨
胸背神经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下2个颈椎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上提内收肩胛骨
②第3枕神经 third occiptal
nerve
C3N后支→,穿斜方肌浅出
, →项区以上皮肤
CHENHUA
-
18
⑵胸背区与腰区
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 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
走行 下部分支斜向外下 分布至胸背区和腰背区皮肤 第12胸神经后支分支可分布到
臀区
CHENHUA
脊柱的局部解剖共20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脊柱的பைடு நூலகம்部解剖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脊柱的பைடு நூலகம்部解剖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脊柱区解剖图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 横突间韧带内侧缘 下界 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 下位椎骨上关节突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 下壁 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
下脓肿。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臀中皮神经(S1~3) (四)浅血管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 下壁 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
下脓肿。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臀中皮神经(S1~3) (四)浅血管
脊柱区局部解剖汇总.

• 颈2-枢椎axis:
– 椎体上面有齿突dens of axis。齿突前面有关节面。 两侧有上关节面。 – 椎上切迹浅,椎下切迹深。 – 横突短,只有一个节结 – 棘突大末端分叉。
• 颈7-隆椎vertebra prominens:
– 棘突长,末端不分叉。thoracic vertebrae:
–椎体和横突末端前面有肋凹costal fovea。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关节突关节面几呈冠状位。暴力后易骨折,不易脱位
• 3、腰椎lumbar vertebrae:
– 椎体大 – 椎孔呈三角形 – 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且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为下 一椎骨的上关节突所抱拢。不易发生单纯脱位,往往合并一侧 关节突骨折。 – 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后伸。
胸腰筋膜
深筋膜覆盖竖脊肌
肌 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斜方肌、背阔肌 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竖脊肌 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听诊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界————肩胛骨的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内侧界———竖脊肌的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肾的腹膜外手术入路
• 颈1-寰椎atlas:
–呈环状,由前弓、后弓 及两侧块。无椎体,无 棘突,无关节突。
• 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 齿突凹dental fovea。 前面有前节结。
• 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 的椎动脉沟groove for vertebral artery。后 面有后节结。 • 侧块连接前后弓,上面 为椭圆形关节面,与枕 髁相关节;下面为圆形 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 面相关节。 • 横突长有横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