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人教版)】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人教版)】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寻找核心物质:Mg(OH)2、CaCO3、CaSO4、HCl寻找平衡:【实验】证明氢氧化镁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

向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镁固体,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仍然浑浊。

向浊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变红。

少量氢氧化镁溶解出氢氧根离子,遇酚酞溶液变红。

【分析】对于Mg(OH)2(s) Mg2+(aq) + 2OH-(aq)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实验】观看实验视频,将实验现象填写在教科书80页[实验3-3]的表格里。

【小结】加水,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影响不明显。

加盐酸,沉淀溶解。

【分析】加H+与OH-反应,使c(OH-)减小,使Q <K sp,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只要盐酸足够,沉淀完全溶解。

【试一试】运用沉淀溶解平衡解释稀盐酸除碳酸钙的原理。

【思考】稀盐酸能除去CaSO4吗?除去水垢中的CaSO等,需要另一种方法——“碱洗”。

即用寻找核心物质:CaSO4、Na2CO3、HCl寻找平衡: CaSO4(s)SO42-(aq) + Ca2+(aq)CO32-与Ca2+反应,使c(Ca2+)减小,使Q <K sp,平衡向CaSO4溶解的方向移动。

生成的CaCO3,可用盐酸除去。

这一过程沉淀CaSO4逐渐溶解,沉淀CaCO3逐渐生成,(翻)称为沉淀的转化。

上述沉淀的转化过程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aSO4(s) + CO32-(aq)CaCO3 (s) + SO42-(aq)沉淀转化比较完全。

根据CaSO沉淀转化为CaCO沉淀,某同学推测是溶解度小的沉生成AgCl沉淀后,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当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Ag+与I-的Q(AgI)>K sp(AgI),因此,Ag+与I-结合生成AgI沉淀,导致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

实现了AgCl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I沉淀。

如果加入足量的KI溶液,上述过程会继续进行,直到绝大部分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广州七中牛丽明【考纲要求】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常数及其有关计算,掌握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条件及其应用。

【设计思路】沉淀溶解平衡只是化学平衡的一种,符合化学平衡的根本特征。

在第二章建立了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之后,第三章溶液中的平衡主要是侧重于具体条件下平衡原理的应用,其中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存在于固体和溶液离子间的两相平衡。

具体到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归根结底都属于平衡移动的问题。

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建立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正确认识,重点讨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问题和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学案部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生活动】1、填写下表中的空白部分(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1.12 g/cm3)【学生活动】2、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溶解度(g /100g 水)硫酸铵 氯化铵 氯化钾硫酸钾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产品的化学式为_ K 2SO 4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 4)2SO 4 + 2KCl === 2NH 4Cl + K 2SO 4(s) 。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M m A n (s)m M n+ (aq) + n A m- (aq) K sp =[c (M n+)]m ·[c (A m-)]n【学生活动】3、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表达式AgCl 溶解平衡表达式: Ksp =MgF 2 溶解平衡表达式: Ksp =Cr(OH)3溶解平衡表达式: Ksp = 【学生活动】4、填写下表中的空白部分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演示实验】1、选修4 P 64实验3-4、实验3-5。

观察并记录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引入】: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那么对于t0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t1时:若: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继续溶解,则V(溶解)V(结晶)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则V(溶解)V(结晶)那么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

那么:化学平衡是否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当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时,平衡状态是否也会发生移动?【实验探究一】: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 H2O 2CrO42-+ 2H+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步骤滴加3~~10滴浓H2SO4滴加10~~20滴6 mol/LNaOHK2Cr2O7溶液实验结论:V 正V 逆 V 逆V 正V ′正V ′逆【实验探究二】: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Fe 3++3SCN -Fe (SCN )3 (红色)实验步骤:向盛有5 ml 0.005mol/L 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mol/L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 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滴加4滴1 mol/L 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 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编号 12步骤(1) 滴加饱和FeCl 3溶液滴加1 mol/L KSCN 溶液现象步骤(2) 滴加NaOH 溶液滴加NaOH 溶液现象结论【思考与交流】1、 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断的?2、从中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小结:(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

3、3《沉淀溶解平衡》学案(鲁科版)

3、3《沉淀溶解平衡》学案(鲁科版)

第三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一、【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 SP的概念。

3.掌握运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4.掌握简单的利用K SP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重点、难点】1.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运用溶度积K SP简单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2.运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二、【学习过程】[实验探究]实验步骤:1、在装有少量碘化铅黄色固体的试管中,注入约3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2、待上层液体变澄清后即得到碘化铅的饱和溶液,向其中注入几滴0.1mol·L-1KI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在上层清液中滴加KI溶液后,有______________产生。

结论解释:说明上层清液中有__________当加入KI后,I-浓度增大,发生反应:__________从而有_____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____生成。

[知识要点]一、沉淀溶解平衡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______________。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_ _____。

1、定义: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_____的速率和沉淀_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2、特征:(1)________ ______________(2)__ ______ ____(3)________ ____(4)________ 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在平衡体系Ca(OH)2(s) Ca 2++2OH -中,能使c(Ca 2+)减小,而使c(OH -)增大的是( )A .加入少量MgCl 2固体B .加入少量Na 2CO 3固体C .加入少量KCl 固体D .加入少量Ba(OH)2固体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Ksp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_______ __,简称_______ 。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2006年9月30日[考纲要求]:了解沉淀溶解平衡、沉淀转化的本质[知识回顾]:1.溶解度(固体)定义:2.划分难溶物质、微溶物质、可溶物质、易溶物质的标准是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4.碳酸钙、硫酸钡是电解质吗? 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原因是5.请列举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课本内容]: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衡当和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的速率,与进入溶液的Pb2+ 和I-在固体表面沉积的速率相等时,Pb2+和I-的与碘化铅固体的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状态叫做平衡,试写出此过程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2.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或,通常用表示。

写出碘化铅悬浊液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的表达式(2)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能力。

对于相同的电解质,K sp的数值越,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因素(1)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和有关,而与的量和溶液中的浓度无关;(2)溶液中的变化只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总结对比浓度商与溶度积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1)(2)(3)2.如果误将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硝酸钡等)当做食盐或纯碱食用,会造成中毒。

中毒患者应尽快用溶液洗胃,随后导泻使钡盐尽快排出。

试根据沉淀溶解平衡来分析洗胃的原因?3、沉淀的转化沉淀的转化就是由一种转化为另一种的过程。

(1)ZnS(s)转化为CuS(s)硫化锌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色固体,硫化铜为难溶于水的色固体。

写出两者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及溶解度表达式ZnS(s) ,K sp==1.6×10-24mol2·L-2CuS(s) ,K sp==6.3×10-36mol2·L-2ZnS与CuS的比相同,因此可以用K sp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由于K sp(CuS)K sp(ZnS),所以CuS的溶解能力要比ZnS 很多。

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教学设计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学习目标1. 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2. 知道溶度积并利用溶度积进行简单的计算3.熟悉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知识梳理1. 象碳酸钙、氢氧化镁这样的电解质,尽管在水中难以溶解,但它们在水中会建立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沉淀溶解平衡。

2. 沉淀溶解平衡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平衡时,也存在着一个平衡常数,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表示,溶度积只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

对于难溶物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可以表示为:AmBn(s) mAn+(aq)+nBm-(aq)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若难溶解电解质类型相同,则Ksp___________的沉淀易于转化为Ksp_________的沉淀;根据溶度积常数Ksp与浓度商QC的关系可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规律,对于难溶电解质AmBn,浓度商QC表示为:QC= [An+] ???m[Bm-]n若QC若QC=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若QC>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案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浓度商与K sp关系的学习,知道根据两者关系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2.通过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学习,了解水溶液中沉淀溶解平衡在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学习任务1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沉淀溶解(1)沉淀溶解原理: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从Q与K sp 关系考虑就是使Q<K sp,平衡右移。

(2)沉淀溶解方法:基本思路是降低沉淀溶解后电离出的某种离子浓度。

①酸溶解:CaCO3溶于盐酸,实质是发生反应2H++C O32-H2O+CO2↑导致c(C O32-)降低,沉淀溶解平衡右移。

②盐溶解:Mg(OH)2溶于NH4Cl溶液,实质是NH4Cl电离产生的N H4+发生反应N H4++OH-NH3·H2O,导致c(OH-)降低 ,沉淀溶解平衡右移。

③配位溶解:AgCl溶于氨水,实质是氨水中的NH3与Ag+形成[Ag(NH3)2]+导致c(Ag+)降低,沉淀溶解平衡右移。

④氧化还原溶解:例如CuS溶于硝酸,实质是S2-被硝酸氧化,导致c(S2-)降低 ,沉淀溶解平衡右移。

2.沉淀生成(1)沉淀形成原理: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使沉淀生成。

从Q与K sp关系考虑就是使Q>K sp,平衡左移。

(2)沉淀方法:基本思路是增大沉淀溶解后电离出的某种离子浓度。

①调节pH法:本质是调节c(H+)或c(OH-),使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如提高pH[即增大c(OH-)],使FeCl3溶液生成Fe(OH)3沉淀。

②硫化物法:多数硫化物很难溶解于水,所以向某些金属离子溶液中加入溶解度较大的硫化物(提高S2-浓度),使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

如CuSO4溶液中通入H2S或加入Na2S,使Cu2+转化为CuS沉淀。

③其他沉淀剂法:如Ba2+沉淀可以加入能产生较高浓度SO42-或CO32-的电解质,Ag+沉淀可以加入能产生较高浓度Cl-的电解质。

微点拨:(1)一般认为当一种离子浓度降至10-5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第3 节沉淀溶解平衡【学习目标】1、加深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理解,能够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去认识难溶电解质的性质。

2、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形成解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4、完成对四种平衡的整体认知的提升,掌握平衡知识的核心思想。

【高考考点】考点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平衡移动典例精析例题1(全文结束》》年高考新课标)某溶液中含有 C1-, Br-和 CrO42-,浓度均为 0、010mo1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 L-1的 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 C1- 、 Br-、 CrO42-B、 CrO42-、 Br-、 C1-C、 Br-、 C1-、 CrO42-D、 Br- 、 CrO42-、 C1-【答案】C【解析】设 Cl-、 Br-、 CrO42- 刚开始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分别为 x、 y、 z,则根据 Ksp可得:0、01x=1、561013 0、01z2=9108 mol L-1 y7、7101 z3101 可知 y<x B C D 答案:B【规律方法】1、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只与难溶性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2、注意: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在沉淀后用 (s)标明状态,溶液中用“ aq”标明状态,并用“ ”连接。

如:Ag2S(s)2Ag (aq)+S2 (aq)3、Ksp 与物质溶解能力的关系:(1)用溶度积直接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时,物质的类型(如 AB 型、 A2B 型、 AB2型等 )必须相同。

(2)对于同类型物质, Ksp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3)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质,当 Ksp相差不大时不能直接作为比较依据,可通过比较饱和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确定溶解能力强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掌握沉淀生成溶解和转化条件的应用。

【知识巩固】
1、Ksp意义:Ksp大小反映了
2、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存在如下沉淀溶解平衡:MmNn(s)mM n+ (aq)+ nN m-(aq)溶度积常数可以表示为:
【新知探究】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离子的浓度积Qc和Ksp的关系:
当Qc > Ksp时反应向方向进行,直到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当Qc = Ksp时反应
当Qc < Ksp时反应向方向进行,直到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1)沉淀的溶解
【问题探究】在进行胃部透视时,为取得良好的检查效果,需要在检查之前服用“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

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2.33×10-3g 硫酸钡,它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10 mol2·L-2。

钡离子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当人体中钡离子浓度达到2×10-3mol·L-1时,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请通过计算说明用硫酸钡作为“钡餐”安全吗?
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8g 碳酸钡,且胃液是酸性的,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
酸钡作为“钡餐”的主要成分?
如果误食了可溶性钡盐,为什么用 5.0%的硫酸钠溶液洗胃,当SO42-浓度为多少时,人才安全?
【总结】沉淀溶解的常见方法
酸碱溶解法
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Al(OH)3溶于NaOH,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溶液溶解法
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溶解法
如不溶于盐酸的硫化物Ag2S溶于稀HNO3。

离子方程式为。

(2)沉淀的生成
【问题探究】1、用沉淀溶解平衡知识解释溶洞中美丽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
2、用沉淀溶解平衡知识解释,藻类植物的生长会促进珊瑚的形成而人口增长、人类大
规模砍伐森林、燃烧煤和其他的化石燃料等因素,都会干扰珊瑚的生长,甚至造成珊瑚
虫死亡的原因。

【总结】沉淀生成的常见方法
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离子。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的转化
【实验探究】沉淀的转化: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在1试管中加入ZnSO4溶液,再滴入Na2S溶液,观察现象
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向沉淀中滴加
适量的CuSO4溶液,观察现象。

分析:硫化锌饱和溶液中硫离子浓度为多少?当铜离子浓度为0.1mol·L-1的时,能否生成硫化铜沉淀?溶解平衡如何移动?移动的程度怎样?
【总结】沉淀转化的规律:
【问题探究】1、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常用FeS(s)MnS(s)等
难溶物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

写出FeS(s)与废水中的Cu2+、Hg2+、Pb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写出H2S、Na2S、NaHS与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aSO4(Ksp=1.1×10-10mol2·L-2)比BaCO3(Ksp=5.1×10-9mol2·L-2)的溶解度小,为什么在饱和Na2CO3溶液中,能发生BaSO4→BaCO3的转化?怎样增大转化的程度?试分析将水垢中CaSO4转化为CaCO3,并进一步除去的原理。

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水中含有碳酸氢镁和碳酸氢钙,水沸腾后发生的反应为
最终的水垢为什么有氢氧化镁?
【跟踪训练】将等体积的4×10-3mol·L-1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1的K2CrO4溶液混合,是否能析出Ag2CrO4沉淀?(已知Ksp(Ag2CrO4)=9.62×10-3 mol3·L-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