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如何计算
最新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

最新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
公摊面积的计算和分摊是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最新的建筑规范和房地产管理规定,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如下:
1. 公摊面积的定义: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除住户独立使用空间之外,由所有住户共同使用的区域所占用的面积。
2. 计算原则:公摊面积的计算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每个住
户按照其拥有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相应的公摊面积。
3. 分摊范围:公摊面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电梯井、楼梯、走廊、门厅、设备房、消防设施、垃圾收集点等。
4. 分摊方法:公摊面积的分摊通常按照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即每个
住户的公摊面积等于其拥有的建筑面积与整个建筑物建筑面积的比例
乘以总公摊面积。
5. 公示要求:开发商在销售房屋前,应将公摊面积的详细计算方法和
分摊结果公示给购房者,确保购房者的知情权。
6. 监管机制: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摊面积计算和分摊的监管,
确保开发商遵守相关规范,防止公摊面积的不合理分摊。
7. 纠纷处理:若住户对公摊面积的分摊结果有异议,可向房地产管理
部门提出申诉,由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复核。
8. 法律责任:开发商若违反公摊面积分摊规范,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
9. 更新与修订: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可能会进行相应的更新与修订。
10. 实施日期:最新公摊面积规范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适用于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建筑。
通过上述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公摊面积的合理计算和公平分摊,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房屋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

房屋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其中,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公摊面积=总公摊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上会注明房屋的公摊系数范围。
一般来说,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在10%-15%;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在20%-25%。
因此,根据房屋面积和楼层高度等因素,可以大致计算出房屋的公摊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楼层高度、不同套型面积的房屋,其公摊面积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房时,购房者应当了解房屋的公摊系数和范围,以便合理评估房屋的总价和套内面积等信息。
同时,购房者还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合同中注明的公摊面积与实际情况相符,以避免后期出现纠纷。
公摊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的基本计算公式
1.公摊面积的基本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 = 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 = 总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建筑面积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例如,某栋楼的总公摊面积是 1000 平方米,所有住户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是 5000 平方米,那么公摊系数就是1000/5000=0.2。
如果某一住户的套内建筑面积是 100 平方米,那么该住户的公摊面积就是0.2*100=20平方米。
2.按比例分摊的计算方式(在已知各功能区域面积占比的情况下)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如带有商业和住宅的综合楼。
假设一栋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 10000 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7000 平方米,整栋楼的公摊面积为 3000 平方米。
计算商业和住宅的面积占比,商业面积占比为3000/10000=0.3,住宅面积占比为7000/10000=0.7。
商业部分分摊的公摊面积为3000*0.3=900平方米,住宅部分分摊的公摊面积为3000*0.7=2100平方米。
注意,不同地区可能对公摊面积的计算和规定存在差异,具体计算还应以当地的房产测量规范和相关政策为准。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公摊面积是指住宅小区或写字楼等共用设施和公共空间按照一定计算规则分摊到各个住户或单位的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般是根据建筑面积或居住面积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常见的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1.分摊系数法:按照每个住户或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计算。
公摊面积=公共设施面积×分摊系数。
分摊系数=住户或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整个楼栋或区域的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例如,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面积为1000平方米,整个小区共有10个住户,其中一个住户的套内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那么该住户的公摊面积为1000×(100/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2.等比例分摊法:按照套内建筑面积的等比例分配。
公摊面积=公共设施面积×住户或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整个楼栋或区域的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例如,写字楼的公共空间面积为2000平方米,整个写字楼共有5个单位,其中一个单位的套内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那么该单位的公摊面积为2000×(300/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3.分摊公式法:根据不同部位的公共设施面积比重设置计算公式。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个部位的面积权重,并设置相应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上述只是常见的几种计算方式。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区域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不仅在房地产行业中常用,也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物业管理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正确计算和合理分配公摊面积,可以有效维护住户或单位的利益,保证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合理使用。
公摊面积的评估与测算方法

公摊面积的评估与测算方法公摊面积作为房地产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房产项目中。
它是指在一个建筑物或项目中,为了满足共同的需求而共同使用的面积,如走廊、电梯等公共区域。
在购房、租赁等交易中,公摊面积的计算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买方或租赁方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公摊面积的评估与测算方法。
一、公摊面积的定义与分类公摊面积是指在一个建筑物或项目中,由各个业主共同使用的面积。
根据具体的用途和功能,公摊面积可分为以下几类:1. 走廊与通道:包括建筑物内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等。
这些区域对于不同业主来说,具有共同使用的功能,因此需要进行公摊。
2. 外墙及外部设施:例如外墙面积、屋顶面积、停车场等。
这些区域通常为整个建筑物的所有业主共同拥有,因此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公摊。
3. 公共设施与设备:如游泳池、健身房、会议室等,这些设施和设备对于业主来说是共同分享和使用的,公摊面积的计算应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二、公摊面积的评估方法评估公摊面积的首要目标是确定公摊面积与私有面积之间的合理比例,从而保证业主的权益。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评估方法:1. 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这种评估方法是根据建筑面积比例来计算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通过立面图计算得到的总面积。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根据建筑面积比例来确定各个业主所占的私有面积和公摊面积。
例如,如果某业主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总面积为800平方米,那么根据比例计算,该业主的私有面积为10平方米,公摊面积为70平方米。
2. 按实际使用比例分摊这种评估方法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计算公摊面积。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考虑到各个业主对公共区域的实际使用情况。
例如,在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如果某个商铺使用了一半的共用走廊面积,那么该商铺的公摊面积可以按照一半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能够更好地保护业主的权益。
三、公摊面积的测算方法测算公摊面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测算方法:1. 建筑设计图纸法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测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

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其实在购买房屋的时候,一些面积是公摊的,也就是说有一些面积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承担的面积部分。
一般包括楼道,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等。
对于这样的面积如何计算,业主就一概不知。
那么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1、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或各自有部位)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等部位的建筑面积,即为整幢建筑物的公用共有建筑面积。
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或自有部位)建筑面积之和2、公用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计算,各套的套内(或自有部位)的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产权人应分摊的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即:分摊的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套内(或自有部位)建筑面积×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1、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多层建筑是层数在6层左右的建筑,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和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
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楼层为7—9层的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3、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大的。
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高。
4、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
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住宅的公摊面积应如何计算?哪些面积需要被公摊

住宅的公摊面积应如何计算?哪些面积需要被公摊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卖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房屋的公摊面积一直以来购房者都无法准确识别,让人头疼。
好好的住房面积,有一部分要算到公共区域内,很多购房者都对此而无可奈何。
到底房屋的公摊面积怎么计算?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具体了解一下“住宅公摊面积”的这些事吧!首先,我们所说的公摊面积不像套内建筑面积那样,能够被直接感受到,因此,也就不容易测算。
只能去了解哪些面积需要被公摊,哪些是不需要的。
商品房公摊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但是,凡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部分。
一般情况下,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
既然公摊不易计算,那么公摊面积到底是由谁来测算的呢?公摊面积的计算是由测绘部门独立测算的。
测绘部门向开发商出具测算报告后,开发商再告知购房者公摊比例是多少。
至于具体的测算标准和明细,开发商是否公开,国家没有硬性规定。
如果某小区的服务功能更全面、配套更齐全,如有较大的公共门厅、电梯过道、齐全的设备房等,则公摊系数会高一些;而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等这样的房产相对来说会略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住宅类的商品房公摊面积大致在10%-25%左右;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约10%~15%;小高层住宅一般在20%以内是比较合理的水平;而30层以上的住宅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公摊通常都在25%左右。
等高级住宅因为大厦内的公用面积偏多,公摊也有可能在40%以上的。
从建筑形式上分,一般塔楼的分摊面积要大于板楼的分摊面积。
房屋公摊面积计算规则

房屋公摊面积计算规则摘要:1.房屋公摊面积的定义与计算规则2.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3.房屋公摊面积的合理范围4.计算公摊面积的方法与示例5.结论正文:一、房屋公摊面积的定义与计算规则房屋公摊面积,指的是建筑物中除套内建筑面积之外,由整栋楼业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公共地面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规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包括厅、卧、厨、卫、储等净面积以及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
2.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走廊、消防控制室等管理用房,以及为本幢服务的水、电、气、暖通等相关设备用房。
3.墙体部分:墙体部分包括外墙、套与共用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中,未计入套内墙体面积的其他墙体水平投影面积。
二、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公摊面积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户型:同一栋楼里,一梯一户、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的公摊面积会有所不同;点式楼和板式楼的公摊面积也会有差异。
2.套内面积:房子越大,公摊面积就越大;反之,房子越小,公摊面积就越小。
3.公共设施:只有楼梯和既有楼梯又有电梯的公摊面积是不一样的;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就越大。
4.建筑规模:楼梯高度越高,公摊面积越大。
三、房屋公摊面积的合理范围普通住宅的公摊比例一般为:多层8%——15%,小高层10%——20%,高层15%——30%。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例并非绝对标准,因为房屋类型、配套等因素可能影响公摊面积系数。
四、计算公摊面积的方法与示例假设一套房子的套内建筑面积为80 平方米,其中有15 平方米的阳台、20 平方米的墙体和5 平方米的楼梯间。
那么,这套房子的公摊面积计算如下:1.套内建筑面积:80 平方米2.阳台面积:15 平方米(封闭阳台全算,未封闭阳台算一半)3.墙体面积:20 平方米(1/2 共用墙体投影面积、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4.楼梯间面积:5 平方米5.公摊面积:15 平方米+ 20 平方米÷ 2 + 5 平方米= 25 平方米五、结论房屋公摊面积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如何计算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各套 ( 单元 ) 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
所谓的公摊系数,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
得房率标准如下:
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
高层板楼住宅(78%——85%),......................
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
多层住宅(88%——95%)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建筑面积
你用100%减去得房率就是公摊系数
所谓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公摊面积如何区分?
目前我国尚无法律对公摊面积加以约束,只有建设部的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门文件做出的原则性规定。
现在政策主要是根据2000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执行。
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为:
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
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
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其中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需要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作为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之后的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怎么摊?
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过小,则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那么公摊面积如何摊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个可以用来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楼公摊系数。
住宅楼公摊系数计算方法为:需要公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参加公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然后用各单元参加公摊的建筑面积乘以分摊系数,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摊面积。
其中,需要公摊的面积要由产权部
门测绘队实地测量。
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
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