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if语句选择
vb中if语句块

vb中if语句块VB中的if语句块是一种条件判断结构,用于根据给定条件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下面是十个关于VB中if语句块的例子:1.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正数,如果是,则输出"该数为正数",否则输出"该数为负数"。
```If num > 0 ThenConsole.WriteLine("该数为正数")ElseConsole.WriteLine("该数为负数")End If```2.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输出"该数为偶数",否则输出"该数为奇数"。
```If num Mod 2 = 0 ThenConsole.WriteLine("该数为偶数")ElseConsole.WriteLine("该数为奇数")End If```3. 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如果是,则输出"该年是闰年",否则输出"该年不是闰年"。
```If year Mod 4 = 0 And year Mod 100 <> 0 Or year Mod 400 = 0 ThenConsole.WriteLine("该年是闰年")ElseConsole.WriteLine("该年不是闰年")End If```4.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为空,如果是,则输出"字符串为空",否则输出"字符串不为空"。
```If String.IsNullOrEmpty(str) ThenConsole.WriteLine("字符串为空")ElseConsole.WriteLine("字符串不为空")End If```5. 判断一个学生的成绩是否及格,如果大于等于60分,则输出"及格",否则输出"不及格"。
vb中判断文本框为空的条件语句

在VB中,判断文本框是否为空是编写程序时经常用到的条件语句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VB语言来判断文本框是否为空,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讨论。
一、基本概念在VB中,我们可以使用if语句来判断文本框是否为空。
if语句的基本格式如下:```If 文本框.Text = "" Then'文本框为空的处理逻辑Else'文本框不为空的处理逻辑End If```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if语句来判断文本框的文本内容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执行文本框为空的处理逻辑,否则执行文本框不为空的处理逻辑。
二、深入讨论在实际编程中,判断文本框是否为空可能会涉及到更复杂的情况。
我们可能需要同时判断多个文本框是否为空,或者需要在用户输入时即时判断文本框的内容是否为空。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1. 判断多个文本框是否为空如果我们需要同时判断多个文本框是否为空,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来组合多个判断条件。
我们可以使用And运算符来同时判断多个文本框是否为空,代码如下:```If 文本框1.Text = "" And 文本框2.Text = "" Then'多个文本框都为空的处理逻辑Else'多个文本框中至少有一个不为空的处理逻辑End If```通过使用逻辑运算符,我们可以方便地处理多个文本框是否为空的情况。
2. 即时判断文本框是否为空有时,我们需要在用户输入文本的同时即时判断文本框是否为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事件来触发判断操作。
我们可以在文本框的TextChanged事件中进行判断,代码如下:```Private Sub 文本框_TextChanged(sender As Object, e As EventArgs) Handles 文本框.TextChangedIf 文本框.Text = "" Then'文本框为空的处理逻辑Else'文本框不为空的处理逻辑End IfEnd Sub```通过使用事件触发判断操作,我们可以及时响应用户输入,并进行判断处理。
VB条件语句

一、简单If条件语句使用在称之为分支结构的特殊语句块中的条件表达式控制了程序中哪些语句被执行以及什么样的执行次序执行。
“If...Then”分支结构在程序中计算条件值,并根据条件值决定下一步执行的操作。
最简单的“If...Then”分支结构可以只写在一行:If Condition Then Statement[Else statement]注意:“If...Then”分支结构用于给程序添加逻辑控制能力。
这里,“Condition”是个条件表达式,“Statement”是条件有效的Visual Basic语句。
例如:If Score>=20 Then Label1.Text="You Win!"是个使用了下述条件表达式的分支结构:Score>=20根据这个表达式的值,程序决定是否把Label1对象的“Text”属性设置为“You Win!”。
如果“Score”变量的值大于等于20,Visual Basic设置该属性的值,否则,Visual Basic跳过这条赋值语句,然后执行事件过程中的下一行语句。
这类比较运算的结果不是“True”就是“False”,条件表达式从来不会产生模棱两可的值。
二、If...Then...Else语句Visual Basic还支持另一种格式的“If...Then”分支结构,该结构中包含几个条件表达式,由多行语句组成,其中包含了重要关键字“ElseIf”、“Else”以及“End If”。
If Condition1 ThenStatementsElseIf Condition2 ThenStatements[其他ElseIf子句及其相应的执行语句]ElseStatementsEnd If这个结构中,“Condition1”首先被计算。
如果这个条件表达式的值为“True”,那么这个条件表达式下的语句被执行;如果第一个条件的值不是“True”,那么计算第二个表达式(Condition2)的值,如果第二个条件的值为“True”,那么这个条件表达式下的语句块被执行(如果要判断更多的条件,那么继续增加“ElseIf”子句及该子句下的语句块);如果所有条件表达式的值都不是“True”,那么执行“Else”子句下的语句块;最后,整个结构使用“End If”关键字结束。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VB中的IF语句应用——用VB编程实现锤子、剪刀、布游戏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编写一个儿时玩过的锤子、剪刀、布游戏程序来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用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特别是熟练掌握IF语句的应用,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2、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首先请每相邻的2个同学一起玩儿时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并简单介绍玩的方法,然后老师演示VB做好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小程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流程。
通过解剖这段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
在学生练习中,让学生编写运行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高级语言环境中编写并执行一段程序代码,了解其工作过程VB中的IF语句、以及随机函数(2)教学难点:剖析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VB中的IF语句、以及随机函数的使用如何把简单的游戏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容易解决的编程方法上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进校后,我们曾做过调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虽然只有少部分学生是“零起点”,但一般学生只停留在使用电脑的层面,而且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差。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使用学生们儿时玩过的游戏来学习和加深分支语句的使用,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自然的引导进入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课题更加自然,说明问题更加清楚,同时也简化了“算法”的概念。
4、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中选用了学生儿时玩过的锤子、剪刀,布游戏为例子,通过学生玩游戏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算法”。
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模式。
大学vb 第3章 选择结构(If语句)

未超
End If
语句应用
问题3:希望程序给出重、轻和标准三种提示 。
If BMI > 23 Then
超重
ElseIf
Else BMI>=19
Then
标准 偏轻
End If
演示
……
ElseIf 温暖 Then 挤挤眼
跺跺脚
Else
伸伸腰 End If
语句应用(体重测试)
体重指数BMI 10000* 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2
BMI<19,偏轻 19≤BMI≤23,标准 BMI>23,超重
语句应用
问题1:希望程序给出超重的提示 。
If BMI > 23 Then 超重
End If
BMI<19,偏轻 19≤BMI≤23,标准 BMI>23,超重
语句应用
问题2:希望程序给出超重和未超两种提示 。 If BMI > 23 Then 超重 Else Else If BMI <= 23 Then 未超 超重 End If
BMI<19,偏轻 19≤BMI≤23,标准 BMI>23,超重
If 语句:
单分支(一种执行结果) 双分支(两种执行结果选一) 多分支(多种执行结果选一)
下次课内容:
3.4 分支(选择)结构
实验作业:
实验作业5
如果 当前输入的密码=系统保存的密码 那么 登录成功 如果 当前输入的密码<>系统保存的密码 那么 重新登录
数学中比较的例子: 分段函数
VB中的IF语句

Print “哇,中度肥胖了!” End If If weight > (high - 110) + (high - 110) * 0.5 Then
再试一下
End If
End If If (weight <= (high - 110) + (high - 110) * 0.2) And (weight > (high - 110) + (high - 110) * 0.1) Then
Print “注意了哦,有点超重了!” End If If (weight <= (high - 110) + (high - 110) * 0.3) And (weight > (high - 110) + (high - 110) * 0.2) Then
-1 , x<0
分支结构1
if _x_<_0_ then 分支结构2 _y_=_-1_
else if _x_=_0_ then _y_=_0_ else _y_=_1_ end if
end if print y
分支嵌套——双分支嵌套双分支
if 条件1 then
语句1
else
分
if 条件2 then
else 语句B
end if
if 条件1 then
语句1
else
if 条件2 then
VB中的IF语句精

a>b
else
_p_ri_n_t b
end if
练习1: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数 a,b,比较大小,将 大数放在 a中,小数放在 b中,然后输出 a,b
if _a_<_b_ then
_t=_a_:_a_=_b_:_b_=_t
end if
VB程序代码中一行可 以写多个语句,语句 间用冒号隔开。
嵌套分支结构
开始 输入身高 cm 和 体 重 kg
体重± 10%标准体重
输出“恭喜, 标准身材!”
结束
输出“不太 标准诶”
开始
顺序结构
输入身高
cm 和 体 重
正
kg
确
no
的
体重± 10%标准体重
应
选
该 是 这
yes
输出“恭喜, 标准身材!”
输出“不太
择
标准诶”
结
构
样
的
结束
循环结构
测试体重标准与否的完整依据: 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10 ?标准体重 ±10%为 理想体重 ?超过标准体重10%为 超 重 ?超过标准体重20%为 轻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30%为 中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50%为 重度肥胖
end if
例1:输入一个数到变量a,输出它的绝对值(不用绝对值
函数)
a = inputbox()
if _a_<_0_ then
a<0
_a_=_-_a
end if
print a
Print 意为打印,是输出 语句。
例2:从键盘分别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数到变量a、b,输出
其中较大的数。
if _a_>_b_ then _p_ri_n_t a
VB中IF语句的使用教学教案

学生讨论如何转化模式?
师生互动,理顺思路
进入主题
得出程序设计思路
分析思路
剖析程序
巩固
练习
辅导学生上机练习,观察学生谁做出了好的作品,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辅导学生上机练习
安排能力好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代码
互助协作
评价
修正
观察学生,看其对自己的作业是否满意,是否有成就感
对好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看老师演示作品
相互交流作品
相互交流
促进
迁移
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来
对VB开发的程序和小游戏进行巩固迁移
一起总结这个程序的编程思想和流程
让学生使用准备好的VB开发的程序和软件,让学生对程序解决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和老师一起回顾并总结
学生自己运行程序,更深的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
(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5)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首先请每相邻的2个同学一起玩儿时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并简单介绍玩的方法,然后老师演示VB做好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小程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流程。通过解剖这段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在学生练习中,让学生编写运行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最为成功的地方是,以学生为本,教材处理恰当,通过运行编程实现锤子、剪、布游戏程序抓住学生的视线,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课题,通过剖析程序让学生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学生上机实践,亲身感受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感悟编程的过程,感受到编程就像跟计算机对话一样。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如下程序段:
x=7
If x>5 Then
y=11-2*x
Else
y=10+x^2
End If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y 的值是()
ZR_A=-3 ZR_B=5 ZR_C=10 ZR_D=59 —————————————————————————————————————————二、如图所示算法的功能是()
ZR_A=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两个变量的值
ZR_B=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两个变量的值
ZR_C=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ZR_D=找出两个变量中的较小者—————————————————————————————————————————
三、有如下程序段:
t=5
If t<>5 Then
f=10
Else
f=10+(t-3)*2
End IF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f的值是()
ZR_A=5
ZR_B=10
ZR_C=14
ZR_D=20 —————————————————————————————————————————
四、流程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0,则输出结果是()
ZR_A=10
ZR_B=16
ZR_C=4
ZR_D=-4 —————————————————————————————————————————五、淄博市规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办理老年证,办证的流程如下图,这属于()。
ZR_A=双路径决策ZR_B=多路径决策ZR_C=计数循环ZR_D=变量—————————————————————————————————————————六、某商场香蕉每斤1.5元,为了促销,规定购买4斤或4斤以上打八折,不足4斤的按原价格销售。
下面是用VB编写的程序,红线上应填入的语句是()。
ZR_A=y = 1.5 * x * 0.8 ZR_B=y = 1.5 * x /4
ZR_C=y = 4 * x * 0.8 ZR_D=y = 1.5 * x * 0.2 —————————————————————————————————————————
七、李明编写了一个出租车计费程序,如果乘坐13公里,费用为()元。
ZR_A=22.5
ZR_B=16
ZR_C=6.5
ZR_D=27.3 —————————————————————————————————————————九、刘军在设计程序的登录界面时,采用了密码检验的方式,他设计的界面和部分程序如下图,从程序中可以分析出他设置的密码是()。
ZR_A=pass1
ZR_B=Text2
ZR_C=bf793
ZR_D=zhangli —————————————————————————————————————————
十、有流程图如图所示,该算法的输出结果为()。
ZR_A=6
ZR_B=5
ZR_C=10
ZR_D=11 —————————————————————————————————————————十一、林娜编制了一个验证乘法运算结果的小程序(如下图所示),当在“输入结果”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60时,输出内容为()。
ZR_A=60
ZR_B=ok!
ZR_C=120
ZR_D=sorry! —————————————————————————————————————————
十二、某商店规定只要购物等于或超过500元就可以享受8.5折优惠, 下列流程图中X为购物总价,Y为实收金额,则“表达式一”是()。
ZR_A=Y=X*0.85
ZR_B=Y=X+ X*0.85
ZR_C=Y=X
ZR_D=Y= X*0.15 —————————————————————————————————————————十三、有如下程序段: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 a 的值为()
ZR_A=30
ZR_B=20
ZR_C=10
ZR_D=0 —————————————————————————————————————————十四、有如下程序段: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y的值为()
ZR_A=-1
ZR_B=1
ZR_C=0
ZR_D=-2
—————————————————————————————————————————十五、读流程图,判断运行结果是( )
ZR_A=-5
ZR_B=5
ZR_C=-1
ZR_D=-2 —————————————————————————————————————————十六、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y 的值是( )
ZR_A=0
ZR_B=15
ZR_C=20
ZR_D=25 —————————————————————————————————————————
十七、流程图如右图所示,若输入x、y的值为1和-4,则输出结果是( )
ZR_A=-5
ZR_B=5
ZR_C=3
ZR_D=-3 —————————————————————————————————————————十八、有如下程序段:
a=3
b=3
If a>b Then
a=a+b
Else
b=a-b
End If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a,b的值是()
ZR_A=6,3
ZR_B=3,0
ZR_C=3,3
ZR_D=6,0 —————————————————————————————————————————十九、有如下程序段:
x=0
If x>3 Then
y=10-(x-3)*2
Else
y=10+(x-3)*2
End If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y 的值是()
ZR_A=16
ZR_B=10
ZR_C=4
ZR_D=-4 —————————————————————————————————————————二十、为如图所示流程图的变量a赋值-3后,该算法输出的结果为()
ZR_A=-3
ZR_B=0
ZR_C=3
ZR_D=9。